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磁共振快速多序列检查在超早期缺血性卒中溶栓治疗中的应用
1
作者 青科 赵振国 +9 位作者 李跃华 隋海晶 沈武钢 赵晓晖 王连文 龚怡 谢秀海 夏卫英 沈健 陆练军 《中国卒中杂志》 2007年第12期982-985,共4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MR)在超早期缺血性卒中溶栓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早期缺血性卒中患者32例行MR快速成像序列检查,并对筛选出的7例超早期缺血性卒中患者行静脉rt-PA静脉溶栓治疗及定期MR复查随访。结果经MR筛选的7例超早期缺血性卒中... 目的探讨磁共振(MR)在超早期缺血性卒中溶栓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早期缺血性卒中患者32例行MR快速成像序列检查,并对筛选出的7例超早期缺血性卒中患者行静脉rt-PA静脉溶栓治疗及定期MR复查随访。结果经MR筛选的7例超早期缺血性卒中患者行溶栓治疗后均预后良好,90d改良Rankin评分均≤2分,Barthal指数80~100分,1例溶栓治疗3周后并发无症状性脑出血。结论MR对筛选超早期缺血性卒中溶栓治疗患者和溶栓后复查均有较大应用价值,特别是对时间窗不明确者或发病超过6h者受益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磁共振成像 溶栓治疗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与普罗布考联合治疗对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影响的影像学评价 被引量:16
2
作者 赵晓晖 隋海晶 +6 位作者 周媛 夏卫英 白青科 张渊 陈娟 杨娟 朱玉萍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12年第4期397-401,共5页
目的:应用彩色超声、磁共振成像(MRI)技术评价阿托伐他汀与普罗布考联合治疗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的影响。方法:急性脑梗死存在AS斑块患者120例,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20 mg·d-1)组和阿托伐他汀(20mg·d-1)+普罗布... 目的:应用彩色超声、磁共振成像(MRI)技术评价阿托伐他汀与普罗布考联合治疗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的影响。方法:急性脑梗死存在AS斑块患者120例,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20 mg·d-1)组和阿托伐他汀(20mg·d-1)+普罗布考(500 mg·d-1)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2和24个月给予彩色多普勒超声、MRI检测颈动脉AS斑块并进行分组分析。结果:阿托伐他汀组治疗后12和24个月时稳定性斑块积分较治疗前增高(P<0.05),不稳定性斑块积分进一步减少(P<0.01);阿托伐他汀+普罗布考组不稳定性斑块积分随着时间进行性降低,各时间点间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24个月时不稳定性斑块积分较阿托伐他汀组明显降低。两组治疗后12个月时Ⅱ、Ⅲ级斑块数明显减少,且阿托伐他汀+普罗布考组Ⅲ级斑块数减少更显著;治疗后24个月阿托伐他汀+普罗布考组的Ⅰ级斑块较阿托伐他汀组明显增多,Ⅲ级斑块明显减少。结论:影像学检查显示阿托伐他汀与普罗布考联合治疗具有更强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表现出更大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普罗布考 阿托伐他汀 颈动脉粥样斑块 彩色超声 磁共振成像
原文传递
磁共振多模式快速成像指导缺血性脑卒中溶栓八例 被引量:10
3
作者 青科 赵振国 +6 位作者 李跃华 隋海晶 沈武钢 赵晓晖 王连文 谢秀海 龚怡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59-360,共2页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06年10月至2007年4月早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36例,进入绿色通道并行磁共振快速成像检查,均采用GE1.5T双梯度磁共振在5min内完成多个序列的扫描,
关键词 磁共振快速成像 缺血性脑卒中 溶栓 多模 脑卒中患者 临床资料 绿色通道 双梯度
原文传递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魏丽 邢婷婷 +6 位作者 陆练军 沈健 赵振国 白青科 魏文石 赵晓晖 陈翠荣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23年第3期287-292,共6页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MRI指导下快速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419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依据溶栓治疗24 h内是否出现神经功能恶化分成早期进展性脑卒中...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MRI指导下快速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419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依据溶栓治疗24 h内是否出现神经功能恶化分成早期进展性脑卒中组(33例)和早期非进展性脑卒中组(386例)。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和检查结果。结果419例患者中,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33例(7.88%);两组间既往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心房颤动、脑卒中病史及吸烟史、饮酒史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溶栓前血压、随机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同型半胱氨酸、超氧化物歧化酶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患者的空腹血糖、胱抑素水平以及MRI表现为分水岭梗死、腔隙性梗死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合并责任大血管重度狭窄或闭塞的患者的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空腹血糖、分水岭梗死是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后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空腹血糖水平及MRI提示为分水岭梗死是AIS患者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后出现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进展性脑卒中 阿替普酶 静脉溶栓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不同类型脑白质疏松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和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的相关性 被引量:8
5
作者 朱玉萍 赵晓晖 +3 位作者 周媛 江泉 隋海晶 沈健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06-710,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脑白质疏松(LA)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及其与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的关系。方法将入组的LA患者根据头颅MRI表现分为脑室周围型组、皮质下型组和混合型组。应用颈动脉彩超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脑白质疏松(LA)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及其与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的关系。方法将入组的LA患者根据头颅MRI表现分为脑室周围型组、皮质下型组和混合型组。应用颈动脉彩超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并分为稳定性和不稳定性斑块,计算斑块积分。采用酸水解底物显色法测定血清Lp-PLA2水平。结果三组患者在年龄、性别、血压、血糖、低密度脂蛋白和血尿酸水平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皮质下型组和混合型组斑块阳性率、不稳定性斑块积分较脑室周围型组显著增高(P<0.01);三组血清Lp-PLA2水平两两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皮质下型组血清Lp-PLA2水平最高,脑室周围型组血清Lp-PLA2水平最低,皮质下型组血清Lp-PLA2水平与不稳定性斑块积分呈正相关(r=0.270,P<0.05)。结论血清Lp-PLA2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不稳定性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并通过炎症机制导致斑块破裂,在皮质下型LA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白质疏松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下载PDF
X线排粪造影与多参数盆底动态MRI对盆底痉挛综合征及其相关的复合型病变的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丁俞江 王永兵 +3 位作者 李刚 谢禹昌 陆燕 王煜莹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19年第4期462-465,共4页
目的探讨X线排粪造影与多参数盆底动态MRI对盆底痉挛综合征(SPFS)及其相关的复合型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X线排粪造影诊断为盆底痉挛综合征的26例患者进行多参数盆底动态MRI检查,并对比分析X线和MRI的测量数据及相关的复合型病变的诊... 目的探讨X线排粪造影与多参数盆底动态MRI对盆底痉挛综合征(SPFS)及其相关的复合型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X线排粪造影诊断为盆底痉挛综合征的26例患者进行多参数盆底动态MRI检查,并对比分析X线和MRI的测量数据及相关的复合型病变的诊断结果。结果两种方法测量耻骨直肠肌痉挛压迹(PRMI)力排长度、肛直角静息值、肛直角力排值、肛直角改变值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X线测量PRMI深度为(32.86±8.78) mm,较MRI测量的深度(28.86±7.61) mm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两种方法诊断26例SPFS患者相关的复合型病变的结果进行一致性分析发现:在诊断SPFS伴会阴下降(PD)存在较高的一致性,Kappa值为0.866;在诊断耻骨直肠肌肥厚症(PRMH)、SPFS伴直肠前突(RC)的一致性较好,Kappa值分别为0.606、0.698;诊断SPFS伴小肠疝(EC)或乙状结肠疝(SC)的一致性较差,Kappa值为0.288;MRI在诊断SPFS伴内脏下垂(SP)时有优势,检出病例6例,X线排粪造影未检出相应病例。结论两种方法均可用于诊断SPFS,且在诊断SPFS伴PD、PRMH、SPFS伴RC有较高一致性,多参数盆底动态MRI分辨率更高,可以作为诊断盆底痉挛综合征及其相关的复合型病变的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痉挛综合征 X线排粪造影 多参数盆底动态MRI
下载PDF
丁苯酞注射液治疗不同严重程度的大脑中动脉脑梗死患者的疗效 被引量:7
7
作者 杨娟 赵晓晖 +6 位作者 李锦师 刘慧琴 王玲玲 任海兵 王思思 颜静 隋海晶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4期101-106,共6页
目的观察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不同严重程度的大脑中动脉狭窄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方法将90例发病时间窗≥6 h并且≤24 h的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为常规药物加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14 d,对照组为常规药物治疗14 d... 目的观察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不同严重程度的大脑中动脉狭窄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方法将90例发病时间窗≥6 h并且≤24 h的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为常规药物加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14 d,对照组为常规药物治疗14 d。大脑中动脉严重程度根据ASPECTS评分、PWI-DWI、3D-TOF MRA来区分。指标观察在入院当天、14 d不同严重程度两组的NIHSS评分、BI指数及mRS评分。结果 ASPECTS评分、3D-TOF MRA、PWI-DWI分别代表梗死体积大小、大脑中动脉狭窄程度及缺血半暗带。无论ASPECTS评分高低、3D-TOF MRA狭窄程度及PWI-DWI匹配程度如何,治疗组治疗后较治疗前的NIHSS评分、BI指数、mRS评分均有明显差异(P <0.01)。结论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对大脑中动脉狭窄脑梗死患者梗死体积大的、大脑中动脉狭窄程度重的和缺血半暗带不明显的患者疗效依然显著,提示丁苯酞改善侧枝循环,改善临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丁苯酞 NIHSS评分 BI指数 mRS评分
下载PDF
脑白质疏松患者颈动脉斑块稳定性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及9的关系 被引量:4
8
作者 周媛 赵晓晖 +5 位作者 陈娟 白青科 江泉 隋海晶 陈翠荣 沈健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10年第3期252-256,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脑白质疏松(LA)患者颈动脉斑块稳定性及其与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的关系。方法:将入组的LA患者根据头颅MRI表现分为脑室周围型组,皮质下型组和混合型组。应用颈动脉彩超检测其颈动脉斑...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脑白质疏松(LA)患者颈动脉斑块稳定性及其与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的关系。方法:将入组的LA患者根据头颅MRI表现分为脑室周围型组,皮质下型组和混合型组。应用颈动脉彩超检测其颈动脉斑块并分为稳定性和不稳定性斑块,计算斑块积分。ELISA法检测MMP-2及MMP-9水平。结果:①皮质下型组和混合型组斑块阳性率及不稳定颈动脉斑块积分均较脑室周围型组显著增高(P<0.05);②皮质下型组和混合型组的MMP-2、MMP-9水平与脑室周围型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③3组LA患者的MMP-9水平与不稳定斑块积分均呈正相关。结论:皮质下型和混合型组LA患者的颈动脉斑块阳性率及斑块不稳定性均较脑室周围型高;皮质下型组的MMP-2和MMP-9水平与脑室周围型组比存在差异;MMP-9水平与不稳定斑块积分呈正相关,提示皮质下型LA与颈动脉斑块存在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白质疏松 颈动脉斑块 基质金属蛋白酶2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原文传递
3D-TOF MRA在基底动脉尖综合征中的应用 被引量:5
9
作者 隋海晶 赵振国 +1 位作者 白青科 谢秀海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3554-3556,共3页
目的:探讨3D-TOF MRA对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预测价值。方法:对首次DWI表现为脑干梗死的65例患者同时予以3D-TOF MRA检查,并在3 d后行DWI复查,观察DWI表现诊断为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患者首次3D-TOF MRA的影像学表现。结果:65例脑干梗死患者... 目的:探讨3D-TOF MRA对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预测价值。方法:对首次DWI表现为脑干梗死的65例患者同时予以3D-TOF MRA检查,并在3 d后行DWI复查,观察DWI表现诊断为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患者首次3D-TOF MRA的影像学表现。结果:65例脑干梗死患者,3D-TOF(+)35例,3D-TOF(-)30例,复查时3D-TOF(+)的35例患者中有23例(65.7%)确诊为基底动脉尖综合征;3D-TOF(-)的30例患者中有2例(6.7%)确诊为基底动脉尖综合征,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首次MR检查脑干梗死患者3D-TOF(+)的发展为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比率高于3D-TOF(-)的患者,在影像学上3D-TOF(+)可对基底动脉尖综合征起到预警提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 脑梗死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血清组胺与脑白质疏松症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 被引量:4
10
作者 杨娟 赵晓晖 +4 位作者 白青科 朱玉萍 刘慧琴 郭翠萍 隋海晶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第6期335-338,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组胺水平与脑白质疏松症(LA)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本文161例,根据头颅MRI表现分为LA组131例和对照组(无LA及认知功能障碍)30例。LA中根据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诊断标准及临床痴呆量表筛选出MCI 71例及痴呆30例,无MCI... 目的探讨血清组胺水平与脑白质疏松症(LA)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本文161例,根据头颅MRI表现分为LA组131例和对照组(无LA及认知功能障碍)30例。LA中根据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诊断标准及临床痴呆量表筛选出MCI 71例及痴呆30例,无MCI 30例。故分为LA无MCI 30例,LA伴MCI 71例;LA伴痴呆组30例,对照组30例。分析比较4组患者血清组胺值差异情况。结果 LA无MCI组血清组胺含量较正常组高(P<0.05);LA伴MCI组血清组胺含量较LA无MCI组高(P<0.05);LA伴痴呆组血清组胺含量较LA伴MCI组高(P<0.05)。结论 LA患者血清组胺含量高于对照组提示组胺可能参与LA的发生;LA伴痴呆患者血清组胺含量高于LA伴MCI患者,而LA伴MCI患者血清组胺含量高于LA无MCI,提示组胺可能参与LA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发展,且与认知功能障碍的严重程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白质疏松症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痴呆 组胺
下载PDF
快速MRI指导的静脉溶栓短期预后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敏 赵振国 +2 位作者 陆练军 沈健 白青科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2年第1期9-13,共5页
目的研究快速头颅MRI指导的静脉溶栓短期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分析484例快速头颅MRI指导的静脉溶栓的急性脑梗死的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明确快速头颅MRI指导的静脉溶栓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静脉溶栓后第7天,预后良好组... 目的研究快速头颅MRI指导的静脉溶栓短期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分析484例快速头颅MRI指导的静脉溶栓的急性脑梗死的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明确快速头颅MRI指导的静脉溶栓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静脉溶栓后第7天,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之间年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样发病和高血压之间有明显差异(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两组间高血压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血压是急性缺血性卒中快速MRI指导的静脉溶栓短期预后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颅MRI 静脉溶栓 急性缺血性卒中 短期预后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中老年抑郁障碍与脑白质疏松的相关性及阿司匹林干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朱玉萍 赵晓晖 +6 位作者 沈健 刘慧琴 杨娟 王建芳 江泉 隋海晶 白青科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6年第21期2099-2102,共4页
目的分析中老年抑郁障碍与脑白质疏松(LA)的相关性,并探讨阿司匹林干预对抑郁障碍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2014年8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中老年抑郁障碍患者80例,根据MRI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非LA组和LA组,LA组再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评估LA... 目的分析中老年抑郁障碍与脑白质疏松(LA)的相关性,并探讨阿司匹林干预对抑郁障碍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2014年8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中老年抑郁障碍患者80例,根据MRI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非LA组和LA组,LA组再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评估LA的发病情况及程度,观察不同LA程度患者的HAMD-24评分。所有患者均给予盐酸舍曲林片50 mg/d,干预组同时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0.1 g/d口服。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12月进行HAMD-24量表、血清学[胆固醇、空腹血糖(FBG)、同型半胱氨酸(Hcy)、C反应蛋白(CRP)等]检测;于治疗前、治疗后12月进行头颅MRI、颈动脉超声等检测,并记录脑卒中及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情况。结果中老年抑郁障碍患者LA的发生率为60.0%,随着LA程度的增加,HAMD-24评分显著升高(P<0.05);非LA组HAMD-24评分、AS斑块评分显著低于干预组和对照组(P<0.05);治疗后6个月、12个月,干预组HAMD-24评分、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稳定和不稳定AS斑块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随访12个月内脑卒中、MACE的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老年抑郁患者LA的发生率较健康人群明显增加,且与LA程度关系密切,对合并LA患者给予抗血小板聚集干预可减缓甚至逆转LA病变的发展,同时改善抑郁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老年人 抑郁障碍 脑白质疏松 阿司匹林
下载PDF
眼底动脉硬化与不同类型脑白质疏松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赵霞 杨娟 隋海晶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5年第6期38-41,共4页
目的:探讨眼底动脉硬化与不同类型脑白质疏松症(LA)的相关性。方法:2013-2014年本院体检中心的LA患者101例,按头颅磁共振成像(MRI)的脑白质疏松部位分为3组:脑室周围型(第一组)40例、皮质下型(第二组)31例、混合型(第三组)30例。对101... 目的:探讨眼底动脉硬化与不同类型脑白质疏松症(LA)的相关性。方法:2013-2014年本院体检中心的LA患者101例,按头颅磁共振成像(MRI)的脑白质疏松部位分为3组:脑室周围型(第一组)40例、皮质下型(第二组)31例、混合型(第三组)30例。对101例白质疏松患者及正常对照30例进行眼底数码照相分析。观察分析各组患者眼底动脉硬化差异。结果:白质疏松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眼底动脉硬化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类型白质疏松患者的眼底动脉硬化程度有差异(P<0.05)。第二组与第三组患者的动脉硬化程度较第一组明显(P<0.05),而第二组与第三组的动脉硬化程度无差异(P>0.05)。结论:眼底动脉硬化与LA有相关性,眼底动脉硬化程度与皮质下性及混合型白质疏松相关性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白质疏松 不同类型 眼底动脉硬化
下载PDF
CT增强扫描及CTA在脑出血早期微创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振国 青科 +4 位作者 余猛进 隋海晶 宋卫东 钟斐 罗泽斌 《上海医学影像》 2007年第2期109-110,113,共3页
目的探讨CT增强扫描(CTE)及CT血管造影(CTA)在脑出血微创治疗中的价值。方法86例脑出血经CTE或/和CTA检查后,在CT引导下选择避开较大的血管处直接定位,后行颅骨钻孔引流术,并进行定期CT随访观察;6例因发现严重动静脉畸形(AVM)或动脉瘤(... 目的探讨CT增强扫描(CTE)及CT血管造影(CTA)在脑出血微创治疗中的价值。方法86例脑出血经CTE或/和CTA检查后,在CT引导下选择避开较大的血管处直接定位,后行颅骨钻孔引流术,并进行定期CT随访观察;6例因发现严重动静脉畸形(AVM)或动脉瘤(AN)出血而放弃微创治疗,行开颅手术或保守治疗。结果86例颅骨钻孔定位准确,引流量20~90ml,占血肿量的40~70%,其中3例因钻孔引流术后血肿扩大而行开颅手术。5例术后住院期间死亡(病死率5.8%);81例术后3月内CT随访复查,血肿消失或大部分消失,最后遗留脑软化灶。术后6月随访生存良好者71例(良好率87.7%)。结论CTE和CTA有助于脑内血肿微创治疗病例的选择和定位,是一种安全可靠、有实用价值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微创治疗 CT增强扫描(CTE) CT血管造影(CTA)
下载PDF
多学科团队协作模式在MRI指导下脑卒中静脉溶栓诊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魏丽 邢婷婷 +3 位作者 陆练军 沈健 赵振国 白青科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19年第6期652-657,共6页
目的探讨多学科团队协助模式在脑卒中静脉溶栓诊疗中的应用,为急性脑梗死的诊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行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113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对照组,另选取流程改进后(2018年1~12月)行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120例急... 目的探讨多学科团队协助模式在脑卒中静脉溶栓诊疗中的应用,为急性脑梗死的诊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行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113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对照组,另选取流程改进后(2018年1~12月)行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12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观察组,分析就诊至完善影像学检査时间、就诊至溶栓开始时间(DNT)时间、静脉溶栓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Barthel指数变化、有无出血并发症等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CT至完成头颅MRI时间、MR至静脉溶栓时间、DNT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PvO.05);两组溶栓后24 h NIHSS评分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溶栓后7、30和90 d NIHSS评分、mRS评分.Barthel指数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v0.05);静脉溶栓过程中牙龈出血及症状性颅内出血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结论多学科团队协助模式可有效缩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就诊时间、检查时间及DNT时间,促进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学科团队协助模式 磁共振成像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静脉溶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