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5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偏振雷达对一次水凝物相态演变过程的分析 被引量:46
1
作者 程周杰 刘宪勋 朱亚平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94-601,共8页
联合利用3 GHz双偏振雷达RHI探测数据和温度廓线数据,建立了云粒子相态反演的模糊逻辑算法,算法采用Beta型成员函数,成员变量包括:水平反射率因子、线性退偏比、差分反射率及温度0℃,-40℃对应高度,反演出的相态包括毛毛雨、雨、低密度... 联合利用3 GHz双偏振雷达RHI探测数据和温度廓线数据,建立了云粒子相态反演的模糊逻辑算法,算法采用Beta型成员函数,成员变量包括:水平反射率因子、线性退偏比、差分反射率及温度0℃,-40℃对应高度,反演出的相态包括毛毛雨、雨、低密度干冰晶、高密度干冰晶、湿冰晶、干霰、湿霰、小冰雹、大冰雹、雨夹雪和液态云滴等11种,并利用雷达的连续探测数据对一次层状云降水过程中水凝物相态的演变情况进行了分析,得到如下结果:初始阶段层状云相态呈现分层结构,从上至下依次为高密度干冰晶、湿冰晶和液态云滴;初始阶段云体中的回波大值区核心区域为大的冰相粒子,其余部分为液态粒子;在初始到成熟阶段演变中,回波大值区上部液态粒子逐步向冰相转化;消散阶段云中零度层亮带逐步消失,零度层以上云粒子结构呈现高密度干冰晶包裹湿冰晶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偏振雷达 模糊逻辑 水凝物相态反演 层状云降水过程 水凝物相态演变
下载PDF
西北太平洋风场和海浪场特点分析 被引量:21
2
作者 刘金芳 孙立尹 《海洋预报》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54-62,共9页
本文根据1950~1995年共46a的西北太平洋气象船舶报资料,按5°×5°网格统计的风、浪要素进行分析研究,阐明了西北太平洋风、浪、涌的特点及其变化规律.该区是世界最典型的季风气候区,季风时期的风向、浪向、涌向基本... 本文根据1950~1995年共46a的西北太平洋气象船舶报资料,按5°×5°网格统计的风、浪要素进行分析研究,阐明了西北太平洋风、浪、涌的特点及其变化规律.该区是世界最典型的季风气候区,季风时期的风向、浪向、涌向基本一致,赤道地区常年盛行东北浪。冬季季风比夏季季风强盛,相应的平均波高、大浪大涌频率也较大。该海域与北印度洋同属季风气候区,但其特点正好相反。本文为船舶在西北太平洋航行、作业和科学试验以及军事活动,提供了较翔实的风场和浪场资料及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太平洋 风场 海浪场
下载PDF
Surfer7.0嵌入VB6.0编程实现水文数据快速可视化 被引量:23
3
作者 尼建军 张学宏 《海洋测绘》 2005年第1期64-66,共3页
探讨了如何利用VisualBasic6.0编程语言调用Sufer7.0进行嵌入式编程的基本原理,给出了关键性技术的描述。通过海洋水文数据可视化应用的实例展现了这种编程方式的优、缺点。
关键词 海洋数据可视化Surfer7.0 VB 6.0 嵌入式编程
下载PDF
台湾海峡气候特点分析 被引量:25
4
作者 郭婷婷 高文洋 +1 位作者 高艺 龚锋 《海洋预报》 2010年第1期53-58,共6页
台湾海峡是典型的季风区,气候的显著特点是风大、浪高、海雾分布有明显的地域特征,海峡两岸降水差异明显,在台风季节里受台风影响显著。本文依据历年海洋气象调查资料,按1°×1°的分辨率对海面风、海浪、气温、降水等气象... 台湾海峡是典型的季风区,气候的显著特点是风大、浪高、海雾分布有明显的地域特征,海峡两岸降水差异明显,在台风季节里受台风影响显著。本文依据历年海洋气象调查资料,按1°×1°的分辨率对海面风、海浪、气温、降水等气象水文要素进行统计分析,阐明了台湾海峡的气象水文要素分布特点及其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海峡 气候特点 分析研究
下载PDF
菲律宾海及其邻近海区的水文特征 被引量:18
5
作者 张弦 俞慕耕 +1 位作者 江伟 李培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14,共7页
根据国内外的有关资料,对菲律宾海及其邻近的水文特征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得出了菲律宾海及其邻近海区的潮汐、海流、海浪、盐度、水温、透明度及水色等水文要素的特点和特征,进一步阐明菲律宾及其邻近海区水文要素的分布特征及季节变... 根据国内外的有关资料,对菲律宾海及其邻近的水文特征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得出了菲律宾海及其邻近海区的潮汐、海流、海浪、盐度、水温、透明度及水色等水文要素的特点和特征,进一步阐明菲律宾及其邻近海区水文要素的分布特征及季节变化规律,为船舶在海上航行和海洋学研究,提供可靠的参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菲律宾海 水文特征 分析研究
下载PDF
气象条件对大气波导的影响 被引量:21
6
作者 胡晓华 费建芳 +1 位作者 张翔 黄小刚 《气象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49-354,共6页
在介绍大气折射基本类型及其对电磁波影响的基础上,概述了三种类型大气波导的形成机制,分析了不同天气系统、气象要素和天气现象对大气波导的影响,总结了易于出现大气波导现象的天气条件。研究气象条件对大气波导的影响,对于研究和预测... 在介绍大气折射基本类型及其对电磁波影响的基础上,概述了三种类型大气波导的形成机制,分析了不同天气系统、气象要素和天气现象对大气波导的影响,总结了易于出现大气波导现象的天气条件。研究气象条件对大气波导的影响,对于研究和预测电磁波在大气中的传播特性以及在军事上的应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波导 天气系统 气象要素 天气条件
下载PDF
黑潮源区海域水团分析 被引量:13
7
作者 张绪东 张国友 +1 位作者 佟凯 申辉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5-21,共7页
水团划分是深入了解一个海域海水生化性质的重要方式。它对于进一步的海水动力环境要素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作用。黑潮是一强西边界流,黑潮源区海域一直以来都是海洋学家研究的重点。根据 1995 年中日合作副热带环流调查的资料,应用模糊... 水团划分是深入了解一个海域海水生化性质的重要方式。它对于进一步的海水动力环境要素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作用。黑潮是一强西边界流,黑潮源区海域一直以来都是海洋学家研究的重点。根据 1995 年中日合作副热带环流调查的资料,应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对黑潮源区海域的水体进行了水团划分,并对水团的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黑潮源区海域存在 5 个主要水团,分别是:表层水团 ( S )、次表层水团 ( U )、次—中层混合水团 ( M )、中层水团 ( I ) 和深层水团 ( D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潮源区 水团分析 模糊数学
下载PDF
西北太平洋强热带气旋活动的年代际变化 被引量:19
8
作者 叶英 董波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7期29-34,共6页
统计分析了1951~1995年西北太平洋强热带气旋①活动的气候特征和大气环流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50和60年代是强热带气旋活动异常期,60和70年代是台风活动异常期。并指出台风与副热带高压、西风环流。
关键词 热带气旋 气候特征 大气环流 台风 太平洋 气旋
下载PDF
一次锋面气旋云系中强对流云团的识别 被引量:19
9
作者 朱亚平 程周杰 刘健文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28-436,共9页
利用NOAA-16/AMSU-B微波亮温资料和GOES-9光学遥感资料对2004年6月16日一次锋面气旋云系中的强对流云团进行识别,尝试了NOAA-16/AMSU-B微波两窗区通道亮温、3个微波水汽通道间亮温差,GOES-9红外亮温阈值、水汽和红外通道亮温差、红外和... 利用NOAA-16/AMSU-B微波亮温资料和GOES-9光学遥感资料对2004年6月16日一次锋面气旋云系中的强对流云团进行识别,尝试了NOAA-16/AMSU-B微波两窗区通道亮温、3个微波水汽通道间亮温差,GOES-9红外亮温阈值、水汽和红外通道亮温差、红外和水汽通道亮温多光谱逐个修改聚类等方法,通过比较各种方法的识别结果,分析各种识别技术的特点,同时采用地面常规观测资料进行叠加,对识别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微波对强对流云团均能较好识别,但89 GHz通道亮温受地表影响较大,不能很好剔除过冷水体,150 GHz通道亮温与微波水汽通道间亮温差的识别结果较一致,3个微波水汽通道间亮温差对阈值的依赖性相对较小;GOES-9红外亮温阈值因其随时空变化对识别结果会造成较大差别,而水汽和红外通道亮温差对强对流云团能进行较好定位,但识别范围较小,多光谱逐个修改聚类方法对积雨云的识别效果较好,且和NOAA-16/AMSU-B识别结果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地面常规观测资料的叠加结果也说明,多波段遥感资料对强对流云团的识别结果与当时的天气现象及积雨云状均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遥感 光学遥感 强对流云
下载PDF
ENSO对东亚夏季风和我国夏季降水的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0
作者 臧增亮 包军 +1 位作者 赵建宇 张铭 《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2005年第4期394-398,共5页
回顾了最近几年我国学者在ENSO对东亚夏季风和我国夏季降水影响方面的研究成果,通过夏季风对降水的影响分析ENSO对夏季降水的作用,结合1997~1998年的ENSO现象,对前人的理论和统计结果进行了讨论,指出除了ENSO发生的时间、区域、强度外... 回顾了最近几年我国学者在ENSO对东亚夏季风和我国夏季降水影响方面的研究成果,通过夏季风对降水的影响分析ENSO对夏季降水的作用,结合1997~1998年的ENSO现象,对前人的理论和统计结果进行了讨论,指出除了ENSO发生的时间、区域、强度外,其增长和衰减率在这一问题的研究中也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厄尔尼诺与南方涛动 东亚夏季风 夏季降水
下载PDF
1949—2008年热带气旋在中国大陆活动的统计特征及环流背景 被引量:16
11
作者 魏娜 李英 胡姝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7-27,共11页
利用中国气象局1949—2008年热带气旋年鉴资料,对60年来西北太平洋(包括南海)热带气旋(TC)在中国大陆的登陆活动进行统计分析,包括TC登陆的频率、位置、强度、陆上维持时间、路径、移速及消亡等。结果表明:60年间共有391个TC登陆我国大... 利用中国气象局1949—2008年热带气旋年鉴资料,对60年来西北太平洋(包括南海)热带气旋(TC)在中国大陆的登陆活动进行统计分析,包括TC登陆的频率、位置、强度、陆上维持时间、路径、移速及消亡等。结果表明:60年间共有391个TC登陆我国大陆,最高袭击率出现在广东西南部和广西南部,江西和安徽则为袭击率较多的内陆地区。TC在大陆的年均登陆纬度为24.1°N,长期无明显变化,但1990年代至2006年间有偏北的趋势。登陆后强度衰减主要出现在前6 h,登陆24 h后各强度等级TC的衰减率趋于一致。TC陆上维持时间年均25 h,无明显年际变化,但2004—2008年普遍大于平均值。TC登陆时移速较慢,低于20 km/h,登陆后有所加快。TC平均移速在我国东北部最大,可达45 km/h以上。陆上TC最终34%重新入海,6%移至国外,60%在我国大陆消失(其中65%消失在沿海)。在此基础上,利用NCEP资料,对TC在我国大陆以不同路径活动及不同季节相似路径(北上转向)的环流背景进行合成分析对比。结果表明,西行、西北行、东北转向的TC环流背景的差别主要体现在副高形态和强度、西风槽的影响以及高空流型的差异上,其中东北转向TC与青藏高压以及西风槽的加强活动有密切联系。孟加拉湾低值系统的活动以及TC环流与西南风低空急流联结是三类TC的共同特征,说明季风活动、水汽通道的建立是TC在我国大陆活动的重要条件。不同季节相似路径TC的环流形势相似,但西风槽与TC的相互作用对TC陆上维持有不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气旋 气候特征 环流背景 中国大陆
下载PDF
热带气旋结构和强度变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2
作者 胡姝 孙立尹 李英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4年第4期91-98,共8页
热带气旋结构和强度变化的物理过程和影响因子十分复杂,其登陆过程中海—陆—气三者之间的复杂作用常使其结构和强度发生突变,给热带气旋预报带来较大困难。近年,外场科学试验及数值模拟等科学方法均取得较大改进,在此基础上对热带气旋... 热带气旋结构和强度变化的物理过程和影响因子十分复杂,其登陆过程中海—陆—气三者之间的复杂作用常使其结构和强度发生突变,给热带气旋预报带来较大困难。近年,外场科学试验及数值模拟等科学方法均取得较大改进,在此基础上对热带气旋结构和强度研究取得了新的进展,如热带气旋强度突变及不同下垫面对热带气旋强度变化的影响等。但对热带气旋非对称结构对其强度的影响,及热带气旋内部结构变化与其强度之间的联系等问题的研究仍不全面。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从环境气流、下垫面及内部结构3个主要方面,总结影响热带气旋结构和强度变化的主要因子,以期为改进热带气旋结构和强度的预报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气旋 强度 结构
下载PDF
一次大气波导过程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4
13
作者 胡晓华 费建芳 +1 位作者 张翔 韩锐 《气象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94-300,共7页
利用ARPS模式对南京周围地区的一次大气波导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对南京站初始时刻、6 h和14 h的模拟结果分析表明:同化探空资料的初始场较NCEP资料更接近实况,初始场对预报结果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持续性,且同化了探空资料的初始场的... 利用ARPS模式对南京周围地区的一次大气波导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对南京站初始时刻、6 h和14 h的模拟结果分析表明:同化探空资料的初始场较NCEP资料更接近实况,初始场对预报结果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持续性,且同化了探空资料的初始场的模拟结果比未同化探空资料的初始场的模拟结果较接近于真实大气状况;同化多个测站探空资料的数值模拟表明ARPS模式对大气波导具有一定的预报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波导 ARPS模式 数值模拟 探空资料
下载PDF
近60年西北太平洋台风年代际变化特征及成因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15
14
作者 余帆 李培 +1 位作者 李向军 张涛 《海洋预报》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5,共5页
利用60年台风资料,对西北太平洋台风的频数、路径和强度变化做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西北太平洋的台风活动在20世纪60年代是高峰期,70年代则是低谷期,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台风活动总体处于低谷期;台风路径主要以转向为主,在20世纪60... 利用60年台风资料,对西北太平洋台风的频数、路径和强度变化做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西北太平洋的台风活动在20世纪60年代是高峰期,70年代则是低谷期,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台风活动总体处于低谷期;台风路径主要以转向为主,在20世纪60、70年代平均路径比较偏南,而进入21世纪后平均路径比较偏北;强度在20世纪50、60年代总体较强,后25年总体较弱;西北太平洋台风异常偏多时,西北太平洋副高弱且位置偏东,太平洋海温分布呈"拉尼娜"特征;台风异常偏少时,副高强且位置偏西,太平洋海温分布呈"厄尔尼诺"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太平洋台风 频数 路径 强度 年代际
下载PDF
西北太平洋双热带气旋相互作用统计分类及其特征分析 被引量:14
15
作者 吴限 费建芳 +2 位作者 黄小刚 程小平 任建奇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55-464,共10页
采用中国气象局与上海台风研究所提供的1949—2007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最佳路径资料,统计分析了西北太平洋上的双(多)热带气旋相互作用现象。针对统计出的双热带气旋样本,根据相互作用两气旋的单独移动路径和它们相互作用的路径特征,... 采用中国气象局与上海台风研究所提供的1949—2007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最佳路径资料,统计分析了西北太平洋上的双(多)热带气旋相互作用现象。针对统计出的双热带气旋样本,根据相互作用两气旋的单独移动路径和它们相互作用的路径特征,归纳得到7种相互作用类型(A^G),并用聚类分析方法拟合得到每种类型的平均回归路径。分析讨论了各相互作用类型的登陆情况、季节规律和两气旋共存时间等一般特性,着重分析在相互作用过程中大尺度背景场的变化特征。利用7种类型双热带气旋6小时一次的整层平均引导气流图,从每种类型中选取10个典型相互作用的个例,将它们相互作用发生、发展和结束阶段的整层平均引导气流进行平均,得到各相互作用类型在不同阶段的典型引导流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气学 双热带气旋 统计分类 引导气流
下载PDF
东南沿海台风风暴潮特点及其变化规律 被引量:11
16
作者 刘金芳 郝培章 +2 位作者 俞慕耕 江伟 尼建军 《海洋预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1-88,共8页
本文收集了1949~1990年的台风及相应验潮站的实测潮位资料,计算分析了连云 港至汕头之间沿海港口的热带气旋增水,得出了东南沿海各港口的增水特征。该海域风暴潮 强度较大,易形成特大潮灾,各港口最大增水出现时间不一,有... 本文收集了1949~1990年的台风及相应验潮站的实测潮位资料,计算分析了连云 港至汕头之间沿海港口的热带气旋增水,得出了东南沿海各港口的增水特征。该海域风暴潮 强度较大,易形成特大潮灾,各港口最大增水出现时间不一,有的在热带气旋登陆前,有的 在热带气旋登陆后,多数在热带气旋登陆前后0~6h。台凤及风暴潮易造成舰船、码头等损 坏,形成非战斗力减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南沿海 台风增水 最大增水出现时间 增水曲线类型 风暴潮 热带气旋
下载PDF
台湾海区的风浪特点及分布规律 被引量:12
17
作者 张国友 张绪东 俞慕耕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3-30,共8页
收集了~年间的国际气象船舶报资料,以中国台湾周边海区为中心,范围自 19601990 31 a 20°~°,°~°,划分为°×°网格单位,对风向、风速、浪向、浪高、周期等要素N28N116.5E124E11进行累年逐月统计和... 收集了~年间的国际气象船舶报资料,以中国台湾周边海区为中心,范围自 19601990 31 a 20°~°,°~°,划分为°×°网格单位,对风向、风速、浪向、浪高、周期等要素N28N116.5E124E11进行累年逐月统计和作图。通过分析研究,我们发现了该区的风浪特点和分布规律:冬季风浪以台湾海峡中部为最大,尤其是澎湖列岛北部地区(风速大于,浪高大于,但在台湾西南部沿岸以高 20 m/s 3.0 m )雄为中心,风浪最小;夏季风浪以台湾海峡南口为最大(风速大于,浪高大于,台湾海 13.0 m/s 2.0 m )峡风浪最小(风速小于,浪高小于。这些新的特点,在以往的°×°或°×°的大 1.0 m/s 1.5 m ) 22 55网格分析研究中是显示不出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海区 风浪特点 分布规律 海面风 季节变化 风向 风速
下载PDF
水运工程施工船舶管理系统软件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3
18
作者 王崇明 修义瑞 +1 位作者 雷鹏 隋海琛 《水道港口》 2016年第2期203-207,共5页
水运工程施工离不开各种船舶的支持,通常有一条主船和多条辅船。对于多船的施工作业,位置信息显得尤为重要,每一条船都要清晰地知道其他船舶及锚缆等的位置,以及施工区域的地形地貌。此外,船舶之间的指挥、协同作业等,均需要建立在各种... 水运工程施工离不开各种船舶的支持,通常有一条主船和多条辅船。对于多船的施工作业,位置信息显得尤为重要,每一条船都要清晰地知道其他船舶及锚缆等的位置,以及施工区域的地形地貌。此外,船舶之间的指挥、协同作业等,均需要建立在各种位置信息的基础之上。文章在详细调研水运工程施工各个环节的基础上,设计了一套用于水运工程施工作业的船舶管理系统。系统主要包括通信管理模块、图形管理模块、船舶指挥模块和数据管理模块四大部分,针对每一部分进行详细的任务分解。在此基础上,采用C#语言和WPF界面引擎技术,编写了水运工程施工船舶管理系统软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运工程 船舶管理系统 功能模块 C# WPF界面引擎技术
下载PDF
吕宋冷涡时空特征概况 被引量:10
19
作者 刘金芳 毛可修 +2 位作者 闫明 张绪东 石永军 《海洋预报》 2006年第2期39-44,共6页
本文在收集南海以及台湾周边海域1900-2004年共105a的海洋调查资料,按0.5°×0.5°网格进行温盐计算统计分析,制作了逐月平面、断面分布图的基础上,参考相关文献和海洋水文图集,阐明了吕宋冷涡的空间、季节特点及其... 本文在收集南海以及台湾周边海域1900-2004年共105a的海洋调查资料,按0.5°×0.5°网格进行温盐计算统计分析,制作了逐月平面、断面分布图的基础上,参考相关文献和海洋水文图集,阐明了吕宋冷涡的空间、季节特点及其变化规律。中尺度涡对海洋科学、舰艇航行及国防建设等都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实际应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吕宋冷涡 特征分析
下载PDF
登陆台湾岛热带气旋强度和结构变化的统计分析 被引量:12
20
作者 胡姝 李英 许映龙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00-310,共11页
利用1949—2008年共60年的《台风年鉴》、《热带气旋年鉴》资料及CMA-STI热带气旋最佳路径数据集,2001—2008年美国联合台风警报中心(JTWC)热带气旋尺度相关资料及日本气象厅(JMA)的TBB资料,统计分析西北太平洋(包括南海)热带气旋(TC)... 利用1949—2008年共60年的《台风年鉴》、《热带气旋年鉴》资料及CMA-STI热带气旋最佳路径数据集,2001—2008年美国联合台风警报中心(JTWC)热带气旋尺度相关资料及日本气象厅(JMA)的TBB资料,统计分析西北太平洋(包括南海)热带气旋(TC)在登陆台湾过程中强度和结构变化的基本特征,主要结论有:(1)TC登陆台湾时强度为台风及以上级别的样本数占总样本数约60%,主要出现在6—9月,东部登陆TC的强度一般比在西部登陆的强;(2)大部分TC在岛上维持6 h左右,登陆时最大风速≤5级和强度为超强台风的TC穿越台湾岛时移动比较缓慢;(3)126个登陆台湾的TC样本过岛后近中心海平面气压平均增加5.61 hPa,近中心最大风速平均减小3.58 m/s,在台湾东部地区登陆TC的衰减率比在西部登陆的大3倍左右;(4)TC在登陆台湾前6 h至离岛后6 h期间其8级和10级风圈半径均明显减小,TC形状略呈长轴为NE-SW向的椭圆状,而其最大风速的半径却逐渐增大;(5)TBB分析结果显示,TC登陆台湾前,其外围对流主要出现在南侧和西侧,结构不对称,登陆以后,TC北部及东部的对流显著发展,外围结构区域对称;但中心附近的强对流则从登陆前6 h开始逐渐减弱消失。表明TC穿越台湾过程中内核结构松散、强度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气旋 强度/结构变化 统计特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