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翘嘴鲌生长激素(GH)基因与侧翼区的克隆及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刘士力 贾永义 +5 位作者 蒋文枰 迟美丽 程顺 赵金良 顾志敏 傅建军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281-1289,共9页
采用保守引物进行PCR成功扩增了编码翘嘴鲌生长激素的基因,该基因全长5 966 bp,其中转录单元长1 648 bp,由5个外显子和4个内含子组成。5'端和3'端侧翼序列长度分别为2 282 bp和2 036 bp,分别包含(AAT)8和(TTC)5T(TAA)8的微卫星... 采用保守引物进行PCR成功扩增了编码翘嘴鲌生长激素的基因,该基因全长5 966 bp,其中转录单元长1 648 bp,由5个外显子和4个内含子组成。5'端和3'端侧翼序列长度分别为2 282 bp和2 036 bp,分别包含(AAT)8和(TTC)5T(TAA)8的微卫星序列。上游区域包含TATA框,还有一些重要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如Pit-1、Pit-1a、CREB、AP1、GR、HNF-3、HNF-3B等转录因子。翘嘴鲌的5个外显子长度分别为64、140、117、162和255 bp。推测的阅读框为603 bp,编码由22个氨基酸的信号肽和178个氨基酸成熟肽组成的多肽。在这个多肽中发现了5个保守的半胱氨酸残基(Cys^(71)、Cys^(135)、Cys^(173)、Cys^(190)和Cys^(198))和2个可能的N-糖基化位点(145th和197th)。翘嘴鲌GH氨基酸序列与团头鲂完全相同,与草鱼只有一个氨基酸残基的差异,构建的鱼类进化树符合基本分类地位。翘嘴鲌生长激素基因4个内含子长度分别为229、103、565和103 bp。相对外显子来说,种间内含子变异较大,其中第三内含子变异最大。该结果为进一步研究翘嘴鲌GH基因的表达、功能及其转录调控特征奠定了分子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翘嘴鲌 生长激素基因 克隆 序列分析
下载PDF
泥鳅和大鳞副泥鳅细胞色素P450c17-Ⅰ(CYP17-Ⅰ)基因的克隆及组织表达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刘士力 张爱菊 +4 位作者 练青平 吴卫君 贾永义 蒋文枰 李飞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853-1861,共9页
采用3'-和5'-RACE法克隆了泥鳅和大鳞副泥鳅CYP17-Ⅰ基因的c DNA全长序列,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其表达情况。结果表明,泥鳅CYP17-Ⅰ基因c DNA全长1 706 bp,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1 563 bp,编码520个氨基酸... 采用3'-和5'-RACE法克隆了泥鳅和大鳞副泥鳅CYP17-Ⅰ基因的c DNA全长序列,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其表达情况。结果表明,泥鳅CYP17-Ⅰ基因c DNA全长1 706 bp,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1 563 bp,编码520个氨基酸;大鳞副泥鳅CYP17-Ⅰ基因c DNA全长1 763 bp,ORF长1 545 bp,编码514个氨基酸。2种鳅CYP17-Ⅰ氨基酸序列都有1个信号肽、1个跨膜区、1个保守的蛋白结构域和3个功能保守区。相似度分析显示,2种鳅之间CYP17-Ⅰ相似度为99%,与其他鱼类的相似度也超过70%。系统进化分析显示,2种鳅之间关系最为接近,其系统发育关系基本符合传统的分类地位。qRT-PCR结果显示,CYP17-Ⅰ在2种鳅的肠、肌肉、心脏、胃、肝脏、精巢、卵巢、脾脏等8个组织均有表达,在精巢和卵巢中表达量相对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色素 泥鳅 大鳞副泥鳅 CYP17-I
下载PDF
甲基睾酮对雌核发育翘嘴鲌幼鱼性别分化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成 余秋果 +5 位作者 刘士力 贾永义 张莹莹 张婷 王在照 顾志敏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63-771,共9页
为探讨不同质量分数甲基睾酮(Methyltestosterone,MT)对翘嘴鲌幼鱼性别分化的影响,对出膜后4d的雌核发育翘嘴鲌幼鱼进行6和60mg/kg MT拌喂暴露试验。测量幼鱼体长、全长和体质量,组织学方法观察其性腺发育,采用qRT-PCR方法分析其性别决... 为探讨不同质量分数甲基睾酮(Methyltestosterone,MT)对翘嘴鲌幼鱼性别分化的影响,对出膜后4d的雌核发育翘嘴鲌幼鱼进行6和60mg/kg MT拌喂暴露试验。测量幼鱼体长、全长和体质量,组织学方法观察其性腺发育,采用qRT-PCR方法分析其性别决定相关基因(amh、sox9b、dax1、cyp19a1a、foxl2、dmrt1)的表达情况,ELISA方法检测其性激素水平。结果显示,6mg/kg MT处理后,幼鱼全长、体长和体质量均显著增加,在处理后期,60mg/kg MT对体质量也有显著促进作用。组织切片显示,4~60日龄幼鱼均未出现性腺组织。在46~53d的幼鱼发育过程中,除dmrt1外,其他基因表达量均显著上调。MT处理的42~56d,amh、dax1、cyp19a1a和dmrt1的表达均受到抑制,foxl2和sox9b的表达先被抑制后被促进;6mg/kg MT显著升高幼鱼雌二醇(E2)和11-酮基睾酮(11-KT)的水平,60mg/kg MT降低E2水平。在整个暴露期间,睾酮(T)水平与MT质量分数和暴露时间呈反比。结果表明,60日龄雌核发育的翘嘴鲌幼鱼性腺尚未发育成型,46~53日龄是雌核发育翘嘴鲌卵巢发育的关键时期;6和60mg/kg MT对翘嘴鲌幼鱼的生长均有诱导作用,对性腺发育有扰乱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睾酮 性别决定相关基因 翘嘴鲌 雌核发育 性激素
下载PDF
泥鳅角蛋白18(K18)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4
作者 吴卫君 刘士力 +6 位作者 李倩 王雨辰 练青平 胡廷尖 贾永义 蒋文枰 李喜莲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4-123,共10页
角蛋白18(K18)是角蛋白的一种,为中间纤维蛋白,是细胞骨架的组成部分。为了解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K18序列特征及其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研究采用3'-和5'-RACE法克隆K18基因c DNA全长序列,并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 角蛋白18(K18)是角蛋白的一种,为中间纤维蛋白,是细胞骨架的组成部分。为了解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K18序列特征及其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研究采用3'-和5'-RACE法克隆K18基因c DNA全长序列,并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探讨其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表明,泥鳅K18基因c DNA全长序列1 694 bp,其中包含开放阅读框1 299bp,编码432个氨基酸,其序列具有Ⅰ型角蛋白序列DGKVVS,以及非常相似序列DNA(R/K)LAADDF。相似度分析显示,泥鳅K18与大鳞副泥鳅(Paramisgurnus dabryanus)的相似度最高为98%,与其它物种K18也存在不同程度的相似度。系统进化分析表明,泥鳅与其他物种的K18系统发育同源,且同陆生脊椎动物和硬骨鱼类同源,并与大鳞副泥鳅的关系最为密切。通过定量分析,K18基因在泥鳅肠、肌肉、心脏、胃、肝脏、精巢、卵巢、脾脏等8种组织都有表达,其中,肠表达最高,心脏最低。统计学分析表明,K18基因的表达在不同组织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蛋白18(K18) c DNA克隆 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 定量表达
下载PDF
鲔鲂F_1、F_2及其亲本肌间骨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3
5
作者 蒋文枰 贾永义 +3 位作者 刘士力 李倩 李停 顾志敏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77-286,共10页
为研究新型鲐鲂杂交鱼的肌间骨,采用常规测量和解剖法对鲌鲂F_1(female Culter alburnus Basilewsky×male Megalobrama amblycephala Yih)、鲌鲂F_2(self-crossing of F_1 hybrid offemale C.alburnus×male M.amblycephala)... 为研究新型鲐鲂杂交鱼的肌间骨,采用常规测量和解剖法对鲌鲂F_1(female Culter alburnus Basilewsky×male Megalobrama amblycephala Yih)、鲌鲂F_2(self-crossing of F_1 hybrid offemale C.alburnus×male M.amblycephala)及其母本翘嘴鲌(C.alburnus)、父本团头鲂(M.amblycephala)肌间骨的数目、形态和分布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翘嘴鲌肌间骨数目为134—139,平均为136.8根;团头鲂的肌间骨数目为121—129,平均为124.2根;鲌鲂F_1肌间骨数目为129—134,平均为131.6根;鲌鲂F_2肌间骨数目为127—134,平均为130.1根;鲐鲂F_1、F_2与翘嘴鲌、团头鲂之间肌间骨数目差异显著(P<0.05);鲌鲂F_1每一肌节所含肌间骨数目最多,为0.8024;鲌鲂F_2最少,为0.7744;翘嘴鲐和团头鲂介于鲐鲂F_1和F_2之间,分别为0.7953和0.7763。4种鱼均含有"I"形、"卜"形、"Y"形、一端多叉形、两端两分叉形、两端多叉形和树枝形7种类型肌间骨,髓弓小骨比脉弓小骨多且复杂;鱼体左右两侧肌问骨的数目不完全相等,形态也不完全对称,但较为接近,且肌间骨越靠前端,形态越复杂;研究获得的鲌鲂F_1和F_2在肌间骨总数、复杂型肌间骨数目和躯体轴下肌肌间骨数目均较母本有所减少,鲌鲂F_2较F_1还呈下降的趋势,且每一肌节所含肌间骨最少,表现出一种有利于提高食用品质和精深加工的优势。研究结果为鲐鲂属间远缘杂交培育少肌间骨新品种提供了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鲌鲂F1 鲌鲂F2 肌间骨 形态学 远缘杂交
下载PDF
河川沙塘鳢精子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其精子超低温冷冻 被引量:5
6
作者 程顺 迟美丽 +4 位作者 顾志敏 贾永义 刘士力 蒋文枰 王雨辰 《中国畜牧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9-74,共6页
为提高河川沙塘鳢繁殖技术及保存河川沙塘鳢优良种质资源,实验采集河川沙塘鳢精液后通过实验生态-显微观察方法对不同盐度、KCl浓度和p H条件下精子的质量进行研究,并用两步降温法超低温冷冻保存精子,并配制CCSE2、D-15、鱼用任氏液、Ha... 为提高河川沙塘鳢繁殖技术及保存河川沙塘鳢优良种质资源,实验采集河川沙塘鳢精液后通过实验生态-显微观察方法对不同盐度、KCl浓度和p H条件下精子的质量进行研究,并用两步降温法超低温冷冻保存精子,并配制CCSE2、D-15、鱼用任氏液、Hank's液、HBSS(Hank's Balanced Salt Solution)5种稀释液,选取甲醇、乙二醇、二甲基亚砜和甘油4种抗冻剂,浓度梯度分别为5%、10%和15%,与5种稀释液混合共形成60组抗冻液配方,以筛选出适宜的稀释液与抗冻剂。结果表明:在盐度4‰或KCl浓度7‰~8‰时,激活后的精子质量最好;在p H为7.0~8.5时,精子质量较好;采用两步降温法超低温冷冻保存河川沙塘鳢精子,以HBSS为稀释液、10%甲醇为抗冻剂,解冻激活后的精子质量最好,其中运动时间及寿命分别为34.00 min和73.00 min,与鲜精无显著性差异(P>0.05)。综合分析,HBSS作为稀释液,10%甲醇作为抗冻剂,对河川沙塘鳢精子具有较好的抗冻保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川沙塘鳢 精子 质量 超低温冷冻
下载PDF
淡水螯虾类胚胎离体孵化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程顺 韦永春 +6 位作者 蒋文枰 迟美丽 刘士力 郑建波 杭小英 彭苗 李飞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33-142,共10页
【目的】综述淡水螯虾类胚胎离体孵化技术的主要研究成果,为提高孵化效果及出苗同步性,节省人力、物力,实现数字渔业与智慧渔业奠定基础。【方法】从胚胎与初孵幼虾生物学、影响离体孵化的环境因素、影响离体孵化的人为调控因素、离体... 【目的】综述淡水螯虾类胚胎离体孵化技术的主要研究成果,为提高孵化效果及出苗同步性,节省人力、物力,实现数字渔业与智慧渔业奠定基础。【方法】从胚胎与初孵幼虾生物学、影响离体孵化的环境因素、影响离体孵化的人为调控因素、离体孵化装置、研究展望等五个方面介绍国内外的一系列研究成果。【结果】离体孵化期间应将水温、水质控制在适宜水平,定期进行消毒,离体胚胎的发育阶段及孵化密度、孵化装置等是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必要的人工管理措施也是决定孵化成功与否的关键。【结论】离体孵化技术应用于淡水螯虾类意义重大,而控制适宜的环境条件及应用合理的管理措施是基础。今后在离体孵化装置的优化、离体孵化期间水质与菌群环境的维持、死卵与死虾的挑除、苗种生产的批量化与智能化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实现孵化效率质的提升,更好地应用于实际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水螯虾类 胚胎 离体孵化
下载PDF
翘嘴鲌精子生理特性及超低温冷冻的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程顺 顾志敏 +3 位作者 刘士力 蒋文枰 迟美丽 贾永义 《江苏农业科学》 2019年第7期175-179,共5页
采用试验生态——显微观察方法对翘嘴鲌精子的生理特性进行了研究,并用两步降温法超低温冷冻保存翘嘴鲌精子,筛选出适宜的稀释液与抗冻剂配方。结果表明,翘嘴鲌适宜的盐度范围为0~0.4%,pH值为5.5~8.0时,精子激活率较高,其中pH值为5.5... 采用试验生态——显微观察方法对翘嘴鲌精子的生理特性进行了研究,并用两步降温法超低温冷冻保存翘嘴鲌精子,筛选出适宜的稀释液与抗冻剂配方。结果表明,翘嘴鲌适宜的盐度范围为0~0.4%,pH值为5.5~8.0时,精子激活率较高,其中pH值为5.5时,精子运动时间与寿命最长;翘嘴鲌精子在4℃条件下保存84 h仍有48.33%的激活率,在25℃条件下保存84 h时精子死亡。以D-15为稀释液、10%乙二醇(EG)为抗冻剂,采用两步降温法超低温冷冻保存翘嘴鲌精子,解冻后精子活力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翘嘴鲌 精子 生理特性 超低温冷冻 激活率
下载PDF
不同规格的河川沙塘鳢夏花生长及生理生化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迟美丽 贾永义 +4 位作者 王雨辰 程顺 刘士力 蒋文枰 顾志敏 《江苏农业科学》 2019年第7期179-182,共4页
为深入了解不同规格河川沙塘鳢幼鱼的生长状态、减少沙塘鳢夏花在鱼虾混养池塘内种间和种内残食,通过在车间内建立模拟池塘的生态系统,测定了不同规格沙塘鳢夏花在养殖37 d后生长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试验中沙塘鳢鱼苗... 为深入了解不同规格河川沙塘鳢幼鱼的生长状态、减少沙塘鳢夏花在鱼虾混养池塘内种间和种内残食,通过在车间内建立模拟池塘的生态系统,测定了不同规格沙塘鳢夏花在养殖37 d后生长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试验中沙塘鳢鱼苗总存活率为83%,中鱼组的体质量变异系数与其他2组相比增加明显。小鱼组的特定生长率最快,且小鱼组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雌二醇(E2)含量、睾酮(T)含量、生长激素(GH)含量和甲状腺激素(T4)含量都显著高于中鱼组和大鱼组。另外,小鱼组存在50%的小规格鱼不能很好地捕食青虾的现象。综合幼鱼存活率、生长状态和产量,建议初始放养时沙塘鳢体长在32 mm以上且沙塘鳢体质量/青虾体质量的平均值在2.6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川沙塘鳢 鱼虾混养 生长差异 氧化还原酶 激素
下载PDF
3种培养基对小球藻生长的影响及在淡水轮虫培育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飞 郭建林 +4 位作者 张爱菊 刘士力 王雨辰 黄鲜明 张宇飞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1期109-111,共3页
运用小球藻培养基SE、BG11和复合肥(CF)进行小球藻的培养,研究不同培养基对小球藻生长的影响,并研究5种不同浓度的CF培养基对小球藻及淡水轮虫培育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培养基培养小球藻均可取得较好的效果,培养1 d和7 d时,BG11效果最好... 运用小球藻培养基SE、BG11和复合肥(CF)进行小球藻的培养,研究不同培养基对小球藻生长的影响,并研究5种不同浓度的CF培养基对小球藻及淡水轮虫培育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培养基培养小球藻均可取得较好的效果,培养1 d和7 d时,BG11效果最好,CF次之,SE最差,培养16、20和24 d,BG11效果最好,SE次之,CF最差,差异均极显著。5个不同浓度CF培养基中以60 mg/L的培养基,培养小球藻和淡水轮虫效果最好,培养的淡水轮虫密度可达(324.67±37.22)ind/m L,且与其他浓度的培养差异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养基 小球藻 淡水轮虫
下载PDF
大鳞副泥鳅角蛋白18基因cDNA的全长克隆与序列分析
11
作者 刘士力 吴卫君 +5 位作者 张爱菊 练青平 王雨辰 辛建美 胡廷尖 贾永义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62-369,共8页
角蛋白18(K18)是角蛋白的一种,为中间纤维蛋白,是细胞骨架的必要组成部分。采用RACE法克隆了大鳞副泥鳅K18基因cD NA的全长序列,并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探讨其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表明,克隆得到的大鳞副泥鳅K18基因cD NA序列全... 角蛋白18(K18)是角蛋白的一种,为中间纤维蛋白,是细胞骨架的必要组成部分。采用RACE法克隆了大鳞副泥鳅K18基因cD NA的全长序列,并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探讨其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表明,克隆得到的大鳞副泥鳅K18基因cD NA序列全长为1 718 bp,其中包含1个长1 296 bp开放阅读框,编码431个氨基酸,蛋白质相对分子量48.66 ku。同源性分析显示,大鳞副泥鳅K18与泥鳅的相似性最高为98%,与斑马鱼、金鱼、虹鳟、白斑狗鱼等物种K18也存在不同程度的相似性。系统进化分析表明,大鳞副泥鳅与其他物种的K18系统发育同源,并与泥鳅的关系最为密切。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K18基因在大鳞副泥鳅的肠、肌肉、胃、心脏、肝脏、精巢、卵巢、脾脏等8种组织中都有表达,其中,肠表达最高,心脏最低。研究旨在为大鳞副泥鳅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提供参考资料,并为更好地了解大鳞副泥鳅细胞骨架结构系统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蛋白18(K18) 大鳞副泥鳅 克隆 定量 表达
下载PDF
瓯江唇生产性苗种繁育技术
12
作者 陆君 练青平 +3 位作者 姚子亮 宓国强 吴燕琴 张任驰 《水产养殖》 CAS 2017年第2期7-9,共3页
唇[鱼骨](Hemibarbus labeo)属鲤形目,鲤科,鮈亚科,[鱼骨]属,其分布广,除西部高原地区之外,我国南北各大水系、浙江省内各水系都有分布,为瓯江流域主要经济鱼类之一。
关键词 瓯江流域 苗种繁育技术 鱼骨 生产性 高原地区 经济鱼类 鲤形目 浙江省
下载PDF
红螯螯虾小棚标粗池塘养殖模式试验示范
13
作者 程顺 贾永义 +3 位作者 迟美丽 郑建波 刘士力 顾志敏 《科学养鱼》 2019年第9期24-25,共2页
近两年红螯螯虾池塘养殖模式的探索受到研究者广泛关注,并已在江浙地区普遍展开,在江浙地区池塘养殖红螯螯虾亩产可达150千克以上,亩效益达万元。由于红螯螯虾为热带性种类,且具有抱卵少、不同步的特点,特别在非热带地区普遍出现养殖周... 近两年红螯螯虾池塘养殖模式的探索受到研究者广泛关注,并已在江浙地区普遍展开,在江浙地区池塘养殖红螯螯虾亩产可达150千克以上,亩效益达万元。由于红螯螯虾为热带性种类,且具有抱卵少、不同步的特点,特别在非热带地区普遍出现养殖周期短、养成规格小及苗种成活率低等问题,导致其行业发展受阻。本次研究针对红螯螯虾生物学特性及浙北地区的气候与消费需求差异,探索建立适宜红螯螯虾特点的池塘养殖模式——小棚标粗池塘养殖模式,并通过示范带动,实现红螯螯虾的产业化开发与推广。现将该技术进行归纳总结,并将技术经验及该模式试验示范的基本情况汇报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螯螯虾 需求差异 热带性 池塘养殖 试验示范 江浙地区 浙北地区 示范带动
下载PDF
钱塘江下游江段鱼类资源现状 被引量:15
14
作者 郝雅宾 刘金殿 +1 位作者 张爱菊 郭爱环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620-1629,共10页
2014年11月—2016年11月对钱塘江下游桐庐、富阳和闻堰江段的鱼类资源进行了逐季度采样调查,对该水域鱼类种类组成、优势种、群落多样性指数和捕捞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共采集鱼类56种,隶属9目13科42属,其中鲤科鱼类种类最多,占总种... 2014年11月—2016年11月对钱塘江下游桐庐、富阳和闻堰江段的鱼类资源进行了逐季度采样调查,对该水域鱼类种类组成、优势种、群落多样性指数和捕捞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共采集鱼类56种,隶属9目13科42属,其中鲤科鱼类种类最多,占总种类数的60.71%。优势种为光泽黄颡鱼、鲫、鲢和鳙。2015年春季捕获的鱼类种数最多,占总种数的57.89%;冬季鱼类捕获量最高,占总渔获量的26.94%。Margalef丰富度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的变化范围分别为1.24~2.83、0.75~0.89、1.73~2.53和0.56~0.74。与历史记录比较,桐庐、富阳和闻堰江段鱼类群落组成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除本地种光泽黄颡鱼和鲫外,增殖放流鱼种已成为了优势或重要种群。另外,外来种和杂交种的存在可能会对该江段渔业资源的健康发展构成潜在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资源 优势种 钱塘江
下载PDF
黄尾鲴和花?增殖放流标记技术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郝雅宾 原居林 +2 位作者 刘金殿 何海生 顾志敏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第22期160-164,共5页
为探讨不同的标记方法对黄尾鲴(Xenocypris davidi)和花?(Hemibarbus maculatus)的适用性,对鱼体进行铁环标记、"T"形标记、切鳍标记、可见植入性荧光胶体标记(visible implant elastomer,简称VIE)和被动集成应答器标记(passi... 为探讨不同的标记方法对黄尾鲴(Xenocypris davidi)和花?(Hemibarbus maculatus)的适用性,对鱼体进行铁环标记、"T"形标记、切鳍标记、可见植入性荧光胶体标记(visible implant elastomer,简称VIE)和被动集成应答器标记(passive integrated transponder,简称PIT),试验各组均以混养的模式培养,混养半年后,分析各组的生长、存活率、标记成功率、效果等情况。结果表明,除"T"形标记组外,其他各试验组黄尾鲴的平均体质量与平均体长都有所增加;除切鳍组和PIT组外,其他3个试验组花?的平均质量与平均体长都有所下降。黄尾鲴的总存活率与平均存活数都表现为荧光标记> PIT标记>切鳍标记>"T"形标记>铁环标记,花?的总存活率与平均存活数都表现为切鳍标记> PIT标记>荧光标记>"T"形标记>铁环标记,其中荧光、切鳍和PIT组的总生存率和标记成功率达90%左右。铁环和"T"形标记易造成伤口腐烂,标记效果差;切鳍组效果具有时间性;荧光标记组和PIT组效果好,荧光标记价格便宜,而PIT标记价格昂贵。综合分析认为,荧光标记可作为黄尾鲴和花?大规模标记增殖放流的一种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尾鲴 花[鱼骨] 增殖放流 标记
下载PDF
富春江轮虫群落的时空格局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2
16
作者 郭爱环 原居林 +3 位作者 张爱菊 郝雅宾 刘金殿 顾志敏 《江苏农业科学》 2019年第7期243-247,共5页
2016年对钱塘江流域富春江江段的轮虫群落进行逐季度调查,分析富春江轮虫的种类组成和时空分布,并探讨轮虫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调查共观察到轮虫14属27种,轮虫群落结构的季节差异明显,春季轮虫的密度和生物量最高,秋季次之,冬季... 2016年对钱塘江流域富春江江段的轮虫群落进行逐季度调查,分析富春江轮虫的种类组成和时空分布,并探讨轮虫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调查共观察到轮虫14属27种,轮虫群落结构的季节差异明显,春季轮虫的密度和生物量最高,秋季次之,冬季最低;春季优势类群为多肢轮虫,秋季优势类群为臂尾轮虫,冬季优势类群为龟甲轮虫。轮虫群落密度在空间上表现为轮虫密度在三江口段最高,5#采样点最低。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水温、pH值、总磷(TP)含量和高锰酸盐指数(COD_(Mn))等环境因子是影响富春江轮虫群落时空格局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春江 轮虫 时空分布 环境因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