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头内陷的外科治疗进展 被引量:10
1
作者 詹璐 庄纬 胡薇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51-658,共8页
乳头内陷是一种女性常见疾病,可由先天因素导致,也可由后天因素导致,按照严重程度不同将其分为3级。乳头内陷除影响女性乳房的形态和功能外,还容易诱发浆细胞性乳腺炎。国内外学者为矫治乳头内陷进行了大量的基础和临床研究,目前其主要... 乳头内陷是一种女性常见疾病,可由先天因素导致,也可由后天因素导致,按照严重程度不同将其分为3级。乳头内陷除影响女性乳房的形态和功能外,还容易诱发浆细胞性乳腺炎。国内外学者为矫治乳头内陷进行了大量的基础和临床研究,目前其主要治疗方法分为外科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两大类,由于乳头内陷患者的个体化差异,以及不同术者的手术习惯,虽然经报道的乳头内陷治疗方法很多,但目前还没有任何一种单一手术方式可以矫正所有类型的乳头内陷。本文总结概括了国内外乳头内陷外科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对真皮瓣法、牵引法和微创及内镜下纤维组织松解法3类外科手术治疗方法及其主要优缺点进行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内陷 矫正 外科手术 真皮瓣 牵引术 纤维组织松解术
下载PDF
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中胸肌间淋巴结处理必要性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1
2
作者 皮浩 蒋英杰 +3 位作者 巨淑慧 庞嘉越成 于跃 盛湲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39-444,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乳腺癌患者胸肌间淋巴结(IPN)转移率的差异,为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中IPN的处理策略提供参考。方法以interpectoral nodes、interpectoral lymph nodes、Rotter’s nodes、胸肌间淋巴结、Rotter淋巴结等为关键词,检... 目的探讨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乳腺癌患者胸肌间淋巴结(IPN)转移率的差异,为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中IPN的处理策略提供参考。方法以interpectoral nodes、interpectoral lymph nodes、Rotter’s nodes、胸肌间淋巴结、Rotter淋巴结等为关键词,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等数据库获得相关文献,由2名研究人员独立对文献进行筛选、审核和提取数据,采集IPN的检出率、转移率及相关临床病理特征。采用RevMan 5.3软件对IPN的检出率、转移率进行meta分析,并分析各项研究中乳腺癌临床分期和腋窝淋巴结是否转移与IPN转移率间的关系。结果共纳入符合标准的研究21项,共计8418例患者。有19项研究(8119例患者)分析了IPN检出率、20项研究(8178例患者)分析了IPN转移率,meta分析选用随机效应模型,合并分析结果显示IPN总体检出率为36%(95%CI 28%~44%,P<0.01)、总体转移率为8%(95%CI 6%~9%,P<0.01)。共有11项研究分析了患者乳腺癌临床分期与IPN转移率间的关系,其中6项研究中乳腺癌Ⅲ期患者IPN转移率高于Ⅰ、Ⅱ期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共有15项研究分析了患者腋窝淋巴结是否转移与IPN转移率间的关系,其中12项研究腋窝淋巴结转移组IPN转移率高于腋窝淋巴结未转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大多数接受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的乳腺癌患者术中可不清扫IPN,但临床分期为Ⅲ期、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则建议在腋窝淋巴结清扫的同时行IPN清扫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胸肌间淋巴结 腋窝淋巴结清扫术 系统评价
下载PDF
乳腺真空辅助微创活检处理可疑恶性病灶的现状及展望
3
作者 胡薇 詹璐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34-537,共4页
乳腺真空辅助微创活检(VABB)在国内广泛用于乳腺良性病灶的切除,在诊断恶性肿瘤方面也安全、准确,非常方便。在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3级病损中,对于扁平上皮非典型病变、经典小叶肿瘤、乳头病变和经核心针活检或VABB诊断的... 乳腺真空辅助微创活检(VABB)在国内广泛用于乳腺良性病灶的切除,在诊断恶性肿瘤方面也安全、准确,非常方便。在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3级病损中,对于扁平上皮非典型病变、经典小叶肿瘤、乳头病变和经核心针活检或VABB诊断的放射状瘢痕建议采用VABB切除而非开放性手术。影像引导的VABB是微钙化安全的诊断方法,并且正在向完全性切除发展。高龄、活检病灶有残留、伴有不典型增生及外周型导管内乳头状瘤在VABB术后需格外注意。对以小癌灶为表现的早期乳腺癌,行VABB术后仍有一定的肿瘤残留率,目前确诊恶性的肿瘤均建议进一步扩大切除。采用VABB结合前哨淋巴结活检作为乳腺癌局部治疗措施的时代尚未来到,新辅助化疗后采用VABB评估也在探索中。本文就VABB处理可疑恶性病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疾病 活组织检查 真空辅助 微创手术 乳腺肿瘤
下载PDF
氧化应激相关酶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4
作者 原野 王国坤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38-542,共5页
活性氧(ROS)持续产生氧化应激的过程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有关。心血管系统中ROS的主要来源是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NOX)、解偶联的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线粒体和黄嘌呤氧化酶。本文就这些氧化酶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心血管... 活性氧(ROS)持续产生氧化应激的过程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有关。心血管系统中ROS的主要来源是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NOX)、解偶联的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线粒体和黄嘌呤氧化酶。本文就这些氧化酶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进行综述,重点论述不同心血管疾病中被激活的NOX特定亚型的核心作用。理解这些机制有助于开发针对氧化应激相关酶系统及其之间相互作用的新型药物,有效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氧 氧化性应激 氧化还原酶类 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手术治疗106例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临床疗效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解飞 朱乘婧 +6 位作者 张入元 陈莉丽 施晓琼 肖凌月 黄溢群 周霖 唐海红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68-572,共5页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06例确诊为OSAHS并接受手术治疗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3岁16例(15.1%)、3~6岁64例(60.4%)、>6岁26例(24.5%)。83例(78.3%)患儿行腺...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06例确诊为OSAHS并接受手术治疗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3岁16例(15.1%)、3~6岁64例(60.4%)、>6岁26例(24.5%)。83例(78.3%)患儿行腺样体联合扁桃体切除术,23例(21.7%)行单纯腺样体切除术。术后门诊随访,随访期间对出现并发症的患儿联合儿科进行诊治。结果所有患儿手术均顺利,术后夜间睡眠情况较术前明显好转,3例患儿术后1 d出现发热(1例反复高热),经儿科抗感染、退热等处理后体温恢复正常。所有患儿术后随访12~20个月,平均(16.0±1.4)个月。术后12个月时,88例(83.0%)患儿治愈、13例(12.3%)好转、5例(4.7%)无效。术后6个月内<3岁患儿有1例复发,术后12个月<3岁患儿有5例复发(31.2%,5/16),而3~6岁、>6岁手术患儿无复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7例<3岁患儿在术后12个月内出现反复呼吸道感染,联合儿科随诊及抗感染、免疫调节等积极治疗后治愈。结论手术切除仍是儿童OSAHS的主要治疗手段,但应根据阻塞病因的不同选择相应术式;对3岁以下患儿应在评估风险及预后的情况下慎重手术;术后随访及相关并发症处理时应与儿科医师配合,以减少远期不良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扁桃体切除术 腺样体切除术 儿童 联合治疗
下载PDF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国内医学领域翻转课堂教学研究现状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周田俊克 王皓珏 +2 位作者 王一然 陈锴 翟骁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21年第5期574-578,582,共6页
为了解国内医学领域翻转课堂教学研究现状,以中国医院知识仓库为依据,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期刊状况、作者、所属机构以及涉及的相关课程,并应用VOSviewer等软件进行高频关键词聚类分析和研究热度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医学领域翻转课... 为了解国内医学领域翻转课堂教学研究现状,以中国医院知识仓库为依据,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期刊状况、作者、所属机构以及涉及的相关课程,并应用VOSviewer等软件进行高频关键词聚类分析和研究热度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医学领域翻转课堂相关文献的发表量呈逐年上升趋势;文献主要发表于教育类期刊和计算机技术类期刊,作者主要来源于国内高等院校。文献的主题词可聚类分析为教学模式、教学效果、教学改革、教学方法四大类,“微课”“教学模式”和“教学改革”是高频主题词。对主题词平均发表时间分析结果表明,“满意度”“雨课堂”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等互联网相关主题词出现时间较近,可能是未来研究方向。文章指出翻转课堂在医学教育领域广泛应用于各个学科,互联网5G技术可减少翻转课堂的限制,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和满意度,具有较好的研究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转课堂 文献计量学 医学教育
下载PDF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后心脏传导阻滞情况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潘佳君 唐小军 +3 位作者 乔帆 陆方林 徐志云 李白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902-908,共7页
目的探讨应用国产瓣膜的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TAVR)疗效和患者术后心脏传导阻滞发生情况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9月至2018年1月在我科行TAVR术的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或反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国产的J-Valve或Venus-A瓣膜... 目的探讨应用国产瓣膜的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TAVR)疗效和患者术后心脏传导阻滞发生情况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9月至2018年1月在我科行TAVR术的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或反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国产的J-Valve或Venus-A瓣膜进行TAVR术,评估TAVR术后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TAVR术中和术后新发心脏传导阻滞发生情况及住院期间心律失常恢复情况。根据出院时是否存在心脏传导阻滞,将患者分为心律正常组和传导阻滞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术后情况和左心室结构与功能。结果共入组16例患者,心律正常组12例、传导阻滞组4例。TAVR术后脑钠肽[(1 114.87±802.32)pg/mL vs(530.39±276.26)pg/mL,P=0.026]、主动脉瓣跨瓣压差[(83.06±37.76)mmHg vs(24.14±9.73)mmHg,P<0.001;1 mmHg=0.133 kPa]和主动脉瓣最大跨瓣流速[(466.00±82.30)cm/s vs(249.30±43.98)cm/s,P<0.001]降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缩小[(5.41±0.83)cm vs(4.93±0.52)cm,P=0.010]。术后无或仅有微量至少量主动脉瓣反流,2例有肾功能不全基础疾病的患者出现肾功能恶化,其中1例予以血液透析治疗。所有患者住院期间均无死亡、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严重血管并发症等不良事件发生。共有4例(25.00%)患者出现新发心脏传导阻滞,其中1例为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住院期间恢复为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1例为室内传导阻滞,住院期间发展为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另2例为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这4例患者出院时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均未恢复。无住院期间需要置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的患者。心律正常组和传导阻滞患者术后肝肾功能、血红蛋白水平、脑钠肽水平及左心室结构与功能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应用国产介入瓣膜的TAVR术能有效降低患者主动脉瓣跨瓣压差且并发症少,术后可能发生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等心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起搏器置入术 左心室射血分数
下载PDF
微粒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 被引量:2
8
作者 徐汝明 顾颖 +1 位作者 杨帆 王国坤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30-434,共5页
微粒是细胞激活或凋亡时细胞膜通过出芽形式脱落的直径约为0.1~1μm的小囊泡,载有蛋白质、细胞因子、mRNA、微RNA等物质,发挥多种生物学效应。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中,微粒在内皮细胞损伤、炎症反应、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等过... 微粒是细胞激活或凋亡时细胞膜通过出芽形式脱落的直径约为0.1~1μm的小囊泡,载有蛋白质、细胞因子、mRNA、微RNA等物质,发挥多种生物学效应。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中,微粒在内皮细胞损伤、炎症反应、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循环中高水平的微粒不仅是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管损伤的生物标志物,也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潜在诊断指标和治疗靶点。本文立足于微粒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从细胞水平对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粒 动脉粥样硬化 内皮细胞 炎症 平滑肌细胞
下载PDF
二维超声心动图评价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后早期左心形态及收缩功能 被引量:3
9
作者 周广为 李宁 +4 位作者 费翔 乔帆 宋智钢 陆方林 徐志云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864-870,共7页
目的利用二维超声心动图监测并分析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TAVI)术后早期患者心脏形态及功能状态。方法选择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心血管外科就诊并行TAVI的33例患者,收集患者年龄、性别、NYHA心功能分级、既往心脏外科手术史、... 目的利用二维超声心动图监测并分析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TAVI)术后早期患者心脏形态及功能状态。方法选择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心血管外科就诊并行TAVI的33例患者,收集患者年龄、性别、NYHA心功能分级、既往心脏外科手术史、美国胸外科医师学会(STS)评分、手术入路、并发疾病等基本资料,以及术前和术后早期(0~2个月)超声心动图检查数据。结果33例患者中重度主动脉瓣狭窄(SAS)组20例,重度主动脉瓣反流(SAR)组8例,SAS合并SAR组(合并组)5例。术后早期SAS组1例患者2次因心律失常加重心力衰竭再次住院治疗,4例患者出现微量瓣周漏,1例患者出现大量瓣周漏;SAR组1例患者出现中度瓣周漏;合并组1例患者出现轻度瓣周漏。与术前相比,术后早期33例患者总体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房容积(LAV)、最大主动脉瓣跨瓣压差(AVPGmax)均下降(P均<0.01),主动脉瓣有效瓣口面积(AVA)增加(P<0.01),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室间隔厚度(IVST)、后壁厚度(PWT)均未发生明显变化(P均>0.05);SAS组LVEF升高(P<0.05),LAV、AVPGmax均下降(P<0.05,P<0.01),AVA增加(P<0.01);SAR组LVEDV、LAV均下降(P均<0.01),IVST增加(P<0.05);合并组LVEDV、LAV、AVPGmax均下降(P均<0.05),AVA增加(P<0.01)。结论对于SAS、SAR和SAS合并SAR患者,TAVI术后早期心脏逆重构、收缩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单纯SAR及合并SAS的高危患者可从TAVI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 主动脉瓣狭窄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超声心动描记术 左心形态 左心室收缩功能
下载PDF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围手术期心电图表现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0
作者 周广为 潘佳君 +3 位作者 乔帆 李莉 陆方林 徐志云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032-1035,共4页
目的总结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围手术期心电图表现及临床意义。方法纳入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我院心血管外科行TAVR治疗的20例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或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其中经心尖途径8例(采用J-Valve自膨胀瓣膜),经股动... 目的总结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围手术期心电图表现及临床意义。方法纳入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我院心血管外科行TAVR治疗的20例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或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其中经心尖途径8例(采用J-Valve自膨胀瓣膜),经股动脉途径12例(采用Venus-A自膨胀瓣膜),根据术前、术后心电图表现分析患者围手术期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结果 20例患者均合并严重心力衰竭(纽约心脏协会心功能分级为Ⅲ、Ⅳ级),平均年龄为(77.8±4.9)岁。20例TAVR全部成功,随访时间为(8.0±3.1)个月。其中应用Venus-A瓣膜患者围手术期新发Ⅲ度房室传导阻滞者2例(均于术后7~12 d自行恢复正常传导功能),新发左束支传导阻滞者6例,新发右束支传导阻滞者2例;应用J-Valve瓣膜患者围手术期无新发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新发左束支传导阻滞者4例,新发右束支传导阻滞者2例,新发多源室性心动过速及室性早搏者3例。结论左束支传导阻滞是TAVR围手术期发生较多的心律失常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围手术期 心电描记术 心律失常
下载PDF
不同置钉密度选择性置钉法对LenkeⅠ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后路矫形效果的影响
11
作者 邹一鸣 陈锴 +4 位作者 赵检 白锦毅 杨长伟 李明 康一凡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14-618,共5页
目的评估LenkeⅠ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患者应用选择性置钉法进行后路三维矫形术的疗效,并比较不同置钉密度对术后矫形参数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纳入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骨科脊柱外科行脊柱... 目的评估LenkeⅠ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患者应用选择性置钉法进行后路三维矫形术的疗效,并比较不同置钉密度对术后矫形参数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纳入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骨科脊柱外科行脊柱侧凸后路矫形+选择性融合内固定术的LenkeⅠ型AIS患者。参考文献定义置钉密度为置钉数量/(融合节段×2),按置钉密度将患者分为高密度组(置钉密度>0.7)和低密度组(置钉密度≤0.7),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和术后2周手术矫正率、术后2年手术矫正率、2年矫正率丢失及矫正比率。结果纳入LenkeⅠ型AIS患者36例,男11例、女25例,平均年龄为(13.97±1.89)岁。高密度组23例、低密度组13例,置钉密度分别为0.80±0.04、0.64±0.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799,P<0.01)。两组患者性别构成比、年龄、使用椎弓根螺钉的品牌、术前冠状位主弯Cobb角、术前侧屈位Cobb角、术前侧凸柔韧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高密度组比较,低密度组患者术后2周冠状位主弯Cobb角、手术矫正率及术后2年冠状位主弯Cobb角、矫正率丢失均无明显劣势(P均>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术后2周手术矫正率、矫正比率及术后2年矫正率丢失与置钉密度均无明显相关性(r=0.149、0.348、0.217,P=0.387、0.874、0.177)。结论对于柔韧性较好的LenkeⅠ型AIS患者,使用选择性置钉进行矫形时适当减少置钉数目可能不会对术后近期和中期疗效造成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 选择性置钉 置钉密度 矫形参数
下载PDF
电子导航装置在脊柱外科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绍丰 李博 +3 位作者 侯藏龙 陈凯 白玉树 李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903-906,共4页
椎弓根螺钉固定在脊柱外科手术中已被证实是一种可靠的技术方法,然而随着使用的越来越广泛,如破裂穿孔、重要神经和血管等解剖结构损伤等相关并发症也随之增多。已有许多学者通过一些辅助技术和手段来提高椎弓根螺钉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 椎弓根螺钉固定在脊柱外科手术中已被证实是一种可靠的技术方法,然而随着使用的越来越广泛,如破裂穿孔、重要神经和血管等解剖结构损伤等相关并发症也随之增多。已有许多学者通过一些辅助技术和手段来提高椎弓根螺钉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如电生理监测技术、术中透视和CT等,虽然这些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帮助,但是在临床实践中都存在一定局限性。电子导航装置(ECD)是一种新型的徒手探测装置,可以实时检测椎弓根壁的医源性断裂。本综述主要介绍了ECD的结构和作用原理及在脊柱外科领域应用中的优势和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外科 电子导航装置 椎弓根螺钉系统 电离辐射
下载PDF
非编码RNA在钙化性主动脉瓣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煜 李宁 +1 位作者 刘晓红 徐志云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82-787,共6页
钙化性主动脉瓣疾病是一个涉及内皮损伤、慢性炎症、细胞外基质重塑、细胞表型分化及细胞凋亡等复杂病理变化的过程。主动脉瓣主要由内部的瓣膜间质细胞及其表面覆盖的瓣膜内皮细胞构成,此两类细胞均参与了钙化性主动脉瓣疾病的病理进... 钙化性主动脉瓣疾病是一个涉及内皮损伤、慢性炎症、细胞外基质重塑、细胞表型分化及细胞凋亡等复杂病理变化的过程。主动脉瓣主要由内部的瓣膜间质细胞及其表面覆盖的瓣膜内皮细胞构成,此两类细胞均参与了钙化性主动脉瓣疾病的病理进程。非编码RNA主要通过转录后调控机制参与心血管疾病病理生理过程,可能在钙化性主动脉瓣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化性主动脉瓣疾病 瓣膜间质细胞 瓣膜内皮细胞 非编码RNA
下载PDF
双蒂皮瓣在复杂软组织缺损创面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晨 罗鹏飞 +5 位作者 蒋勇 何飞 伍国胜 李理 孙瑜 贲道锋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30-333,共4页
目的探讨双蒂皮瓣在复杂软组织缺损创面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烧创伤外科对92例因肿瘤、创伤等因素导致软组织缺损的患者行双蒂皮瓣移植术,观察并记录病因、缺损部位、双蒂... 目的探讨双蒂皮瓣在复杂软组织缺损创面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烧创伤外科对92例因肿瘤、创伤等因素导致软组织缺损的患者行双蒂皮瓣移植术,观察并记录病因、缺损部位、双蒂皮瓣的长宽比和覆盖创面的面积、供瓣区的处置方式、血管穿支的保留情况、双蒂皮瓣的成活情况、供瓣区是否需要二次手术等。结果92例患者中,引起缺损的原因包括肿瘤切除术后49例、外伤36例(骨外露17例、内固定外露12例、肌腱外露7例)、其他原因7例(压疮5例、电烧伤2例)。软组织缺损部位依次为小腿(28例)、踝(16例)、大腿(14例)、躯干(12例)、上肢(11例)、臀部(6例)、足(5例)。双蒂皮瓣的长宽比为1.2~2.8,平均覆盖创面面积为(16.55±4.83)cm×(9.88±4.20)cm。供瓣区的处置方式包括直接缝合43例、延迟缝合26例、植皮23例。9例因皮瓣转移跨度、面积或长宽比较大,在分离时保留部分肌皮血管穿支。术后21 d时,89例皮瓣完全成活,3例皮瓣边缘少许坏死,祛除坏死部分后拉拢缝合。9例供瓣区存在残余创面,行二次植皮手术。结论双蒂皮瓣具有操作简便、存活可靠、创伤较少、部分供瓣区能直接或延迟缝合的优势,在肿瘤、创伤等复杂软组织缺损创面的修复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切除 组织缺损 双蒂瓣 供瓣区
下载PDF
心脏移植术后早期三尖瓣反流的风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伯尧 唐杨烽 +4 位作者 张冠鑫 范兴例 张加俊 徐志云 韩林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69-474,共6页
目的分析心脏移植患者术后早期三尖瓣反流的风险因素,总结心脏移植供受体评估及心脏移植围手术期的管理经验,以期提高心脏移植术后患者生存率、降低移植术后患者早期右心功能不全发生率。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11月在我院接受同种... 目的分析心脏移植患者术后早期三尖瓣反流的风险因素,总结心脏移植供受体评估及心脏移植围手术期的管理经验,以期提高心脏移植术后患者生存率、降低移植术后患者早期右心功能不全发生率。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11月在我院接受同种原位心脏移植手术的7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术后三尖瓣反流束面积与右心房面积比值将患者分为两组:组1(15例,三尖瓣反流束面积与右心房面积比值<20%)和组2(59例,三尖瓣反流束面积与右心房面积比值≥20%)。根据供体心脏标准获取心脏,术前通过Swan-Ganz导管监测患者肺动脉收缩压(PAPs)等指标,采用超声心动图评价患者术后30 d内的三尖瓣反流程度。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移植术后三尖瓣反流的影响因素。结果原发性移植物功能衰竭(PGF)、急性排斥反应、供受体体重比和术前PAPs在两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两组供体年龄、受体年龄、供受体性别是否匹配、术前NYHA心功能分级、原发病种类、供受体身高比、术前总胆红素水平及术前右心室前后径等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GF(OR=1.892,95%CI 1.150~1.972)、急性排斥反应(OR=1.625,95%CI 1.190~1.885)、供受体体重比(OR=0.001,95%CI 0.000~0.873)和术前PAPs(OR=1.274,95%CI 1.099~1.498)是患者心脏移植术后早期三尖瓣反流的影响因素(P均<0.05)。结论注重供受体体重的匹配、防治围手术期肺动脉高压、严格应用免疫抑制剂及预防PGF有利于降低心脏移植术后早期三尖瓣反流,减少右心功能衰竭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移植 三尖瓣反流 心力衰竭 肺性高血压 原发性移植物功能衰竭 移植物排斥
下载PDF
不典型性缩窄性心包炎1例报告
16
作者 彭建辉 张冠鑫 徐志云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957-958,共2页
1病例资料患者男,67岁,因“心脏术后半年,腹胀伴双下肢间断水肿2个月”于2019年5月27日入院。2018年11月6日患者曾因胸部隐痛2个月来我院就诊,诊断为主动脉瓣二叶畸形、主动脉瓣狭窄、升主动脉扩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NYHA心... 1病例资料患者男,67岁,因“心脏术后半年,腹胀伴双下肢间断水肿2个月”于2019年5月27日入院。2018年11月6日患者曾因胸部隐痛2个月来我院就诊,诊断为主动脉瓣二叶畸形、主动脉瓣狭窄、升主动脉扩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2型糖尿病、陈旧性结核性胸膜炎,完善检查及术前准备后于2018年11月13日行主动脉瓣置换(23 mm生物瓣)+升主动脉成形术,术后恢复良好并于2018年11月20日顺利出院。2019年3月9日因心房扑动入院行床旁电复律,恢复窦性心律后于2019年3月15日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手术 不典型性缩窄性心包炎 胸腔积液 腹水
下载PDF
双平面透视成像系统及其在膝关节生物力学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17
作者 周天平 徐一宏 徐卫东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907-910,共4页
双平面透视成像系统(DFIS)经过近20年的完善与发展,目前已成为一项较成熟的生物力学研究技术。本文回顾相关文献,对DFIS的发展历史和主要结构功能进行了介绍。DFIS所具有的无创性、精确性和动态性观测的优点,使其在膝关节生物力学研究... 双平面透视成像系统(DFIS)经过近20年的完善与发展,目前已成为一项较成熟的生物力学研究技术。本文回顾相关文献,对DFIS的发展历史和主要结构功能进行了介绍。DFIS所具有的无创性、精确性和动态性观测的优点,使其在膝关节生物力学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也对DFIS在正常膝关节及膝关节术后生物力学研究中的应用进展进行了总结,并展望了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平面荧光透视成像系统 膝关节 生物力学 前交叉韧带 膝关节置换成形术
下载PDF
中西医协作阶梯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意义与展望 被引量:32
18
作者 翟骁 陈锴 +5 位作者 孙武权 李建华 胡建辉 蒲江 房敏 李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49-355,共7页
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下腰痛是导致生理残疾的主要因素之一,中西医协作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过程中可以发挥其各自的优势,有助于降低社会和家庭负担。结合目前国际上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指征的界定,我们将腰椎间盘突出症分为保守治... 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下腰痛是导致生理残疾的主要因素之一,中西医协作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过程中可以发挥其各自的优势,有助于降低社会和家庭负担。结合目前国际上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指征的界定,我们将腰椎间盘突出症分为保守治疗期、手术干预期、术后康复期3个阶段。本文从中西医协作角度出发,探索腰椎间盘突出症阶梯式治疗的意义、现状及未来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协作 腰椎间盘突出症 生活质量 手术治疗 阶梯式治疗
下载PDF
创伤性脑损伤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19
作者 夏照帆 伍国胜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7-121,共5页
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及战争模式的改变,创伤性脑损伤有增无减,已然成为重要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和卫勤保障的重难点。笔者检索并分析了近年国内外创伤性脑损伤的流行病学数据和相关研究进展,对创伤性脑损伤的发病率、病死率、致... 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及战争模式的改变,创伤性脑损伤有增无减,已然成为重要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和卫勤保障的重难点。笔者检索并分析了近年国内外创伤性脑损伤的流行病学数据和相关研究进展,对创伤性脑损伤的发病率、病死率、致伤因素及临床诊疗等进行综述,为创伤性脑损伤的研究和平时、战时救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脑损伤 发病率 死亡率 病因学
下载PDF
脑卒中急救护士岗位的设立与实践 被引量:18
20
作者 李冬梅 张玲娟 +6 位作者 钱火红 张玲 陆小英 于龙娟 甘丽芬 胡敏 江薇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991-996,共6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急救护士岗位的设立与临床实践方式。方法通过对脑卒中急救护士选拔,并进行系统的脑卒中急救理论和技能培训、考核,设立我院脑卒中急救护士岗位,明确脑卒中急救护士岗位的工作职责和流程。结果脑卒中急救护士需具备本科... 目的探讨脑卒中急救护士岗位的设立与临床实践方式。方法通过对脑卒中急救护士选拔,并进行系统的脑卒中急救理论和技能培训、考核,设立我院脑卒中急救护士岗位,明确脑卒中急救护士岗位的工作职责和流程。结果脑卒中急救护士需具备本科学历及急诊科、神经内外科、脑血管内外科、介入手术室、康复科相关专科2年以上工作经历或大专学历及上述专科5年以上工作经历。共32名学员参加培训,培训后理论考核成绩由培训前的(73.75±11.73)分提高至(84.31±8.63)分,溶栓药物使用考核成绩由培训前的(82.91±2.75)分提高至(92.69±2.78)分,急性脑卒中流程模拟考核成绩由培训前的(82.25±3.81)分提高至(92.56±2.94)分,介入护理培训考核成绩由培训前的(82.44±3.59)分提高至(92.00±2.9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4.91、21.09、14.34、16.39,P均<0.01)。培训前脑卒中超急性期和急性期理论考核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人数分别为4、6、17、5名,培训后分别为9、14、9、0名,培训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585,P=0.006)。结论通过临床初筛、理论培训、临床实训等方式层层选拔设置脑卒中急救护士岗位在临床上是切实有效且可行的,但其培训及岗位推广机制仍需进一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急诊处理 护士 护理教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