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徐渭“发兴写意”的抒情创作论——心学视域下徐渭抒情思想论研究之二
1
作者 刘锋杰 《东吴学术》 2024年第3期83-92,共10页
徐渭受阳明心学的影响,特别重视艺术的抒情性,将其落实到创作上,形成了“发兴写意”的创作论。他通过对诗文书画的论述,形成三点看法:一、发兴是创作的基础,优秀的创作必须写出自己的“胸臆”;二、写意则强调神似而非形似,追求艺术的气... 徐渭受阳明心学的影响,特别重视艺术的抒情性,将其落实到创作上,形成了“发兴写意”的创作论。他通过对诗文书画的论述,形成三点看法:一、发兴是创作的基础,优秀的创作必须写出自己的“胸臆”;二、写意则强调神似而非形似,追求艺术的气韵生动;三、醉意创作体现的心理特征是情感的、非理性的、即时的、无概念化的,近乎“迷狂”,正是“酒神精神”勃发之显现。中国古代文论中虽无“酒神精神”之说法,却形成“醉涂狂扫”之同类义指,二者可互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渭 阳明心学 发兴写意 “酒神精神”
原文传递
诗可以载道吗?——以钱锺书文道思想变化为主例
2
作者 刘锋杰 《学习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0-159,F0002,共11页
针对周作人提出“言志”与“载道”对立说,钱锺书辩驳性地提出“诗以言志”与“文以载道”的文体区分说。如此一来,文与道的关系确立了,诗与道的关系被悬置了。罗根泽、朱自清等起而辩证诗道关系,且从文论史上看,也可见诗道关系论述,这... 针对周作人提出“言志”与“载道”对立说,钱锺书辩驳性地提出“诗以言志”与“文以载道”的文体区分说。如此一来,文与道的关系确立了,诗与道的关系被悬置了。罗根泽、朱自清等起而辩证诗道关系,且从文论史上看,也可见诗道关系论述,这导致钱锺书改变早期看法,开始承认“诗可见道”。后钱穆将杜甫视为“文以载道”代表者,深刻论述了诗道关系。由此可知,“文以载道”可包含“诗以载道”之义。中国文学的伟大精神,不仅通过文以载道来实现,也通过诗以载道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以载道 诗以载道 钱锺书 钱穆
下载PDF
巴人“胡风批判”与“日丹诺夫模式”的“亲缘性” 被引量:1
3
作者 尹传兰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99-205,共7页
巴人1956年《文学论稿》从政治立场、哲学方法、美学观点三个维度批判胡风的"主观战斗精神",较之1948年与1955年的胡风批判更具理论性。其理论资源与1954年春在北京大学讲学的毕达可夫讲稿《文艺学引论》相同,皆取自"日... 巴人1956年《文学论稿》从政治立场、哲学方法、美学观点三个维度批判胡风的"主观战斗精神",较之1948年与1955年的胡风批判更具理论性。其理论资源与1954年春在北京大学讲学的毕达可夫讲稿《文艺学引论》相同,皆取自"日丹诺夫模式",由此可反思文学理论是否尊重了文学的审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人 毕达可夫 胡风批判 “日丹诺夫模式” “亲缘性”
原文传递
“娜拉出走”的中国叙事变奏——从易卜生到鲁迅、胡适及曹禺
4
作者 尹传兰 《南方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09-113,共5页
海内外学界在追忆《新青年》杂志对中国思想史的杰出贡献时,大多会说《新青年》树起了"民主与科学"两杆大旗。其实,《新青年》给现代中国带来的最具辐射力的观念,恐还是"自由"二字。1918年6月15日,《新青年》刊发... 海内外学界在追忆《新青年》杂志对中国思想史的杰出贡献时,大多会说《新青年》树起了"民主与科学"两杆大旗。其实,《新青年》给现代中国带来的最具辐射力的观念,恐还是"自由"二字。1918年6月15日,《新青年》刊发易卜生专号产生轰动,主要有两种倾向:一是鲁迅为代表,将此剧当作是回应家庭婚姻、男女平等、妇女解放问题的经典叙事来解读。他在《娜拉走后怎样》中提出解决"娜拉出走"后的根本出路是经济独立,并发表小说《伤逝》作文学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青年》杂志 娜拉出走 易卜生 《娜拉走后怎样》 文学阐释 叙事变奏 经典叙事 民主与科学
原文传递
“阳明心学”与徐渭“真我”观的生成——心学视域下徐渭抒情思想研究之一
5
作者 刘锋杰 《艺术广角》 2024年第1期30-39,共10页
“阳明心学”深刻影响了明以后中国抒情思想的发展,徐渭即为一典型。徐渭参与阳明心学的学习活动,并为阳明复爵进行申诉,得以成功。徐渭亦像阳明一样,在形成心学为魂的中心思想时,多方参照道、佛思想,体现了思想上的开放性。尤其是形成... “阳明心学”深刻影响了明以后中国抒情思想的发展,徐渭即为一典型。徐渭参与阳明心学的学习活动,并为阳明复爵进行申诉,得以成功。徐渭亦像阳明一样,在形成心学为魂的中心思想时,多方参照道、佛思想,体现了思想上的开放性。尤其是形成的“真我”观,初看近似道、佛,实以心学的本体自我论为依据,为其形成求真重情、狂放不羁的艺术个性与创立大写意水墨画提供了哲学基础,代表中国文论中抒情主体论的一次重要发展与提升。五四时期的现代自我论正是承续心学本体自我论而转型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明心学 徐渭 真我 本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