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运用CBCT评估MRC矫治器对替牙期口呼吸儿童上气道口咽段和舌骨位置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蒋昕怡 高轶昳 +1 位作者 陈建军 唐卫忠 《口腔医学》 CAS 2021年第6期532-536,共5页
目的运用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CBCT)和Dolphin软件评估Myofunctional Research Center(MRC)肌功能矫治器治疗替牙期错(牙合)畸形伴口呼吸儿童后,上气道和舌骨位置的变化,为临床应用MRC肌功能矫治器提... 目的运用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CBCT)和Dolphin软件评估Myofunctional Research Center(MRC)肌功能矫治器治疗替牙期错(牙合)畸形伴口呼吸儿童后,上气道和舌骨位置的变化,为临床应用MRC肌功能矫治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纳入20例替牙期错(牙合)畸形且伴有口呼吸的儿童,男11例,女9例,平均年龄(8.70±0.92)岁。所有患儿均接受MRC肌功能矫治器治疗12个月,治疗前后运用CBCT和Dolphin软件分析和评估MRC矫治器对上气道口咽段和舌骨位置的影响。结果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经过MRC肌功能矫治器矫治12个月后,上气道口咽段气道表面积显著增大(增加(63.28±16.99)mm2,P<0.001),最小横截面积显著增加(增加(69.67±26.70)mm2,P<0.001),容积显著增大(增大(2 896.44±688.86)mm3,P<0.001);舌骨位置显著向前向下移动(相对于第三颈椎前上缘移动(5.62±0.88)mm,P<0.001;相对于第三颈椎前下缘移动(3.43±0.92)mm,P<0.001)。结论 MRC肌功能矫治器引导替牙期口呼吸儿童下颌向前,辅助肌功能训练,治疗12个月后上气道口咽段和舌骨位置的解剖结构改善,有助于破除口呼吸习惯,有利于解除影响颅颌面与上气道的正常生长的不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牙期儿童 口呼吸 MRC肌功能矫治器 锥形束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下载PDF
不同根管封闭剂的性能比较 被引量:1
2
作者 张琰 石梦琪 +1 位作者 刘慜妮 吴群 《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 2019年第4期243-246,共4页
现代根管充填技术在已完成根管清理和成形的基础上,多采用牙胶作为根管充填的主要材料,同时辅以根管封闭剂,以达到严密封闭根管系统的目的。根管封闭剂可以填充牙胶尖和根管壁之间、牙胶尖和牙胶尖之间的空隙,封闭根管系统中不规则区域... 现代根管充填技术在已完成根管清理和成形的基础上,多采用牙胶作为根管充填的主要材料,同时辅以根管封闭剂,以达到严密封闭根管系统的目的。根管封闭剂可以填充牙胶尖和根管壁之间、牙胶尖和牙胶尖之间的空隙,封闭根管系统中不规则区域,对实现良好而完善的根管充填起重要作用。目前应用于临床的根管封闭剂多种多样,由于成份不同,其作用特点存在一定差异。根管治疗的疗效和预后与根管封闭剂的选择密切相关,本文对不同根管封闭剂的性能特点进行综述,为临床选择与应用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管治疗 根管封闭剂 生物相容性 理化性能 封闭性
下载PDF
高正加速度对嚼肌肌细胞的影响及黄芪的防护作用
3
作者 吴群 石梦琪 +3 位作者 刘慜妮 张琰 鄂玲玲 刘洪臣 《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 2020年第2期103-107,共5页
目的:探讨高正加速度(+Gz)对嚼肌肌细胞的影响及黄芪(Astragalusmembranaceus,AM)的防护作用。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10Gz组、+10Gz+高浓度AM组(+10Gz+HAM)、+10Gz+中浓度AM组(+10Gz+MAM)、+10Gz+低浓度AM组(+10Gz+LAM),每组... 目的:探讨高正加速度(+Gz)对嚼肌肌细胞的影响及黄芪(Astragalusmembranaceus,AM)的防护作用。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10Gz组、+10Gz+高浓度AM组(+10Gz+HAM)、+10Gz+中浓度AM组(+10Gz+MAM)、+10Gz+低浓度AM组(+10Gz+LAM),每组6只;腹腔注射不同浓度AM注射液14天后,于模拟加速度动物离心机行+10Gz暴露;光镜下观察咀嚼肌组织学变化;RT-PCR法检测Bcl-2和Bax的m 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色素C及caspase-3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0Gz组嚼肌血管扩张,肌纤维变细、扭曲、横纹消失、甚至坏死,各AM组嚼肌组织学改变程度明显减轻,且与AM浓度相关;+10Gz组嚼肌细胞Baxm RNA表达显著升高、Bcl-2m RNA表达显著降低、caspase-3和细胞色素C蛋白表达显著升高;预先应用AM可以抑制上述m RNA和蛋白的异常表达,并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高正加速度可致嚼肌损伤、肌细胞凋亡,黄芪可能通过抑制细胞凋亡相关基因和蛋白的异常表达,保护嚼肌免受+Gz值暴露的伤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高正加速度bcl-2 BAX 细胞色素C CASPASE-3
下载PDF
引导骨再生技术联合颌骨囊肿刮治术治疗牙源性颌骨囊肿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4
4
作者 陈轩 支强 +2 位作者 费亦凡 石梦琪 黄建涛 《广西医学》 CAS 2021年第20期2389-2392,2396,共5页
目的探讨引导骨再生(GBR)技术联合颌骨囊肿刮治术治疗牙源性颌骨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牙源性颌骨囊肿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单纯颌骨囊肿刮治术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GBR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 目的探讨引导骨再生(GBR)技术联合颌骨囊肿刮治术治疗牙源性颌骨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牙源性颌骨囊肿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单纯颌骨囊肿刮治术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GBR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囊肿体积减小量、囊肿面积减小量、骨密度、骨质增生厚度、颌骨高度和宽度,评价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记录疼痛、感染、复发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联合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延长,术中出血量增加;联合组术后3个月、6个月的囊肿体积减小量、囊肿面积减小量、骨密度、骨质增生厚度,以及上、下颌骨高度、颌骨宽度增加(均P<0.05)。与术后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囊肿体积减小量、囊肿面积减小量、骨密度、骨质增生厚度,以及上、下颌骨高度、颌骨宽度增加(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联合组术后6个月的治疗总有效率升高,疼痛发生率和复发率降低(均P<0.05)。结论GBR技术联合颌骨囊肿刮治术治疗牙源性颌骨囊肿的效果显著,能有效地缩小囊肿的体积和面积,促进骨质生长和颌骨发育,降低复发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源性颌骨囊肿 引导骨再生技术 颌骨囊肿刮治术 临床疗效
下载PDF
纯钛表面微纳米形貌对MC3T3-E1细胞的调控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吴运 吴群 石梦琪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2年第6期78-83,共6页
目的:研究纯钛表面微纳米形貌对成骨前体细胞MC3T3-E1黏附、迁移及成骨分化的调控作用及机制。方法:纯钛表面抛光作为对照、接种MC3T3-E1细胞作为对照组;采用酸蚀+20 V电压阳极氧化的方法在纯钛表面制备微纳米形貌、接种MC3T3-E1细胞作... 目的:研究纯钛表面微纳米形貌对成骨前体细胞MC3T3-E1黏附、迁移及成骨分化的调控作用及机制。方法:纯钛表面抛光作为对照、接种MC3T3-E1细胞作为对照组;采用酸蚀+20 V电压阳极氧化的方法在纯钛表面制备微纳米形貌、接种MC3T3-E1细胞作为微纳米形貌组,转染阴性对照(NC)-siRNA或整合素α2-siRNA作为微纳米形貌+si-NC组、微纳米形貌+si-整合素α2组,给予二甲基亚砜(DMSO)或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抑制剂PD98058作为微纳米形貌+DMSO组、微纳米形貌+PD98059组,检测黏附数目、迁移率、成骨诱导分化后OD_(540)及整合素α2、p-ERK、Runx2的表达水平。结果:电镜下观察,酸蚀+20 V电压阳极氧化制备得到管径100 nm的微纳米形貌。微纳米形貌组的黏附数目、迁移率、OD_(540)及整合素α2、p-ERK、Runx2的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纳米形貌+si-整合素α2组的黏附数目、迁移率、OD_(540)及整合素α2、p-ERK、Runx2的表达水平均低于微纳米形貌+si-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纳米形貌+PD98059组的黏附数目、迁移率、OD_(540)及p-ERK、Runx2的表达水平均低于微纳米形貌+DMSO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纯钛表面微纳米形貌显著促进MC3T3-E1细胞黏附、迁移及成骨分化,这一促进作用与激活整合素α2/ERK/Runx2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纳米形貌 纯钛表面改性 整合素Α2 黏附 迁移 成骨分化 信号通路
下载PDF
不同类型海军飞行人员口腔健康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吴运 石梦琪 +2 位作者 张力 刘慜妮 吴群 《海军医学杂志》 2022年第10期1090-1093,共4页
目的 了解海军航空飞行员、转改三代机飞行员、飞行学员的口腔健康及保健状况,为海军飞行人员口腔健康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参考第3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方案及世界卫生组织(WHO)第5版《口腔健康调查基本方法》,采用抽样调查... 目的 了解海军航空飞行员、转改三代机飞行员、飞行学员的口腔健康及保健状况,为海军飞行人员口腔健康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参考第3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方案及世界卫生组织(WHO)第5版《口腔健康调查基本方法》,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对100名航空飞行员、100名转改三代机飞行员、130名飞行学员进行口腔健康问卷调查。结果 口腔清洁方法方面,3组人员每天刷牙次数、方式及持续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人员牙间隙刷、牙线、牙签使用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牙龈出血时口腔健康行为方面,转改三代机飞行员与飞行学员牙龈出血时口腔健康行为选择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注意刷牙、清水漱口、请口腔医师诊治、漱口水漱口、不理会,漱口水漱口为海军航空飞行员的第3选择。3组人员口腔健康定期检查和就诊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口腔急诊就诊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人员飞行时有无牙疼和智齿发炎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占比较少。结论 海军飞行人员对口腔健康知识有一定的认识,但主动保健意识差,尤其是海军航空飞行员。需要提高飞行人员口腔健康及保健意识,以促进飞行人员口腔健康,增强体质,提高飞行员战斗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人员 口腔健康保健 口腔宣教
下载PDF
3D打印钛合金植入体下颌骨修复重建远期效果观察1例
7
作者 张庆福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57-61,共5页
目的:对3D打印个体化钛合金植入体进行下颌骨修复重建的远期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2013年12月对1例31岁女性左侧下颌骨成釉细胞瘤患者,在实施半侧下颌骨切除术的同时,利用预成3D打印个体化钛合金植入体进行即刻修复重建,并对修复重... 目的:对3D打印个体化钛合金植入体进行下颌骨修复重建的远期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2013年12月对1例31岁女性左侧下颌骨成釉细胞瘤患者,在实施半侧下颌骨切除术的同时,利用预成3D打印个体化钛合金植入体进行即刻修复重建,并对修复重建效果进行随访观察。结果:患者术后病情稳定,无复发现象,患者对下颌骨修复重建后的功能和形态均满意。结论:7年的随访观察显示,采用3D打印个体化钛合金植入体进行下颌骨修复重建,能够取得稳定的远期临床效果。该方法手术步骤简单、治疗周期较短,特别是避免了自体骨移植的痛苦和损伤,其效果与正确的适应证选择、合理的植入体设计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修复重建 钛合金植入体 3D打印
下载PDF
"和谐使命-2018"任务期间口腔科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8
作者 石梦琪 徐姗 +3 位作者 焦戎冠 倪晶晶 李慧丽 王国栋 《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6期499-502,共4页
目的探讨在大洋洲和中南美洲地区进行海外医疗服务期间口腔科的主要工作及实践经验,为今后类似的医疗服务提供借鉴。方法以"和谐使命-2018"医疗服务期间口腔科在主平台诊疗中诊治的口腔疾病为依据,回顾性分析大洋洲和中南美... 目的探讨在大洋洲和中南美洲地区进行海外医疗服务期间口腔科的主要工作及实践经验,为今后类似的医疗服务提供借鉴。方法以"和谐使命-2018"医疗服务期间口腔科在主平台诊疗中诊治的口腔疾病为依据,回顾性分析大洋洲和中南美洲10国口腔疾病的分布及特点。结果医疗服务10国的门诊患者中口腔疾病排在第4位,口腔疾病中以牙周组织疾病、龋病、非龋性牙体硬组织疾病为主,使用药物以甲硝唑片、复方氯己定含漱液、去痛片等为主。结论通过执行"和谐使命-2018"任务,对大洋洲和中南美洲地区的口腔健康状况有了初步的了解,总结了实践经验,对人员抽组、材料设备配置、引进新技术等方面提出了合理化建议,也为今后开展类似的医疗服务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使命-2018 医院船 口腔科 大洋洲 中南美洲 医疗服务
原文传递
改良美容切口联合胸锁乳突肌瓣在腮腺良性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9
9
作者 费亦凡 陈轩 +4 位作者 支强 陈潇卿 黄建涛 王国栋 石梦琪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21年第2期111-114,共4页
目的:探究改良美容切口联合胸锁乳突肌瓣在腮腺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20年7月在我院接受腮腺良性肿瘤切除术治疗的104例腮腺良性肿瘤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改良美容切口组与联合治疗组,各52例。改良美容切口组选... 目的:探究改良美容切口联合胸锁乳突肌瓣在腮腺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20年7月在我院接受腮腺良性肿瘤切除术治疗的104例腮腺良性肿瘤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改良美容切口组与联合治疗组,各52例。改良美容切口组选择改良美容切口,联合治疗组选择改良美容切口并采用胸锁乳突肌瓣进行组织缺损区修复。记录患者术后引流量、切口愈合时间,评估患者面神经功能H-B面神经功能分级量表以及BISS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及满意度。结果:与改良美容切口组相比,联合治疗组术后引流量较高,但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改良美容切口组相比,联合治疗组切口愈合时间较低(P<0.05)。与改良美容切口组相比,术后联合治疗组H-B面部神经功能值高,联合治疗组BISS评分低(P<0.05)。联合治疗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改良美容切口组,满意度显著高于改良美容切口组(P<0.05)。结论:在腮腺良性肿瘤切除术中选择改良美容切口联合胸锁乳突肌瓣,切口愈合时间较短,术后能够改善患者面神经功能,提升身体状态,患者满意程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美容切口 腮腺肿瘤切除术 胸锁乳突肌瓣 手术出血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