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98篇文章
< 1 2 1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补骨脂贮藏期有效成分及包装稳定性考察 被引量:4
1
作者 邵宏伟 孟淑环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4期1127-1128,共2页
补骨脂为常用中药,具有温肾助阳、纳气、止泻功效,用于阳痿遗精、遗尿尿频、腰膝冷痛、肾虚作喘、五更泄泻,外用治白癜风、斑秃[1].补骨脂含有补骨脂素与异补骨脂素等呋喃香豆精类化合物,为补骨脂的主要有效成分.药理研究证明具有抗过... 补骨脂为常用中药,具有温肾助阳、纳气、止泻功效,用于阳痿遗精、遗尿尿频、腰膝冷痛、肾虚作喘、五更泄泻,外用治白癜风、斑秃[1].补骨脂含有补骨脂素与异补骨脂素等呋喃香豆精类化合物,为补骨脂的主要有效成分.药理研究证明具有抗过敏、抗癌、解痉及止血等作用.目前补骨脂药材、饮片及其中成药制剂的质量评价,均以该2种成分的含量为依据[2,3].为考察常温下贮藏补骨脂饮片外观性状等是否会有变化,选择纸袋、塑料袋、塑料桶、无纺布等包装材料,考察同一批补骨脂不同贮存期有效成分变化情况,为制定补骨脂药材及饮片质量标准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骨脂 贮藏期 有效成分 包装 稳定性
下载PDF
脑瘤与癫痫的临床分析
2
作者 贺侠 潘以正 郑汝林 《肿瘤学杂志》 CAS 1995年第4期236-237,共2页
本文回顾分析住院脑肿瘤病人468例.其中有癫痫发作者111例.在脑肿瘤中癫痫发病率为23.72%.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部位、肿瘤病理性质及癫痫发作类型及脑肿瘤引起癫痫发作的时间等作统计分析,并与文献资料作比较.基本上与文献... 本文回顾分析住院脑肿瘤病人468例.其中有癫痫发作者111例.在脑肿瘤中癫痫发病率为23.72%.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部位、肿瘤病理性质及癫痫发作类型及脑肿瘤引起癫痫发作的时间等作统计分析,并与文献资料作比较.基本上与文献报导类似,但必须指出,额颞叶肿瘤均可发生复杂部分性发作,特别是颞叶肿瘤.癫痫可作为首发症状或与肿瘤症状同时出现或见于其后,但是以前者为多.癫痫出现于脑瘤症状前5年以上者呈全面性大发作.故在20岁以后开始发作癫痫者尽管表现为全面性大发作,病程很长,仍应警惕脑肿瘤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癫痫
下载PDF
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血栓性脑梗塞的临床观察
3
作者 江志开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04年第6期273-274,共2页
目的观察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血栓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64例急性血栓性脑梗塞患者分为治疗组34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奥扎格雷钠80mg静滴,每日2次;对照组用丹参注射液20mL加入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中静滴,每日1次,2组均14d... 目的观察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血栓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64例急性血栓性脑梗塞患者分为治疗组34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奥扎格雷钠80mg静滴,每日2次;对照组用丹参注射液20mL加入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中静滴,每日1次,2组均14d为1疗程。疗程结束后,2组患者均给予肠溶阿司匹林100mg·d-1,每日3次。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临床疗效总显效率(基本痊愈+显著进步)分别为76.47%和43.33%(P<0.01),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DS)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7d、14d进行评分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在治疗急性血栓性脑梗塞中,奥扎格雷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血栓性脑梗塞 奥扎格雷钠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挑针法输精管结扎术
4
作者 吴忠明 汪超军 陈纯良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1997年第5期307-308,共2页
本院自1970年来,利用自行设计的挑针进行输精管结扎,此法所需器械简单、操作简便、术时短、术中损伤小、术后并发症少,便于推广,现介绍如下。
关键词 输精管结扎术 挑针法
下载PDF
丹参酮ⅡA对人肝癌细胞HepG2生长的抑制及诱导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林立忠 李剑锋 《中国现代医生》 2013年第8期4-6,9,共4页
目的研究丹参酮ⅡA对人肝癌细胞HepG2生长的抑制作用及诱导其凋亡的作用,探讨丹参酮ⅡA抑制肿瘤的作用机制。方法将丹参酮ⅡA配制成0.5μg/L、1.0μg/L、2.0μg/L、5.0μg/L、10.0μg/L的浓度,0μg/L为阴性对照。将肝细胞在不同浓度的... 目的研究丹参酮ⅡA对人肝癌细胞HepG2生长的抑制作用及诱导其凋亡的作用,探讨丹参酮ⅡA抑制肿瘤的作用机制。方法将丹参酮ⅡA配制成0.5μg/L、1.0μg/L、2.0μg/L、5.0μg/L、10.0μg/L的浓度,0μg/L为阴性对照。将肝细胞在不同浓度的丹参酮ⅡA中培养24 h、48 h、72 h,采用MTT法检测丹参酮ⅡA对肝癌细胞HepG2的抑制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周期和凋亡情况。结果相同的浓度,随着时间延长,吸光度逐渐下降,而同一时间,随着浓度的增加,吸光度也逐渐下降。相同浓度,随着时间的延长,丹参酮ⅡA对肝癌细胞HepG2生长的抑制率逐渐增加,相同时间,随着浓度的增加,丹参酮ⅡA对肝癌细胞HepG2生长的抑制率也逐渐增加。随着丹参酮ⅡA浓度的增加,G0/G1的比例逐渐升高(2.0μg/mL、5.0μg/mL、10.0μg/m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丹参酮ⅡA浓度的增加,细胞凋亡率逐渐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酮ⅡA对肝癌细胞HepG2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且具有时间和浓度依赖性,对凋亡的诱导作用具有浓度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ⅡA 肝癌细胞 HEPG2 凋亡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并中央型肝动脉-门静脉分流的介入治疗 被引量:4
6
作者 周兵 程永德 +2 位作者 詹迎江 陶正龙 王咏梅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27-128,共2页
随着肝癌介入化疗栓塞术(TACE)的推广,肝癌合并动静脉分流(AVS)这一现象日益受到重视。介入治疗初期因考虑到其易发生门静脉或肺动脉栓塞而被列为TACE治疗禁忌证,部分患者因此丧失了治疗机会。AVS可分为肝动脉肝静脉分流(AHVS)... 随着肝癌介入化疗栓塞术(TACE)的推广,肝癌合并动静脉分流(AVS)这一现象日益受到重视。介入治疗初期因考虑到其易发生门静脉或肺动脉栓塞而被列为TACE治疗禁忌证,部分患者因此丧失了治疗机会。AVS可分为肝动脉肝静脉分流(AHVS)和肝动脉-门静脉分流(APVS),其中APVS占AVS的大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动脉-门静脉分流 原发性肝癌 介入治疗 中央型 TACE治疗 介入化疗栓塞术 动静脉分流 肺动脉栓塞 AVS 禁忌证
原文传递
CD44V6及其可溶性成分在胃癌中的意义 被引量:2
7
作者 王连聪 郑正葆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495-496,共2页
关键词 胃癌 CD44V6 可溶性成分 免疫组化
原文传递
腹腔镜手术治疗泌尿系疾病122例报告
8
作者 刘世雄 林国兵 +1 位作者 章祖招 张鑫圣 《中国临床医学》 2003年第4期498-500,共3页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在泌尿外科中的应用。方法 :2 0 0 1年 4月~ 2 0 0 2年 12月行经腹膜及后腹腔途径腹腔镜手术12 2例 ,其中根治性肾切除 1例 ,肾输尿管全切 2例 ,单纯性肾切除 6例 ,肾上腺肿瘤切除 16例 ,输尿管切开取石 5例。肾...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在泌尿外科中的应用。方法 :2 0 0 1年 4月~ 2 0 0 2年 12月行经腹膜及后腹腔途径腹腔镜手术12 2例 ,其中根治性肾切除 1例 ,肾输尿管全切 2例 ,单纯性肾切除 6例 ,肾上腺肿瘤切除 16例 ,输尿管切开取石 5例。肾囊肿去顶 39例 ,多囊肾去顶减压 2例 ,精索静脉高位结扎 5 1例。结果 :12 2例手术均获得成功。手术时间 :肾囊肿去顶术 2 0~90min ,平均 4 2min ,单纯性肾切除术 135min ,根治性肾切除术 15 0min ,肾输尿管全切 185min ,肾上腺切除术 30~ 110min ,平均75min ,输尿管切开取石术 10 0~ 130min ,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 10 - 2 6min ,平均 18min ,平均出血量约 6 5ml。术后住院天数 2~7d ,平均 4d ,肠功能恢复时间平均为 2 5h ,术中无大出血、脏器损伤、气体栓塞等严重并发症 ,无 2次手术病例。术后随访 1~ 2 0个月 ,所有病人症状均消失或好转 ,未见原发病复发。结论 :腹腔镜手术具有切口小、出血少、损伤轻、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手术治疗 泌尿系疾病 并发症 手术方式
下载PDF
肺炎链球菌基因PBP1a变异:172 SSN→SSV(Asn172Val)
9
作者 张春玲 陈贤君 +2 位作者 蔡玲英 牛津 李招云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47-949,共3页
目的:通过对台州地区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肺炎链球菌青霉素结合蛋白基因的研究,分析肺炎链球菌的耐药机制。方法:收集2009年-2010年浙江台州地区63例肺炎链球菌临床株,进行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并对耐药菌株行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 目的:通过对台州地区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肺炎链球菌青霉素结合蛋白基因的研究,分析肺炎链球菌的耐药机制。方法:收集2009年-2010年浙江台州地区63例肺炎链球菌临床株,进行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并对耐药菌株行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基因的PCR扩增和氨基酸序列分析。结果:研究结果显示PBP1a基因的变异位点除了以往报道的KTG保守序列之后变异为Thr574Ala,Ser575Thr,Gln57Gly,Phe577Tyr,和STMK保守区的Thr371Ala,本研究中发现172位氨基酸变异SSN→SSV。并且该菌株成高水平耐药。结论:新的氨基酸变异可能进一步降低了S.pneumoniae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亲和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链球菌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PBP1a基因
原文传递
全自动细菌分析系统在检测产超广谱β 内酰胺酶细菌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74
10
作者 吕火祥 刘建栋 +2 位作者 沈蓓琼 徐菲 陈红霞 《中华医学检验杂志》 CSCD 1999年第5期284-286,共3页
目的 了解超广谱β内酰胺酶( E S B Ls) 细菌在医院分离及分布情况,以利于对 E S B Ls 细菌的监控和治疗。方法 用 V I T E K32 型全自动细菌分析系统药敏检测卡 G N S N T 进行细菌 E S B Ls 的... 目的 了解超广谱β内酰胺酶( E S B Ls) 细菌在医院分离及分布情况,以利于对 E S B Ls 细菌的监控和治疗。方法 用 V I T E K32 型全自动细菌分析系统药敏检测卡 G N S N T 进行细菌 E S B Ls 的测定。结果 在132 株大肠埃希菌、119 株肺炎克雷伯菌、60 株阴沟肠杆菌中 E S B Ls 的检出分别为288 % 、193 % 、50 % ,而73 株绿脓假单胞菌未检到 E S B Ls 菌;各病区产 E S B Ls 菌的分离率以重症监护( I C U) 病房最高(336 % ) ,其次为慢性病病房和干部病房( 各为200 % ) ,介入科病房(196 % ) ,呼吸科病房(129 % ) ,其他病房(30 % ) ;产 E S B Ls 菌对亚胺培南全部敏感,对头孢哌酮/ 舒巴坦未发现有高耐株,中介占234 % (15/64) 。结论  V I T E K32 型全自动细菌分析系统的 G N S N T 卡可正确检测产 E S B Ls 菌, I C U 病房是产 E S B Ls 菌的主要来源,对产 E S B Ls 菌的治疗以亚胺培南最佳,其次为高浓度的头孢哌酮/ 舒巴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敏感性试验 细菌感染 ESBLS
原文传递
丙硫氧嘧啶与甲巯咪唑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肝功能影响情况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76
11
作者 应爱华 高天舒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4期71-73,77,共4页
目的 探究并分析甲巯咪唑与丙硫氧嘧啶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温岭市第四人民医院内科2010年1月~2013年1月106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分为A组和B组,甲巯咪唑... 目的 探究并分析甲巯咪唑与丙硫氧嘧啶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温岭市第四人民医院内科2010年1月~2013年1月106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分为A组和B组,甲巯咪唑初始剂量为30 mg/d,丙硫氧嘧啶300 mg/d,根据患者病情逐渐减至甲巯咪唑5~10 mg/d,丙硫氧嘧啶50~100 mg/d进行治疗,维持2年时间,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肝功能各项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B组患者肝损伤发生率为26.42%,明显高于A组(11.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A组患者肝损伤发生时间为(18.74±7.68)d,明显早于B组[(41.65±8.2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丙硫氧嘧啶所致肝损伤以血清谷丙转氨酶升高为主,占78.57%,甲巯咪唑所致肝损伤以胆红素升高为主,占66.67%,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呈现不同特点,B组患者与A组患者肝功能损伤程度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巯咪唑较丙硫氧嘧啶更易出现肝损伤,但是,甲巯咪唑出现肝损伤时间稍早于丙硫氧嘧啶;丙硫氧嘧啶和甲巯咪唑所致肝损伤多数为轻度性肝损伤,丙硫氧嘧啶所致肝损伤以血清谷丙转氨酶的升高,甲巯咪唑所致肝损伤以胆红素升高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硫氧嘧啶 甲巯咪唑 甲状腺功能亢进 肝功能
下载PDF
外伤性小肠破裂256例分析 被引量:61
12
作者 郑正葆 李俊东 +8 位作者 冯向阳 陈琦 张素勤 高春花 张茂福 丁新民 李俊江 王万鹏 刘朝勋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7期403-404,共2页
目的进一步提高对外伤性小肠破裂的诊治水平。方法综合国内4家医院1987~1998年间诊治的外伤性小肠破裂256例,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并发切口感染20例,切口裂开3例,肠粘连8例,盆腔脓肿1例,肺部感染5例,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 目的进一步提高对外伤性小肠破裂的诊治水平。方法综合国内4家医院1987~1998年间诊治的外伤性小肠破裂256例,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并发切口感染20例,切口裂开3例,肠粘连8例,盆腔脓肿1例,肺部感染5例,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9例。治愈247例,死亡9例。死亡原因均为合并伤伴创伤性休克或感染性休克,导致MODS。结论早期诊断、及时手术,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彻底的冲洗和合理的引流,早期应用抗生素,重视整体治疗等均为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破裂 腹腔引流 多器官衰竭 外伤性
原文传递
太子参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近况 被引量:49
13
作者 程黎晖 《浙江中医杂志》 2008年第5期307-309,共3页
关键词 太子参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文献综述
下载PDF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肢体运动和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0
14
作者 陈贞素 郑锦辉 +1 位作者 方志红 章灵芝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5期123-125,共3页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肢体运动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2年6月~2013年6月浙江省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外科住院治疗的急性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72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予以降颅压、营养神...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肢体运动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2年6月~2013年6月浙江省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外科住院治疗的急性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72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予以降颅压、营养神经及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颅脑损伤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患者予以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干预时间为4周.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肢体运动及认知功能的变化.结果 干预4周后,两组患者Fugl-Meyer总积分[(81.17±16.05)、(89.15±17.52)分]均较干预前[(75.56±15.21)、(74.24±14.82)分]明显上升(t=2.16、2.41,P<0.05),且干预组上升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t=2.17,P<0.05);同时两组患者MMSE评分和MQ评分[(26.05±4.45)、(31.15±4.53)、(88.05±18.25)、(94.06±20.19)分]较干预前明显上升[(22.42±4.15)、(21.94±4.08)、(84.12±15.27)、(83.93±16.43)分](P< 0.05或P< 0.01),且干预组上升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肢体运动及认知功能均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促进患者脑功能的早期康复,减少其致残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颅脑损伤 早期护理干预 肢体运动 认知功能
下载PDF
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在防止高危产妇剖宫产术中术后出血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39
15
作者 赵荷兰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15年第1期82-83,共2页
目的分析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在防止高危产妇剖宫产术中术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46例高危妊娠剖宫产手术并伴有潜在出血征兆的产妇的临床资料,其中,观察组73例产妇采取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进行预防治疗,对照组73例产妇采... 目的分析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在防止高危产妇剖宫产术中术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46例高危妊娠剖宫产手术并伴有潜在出血征兆的产妇的临床资料,其中,观察组73例产妇采取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进行预防治疗,对照组73例产妇采用缩宫素治疗,对比两组产妇临床防治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观察组产妇在剖宫产手术中、术后2h以及术后24h的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指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在防止高危产妇剖宫产出血,效果较佳,能够协同增加产妇子宫收缩,缩短子宫缩短时间,促进子宫复旧,同时对提高产妇的生活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索前列醇 缩宫素 剖宫产 产后出血
原文传递
植物多糖的药理作用 被引量:27
16
作者 王晨明 《中国药业》 CAS 2002年第11期73-74,共2页
综述植物多糖在抗病毒、抗辐射、抗肿瘤、延缓衰老以及提高免疫功能等方面的药理作用。
关键词 多糖 药理作用 免疫调节
下载PDF
剖宫产次数与前置胎盘、胎盘植入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35
17
作者 郑美云 《中国临床医学》 2003年第3期299-300,共2页
目的:探讨剖宫产次数与前置胎盘、胎盘植入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992年3~2002年10月在我院1次以上剖宫产病例916例。结果:1次剖立产前置胎盘的发生率为3.19%,胎盘植入的发生率为0.55%,产后出血率为24.7%。1次以上剖宫产前置胎盘... 目的:探讨剖宫产次数与前置胎盘、胎盘植入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992年3~2002年10月在我院1次以上剖宫产病例916例。结果:1次剖立产前置胎盘的发生率为3.19%,胎盘植入的发生率为0.55%,产后出血率为24.7%。1次以上剖宫产前置胎盘的发生率为9.06%,胎盘植入的发生率为3.17%,产后出血率为50.6%,子宫切除术6例。结论:随着剖宫产次数的增加,前置胎盘、胎盘植入的发生率明显增加,母婴的并发症及危险性亦随之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前置胎盘 胎盘植入 相关因素分析
下载PDF
开展品管圈活动减少输液患者亮红灯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34
18
作者 梁美丽 谢伟红 +2 位作者 陈雪峰 严赛琴 金丽娜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4-25,共2页
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是指同一工作单位或工作性质的相关人员,自发组织起来,科学地运用各种工具和方法,持续地进行效率提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等业务的小组。质量是医院竞争的命脉,是医院的焦点,而护理质... 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是指同一工作单位或工作性质的相关人员,自发组织起来,科学地运用各种工具和方法,持续地进行效率提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等业务的小组。质量是医院竞争的命脉,是医院的焦点,而护理质量是医院管理的重点,提高护理质量是护理管理者面临的重要课题。2010年6~12月,我科针对护士上班喜欢“扎堆儿”、“坐办公室谈笑”等现象,开展了“加强巡视,减少输液患者亮红灯”的品管圈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液患者 品管圈 产品质量 医院竞争 护理质量 护理管理者 工作性质 工作单位
原文传递
阿奇霉素与红霉素两种序贯疗法在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中的作用 被引量:34
19
作者 江德富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36期76-77,共2页
目的:观察红霉素静滴序贯疗法和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方法:将85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分为观察Ⅰ组和观察Ⅱ组。其中,观察Ⅰ组44例,先用阿奇霉素静滴,以后改为口服阿奇霉素序贯治疗;观察Ⅱ组41例... 目的:观察红霉素静滴序贯疗法和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方法:将85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分为观察Ⅰ组和观察Ⅱ组。其中,观察Ⅰ组44例,先用阿奇霉素静滴,以后改为口服阿奇霉素序贯治疗;观察Ⅱ组41例,先用红霉素静滴,以后改为口服阿奇霉素序贯治疗。结果:观察Ⅰ组患儿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痊愈率和副作用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显著优于红霉素,红霉素静滴序贯疗法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总疗效与阿奇霉素序贯疗法相近,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霉素 阿奇霉素 序贯疗法 治疗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
下载PDF
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观察 被引量:26
20
作者 郑兆俭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6年第2期78-79,81,共3页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方法原发性痛经患者2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10例(针灸治疗)与对照组60例(口服诺福丁),观察治疗3、6、12个月的疗效,及治疗3个月疼痛积分情况及治疗过程中止痛起效时间、维持时间变化,并进行对照分析。...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方法原发性痛经患者2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10例(针灸治疗)与对照组60例(口服诺福丁),观察治疗3、6、12个月的疗效,及治疗3个月疼痛积分情况及治疗过程中止痛起效时间、维持时间变化,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针灸治疗的疗效、止痛起效时间、维持时间、疼痛积分改善情况均优于口服诺福丁,P<0.05。结论针灸是治疗原发性痛经较为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痛经 疗效观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