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柑桔产量气候异常减产模式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叶美德 汪铎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22-24,共3页
根据1986~1989年定点的柑桔物候、产量和气候的平行观测资料,分析柑桔产量构成的关键时期和基本要素,运用产量结构-动态统计的方法,建立了冬季落叶率、落花落果率、单果重和平均单株产量的气候模式.经金华近40年柑桔产量的回报验证,能... 根据1986~1989年定点的柑桔物候、产量和气候的平行观测资料,分析柑桔产量构成的关键时期和基本要素,运用产量结构-动态统计的方法,建立了冬季落叶率、落花落果率、单果重和平均单株产量的气候模式.经金华近40年柑桔产量的回报验证,能较好地反映出丰歉趋势.模式对柑桔产量预报和适时指导桔农采取抗灾措施具有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桔类果树 柑桔 气候 产量
下载PDF
温州蜜柑果实生长动态特征及影响因子的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叶美德 汪铎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22-25,共4页
金衢盆地柑桔生产历史悠久。近10年来发展很快,已形成浙江第二个柑桔产区。由于受东亚季风气候影响,该区柑桔不但冬季易遭冻害,而且夏秋易受高温干旱危害。
关键词 温州密柑 果实生长 环境因子
下载PDF
金衢盆地柑桔生产气候障碍及其抗御对策
3
作者 叶美德 《浙江气象》 1993年第4期26-29,6,共5页
浙中金衢盆地境内中小尺度地形复杂多样,层次多元,有利于农业多种经营立体种植。柑桔生产历史悠久,近十多年来发展很快,目前已成为浙江柑桔种植面积最大的地区。由于受气候环境的制约,产量长期徘徊。冬季的寒风冻害和夏秋的高温干旱是... 浙中金衢盆地境内中小尺度地形复杂多样,层次多元,有利于农业多种经营立体种植。柑桔生产历史悠久,近十多年来发展很快,目前已成为浙江柑桔种植面积最大的地区。由于受气候环境的制约,产量长期徘徊。冬季的寒风冻害和夏秋的高温干旱是最主要的障碍因素,1977、1988年灾害性大减产就是典型例子。近年又累遭5月干热风危害,引起异常落花落果,严重影响座果率和产量。本文根据近年的观测和试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桔生产 金衢盆地 柑桔种植 座果 干热风 桔园 立体种植 农业多种经营 保花保果 柑桔栽培
下载PDF
黄腐酸作920添加剂在金衢盆地杂交制(繁)种中的初步应用
4
作者 叶美德 李维亮 《腐植酸》 1992年第1期45-47,共3页
利用黄腐植酸的抗蒸腾作用与920结合,应用于杂交水稻制种,获得增产效果。处理的结实率、千粒重和产量均比对照增加。
关键词 黄腐酸 水稻 制种
原文传递
长期施用不同肥料对红壤稻田产量和土壤有机质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6
5
作者 吴槐泓 张连佳 +1 位作者 张杭英 董勤红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25-126,共2页
定位试验的结果表明 ,施肥能显著提高作物产量 ,产量水平和稳定性以NPKM为最好 .仅施NPK土壤有机质、胡敏酸提高甚少 ,有提高KOS和降低HA/FA的趋势 ;稻草还田和增施猪厩肥 ,有机质含量明显提高 ,Kos下降 ,HA/FA提高 。
关键词 红壤稻田 肥料 有机质Kos
原文传递
低丘红壤地区粮食作物光能利用率和农田能流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吕军 俞劲炎 张连佳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11-15,共5页
一、引言低丘红壤是重要的土壤资源,广泛分布于浙江金衙盆地和江西、福建等省的许多地区。几十年来,在红壤的开发利用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尤其是60年代的“旱改水”。
关键词 低丘红壤 作物 光能利用 农田能流
下载PDF
稻草直接还田效果的定位试验 被引量:3
7
作者 张连佳 张杭英 董勤红 《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84-86,98,共4页
稻草直接还田是就地造肥,就地用肥,增辟有机肥源,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农业后劲,夺取粮油高产、稳产的一项有效措施。在当前有机肥源和化学钾肥紧缺,以及氮肥不断增多的情况下,更加显示出稻草还田的重要性。据衢州市统计,1986年早稻草还田... 稻草直接还田是就地造肥,就地用肥,增辟有机肥源,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农业后劲,夺取粮油高产、稳产的一项有效措施。在当前有机肥源和化学钾肥紧缺,以及氮肥不断增多的情况下,更加显示出稻草还田的重要性。据衢州市统计,1986年早稻草还田面积86.5万亩,1987年扩大到100.15万亩,占当年晚稻面积的86.1%,之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草还田 定位试验 改土培肥 肥效
下载PDF
红壤稻田有机─无机肥料合理配施的探讨 被引量:3
8
作者 张连佳 张杭英 +1 位作者 董勤红 谢洪 《土壤肥料》 CSCD 1994年第2期30-31,29,共3页
对红壤稻田实行多熟制条件下进行了连续6年有机─无机肥配施定位试验。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提高粮油产量,增加后劲。配施的最适比例因总施肥量不同而异。增大有机肥的配施量可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全N量和速效K、P含量,还能明显改善... 对红壤稻田实行多熟制条件下进行了连续6年有机─无机肥配施定位试验。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提高粮油产量,增加后劲。配施的最适比例因总施肥量不同而异。增大有机肥的配施量可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全N量和速效K、P含量,还能明显改善土壤物理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 稻田 有机肥料 无机肥料
下载PDF
红壤稻田种植粮食三熟制的肥料效应 被引量:1
9
作者 张连佳 张杭英 +5 位作者 董勤红 吴槐泓 谢洪 姜丽娜 詹长庚 符建荣 《土壤肥料》 CSCD 1996年第6期29-31,共3页
在中低产红壤稻田种植粮食三熟制条件下,连续进行了15年肥料效应定位试验。结果表明,施肥能显著地提高稻麦产量。但不同种类肥料配施的增产和培肥效果不相同。施用有机肥料能明显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培肥地力,长期单施化肥,土壤物... 在中低产红壤稻田种植粮食三熟制条件下,连续进行了15年肥料效应定位试验。结果表明,施肥能显著地提高稻麦产量。但不同种类肥料配施的增产和培肥效果不相同。施用有机肥料能明显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培肥地力,长期单施化肥,土壤物理性质变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稻田 三熟制 肥料 效应
下载PDF
红壤稻田土壤钾素消长与调控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连佳 潘金林 +3 位作者 吴槐泓 张杭英 董勤红 谢洪 《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01-105,共5页
红壤稻田土壤钾素消长与调控技术研究张连佳,潘金林,吴槐泓,张杭英,董勤红,谢洪(浙江省十里丰农场农科所324019)浙江省金衢盆地大面积分布的低丘红壤,由于受亚热带气候和矿物组成的影响,土壤钾素含量较低。70年代以来... 红壤稻田土壤钾素消长与调控技术研究张连佳,潘金林,吴槐泓,张杭英,董勤红,谢洪(浙江省十里丰农场农科所324019)浙江省金衢盆地大面积分布的低丘红壤,由于受亚热带气候和矿物组成的影响,土壤钾素含量较低。70年代以来,随着高产、多熟、集约型生产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 稻田土 调控 土壤肥力
下载PDF
大型肉鸭人工活体拔毛技术的探索
11
作者 王焕弟 王炳灶 +1 位作者 钱素雅 徐烈强 《浙江畜牧兽医》 1991年第2期23-25,共3页
鹅鸭人工活拔羽绒曾被称作是“羽绒生产的一次革命”。本所自1986年底引进这一技术以来,先后对3万余只成年鸭进行了30余次采集,共生产羽绒12.13吨。并已在衢州、杭州、温州及广东肇庆、湛江等地推广。本所活拔羽绒的是樱桃谷肉鸭。该品... 鹅鸭人工活拔羽绒曾被称作是“羽绒生产的一次革命”。本所自1986年底引进这一技术以来,先后对3万余只成年鸭进行了30余次采集,共生产羽绒12.13吨。并已在衢州、杭州、温州及广东肇庆、湛江等地推广。本所活拔羽绒的是樱桃谷肉鸭。该品种体型大、毛层厚、产毛量高、羽毛纯白,是较理想的采毛用鸭。雏鸭出壳后,饲养90~100日龄即可采毛。初次采毛时,毛层薄、产量低,平均每只仅50~60克,含绒率也只有18%左右。以后采集,产毛量随之提高,一般每只每次可采75~100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鸭 活体拔毛 羽毛 利用
下载PDF
红壤稻田土壤有机质与成田年龄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连佳 张杭英 +2 位作者 董勤红 陈祥 谢洪 《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156-159,共4页
经田间试验和定点土壤测定结果表明,低丘红壤垦为水田后的20多年内,虽然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较快,腐殖质品质变好,但其量和质不如老水田多而高。统计结果,有机质含量多少不仅与土壤理化性质优劣密切相关,而且明显左右了作物产量高低。提... 经田间试验和定点土壤测定结果表明,低丘红壤垦为水田后的20多年内,虽然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较快,腐殖质品质变好,但其量和质不如老水田多而高。统计结果,有机质含量多少不仅与土壤理化性质优劣密切相关,而且明显左右了作物产量高低。提高土壤有机质乃是培肥红壤稻田的首要任务。增施有机物料、合理轮作和施用化肥是加快有机质积累的主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质 相关性 红壤 稻田
下载PDF
红壤幼年型稻田养分的生态效应及几种种植制度物质循环初探
13
作者 张连佳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S1期34-38,共5页
根据多年定位观测,从土壤养分状况及施肥效应等方面,对多种种植制度下的物质循环作了比较,指出仍应重视冬季的粮(油)、肥轮作及夏秋季的水旱轮作,重视有机肥料的施用.
关键词 幼年型稻田 养分 种植制度 物质循环
原文传递
红壤稻田实行不同轮作施肥制度的增产培肥效果
14
作者 吴槐泓 张连佳 +2 位作者 潘金林 张杭英 董勤红 《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175-178,共4页
在红壤稻田连续10年定位试验结果,当肥料施用量相同条件下,单位面积产量三熟制高于两年五熟制,好于二熟制。在多熟制中,冬季实行麦—油轮作或小麦连作对土壤养分的提高和物理性质的改善一般优于麦—肥轮作,但养分的产投效果则以... 在红壤稻田连续10年定位试验结果,当肥料施用量相同条件下,单位面积产量三熟制高于两年五熟制,好于二熟制。在多熟制中,冬季实行麦—油轮作或小麦连作对土壤养分的提高和物理性质的改善一般优于麦—肥轮作,但养分的产投效果则以麦—肥轮作最高,小麦连作较低。三熟制中增加有机肥料施用量的增产效果不如仅施化肥的显著,且产投效果也相应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稻田 轮作 施肥 培肥
下载PDF
发挥低丘红壤幼年稻田生产潜力有关技术措施的初探
15
作者 张连佳 姜建方 +1 位作者 张杭英 董勤红 《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129-130,117,共3页
分布在金衢盆地低丘红壤上的非耕地面积约470万亩,现已垦为耕地46万亩。60至70年代,随着水利条件的改善,旱地改水田和荒地直接造田,粮食亩产从250公斤提高到400公斤以上,对生产的发展起了重要促进作用。但由于种稻年限短,缺乏长时间地... 分布在金衢盆地低丘红壤上的非耕地面积约470万亩,现已垦为耕地46万亩。60至70年代,随着水利条件的改善,旱地改水田和荒地直接造田,粮食亩产从250公斤提高到400公斤以上,对生产的发展起了重要促进作用。但由于种稻年限短,缺乏长时间地培肥管理,土壤物理性状差,养分含量低,供肥能力弱。为了提高低丘红壤幼年型稻田的生产潜力,寻求有效的技术措施,近年来我们在第四纪红色粘土发育的金衢盆地进行了多点定位试验。现根据试验结果,加以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土壤 红壤 生产力
下载PDF
红壤性稻田酸化对大小麦的危害及其防治
16
作者 陈祥 张杭英 +1 位作者 董勤红 张连佳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98-99,82,共3页
红壤是强酸性土壤,一般不宜种植麦类等不耐酸作物。因此,在红壤开垦初期,通常作水田用,以促使土壤酸度下降和复盐基化,作物产量也随之上升。但经数年之后,尤其在化肥用量增多和有机肥用量减少的情况下,土壤酸性又有重新回升之势,严重影... 红壤是强酸性土壤,一般不宜种植麦类等不耐酸作物。因此,在红壤开垦初期,通常作水田用,以促使土壤酸度下降和复盐基化,作物产量也随之上升。但经数年之后,尤其在化肥用量增多和有机肥用量减少的情况下,土壤酸性又有重新回升之势,严重影响麦类生长,阻碍产量的提高。现将我们对第四纪红色粘土发育的红壤,在种植近10年水稻后又种植麦类作物的表现所做的调查,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小麦 土壤酸度 危害 红壤
下载PDF
红壤性水稻土在多熟制下的土壤肥力平衡定位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新泉 唐少华 《土壤肥料》 CSCD 1994年第3期7-10,共4页
通过在不同方式多熟种植条件下,对红壤性水稻土进行土壤肥力平衡定位观察研究,从(1979-1984年)结果中,明确了采用麦(油)稻稻轮作制不仅经济效益高,而且收获量也好,此外,还能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水平。其他复... 通过在不同方式多熟种植条件下,对红壤性水稻土进行土壤肥力平衡定位观察研究,从(1979-1984年)结果中,明确了采用麦(油)稻稻轮作制不仅经济效益高,而且收获量也好,此外,还能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水平。其他复种方式如麦稻稻连作和麦(肥)稻稻轮作制也都有较好效果。各处理区的土壤肥力都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土 多熟制 土壤肥力 平衡定位
下载PDF
啤酒大麦88-23的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
18
作者 韦郁珍 俞斌超 《大麦科学》 1994年第1期24-25,共2页
关键词 啤酒大麦 特征特性 栽培
下载PDF
培育油菜秧苗接种解磷菌剂效应初报
19
作者 钱红 明德南 +1 位作者 张仁彬 王炳炎 《上海农业科技》 1994年第6期20-21,共2页
油菜是一种喜磷作物,整个生育期间需吸收大量的磷素养料,在磷素养料不足的情况下,一般症状茎叶发紫,苗期更为明显。因此,为了培育壮秧,为油菜高产打下基础,除了供给一定量的氮钾养料外,满足磷素养料则是一个重要环节。然而,土壤中的磷... 油菜是一种喜磷作物,整个生育期间需吸收大量的磷素养料,在磷素养料不足的情况下,一般症状茎叶发紫,苗期更为明显。因此,为了培育壮秧,为油菜高产打下基础,除了供给一定量的氮钾养料外,满足磷素养料则是一个重要环节。然而,土壤中的磷素大多呈难溶性状态,且施入土壤中的磷肥往往易被土壤固定,影响作物有效地吸收利用。试验研究证明,土壤中的微生物对土壤中磷素的转化起着重要作用,能使土壤中难溶性磷转化为作物吸收利用的有效磷。为了开发利用这类有益的微生物,近几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接种 解磷菌剂 壮苗
下载PDF
油菜早薹早花的摘薹技术 被引量:1
20
作者 段盛大 《作物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1期23-23,共1页
暖冬天气,油菜年前容易发生早薹、早花现象。对早薹、早花油菜进行摘薹是油菜增产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本文报道了早薹、早花油菜的摘薹试验结果,为年前早薹、早花油菜提供增产技术。试验在浙江省蒋堂农场直播油菜田中进行,土壤肥力... 暖冬天气,油菜年前容易发生早薹、早花现象。对早薹、早花油菜进行摘薹是油菜增产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本文报道了早薹、早花油菜的摘薹试验结果,为年前早薹、早花油菜提供增产技术。试验在浙江省蒋堂农场直播油菜田中进行,土壤肥力中偏低。供试油菜品种为浙优油2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早薹 早花 摘薹技术 产量影响 植株性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