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发性高血压动态血压与动态心电图同步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胡晓芬 张聪武 夏里丰 《心电学杂志》 2009年第4期249-250,共2页
原发性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脑卒中、冠心病、心力衰竭等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是导致人类死亡的常见疾病。原发性高血压除合并肾脏、脑血管病变外,最常见的是心脏病变,容易导致各类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和心电图损伤性改变。本... 原发性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脑卒中、冠心病、心力衰竭等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是导致人类死亡的常见疾病。原发性高血压除合并肾脏、脑血管病变外,最常见的是心脏病变,容易导致各类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和心电图损伤性改变。本文通过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动态血压和动态心电图同步监测,以期分析血压变化与心律、心肌供血情况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动态心电图 动态血压 同步监测 心血管疾病 心律失常 心肌缺血 脑血管病变
下载PDF
他汀类联合降压治疗对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周卫锦 胡霞 王庆军 《心电与循环》 2014年第5期396-397,407,共3页
他汀类药物是新一代的调脂药,通过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减少动脉壁炎症和氧化反应,来稳定、逆转斑块[1]。动脉内中膜厚度(ITM)能反映早期动脉粥样硬化进展,ITM异常增厚的血管部位出现粥样硬化斑块的风险明显增高。降... 他汀类药物是新一代的调脂药,通过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减少动脉壁炎症和氧化反应,来稳定、逆转斑块[1]。动脉内中膜厚度(ITM)能反映早期动脉粥样硬化进展,ITM异常增厚的血管部位出现粥样硬化斑块的风险明显增高。降压治疗对高血压大动脉ITM的增厚有一定的抑制和逆转效应。他汀类药物可能通过降低LDL-C和调脂外作用抑制动脉斑块形成和ITM增厚[1-2]。有研究报道,联合使用降压药物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血压[3]。本文旨在观察阿托伐他汀和辛伐他汀联合使用降压药物氨氯地平对高血压患者IMT和斑块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高血压患者 联合降压治疗 他汀类药物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粥样硬化斑块 早期动脉粥样硬化 LDL-C
下载PDF
厄贝沙坦联用吲达帕胺与厄贝沙坦单独治疗中重度高血压的疗效比较
3
作者 周卫锦 蓝晓玲 +1 位作者 胡霞 王庆军 《心电与循环》 2015年第3期196-198,共3页
高血压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意外事件发生的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心脑血管疾病死亡居我国死亡原因首位,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死亡一半以上与高血压有关。绝大多数中重度高血压属于缓进型高血压(占中重度高血压95%~99%),常见于中老... 高血压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意外事件发生的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心脑血管疾病死亡居我国死亡原因首位,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死亡一半以上与高血压有关。绝大多数中重度高血压属于缓进型高血压(占中重度高血压95%~99%),常见于中老年人群,其特点是起病隐匿,进展缓慢,病程长。中重度高血压发病率和致死率高且起病隐匿,本研究旨在观察厄贝沙坦联合吲达帕胺治疗中重度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重度高血压 厄贝沙坦 单独治疗 吲达帕胺 疗效 心脑血管疾病 死亡原因 中老年人群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