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诚实信用原则到诉讼规则——对民事诉讼虚假陈述规制的探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江伟 陈巧林 《民事程序法研究》 2014年第2期80-90,共11页
当事人向法庭真实陈述事实的本来面貌,使案件事实回归尚未发生诉讼之前的状态,这既符合国人对法律的一种朴素情感的需求,也有利于法官归纳案件争议焦点,促进法官及时啼理案件并作出公正裁判;否则不仅拖延诉讼程序,妨碍司法公正,甚至可... 当事人向法庭真实陈述事实的本来面貌,使案件事实回归尚未发生诉讼之前的状态,这既符合国人对法律的一种朴素情感的需求,也有利于法官归纳案件争议焦点,促进法官及时啼理案件并作出公正裁判;否则不仅拖延诉讼程序,妨碍司法公正,甚至可能导致法院的误判和司法秩序的混乱。目前我国民事诉讼司法实践中虚假陈述大量存在,对当事人虚假陈述进行规制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各国虚假陈述规制制度虽有不同,但均是建立在法律明文规定的基础上。有鉴于此,在我国民事诉讼诚实信用原则已法定化但还尚未规则化、虚假陈述惩罚性制度尚未建立的情况下,应当以诚实信用原则为指引,适用并完善现有规则对虚假陈述进行规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假陈述 规制 诚实信用原则 诉讼规则
原文传递
刑民交叉民间借贷纠纷的程序机制探析——基于概念分析及处理原则的探讨 被引量:1
2
作者 陈巧林 江伟 《法治论坛》 2013年第2期263-271,共9页
刑民交叉民间借贷案件处理不一的关键在于对"刑民交叉"这一概念的把握不准确。刑民交叉案件应当被定义为:由同一事实产生,既涉及刑事法律关系又涉及民事法律关系的案件或者由同一事实产生,一时难以确定是刑事法律关系还是民... 刑民交叉民间借贷案件处理不一的关键在于对"刑民交叉"这一概念的把握不准确。刑民交叉案件应当被定义为:由同一事实产生,既涉及刑事法律关系又涉及民事法律关系的案件或者由同一事实产生,一时难以确定是刑事法律关系还是民事法律关系的案件。据此,符合上述概念的民间借贷案件,应当适用"先刑后民"原则处理,由法官根据具体情况裁定驳回起诉或者中止诉讼;而不符合上述概念的民间借贷案件,即使与刑事犯罪有间接牵连,也不一定需"先刑后民",而应视具体情况作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借贷 刑民交叉 同一事实 先刑后民 程序处理
原文传递
诚实信用原则到诉讼规则——对民事诉讼虚假陈述规制的探析
3
作者 江伟 陈巧林 《安徽大学法律评论》 2014年第1期109-119,共11页
随着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在普通民众的价值观、利益观受到一定程度扭曲的情况下,在目前民事诉讼实践中时常发生当事人及其委托代理人为了达到迟延诉讼或胜诉的目的,违反诚实信用原则,玩弄所谓的"诉讼技巧",对于其明知的客观... 随着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在普通民众的价值观、利益观受到一定程度扭曲的情况下,在目前民事诉讼实践中时常发生当事人及其委托代理人为了达到迟延诉讼或胜诉的目的,违反诚实信用原则,玩弄所谓的"诉讼技巧",对于其明知的客观事实故意作出不一致主张,进行虚假陈述的情况,并且这种现象有愈演愈烈之势。可以肯定地说,每一个法官都曾遇到过当事人在诉讼中作虚假陈述的案件。然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诚实信用原则 当事人主义诉讼 委托代理人 举证责任 诉讼过程 本人陈述 职权主义 证明标准 辩论主义
原文传递
试论我国行政刑法规范中的“未经处理”——兼论行政处罚与刑事处罚的衔接 被引量:2
4
作者 陈骏 林恩伟 《研究生法学》 2013年第4期67-74,共8页
依照规范刑法学的解释方法,基于罪刑法定原则和犯罪构成理论,应将刑法规范中的"未经处理"解释为"未经刑事处罚",而将未经刑事处罚的犯罪数额累计处罚。已经经受的行政处罚,根据分别评价的原理,不应作为"处理&q... 依照规范刑法学的解释方法,基于罪刑法定原则和犯罪构成理论,应将刑法规范中的"未经处理"解释为"未经刑事处罚",而将未经刑事处罚的犯罪数额累计处罚。已经经受的行政处罚,根据分别评价的原理,不应作为"处理"的内容。虽然是否经受行政处罚并不影响犯罪成立,但是行政处罚仍可以作为罪量要素和具体适用刑罚要件,或与刑事处罚并科。在这些情形下,应做到罪责刑相一致,不能使处罚与罪行明显不相适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经处理 行政处罚 刑事处罚 罪责刑相一致
下载PDF
社会协同 公众参与 法治保障——人民法院指导人民调解工作的实践观察 被引量:2
5
作者 陈骏 《光华法学》 2014年第1期3-26,共24页
近年来的法院年度工作报告均提到案多人少矛盾,目前有限的审判力量确实难以应对'案件潮',而申诉、信访制度的建立,又导致司法过程无法真正'了结'矛盾纠纷。为有效应对案多人少和案结事不了的现状,国家鼓励社会力量进入... 近年来的法院年度工作报告均提到案多人少矛盾,目前有限的审判力量确实难以应对'案件潮',而申诉、信访制度的建立,又导致司法过程无法真正'了结'矛盾纠纷。为有效应对案多人少和案结事不了的现状,国家鼓励社会力量进入解纷领域,注重人民调解与诉讼的衔接,强化法院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三位一体'大调解格局中的引导作用。但现有法律规定对指导人民调解工作仅作了一些框架性的规定,制度安排能否有效解决实践需求,诉与调应当如何衔接,通过庭审、宣传和司法确认等手段是否能够完成指导调解工作在运用法之外的知识进行解纷,须考察实践运作并进行效果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导人民调解 法的治理 社会协同 公众参与
原文传递
探求行为者意图的法律思维——基于三段论法和等置模式的分析
6
作者 陈骏 林恩伟 《法律方法》 CSSCI 2014年第1期299-311,共13页
法官在做出判决的过程中,并不只是逻辑推理的机器,而是需要运用一定的法律思维。在法律思维的几种模式中,以演绎方式进行的三段论方法缺少对事实与规范之间联系的必要重视,排斥了规范与事实之间的辩证联系;而循环理解的等置模式虽然克... 法官在做出判决的过程中,并不只是逻辑推理的机器,而是需要运用一定的法律思维。在法律思维的几种模式中,以演绎方式进行的三段论方法缺少对事实与规范之间联系的必要重视,排斥了规范与事实之间的辩证联系;而循环理解的等置模式虽然克服了三段论模式的单向度弊端,但依然可能受判断者对结果选择的影响,为"假推论"提供合法的外衣。唯有结合探求行为者意图的等置模式,才不会使法官停留在其属意的规范与事实当中,才是有效的和法官应有的法律思维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思维 三段论模式 等置模式 行为者意图
原文传递
裁判文书中法官、当事人的语言冲突和框范
7
作者 陈骏 林恩伟 《边缘法学论坛》 2013年第1期91-98,共8页
裁判文书改革是司法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本文分别从裁判文书的制作者和阅读者出发,分析了裁判文书的制作原则和语言应用。由于制作者和阅读者运用语言的不同,裁判文书之中将会发生异化,受众也会出现相应的变化。因此裁判文书的语言... 裁判文书改革是司法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本文分别从裁判文书的制作者和阅读者出发,分析了裁判文书的制作原则和语言应用。由于制作者和阅读者运用语言的不同,裁判文书之中将会发生异化,受众也会出现相应的变化。因此裁判文书的语言要针对阅读对象在程序、语体、句序等方面作出相应的框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裁判文书 制作者 阅读者 语言冲突 框范
原文传递
法院指导人民调解的渔村实践
8
作者 陈骏 《边缘法学论坛》 2014年第1期107-110,共4页
构建和谐社会,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需要全面加大调解工作。人民法院在调解格局中的引导作用,必须通过包括指导人民调解工作在内的诸多机制来体现。指导人民调解应当结合政策、社会主义道德,共同促进社会主义法治秩序建立。
关键词 指导调解 人民调解 个案调解 渔村实践
原文传递
法官判决的思维逻辑
9
作者 陈骏 《边缘法学论坛》 2013年第2期31-39,共9页
法官在作出判决的过程中,并不只是逻辑推理的机器,而是需要运用一定的法律思维。在法律思维的几种模式中,以演绎方式进行的三段论的请求权方法缺少对事实与规范之间联系的必要重视,排斥了规范与事实之间的辩证联系;而循环理解的等置模... 法官在作出判决的过程中,并不只是逻辑推理的机器,而是需要运用一定的法律思维。在法律思维的几种模式中,以演绎方式进行的三段论的请求权方法缺少对事实与规范之间联系的必要重视,排斥了规范与事实之间的辩证联系;而循环理解的等置模式虽然克服了三段论模式的单向度弊端,但依然可能受判断者对结果选择的影响,为'假推论'提供合法的外衣。唯有结合探求行为者意图的等置模式才不会使法官停留在其属意的规范与事实当中,才是有效的和法官应有的法律思维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思维 三段论模式 等置模式 行为者意图
原文传递
试论我国行政处罚与刑事处罚的衔接
10
作者 陈骏 《边缘法学论坛》 2013年第1期84-90,共7页
依照规范刑法学的解释方法,基于罪刑法定原则和犯罪构成理论,应将刑法规范中的'未经处理'解释为'未经刑事处罚',而将未经刑事处罚的犯罪数额累计处罚。已经经受的行政处罚,根据分别评价的原理,不应作为'处理'... 依照规范刑法学的解释方法,基于罪刑法定原则和犯罪构成理论,应将刑法规范中的'未经处理'解释为'未经刑事处罚',而将未经刑事处罚的犯罪数额累计处罚。已经经受的行政处罚,根据分别评价的原理,不应作为'处理'的内容。虽然是否经受行政处罚并不影响犯罪成立,但是行政处罚仍可以作为罪量要素和具体适用刑罚要件,或与刑事处罚并科。在这些情形下,应做到罪责刑相一致,不能使处罚与罪行明显不相适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经处理 未经刑事处罚 行政处罚 刑事处罚 罪责刑相一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