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从涉网络谣言刑法规制大数据分析谈社会综合治理模式的创新与优化
被引量:
1
1
作者
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课题组
吴金水
+4 位作者
卫世平
俞波
余韬
江帆
罗晓楠
《信访与社会矛盾问题研究》
2021年第2期88-109,共22页
网络谣言是以互联网为栽体进行传播缺乏依据且未经证实的信息,其传播范围及社会危害性的量级远非传统谣言可比。网络谣言在犯罪学中属于网络集群行为,通过对其现状及传播路径的大数据分析发现,网络谣言发生的时间、地域、栽体、领域等...
网络谣言是以互联网为栽体进行传播缺乏依据且未经证实的信息,其传播范围及社会危害性的量级远非传统谣言可比。网络谣言在犯罪学中属于网络集群行为,通过对其现状及传播路径的大数据分析发现,网络谣言发生的时间、地域、栽体、领域等方面具有相当的规律性,从而为精准治理网络谣言明确了切口。但从犯罪预防的角度看,作为规制网络谣言的主要手段,刑事规范并未在尊重网络谣言传播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构建科学的刑法惩治体系,在刑事法网的严密性、刑法体系的严谨性以及刑罚力度相适性等方面“力有不逮”,进而需要从社会综合治理的角度探索预防网络谣言的路径,包括重塑惩治网络谣言的理念、构建网络谣言长效预防机制及应急处置方案,力求防競结合、标本兼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谣言
网络集群
信息传播
犯罪预防
社会综合治理
原文传递
把握好“法、理、情”的统一
2
作者
马超杰
《上海人大月刊》
2021年第12期51-51,共1页
近年来,社会上时常会出现一些受到舆论热议、关注的司法案件,其中尤以刑事案件居多。诸如许霆盗窃案、王立军无证收购玉米被判非法经营案、赵春华摆射击摊被判非法持枪案等。热议、关注的焦点又常常围绕着案件裁判中的法理与情理的冲突...
近年来,社会上时常会出现一些受到舆论热议、关注的司法案件,其中尤以刑事案件居多。诸如许霆盗窃案、王立军无证收购玉米被判非法经营案、赵春华摆射击摊被判非法持枪案等。热议、关注的焦点又常常围绕着案件裁判中的法理与情理的冲突与矛盾展开,法官专业化的判断结论与社会民众直觉化的正义情感并未产生同频共振,导致案件定罪结论屡遭质疑与抵触。分析原因,自然存在多种因素,个人以为,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案件处理未能准确把握好“法、理、情”的统一,实现法理与情理的融会贯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案件
司法案件
同频共振
非法持枪案
案件处理
盗窃案
王立军
融会贯通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涉网络谣言刑法规制大数据分析谈社会综合治理模式的创新与优化
被引量:
1
1
作者
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课题组
吴金水
卫世平
俞波
余韬
江帆
罗晓楠
机构
不详
上海市
浦东新区
人民法院
上海市
浦东新区
人民法院
审委会
上海市
浦东新区
人民法院
金融庭
上海市
浦东新区
人民法院
审
监庭
出处
《信访与社会矛盾问题研究》
2021年第2期88-109,共22页
文摘
网络谣言是以互联网为栽体进行传播缺乏依据且未经证实的信息,其传播范围及社会危害性的量级远非传统谣言可比。网络谣言在犯罪学中属于网络集群行为,通过对其现状及传播路径的大数据分析发现,网络谣言发生的时间、地域、栽体、领域等方面具有相当的规律性,从而为精准治理网络谣言明确了切口。但从犯罪预防的角度看,作为规制网络谣言的主要手段,刑事规范并未在尊重网络谣言传播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构建科学的刑法惩治体系,在刑事法网的严密性、刑法体系的严谨性以及刑罚力度相适性等方面“力有不逮”,进而需要从社会综合治理的角度探索预防网络谣言的路径,包括重塑惩治网络谣言的理念、构建网络谣言长效预防机制及应急处置方案,力求防競结合、标本兼治。
关键词
网络谣言
网络集群
信息传播
犯罪预防
社会综合治理
分类号
G20 [文化科学—传播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把握好“法、理、情”的统一
2
作者
马超杰
机构
浦东新区
人民法院
审委会
出处
《上海人大月刊》
2021年第12期51-51,共1页
文摘
近年来,社会上时常会出现一些受到舆论热议、关注的司法案件,其中尤以刑事案件居多。诸如许霆盗窃案、王立军无证收购玉米被判非法经营案、赵春华摆射击摊被判非法持枪案等。热议、关注的焦点又常常围绕着案件裁判中的法理与情理的冲突与矛盾展开,法官专业化的判断结论与社会民众直觉化的正义情感并未产生同频共振,导致案件定罪结论屡遭质疑与抵触。分析原因,自然存在多种因素,个人以为,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案件处理未能准确把握好“法、理、情”的统一,实现法理与情理的融会贯通。
关键词
刑事案件
司法案件
同频共振
非法持枪案
案件处理
盗窃案
王立军
融会贯通
分类号
D92 [政治法律—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从涉网络谣言刑法规制大数据分析谈社会综合治理模式的创新与优化
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课题组
吴金水
卫世平
俞波
余韬
江帆
罗晓楠
《信访与社会矛盾问题研究》
2021
1
原文传递
2
把握好“法、理、情”的统一
马超杰
《上海人大月刊》
202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