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警惕暗示教学的弊端
- 1
-
-
作者
杜彩霞
-
机构
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小浦镇中心小学
-
出处
《华夏教师》
2013年第7期56-57,共2页
-
文摘
"暗示"不是一种语言,但它的存在与出现有时会主宰着语言,比语言更胜一筹。曾有人说,人受某种外部资源的刺激和暗示,会在潜意识里受它的影响,一定程度上不自觉地受它支配,支配你下一步的思想和行为。而小学生因其年龄小,思想不够成熟,心理发展不完善,因此接受暗示的可能性就更大。所以,作为教师,我们慎用暗示。
-
关键词
教学策略
积极暗示
数学教学
-
分类号
G424.1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