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体酮与间苯三酚联合治疗对提高早期先兆流产妇女保胎成功率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4
1
作者 范丽静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195-197,共3页
目的探讨对先兆流产妇女应用黄体酮与间苯三酚联合治疗对提高保胎成功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5月入住本院的120例先兆流产妇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黄体酮治疗,60例)和观察组(黄体酮与间苯三... 目的探讨对先兆流产妇女应用黄体酮与间苯三酚联合治疗对提高保胎成功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5月入住本院的120例先兆流产妇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黄体酮治疗,60例)和观察组(黄体酮与间苯三酚联合治疗,60例)。比较分析治疗后患者的保胎成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保胎成功率(96.67%)以及孕酮水平[(34.28±2.17)ng/ml]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保胎成功率(66.67%)以及孕酮水平[(22.57±1.89)ng/ml];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45.94±6.01)h]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87.12±7.96)h],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先兆流产妇女,采用黄体酮与间苯三酚联合治疗可有效提高保胎成功率,值得广泛推广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兆流产 黄体酮 间苯三酚 保胎成功率 临床效果
下载PDF
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肌瘤的价值 被引量:10
2
作者 罗小卿 陈少娟 黄冰霜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16期104-106,共3页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胶囊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78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取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桂枝茯苓胶囊,1个月为一个疗程,观察两组用药临床疗效。结果...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胶囊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78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取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桂枝茯苓胶囊,1个月为一个疗程,观察两组用药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子宫肌瘤直径、FSH、LH、E2、P均较治疗前下降,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比较对照组子宫肌瘤直径、FSH、LH、E2、P下降更为明显,组间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4.61%,观察组总有效率100.00%,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肌瘤能明显降低患者性激素水平,抑制子宫肌瘤生长速度,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米非司酮 桂枝茯苓胶囊
下载PDF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终止妊娠对母婴预后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罗小卿 陈少娟 黄冰霜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2年第21期4096-4098,共3页
目的: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终止妊娠时机对母婴预后结局的作用,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方法:从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在我院妇产科分娩并为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中随机选取135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终止妊娠时间分为两组,A组<32周、32周... 目的: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终止妊娠时机对母婴预后结局的作用,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方法:从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在我院妇产科分娩并为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中随机选取135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终止妊娠时间分为两组,A组<32周、32周≤B组≤34周。对两组均终止妊娠,比较两组间血压状况、尿蛋白、血小板、凝血、眼底状况及胎儿监护。结果:A组的胎盘早剥、子痫和肾功能损害的发生率略高于B组,然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新生儿窒息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围产儿死亡率等3个指标均明显高于B组,且卡方检验显示,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于终止妊娠的时间、方式应根据患者的状况进行综合考虑。无论选择何时终止妊娠或治疗,都应该综合考虑母婴两方面的状况,密切进行监护,尽量获得良好的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 终止妊娠 母儿结局
原文传递
奥硝唑治疗滴虫性阴道炎48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7
4
作者 陈丽君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7年第8期1364-1365,共2页
目的观察奥硝唑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将96例滴虫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奥硝唑口服,对照组则服用甲硝唑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显效率为93.8%,对照组的显效率为72.9%,两者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χ2=7.50,... 目的观察奥硝唑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将96例滴虫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奥硝唑口服,对照组则服用甲硝唑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显效率为93.8%,对照组的显效率为72.9%,两者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χ2=7.50,P<0.01)。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7.9%)也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25%(χ2=7.14,P<0.01);治疗组的不良反应率(12.5%)则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9.6%(χ2=9.14,P<0.01)。结论奥硝唑治疗滴虫性阴道炎安全有效,可作为滴虫性阴道炎的首选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硝唑 甲硝唑 滴虫性阴道炎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钠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68例 被引量:7
5
作者 张菲菲 何英琳 +1 位作者 吴映静 郭巧明 《黑龙江医药》 CAS 2018年第1期44-46,共3页
目的:探究低分子肝素钠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的效果。方法:纳入我院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患者68例随机分组。单一干预组采用硫酸镁治疗;联合用药组用低分子肝素钠联合硫酸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妊娠期高... 目的:探究低分子肝素钠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的效果。方法:纳入我院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患者68例随机分组。单一干预组采用硫酸镁治疗;联合用药组用低分子肝素钠联合硫酸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干预效果;治疗前后舒张压、收缩压水平和血浆D-二聚体水平;产妇和胎儿不良结局发生率。结果:联合用药组患者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干预效果比单一干预组高,P<0.05;两组治疗前舒张压、收缩压水平和血浆D-二聚体水平相似,P>0.05;联合用药组治疗后舒张压、收缩压水平和血浆D-二聚体水平比单一干预组低,P<0.05;联合用药组产妇和胎儿不良结局发生率比单一干预组低,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钠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效果确切,可有效降低舒张压、收缩压水平和血浆D-二聚体水平,改善母婴结局,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子肝素钠 硫酸镁 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
下载PDF
孕妇学校教育对妊娠期糖尿病母婴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彭燕妮 邱学文 +3 位作者 余立建 何英琳 林思真 彭秋华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321-322,共2页
目的:研究孕妇学校教育对妊娠期糖尿患者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80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教育方式,实验组采取孕妇学校教育方式,比较两组孕妇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孕妇与新生儿并... 目的:研究孕妇学校教育对妊娠期糖尿患者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80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教育方式,实验组采取孕妇学校教育方式,比较两组孕妇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孕妇与新生儿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妊娠期高血压、羊水超标、感染、产后出血和胎膜早破,以及早产、巨大儿,新生儿窒息、低血糖和胎儿宫内窘迫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医院产科开展孕妇学校对患有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进行教育,能够有效改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母婴结局,降低病人的血糖水平,降低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妇学校 妊娠期糖尿病 产妇 新生儿 并发症
下载PDF
观察宫腔球囊压迫治疗产后出血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7
作者 何英琳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20期92-94,共3页
目的分析宫腔球囊压迫治疗产后出血(PPH)的应用效果。方法90例PPH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及实验组,各45例。参照组患者采用纱布填塞法止血,实验组患者采用宫腔球囊压迫法止血。对比两组输血量,产后2、24 h出血量,止血成功率,并发症发生情... 目的分析宫腔球囊压迫治疗产后出血(PPH)的应用效果。方法90例PPH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及实验组,各45例。参照组患者采用纱布填塞法止血,实验组患者采用宫腔球囊压迫法止血。对比两组输血量,产后2、24 h出血量,止血成功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输血量及产后2、24 h出血量分别为(2.42±0.11)U、(615.25±15.26)ml、(705.26±19.62)ml,均少于参照组的(3.48±0.29)U、(779.62±21.57)ml、(889.62±23.47)m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止血成功率97.78%高于参照组的77.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4.44%低于参照组的24.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球囊压迫法可有效减少PPH患者输血量、出血量,提高止血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有效,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球囊压迫 产后出血 止血成功 并发症
下载PDF
产前焦虑对产妇激素水平与母乳喂养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何英琳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7年第9期1598-1599,1603,共3页
目的分析产前焦虑对产妇催产素、催乳素水平与母乳喂养情况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102例无焦虑产妇、焦虑组31例产妇为研究对象,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两组产妇产后血清催产素、催乳素含量,调查两组产妇产后泌乳始动时间以及住... 目的分析产前焦虑对产妇催产素、催乳素水平与母乳喂养情况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102例无焦虑产妇、焦虑组31例产妇为研究对象,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两组产妇产后血清催产素、催乳素含量,调查两组产妇产后泌乳始动时间以及住院、产后1个月母乳量。结果分娩后焦虑组平均血清激素水平为,催产素(23.14±6.08)ng/ml,催乳素(110.15±14.46)ng/ml;无焦虑组平均血清激素水平为,催产素(64.39±29.81)ng/ml,催乳素(178.22±20.38)ng/ml,两组激素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焦虑组产后住院时乳量情况为:多48.4%,中35.5%,少6.5%,无9.7%;无焦虑组为:多73.5%,中21.6%,少2.9%,无2.0%,两组泌乳量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焦虑产妇产后血清催产素、催乳素水平低,泌乳始动时间晚,产后1年内母乳喂养失败的风险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虑 催乳素 催产素 母乳喂养
下载PDF
辅助生育技术受孕双胎与自然受孕双胎妊娠结局的分析 被引量:18
9
作者 梁润彩 罗艳敏 +1 位作者 李国樑 余宛婷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27-330,共4页
目的 探讨辅助生育技术受孕 (助孕 )双胎与自然受孕双胎围产期的结局。方法 选择 10 4例助孕双胎孕妇 (助孕组 )和 173例自然受孕双胎孕妇 (自然受孕组 ) ,比较两组孕妇一般情况、妊娠合并症、分娩情况和新生儿预后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目的 探讨辅助生育技术受孕 (助孕 )双胎与自然受孕双胎围产期的结局。方法 选择 10 4例助孕双胎孕妇 (助孕组 )和 173例自然受孕双胎孕妇 (自然受孕组 ) ,比较两组孕妇一般情况、妊娠合并症、分娩情况和新生儿预后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1)助孕组孕妇平均年龄 (31 2± 3 7)岁 ,自然受孕组孕妇为 (2 7 8± 3 5 )岁 ,两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2 )助孕组孕妇早产 70例(6 7 3% ) ,自然受孕组孕妇早产 78例 (45 1% ) ,两组比较 ,差异有极显著性 (P <0 0 1)。助孕组孕妇患妊娠期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 16例 (15 4 % ) ,自然受孕组孕妇仅 4例 (2 3% ) ,两组比较 ,差异有极显著性 (P <0 0 1)。(3)助孕组孕妇剖宫产率为 76 0 % (79/10 4 ) ,明显高于自然受孕组的 6 5 3% (113/173)。(4)两组围产儿死亡率、畸形发生率和新生儿窒息率等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助孕双胎孕妇年龄较大 ,早产率及妊娠期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发生率高 ;分娩方式以剖宫产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生育技术 自然受孕 妊娠结局 双始妊娠 围产儿 妊娠并发症
原文传递
游泳对新生儿黄疸的作用及相关机制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林玉波 王永红 +2 位作者 蔡紫薇 范星 熊丽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29期18-20,30,共4页
目的研究游泳对新生儿黄疸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汕尾市人民医院出生5d内的新生儿120例,分为游泳组及对照组,每组各60例,分别采用游泳以及常规沐浴方式干预黄疸。对两组干预后黄疸指数、黄疸消退时间、胆红... 目的研究游泳对新生儿黄疸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汕尾市人民医院出生5d内的新生儿120例,分为游泳组及对照组,每组各60例,分别采用游泳以及常规沐浴方式干预黄疸。对两组干预后黄疸指数、黄疸消退时间、胆红素水平、胃泌素水平、IgA、IgG、IgM与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情况及外周血T淋巴细亚群情况分别进行比较。结果①两组第1天黄疸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游泳组第3、7天黄疸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游泳组新生儿黄疸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②游泳组新生儿血胆红素水平[(134.2±31.6)μmol/L]低于对照组[(169.7±45.3)μmol/L],血清胃泌素水平[(112.4±33.7)ng/L]高于对照组[(102.6±25.4)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游泳组新生儿在血浆IgA、IgG、IgM、IL-6、IL-8等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游泳组新生儿CD3+、CD4+以及CD4+/CD8+等指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D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游泳对新生儿黄疽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安全性高,并利于提高新生儿的免疫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泳 新生儿 黄疸 作用 相关机制
下载PDF
思美泰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被引量:12
11
作者 蓝岚 何英琳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65-466,共2页
目的观察思美泰与熊去氧胆酸联合用药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pregnancy,ICP)的疗效。方法将110例IC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两组,观察组联用思美泰与熊去氧胆酸治疗10d,对照组联用思美... 目的观察思美泰与熊去氧胆酸联合用药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pregnancy,ICP)的疗效。方法将110例IC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两组,观察组联用思美泰与熊去氧胆酸治疗10d,对照组联用思美泰与地塞米松治疗10d。治疗前后分别检测两组患者血清总胆酸(TBA)、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与直接胆红素(DB)的含量,并进行瘙痒评分;治疗后,评价两组患者胎儿窘迫、早产和产后出血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瘙痒评分、TBA,ALT,AST,TB,DB的水平均较治疗前低(P<0.01);观察组治疗前后瘙痒评分、TBA,ALT,AST,TB,DB的差值水平较对照组大(P<0.05);治疗后,观察组胎儿窘迫、早产的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思美泰与熊去氧胆酸联合用药治疗ICP能提高ICP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美泰 熊去氧胆酸 地塞米松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治疗效果
下载PDF
LEEP刀与微波治疗在宫颈糜烂治疗中的临床体会 被引量:12
12
作者 王永红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第16期107-109,共3页
目的探讨LEEP刀治疗与微波治疗在宫颈糜烂治疗中的临床体会及对比分析。方法选取2008年10月至2009年12月在海丰县彭湃纪念医院妇产科检查确诊为宫颈糜烂的260例患者,随机分为LEEP刀组、微波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L... 目的探讨LEEP刀治疗与微波治疗在宫颈糜烂治疗中的临床体会及对比分析。方法选取2008年10月至2009年12月在海丰县彭湃纪念医院妇产科检查确诊为宫颈糜烂的260例患者,随机分为LEEP刀组、微波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LEEP刀组在中、重度宫颈糜烂的治疗效果均优于微波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于轻度糜烂两组治愈率无统计学意义;LEEP刀治疗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阴道流液时间、术后出血量均小于微波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LEEP刀治疗宫颈糜烂具有手术操作安全、简单,时间短、出血少,损伤小、阴道排液量少等优点,治疗效果更佳。LEEP刀治疗可切除标本送病理检查,是一种诊断、治疗中重度宫颈糜烂首选的、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糜烂 微波治疗 LEEP刀治疗
下载PDF
门冬胰岛素治疗妊娠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张菲菲 何英琳 +1 位作者 吴映静 郭巧明 《黑龙江医学》 2017年第10期986-987,共2页
目的对门冬胰岛素治疗妊娠糖尿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5-01—2017-02间妊娠糖尿病产妇4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人胰岛素进行治疗,门冬胰岛素组给予门冬胰岛素治疗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产妇妊娠糖尿病干预效果;血糖正... 目的对门冬胰岛素治疗妊娠糖尿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5-01—2017-02间妊娠糖尿病产妇4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人胰岛素进行治疗,门冬胰岛素组给予门冬胰岛素治疗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产妇妊娠糖尿病干预效果;血糖正常时间、总治疗时间、日均胰岛素剂量;治疗前和治疗后产妇血糖相关监测指标的差异;母婴结局。结果门冬胰岛素组产妇妊娠糖尿病干预效果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门冬胰岛素组血糖正常时间、总治疗时间、日均胰岛素剂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糖相关监测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门冬胰岛素组血糖相关监测指标改善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门冬胰岛素组母婴结局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冬胰岛素治疗妊娠糖尿病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降低血糖,改善母婴结局,减少药物用量,缩短治疗时间,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冬胰岛素 妊娠糖尿病 临床效果
下载PDF
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相关危险因素分析与治疗 被引量:5
14
作者 余苑婷 蔡勤辉 +1 位作者 刘慈花 徐成康 《妇产与遗传(电子版)》 2013年第2期30-33,共4页
目的研究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VVC)的相关危险因素,探讨RVVC合理有效和可行性治疗方法。方法选取确诊为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120例和健康对照者40例,检测RVVC患者和健康对照者肛周分泌物假丝酵母菌培养情况、性伴侣... 目的研究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VVC)的相关危险因素,探讨RVVC合理有效和可行性治疗方法。方法选取确诊为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120例和健康对照者40例,检测RVVC患者和健康对照者肛周分泌物假丝酵母菌培养情况、性伴侣龟头或包皮分泌物假丝酵母菌培养情况,比较三种治疗方案治疗RVVC的近远期疗效和复发率。结果 RVVC患者肛周分泌物假丝酵母菌培养阳性率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6.2,P<0.01);120例RVVC患者性伴侣中有13.3%伴龟头炎或包皮过长,其龟头包皮分泌物假丝酵母菌培养全部阳性。单纯全身用药组、周期治疗组、维持治疗组近期(4周)总有效率分别为90%、90%、9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905),远期(24周)总有效率分别为50%、95%、95%,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5.84,P<0.01);三组复发率分别为20%、5%、5%,单纯全身用药组复发率高于周期治疗组、维持治疗组(χ2=6.67,P=0.036)。结论肠道内储存的假丝酵母菌是导致RVVC的危险因素之一;当患者性伴侣有龟头炎、包皮过长时,可能通过性生活导致RVVC的发生,需同时治疗性伴侣;联合用药周期治疗是治疗RVVC有效、可行、经济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念珠菌属 阴道 危险因素 治疗
下载PDF
腹腔镜输卵管造口术治疗输卵管积液所致不孕症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余苑婷 徐成康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3年第14期2154-2156,共3页
目的分析腹腔镜输卵管造口术对输卵管积液所致不孕症的治疗效果,探讨提高受孕率的合理治疗方案。方法对130例输卵管积液的不孕症患者行输卵管造口术,不成功部分患者切除输卵管;比较造口成功与不成功患者及输卵管切除与未切除患者间... 目的分析腹腔镜输卵管造口术对输卵管积液所致不孕症的治疗效果,探讨提高受孕率的合理治疗方案。方法对130例输卵管积液的不孕症患者行输卵管造口术,不成功部分患者切除输卵管;比较造口成功与不成功患者及输卵管切除与未切除患者间术后自然受孕和人工受孕率的差异。结果130例患者造口成功85例,成功率65.4%,造口成功85例中有40例在造口后做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行人工助孕治疗,造口成功患者术后妊娠29例,妊娠率为34.1%;单侧输卵管积液患者术后自然妊娠率(17.9%)与双侧输卵管积液患者(1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6,P〉0.05),但人工妊娠率(70.O%)高于双侧积液者(35.0%)(x2=4.912,P〈0.05)。造口不成功患者45例均行IVF治疗2次以上,术后妊娠率为8.9%;45例不成功患者中14例行输卵管切除,31例未切除,IVF治疗后受孕率输卵管切除患者(21.4%)高于未切除患者(3.2%)(x。=3.946,P〈0.05)。造口成功患者人工受孕率(52.5%)高于造口不成功行输卵管切除术的患者(21.4%)(x2=4.055,P〈0.05)。结论输卵管造口术可提高自然及人工受孕率,若造口不成功切除输卵管利于IVF的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检查 输卵管造口术 输卵管疾病 不育 女(雌)性
原文传递
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不孕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永红 《中国当代医药》 2010年第20期93-94,共2页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所致不孕患者的临床治疗体会,为临床上寻找最佳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将2008年4月~2009年7月就诊于本院的136例PCOS合并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68例应用克罗米芬、HCG、二甲双胍...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所致不孕患者的临床治疗体会,为临床上寻找最佳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将2008年4月~2009年7月就诊于本院的136例PCOS合并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68例应用克罗米芬、HCG、二甲双胍等西药,并且根据女性月经周期中卵泡发育的不同阶段,加用不同的中药治疗;对照组68例单纯应用上述西药治疗;观察两组的妊娠率、排卵率。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研究组妊娠率、排卵率均较对照组高。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PCOS导致的不孕临床疗效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多囊卵巢综合征 不孕
下载PDF
改良B—Lynch缝扎术治疗剖宫产术中大出血 被引量:4
17
作者 罗小卿 陈少娟 黄冰霜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2年第14期2135-2136,共2页
目的探讨改良B—Lynch缝扎术在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剖宫产发生大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给予常规治疗措施17例及改良B—Lynch缝扎术治疗23例。结果行改良B—Lynch缝合术的B—Lynch治疗组患者较常规治疗组出血... 目的探讨改良B—Lynch缝扎术在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剖宫产发生大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给予常规治疗措施17例及改良B—Lynch缝扎术治疗23例。结果行改良B—Lynch缝合术的B—Lynch治疗组患者较常规治疗组出血量明显少、剖宫产手术时间短(t=8.58、6.38,P〈0.05);常规治疗组6例行子宫切除术、5例发生了DIC,而B—Lynch治疗组则无(χ2=6.98、4.59,均P〈0.05)。结论剖宫产术中发生大出血在常规措施无法止血的情况下应该及时行改良B-Lynch缝合术,可以达到良好的止血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术 产后出血
原文传递
米索前列醇应用于疤痕子宫剖宫产术中促进子宫收缩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4
18
作者 罗小卿 陈少娟 黄冰霜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2年第12期1754-1756,共3页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应用与疤痕子宫剖宫产术中对子宫收缩的促进作用。方法选取2010年5月至2011年10月期间在我院需行剖宫产的有疤痕子宫的84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在胎儿娩出后静脉滴注缩宫素20u,子宫体肌注20...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应用与疤痕子宫剖宫产术中对子宫收缩的促进作用。方法选取2010年5月至2011年10月期间在我院需行剖宫产的有疤痕子宫的84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在胎儿娩出后静脉滴注缩宫素20u,子宫体肌注20U,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米索前列醇400磺,直肠用药,观察两组术中及术后出血量、用药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术中及术后出血量分别为(228.73±30.94)ml、(110.32±45.71)ml,对照组分别为(294.88±50.42)ml、(160.29±60.84)ml,观察组术中及术后2h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垆〈0.05);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9.52%,对照组0,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直肠放药,对于疤痕子宫剖宫产的产妇促进子宫收缩作用较单一使用缩宫素效果好,并且用药安全、简单,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索前列醇 剖宫产 疤痕子宫 子宫收缩
下载PDF
孕酮值、β亚单位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对早期先兆流产保胎结局的影响探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钟晓阳 朱恩恩 范丽静 《系统医学》 2019年第1期111-113,共3页
目的探讨孕酮值、β亚单位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对早期先兆流产保胎结局的影响和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2017年6月该院收治的先兆流产保胎患者68例,根据保胎是否成功进行分组,保胎成功者为研究组,保胎失败者为对照组,对... 目的探讨孕酮值、β亚单位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对早期先兆流产保胎结局的影响和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2017年6月该院收治的先兆流产保胎患者68例,根据保胎是否成功进行分组,保胎成功者为研究组,保胎失败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孕酮值、β亚单位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水平,探究其对早期先兆流产保胎结局的影响。结果研究组的血清孕酮以及β亚单位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的血清孕酮及β亚单位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P<0.05),研究组患者的阴道流血缓解例数、腰酸缓解例数以及腹痛缓解例数分别为8例、9例、11例,均高于对照组的3例、2例、2例(P<0.05)。结论研究组中对早期先兆流产患者采用血清孕酮联合β亚单位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进行检测比对照组保胎成功例数多,可以提高保胎成功率,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酮值 β亚单位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早期先兆流产 保胎
下载PDF
局部晚期宫颈癌应用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术联合盆腔淋巴清扫术前放疗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20
作者 范丽静 钟晓阳 吴小琳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9年第6期103-105,共3页
目的:探讨局部晚期宫颈癌术前放疗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8月~2018年7月收治的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3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9例。两组均接受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术联合盆腔淋巴清扫术治疗,观... 目的:探讨局部晚期宫颈癌术前放疗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8月~2018年7月收治的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3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9例。两组均接受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术联合盆腔淋巴清扫术治疗,观察组术前进行放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淋巴结转移、脉管浸润、深肌层浸润以及阴道切缘癌残留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中未出现大出血以及输尿管、膀胱损伤等,观察组术前放疗出现骨髓抑制1例、胃肠道反应3例、放射性皮炎1例,均经对症治疗后好转并顺利进行手术,术后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晚期宫颈癌应用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术联合盆腔淋巴清扫术治疗前接受放疗,可显著缩小肿瘤,抑制淋巴结转移和浸润,提高手术切除几率,增强预后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局部晚期 放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