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航飞行员心理弹性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罗丹 戴榕娟 +1 位作者 吴建新 陈莉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5期4-6,共3页
目的调查海航飞行员心理弹性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方法选择来我中心健康体检的海航飞行员共110名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海航飞行员心理弹性现状及影响因素。结果海航飞行员心理弹性各维度中,以自强维度得分最高(25.87±4.3... 目的调查海航飞行员心理弹性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方法选择来我中心健康体检的海航飞行员共110名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海航飞行员心理弹性现状及影响因素。结果海航飞行员心理弹性各维度中,以自强维度得分最高(25.87±4.31),乐观维度得分最少(9.05±2.31),低于平均值;不同飞行时间、入伍来源地和婚姻状况对海航飞行员心理弹性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飞行时间、入伍来源地和婚姻是影响海航飞行员心理弹性的因素;舰载机飞行员与非舰载机飞行员在心理弹性的乐观、坚韧两个维度上及心理弹性总分在统计学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海航飞行员的心理弹性处于中上水平,说明海航飞行员的心理弹性总体较好;不同飞行时间、入伍来源地和婚姻状况影响海航飞行员心理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航飞行员 心理弹性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海军驻岛官兵非特异性下腰痛多学科联合阶梯治疗效果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孙莉 查峰 +2 位作者 杨小娟 熊晓洲 马宇 《人民军医》 2021年第6期479-482,490,共5页
目的:分析驻海岛海军某部官兵发生非特异性下腰痛(NLBP)现状,观察综合治疗方案用于官兵NLBP的临床疗效。方法:某医疗队采用骨科、中医理疗科、疼痛科等多学科联合阶梯式的综合治疗方案对海军官兵NLBP患者进行治疗,统计分析患者的一般情... 目的:分析驻海岛海军某部官兵发生非特异性下腰痛(NLBP)现状,观察综合治疗方案用于官兵NLBP的临床疗效。方法:某医疗队采用骨科、中医理疗科、疼痛科等多学科联合阶梯式的综合治疗方案对海军官兵NLBP患者进行治疗,统计分析患者的一般情况、疼痛原因、疼痛缓解情况、注射治疗比例和治疗效果等。结果:医疗队驻岛2个月期间,共治疗664例NLBP。经过中医理疗5天后,664例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缓解,其中613例疼痛缓解显著且视觉模拟评分(VAS)≤3分;51例疼痛虽显著缓解,但VAS评分仍>3分。对VAS评分>3分者行超声引导下注射治疗1次。664例VAS评分均≤3分后,继续进行15天的康复锻炼,所有患者均返回工作岗位。结论:采用多学科联合阶梯式综合治疗方法可有效缓解驻岛海军官兵NLBP,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学科联合 非特异性下腰痛 中医理疗 注射治疗
原文传递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联合舒适护理模式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65
3
作者 张姗姗 陈红梅 +1 位作者 鲍宏玮 梁志民 《海军医学杂志》 2019年第2期136-139,共4页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联合舒适护理模式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8月于长海医院虹口院区骨科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62例老年患者(年龄65~80岁)病例。其中:2014年1月至2015...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联合舒适护理模式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8月于长海医院虹口院区骨科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62例老年患者(年龄65~80岁)病例。其中: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行全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2016年1月至2017年8月行全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32例(干预组),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联合舒适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比较2组患者术后拔除尿管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护理满意度及出院时自理能力评分。结果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联合舒适护理的患者,拔除尿管时间、下床时间和住院天数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度从70%提高到94%,自理能力评分从65.17±11.18提高到76.09±13.00,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充分的证据表明,将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联合舒适护理模式应用于老年髋关节置换术中,缩短了下床时间和住院天数,提高了老年患者的自理能力和术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康复外科 舒适护理 股骨颈骨折 老年患者 全髋关节置换术
下载PDF
一期后路全脊椎整块切除术治疗L4椎体肿瘤的临床经验 被引量:10
4
作者 黄稳定 魏海峰 +7 位作者 严望军 蔡维泺 许炜 杨兴海 吴志鹏 刘铁龙 黄权 肖建如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580-587,共8页
目的探讨一期后路全脊椎整块切除术治疗L4椎体肿瘤的可行性及安全性,评估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5年12月经后路实施全脊椎整块切除的21例L4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男9例,女12例;年龄15~71岁,平均(47.1±15.6... 目的探讨一期后路全脊椎整块切除术治疗L4椎体肿瘤的可行性及安全性,评估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5年12月经后路实施全脊椎整块切除的21例L4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男9例,女12例;年龄15~71岁,平均(47.1±15.6)岁。原发性肿瘤12例,转移性肿瘤9例,所有患者均为孤立性病灶。术前对患者进行详细的影像学评估,严格筛选患者。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肿瘤切缘、并发症、内固定失败情况、术前术后神经功能改变情况、术前术后VSA评分、局部控制率及生存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一期后路全脊椎整块切除术。手术时间225-420min,平均(297.6+44.6)min。术中出血量为900-4100ml,平均(2247.1±904.5)ml。广泛切除者7例,边缘切除者9例,经瘤切除者5例。术后4例(19.0%)患者出现脑脊液漏,发生L4神经根麻痹者5例(23.8%),术后2-4周基本恢复至术前水平,术后6个月恢复至术前或正常水平。术后随访24-79个月,平均(50.4±17.1)个月。术前VAS评分平均为(6.2±1.6)分,术后平均为(1.5±1.4)分,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疼痛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随访期内死亡3人,均为转移癌患者。钛网下沉7例(33.3%),无因内固定失败需要翻修的病例。结论单纯后路全脊椎整块切除术治疗L4椎体肿瘤是可行的,但术中神经并发症较多,手术适应证较窄,对病例的选择有严格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脊柱肿瘤 外科手术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基于Delphi法建立海战伤自救互救关键操作技能项目与难度等级的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罗丹 吴建新 +3 位作者 戴榕娟 魏萍 于敏 张力 《海军医学杂志》 2020年第2期121-124,128,共5页
目的建立士兵海战伤自救互救关键操作技能项目与难度等级评估体系。方法采用德尔菲(Delphi)法对创伤急救、野战护理、海军卫勤管理等领域24位专家进行咨询,征询其对士兵海战伤自救互救关键操作技能项目与难度分级的意见,确定框架结构及... 目的建立士兵海战伤自救互救关键操作技能项目与难度等级评估体系。方法采用德尔菲(Delphi)法对创伤急救、野战护理、海军卫勤管理等领域24位专家进行咨询,征询其对士兵海战伤自救互救关键操作技能项目与难度分级的意见,确定框架结构及内容。同时,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士兵海战伤自救互救关键操作技能掌握情况。结果通过两轮专家咨询,专家积极系数为95. 83%,权威系数(Cr)为0. 857,最终形成一级条目8项,二级条目23项。调查发现,士兵对海战伤自救互救关键技能的操作处于中等水平。在技能操作总分中,"烧伤处理"得分最低(1. 98±0. 91)分,"止血"技能掌握情况最好(2. 91±0. 88)分。结论围绕现代海战伤伤情特点,应用Delphi法初步编制士兵海战伤自救互救关键操作技能项目与难度体系框架,为规范化和分层培训士兵自救互救能力提供参考,为建立战伤救护操作技能考核评价体系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战伤 自救互救 德尔菲法 海军卫勤
下载PDF
SBAR沟通模式在骨科床边交接班中的应用 被引量:7
6
作者 陈红梅 张瑜 +1 位作者 林秋水 郜甜甜 《海军医学杂志》 2021年第4期475-478,共4页
目的探讨现状(situation)、背景(background)、评估(assessment)、建议(recommendation)沟通模式(简称SBAR沟通模式)在骨科床边交接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10月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虹口院区骨科按照SBAR沟通模式床边交... 目的探讨现状(situation)、背景(background)、评估(assessment)、建议(recommendation)沟通模式(简称SBAR沟通模式)在骨科床边交接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10月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虹口院区骨科按照SBAR沟通模式床边交接班的350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将2019年3-12月按照传统模式床边交接班的3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组患者均由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虹口院区骨科19名护士按排班顺序进行护理工作。比较2种不同模式的专科护理质量和医生、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护士的专科护理质量、医生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SBAR沟通模式在骨科床边交接班中的应用可明显提高护理人员的专科护理质量,提高医生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AR沟通模式 骨科 床旁交接班
下载PDF
双切口双锁定重建钢板治疗肩胛骨体部复杂骨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7
作者 梁伟 钱海平 黄力 《海军医学杂志》 2019年第4期330-332,共3页
目的评估双切口双锁定重建钢板治疗肩胛骨复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1年6月至2014年9月在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虹口院区骨科经手术治疗的23例复杂肩胛骨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15例,女8例;年龄24~52岁,平均38.5岁.按AO/... 目的评估双切口双锁定重建钢板治疗肩胛骨复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1年6月至2014年9月在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虹口院区骨科经手术治疗的23例复杂肩胛骨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15例,女8例;年龄24~52岁,平均38.5岁.按AO/OTA分型均属于肩胛骨体部复杂骨折.取俯卧位,经肩胛骨内外侧缘入路、分别植入1枚锁定重建钢板的手术方式.结果本组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1~24个月,平均16个月.按照Hardegger评定标准,优14例,良6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达87%.结论双切口双锁定重建钢板治疗肩胛骨复杂骨折,能以较小的创伤达到复位满意,固定效果好,允许术后早期锻炼,肩关节功能恢复好,是一种可靠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胛骨体部骨折 双切口 锁定重建钢板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