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2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7年全国稻纵卷叶螟发生实况分析与2008年发生趋势预测 被引量:67
1
作者 刘宇 王建强 +1 位作者 冯晓东 蒋学辉 《中国植保导刊》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33-35,共3页
总结分析了2007年我国稻纵卷叶螟暴发为害特点及主要影响因素,初步预测了2008年稻纵卷叶螟发生趋势。
关键词 稻纵卷叶螟 特点 原因 趋势
原文传递
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流行规律、监测预警与防控关键技术 被引量:35
2
作者 王华弟 祝增荣 +2 位作者 陈剑平 汪恩国 李宝福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7年第3期141-146,共6页
黑条矮缩病为灰飞虱传播的一种毁灭性的水稻病毒病。经2000—2005年协作攻关研究,初步探明了该病害发生流行规律、再猖獗原因与危害损失,提出了合理的防治指标、预测方法与测报调查规范;开发了“3S”监测预警技术,组建带毒率估测模型,... 黑条矮缩病为灰飞虱传播的一种毁灭性的水稻病毒病。经2000—2005年协作攻关研究,初步探明了该病害发生流行规律、再猖獗原因与危害损失,提出了合理的防治指标、预测方法与测报调查规范;开发了“3S”监测预警技术,组建带毒率估测模型,应用于中长期预测预报;提出了以推广抗病良种、改进育秧方式、扒蘖补丛等保健栽培为基础,治秧田保大田、治虫防病的药剂防治为重点的防治新策略;初步形成适合于长江下游稻区特点的水稻黑条矮缩病综合防治的技术体系,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有效地控制了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危害,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条矮缩病 流行规律 防治指标 监测预警 综合防治
下载PDF
稻纵卷叶螟性信息素在其种群监测上的应用 被引量:34
3
作者 姚士桐 吴降星 +4 位作者 郑永利 金周浩 陆志杰 胡加君 杜永均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90-494,共5页
为探索性信息素在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鳞翅目:螟蛾科)预测预报上的应用技术,2009年8月15日-9月20日在浙江省海宁市,对不同性信息素化合物配制诱芯的田间诱捕效果,以及性信息素群集诱捕、灯光诱捕和赶蛾3种不同方法监测... 为探索性信息素在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鳞翅目:螟蛾科)预测预报上的应用技术,2009年8月15日-9月20日在浙江省海宁市,对不同性信息素化合物配制诱芯的田间诱捕效果,以及性信息素群集诱捕、灯光诱捕和赶蛾3种不同方法监测成虫消长规律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浙江地区以顺11-十八碳烯醛、顺13-十八碳烯醛、顺11-十八碳烯醇和顺13-十八碳烯醇以60μg∶500μg∶60μg∶120μg配制的PVC毛细管诱芯对稻纵卷叶螟的诱集效果最佳。通过性信息素诱捕、灯光诱捕和赶蛾3种方法的比较试验,初步结果显示性诱测报可取代传统的系统赶蛾法用于稻纵卷叶螟的预测预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纵卷叶螟 性信息素 群集诱捕 种群监测 灯光诱捕 赶蛾
下载PDF
浙江省扶桑绵粉蚧分布危害调查 被引量:33
4
作者 周湾 林云彪 +4 位作者 许凤仙 严铁 王秀华 梁仙和 施祖华 《昆虫知识》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231-1235,共5页
本文报道浙江省2009年9月至11月对新入侵害虫——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Tinsley全面调查结果。目前扶桑绵粉蚧在浙江省的杭州下沙区、余杭区,金华的武义县,丽水的云和县有分布,在玉米、甘薯、南瓜、枸杞、太阳花、胭脂花、... 本文报道浙江省2009年9月至11月对新入侵害虫——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Tinsley全面调查结果。目前扶桑绵粉蚧在浙江省的杭州下沙区、余杭区,金华的武义县,丽水的云和县有分布,在玉米、甘薯、南瓜、枸杞、太阳花、胭脂花、刺儿菜、小飞蓬等19科29种农作物、花卉和杂草上发现扶桑绵粉蚧的为害。论文还对其检疫与防控措施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桑绵粉蚧 浙江 分布 寄主 危害
原文传递
几种斜纹夜蛾性诱剂田间诱杀作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1
5
作者 姚士桐 郑永利 +2 位作者 张勇勇 周明松 陈利英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27-129,共3页
通过大田试验,对4种斜纹夜蛾性诱剂品种的诱捕效率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35d内,诱芯B(宁波产)与诱芯C(美国产)的日平均诱捕量相近,极显著高于诱芯A(云南产)和诱芯D(台湾产),四者在最高单日诱捕量方面的差异亦然;但在不... 通过大田试验,对4种斜纹夜蛾性诱剂品种的诱捕效率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35d内,诱芯B(宁波产)与诱芯C(美国产)的日平均诱捕量相近,极显著高于诱芯A(云南产)和诱芯D(台湾产),四者在最高单日诱捕量方面的差异亦然;但在不同时间段内,4种斜纹夜蛾性诱剂品种的诱捕性能表现各异,其中在1~10d内,诱芯B和诱芯D的平均诱捕量相近,诱芯A和诱芯C的平均诱捕量相近,且前两者要显著高于后两者;在11-20d内,诱芯B、诱芯C和诱芯D的平均诱捕量相近,均极显著高于诱芯A;而在26-35d内,诱芯C的平均诱捕量极显著高于其他3种诱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纹夜蛾 性诱剂 诱捕效率 差异
下载PDF
应用生态工程控制水稻害虫技术在金华的实践 被引量:23
6
作者 陈桂华 朱平阳 +5 位作者 郑许松 姚晓明 张发成 盛仙俏 徐红星 吕仲贤 《中国植保导刊》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1-36,共6页
在人与自然互利的环境管理中,应用生态工程技术控制有害生物是一个相对较新的概念。本课题组从2008年开始与国内外有关科学家在浙江省金华市汤溪镇的丘陵稻田生态系统中开展了应用水稻生态工程技术控制水稻主要病虫害的尝试,以期通过生... 在人与自然互利的环境管理中,应用生态工程技术控制有害生物是一个相对较新的概念。本课题组从2008年开始与国内外有关科学家在浙江省金华市汤溪镇的丘陵稻田生态系统中开展了应用水稻生态工程技术控制水稻主要病虫害的尝试,以期通过生态工程的方法降低水稻害虫种群数量、减少农药的使用。采用种植蜜源植物保育天敌、种植诱虫植物(香根草)控害虫、调整氮肥使用策略等措施,丰富稻田系统中节肢动物的生物多样性,增加天敌种群数量,提高天敌对水稻害虫的控制能力,从而建立相对稳定的稻田生态系统。通过该技术,农田生态得到明显改善,实现了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该方法为经济和环境友好的非化学方法控制水稻害虫提供了一套简单实用的控害模式,自2014年开始,农业部已将该技术列为主推技术之一,在全国水稻种植区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工程 水稻害虫 试验示范 效益 推广
原文传递
斜纹夜蛾性信息素诱捕器田间应用技术 被引量:21
7
作者 崔巍 郑永利 +3 位作者 姚士桐 汪霞 庞保平 娄永根 《昆虫知识》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7-101,共5页
考查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Fabricius)性信息素诱捕器放置高度、间隔距离以及气象因子对性信息素诱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放置高度为1m时,性信息素诱捕器易引起斜纹夜蛾的反应,明显优于0.5m和1.5m的诱集效果。诱捕器放置的间隔距... 考查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Fabricius)性信息素诱捕器放置高度、间隔距离以及气象因子对性信息素诱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放置高度为1m时,性信息素诱捕器易引起斜纹夜蛾的反应,明显优于0.5m和1.5m的诱集效果。诱捕器放置的间隔距离,以25m为诱集效果最佳,与10,15,20及30m的具有显著差异。夜间风向对诱捕器的诱蛾效果具有明显影响,在3个成一列放置的诱捕器中,诱集量最大的是放在上风口位置的诱捕器;同时,与夜间风向平行设置的诱捕器,其诱集量显著高于与夜间风向垂直设置诱捕器的诱集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纹夜蛾 性信息素诱捕器 高度 间距 风向
下载PDF
实施农药减量控害增效工程 全面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被引量:22
8
作者 张国鸣 张国娟 石春华 《中国植保导刊》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5-47,共3页
随着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农药、化肥等农业投入品的过量使用造成农业面源污染。浙江省是农药使用大省,单位耕地面积的用药量比周边地区高出3倍以上,盲目使用、滥用、打保险药等不合理使用现象仍然存在,而... 随着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农药、化肥等农业投入品的过量使用造成农业面源污染。浙江省是农药使用大省,单位耕地面积的用药量比周边地区高出3倍以上,盲目使用、滥用、打保险药等不合理使用现象仍然存在,而且,农药的利用率仅30%左右,大部分飘移、蒸发和流失到土壤、水体中。为了加快构建从源头控制农药污染的长效机制,遏制农业面源污染日趋严重的态势,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高效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本省从2006年起在全省分批实施了农药减量控害增效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面源污染 农药使用 农业增效 污染治理 工程 保护生态环境 农业可持续发展 集约化程度
原文传递
性诱剂对斜纹夜蛾自然种群控制作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0
9
作者 钱冬兰 李东 郑永利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36-138,共3页
通过田间试验,初步研究了性诱剂对斜纹夜蛾自然种群的控制作用。试验结果表明,在斜纹夜蛾3~4代期间诱杀区比对照区的平均落卵量下降了60%左右,田间幼虫发生量减少了50%~60%,且可减少药剂防治2~3次,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均极... 通过田间试验,初步研究了性诱剂对斜纹夜蛾自然种群的控制作用。试验结果表明,在斜纹夜蛾3~4代期间诱杀区比对照区的平均落卵量下降了60%左右,田间幼虫发生量减少了50%~60%,且可减少药剂防治2~3次,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均极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纹夜蛾 性诱剂 控制作用
下载PDF
诱虫植物香根草控制水稻二化螟的最佳田间布局 被引量:17
10
作者 郑许松 鲁艳辉 +5 位作者 钟列权 黄贤夫 徐法三 姚晓明 徐红星 吕仲贤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3-108,共6页
为明确诱虫植物香根草控制水稻二化螟的最佳田间布局,进行了不同种植年限和丛间距的香根草条带对控制水稻二化螟作用距离和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为害程度远低于防治指标的二化螟轻发生区,田埂上种植了一年和二年香根草的稻田螟虫枯... 为明确诱虫植物香根草控制水稻二化螟的最佳田间布局,进行了不同种植年限和丛间距的香根草条带对控制水稻二化螟作用距离和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为害程度远低于防治指标的二化螟轻发生区,田埂上种植了一年和二年香根草的稻田螟虫枯心率均显著低于没有种植香根草的对照田,其中种植了二年香根草的稻田比种植了一年香根草的稻田对螟虫的控制效果更好,丛间距为5、3和1m的二年生香根草条带对早稻的平均保苗效果分别为63.6%、47.5%和69.7%,有效作用距离达到20m以上。在二化螟常年发生较重(85.45头/百丛)的地区,大田验证试验结果表明,香根草丛间距4m、行间距50m时,稻田二化螟越冬代幼虫的虫口减退率达到84.2%。通过研究明确了稻田四周田埂或路边种植香根草控制水稻二化螟的最佳田间布局为:丛间距3~5m、行间距50~60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根草 二化螟 控制效果 丛间距 作用距离
下载PDF
浙江北部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病流行规律 被引量:13
11
作者 王华弟 陈剑平 +2 位作者 祝增荣 孙祥良 沈卫新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87-492,共6页
为控制浙江北部稻区条纹叶枯病的发病流行,系统调查了病害和灰飞虱动态,并测定了灰飞虱带(传)毒率和水稻品种抗病性。结果表明,该病在浙江省北部杭嘉湖平原粳稻区呈上升扩大趋势,传毒媒介灰飞虱Laodelphaxstriatellus Fllen年发生5~6... 为控制浙江北部稻区条纹叶枯病的发病流行,系统调查了病害和灰飞虱动态,并测定了灰飞虱带(传)毒率和水稻品种抗病性。结果表明,该病在浙江省北部杭嘉湖平原粳稻区呈上升扩大趋势,传毒媒介灰飞虱Laodelphaxstriatellus Fllen年发生5~6代,以越冬代和第一代灰飞虱成虫迁移扩散,引起水稻秧田期和本田前期传毒发病;秧苗2叶1心至4叶1心期为最易感病期,也是治虫防病关键时期;嘉兴、湖州和绍兴市等10个县(市、区)灰飞虱越冬代和第一代的带(传)毒率逐年上升,2005年为2.9%,2006年为4.42%,同比增长34.4%,但地区间差异较大;粳稻品种(品系)秀优5号、嘉优1号等发病较重,浙大532、春江050等发病较轻,HZ586表现较强抗性。综合分析认为耕作栽培制度改变、感病品种种植、冬季气温偏高和主治药剂防效下降,是该病逐年加重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条纹叶枯病 发病规律 灾变原因
原文传递
褐飞虱对噻嗪酮的抗药性监测 被引量:13
12
作者 李文红 高聪芬 +3 位作者 王彦华 庄永林 戴德江 沈晋良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97-202,共6页
1996—2007年间采用稻茎浸渍法测定了我国8省(区)27个褐飞虱种群对噻嗪酮的敏感性。在1996—2002年间,江苏[江浦(JPZY)、仪征(YZZY)和南通(NTZY)]、安徽[安庆(AQNS)]、广西[南宁(GXNY)和桂林(GLNS)]褐飞虱种群对噻嗪酮... 1996—2007年间采用稻茎浸渍法测定了我国8省(区)27个褐飞虱种群对噻嗪酮的敏感性。在1996—2002年间,江苏[江浦(JPZY)、仪征(YZZY)和南通(NTZY)]、安徽[安庆(AQNS)]、广西[南宁(GXNY)和桂林(GLNS)]褐飞虱种群对噻嗪酮均为敏感至敏感性下降(抗性倍数为0.3~3.5倍)。在2005—2007年间,监测到江苏[江浦(JPZY),2005年]和海南[陵水(HNLS),2007年]褐飞虱种群对噻嗪酮达中等水平抗性(抗性倍数分别为28.8倍和19.4倍);其余种群如广西[南宁(GXNY)和桂林(GLNS)]、湖南[常德(CDTY)]、浙江[余姚(YYLJ)]、江西[新建(XJSM)]、安徽[和县(HXLY)、潜山(QSMC)]及江苏[南通(NTZY)]等地褐飞虱种群对噻嗪酮为低水平抗性(抗性倍数为5.6~9.1倍);而江西[上高(SGMS)]、浙江[兰溪(LXYC)]和湖北[孝感(XGXC)]3个褐飞虱种群对噻嗪酮仍为敏感至敏感性下降(抗性倍数2.5~4.1倍)。室内饲养22代,用噻嗪酮对1996年采自安徽[安庆(AQNS)]的褐飞虱间断筛选13代,它的LC50下降了30%,筛选前后抗性水平没有明显差异;随后连续筛选15代,抗性倍数达1157.7倍。上述结果表明,褐飞虱对噻嗪酮已产生低到中等水平抗性,如果连续单一使用噻嗪酮,褐飞虱将具有产生高水平抗性的风险。此外,还对褐飞虱的抗性治理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飞虱 噻嗪酮 抗性监测 抗性筛选 现实遗传力
下载PDF
烟粉虱成虫对不同色彩的趋性差异及其在色板上的分布研究 被引量:20
13
作者 姚士桐 郑永利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08年第1期85-86,共2页
通过田间试验,比较了黄、绿、红等10种不同颜色的粘虫板对烟粉虱成虫的诱集效果。结果表明:在44 d内,黄板的诱集效果最好,其次为绿板和红板,其中黄板极显著高于其他9种色板的诱集量。试验还调查了烟粉虱在黄板上的分布状况,结果表明:单... 通过田间试验,比较了黄、绿、红等10种不同颜色的粘虫板对烟粉虱成虫的诱集效果。结果表明:在44 d内,黄板的诱集效果最好,其次为绿板和红板,其中黄板极显著高于其他9种色板的诱集量。试验还调查了烟粉虱在黄板上的分布状况,结果表明:单位面积上烟粉虱的诱集量呈垂直分布特点,黄板底端的诱集要极显著高于两侧、中间和上端等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粉虱 色彩 趋性 差异
下载PDF
浙江省果蔬灰霉病菌对嘧菌酯的抗药性研究 被引量:20
14
作者 皇甫运红 戴德江 +2 位作者 时浩杰 徐志宏 张传清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04-510,共7页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连续监测了2010—2012年间浙江省果蔬灰霉病菌对QoI类杀菌剂嘧菌酯的敏感性变化。结果表明:病菌群体中的低敏感性亚群体的比例明显上升,EC50值>5 mg/L菌株的比例分别为12.5%、15.8%和28.3%;在菌丝生长阶段和孢子...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连续监测了2010—2012年间浙江省果蔬灰霉病菌对QoI类杀菌剂嘧菌酯的敏感性变化。结果表明:病菌群体中的低敏感性亚群体的比例明显上升,EC50值>5 mg/L菌株的比例分别为12.5%、15.8%和28.3%;在菌丝生长阶段和孢子萌发阶段,旁路氧化在灰霉病菌对嘧菌酯敏感性中的平均相对贡献值(F)分别为2.91±0.89和5.72±2.82;嘧菌酯抗药性菌株的菌丝生长速率、产孢量、产菌核数和致病力与敏感菌株相比无显著差异。抗药性分子机制研究表明,灰霉病菌中存在2种类型的cyt b基因:Ⅰ型cyt b基因在第143位密码子后紧跟内含子;Ⅱ型cyt b基因在第143位密码子后没有紧跟内含子。大多数的灰霉病菌菌株属于Ⅱ型。Ⅰ型菌株均为嘧菌酯敏感菌株,Ⅱ型菌株为嘧菌酯敏感菌株或抗性菌株。抗性菌株的cyt b基因的第143位密码子由甘氨酸(GGC)突变为了丙氨酸(GCC),抗药性机制为G143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葡萄孢 QoI类杀菌剂 旁路氧化 抗药性分子机制
下载PDF
柑橘黄龙病与柑橘木虱在我国发生北界调查 被引量:19
15
作者 熊红利 林云彪 +2 位作者 项宇 刘慧 李潇楠 《植物检疫》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9-80,共2页
本文介绍了柑橘黄龙病与柑橘木虱发生北界调查方法,根据在浙江、江西、湖南、四川、贵州等地开展的调查,初步明确了国内柑橘黄龙病与柑橘木虱发生北界情况,提出了加强疫情监测、抓好木虱防治、挖除病树和严格种苗监管等柑橘黄龙病检疫... 本文介绍了柑橘黄龙病与柑橘木虱发生北界调查方法,根据在浙江、江西、湖南、四川、贵州等地开展的调查,初步明确了国内柑橘黄龙病与柑橘木虱发生北界情况,提出了加强疫情监测、抓好木虱防治、挖除病树和严格种苗监管等柑橘黄龙病检疫控制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黄龙病 柑橘木虱 发生北界 调查
原文传递
水稻播种期对灰飞虱及其传播的条纹叶枯病发生流行的影响 被引量:16
16
作者 朱金良 祝增荣 +6 位作者 周瀛 陆强 孙祥良 陶献国 陈跃 王华弟 程家安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3052-3059,共8页
【目的】了解水稻播种期对灰飞虱及其传播的条纹叶枯病发生流行的影响。【方法】2006~2007年2年田间设置4个播种期,调查分析水稻灰飞虱种群动态和条纹叶枯病发病的程度。【结果】播种期是影响条纹叶枯病的重要因子。在浙江北部,单季晚... 【目的】了解水稻播种期对灰飞虱及其传播的条纹叶枯病发生流行的影响。【方法】2006~2007年2年田间设置4个播种期,调查分析水稻灰飞虱种群动态和条纹叶枯病发病的程度。【结果】播种期是影响条纹叶枯病的重要因子。在浙江北部,单季晚稻随着播种期的推迟,病情递减;秧田期株发病率与播种期的关系可以Weibull方程来描述、与秧田期灰飞虱种群动态曲线下面积(AUCPD,即累计虫日)或高峰期密度则呈Logistic关系;本田稳定期发病率则可以以播种期、秧田期灰飞虱高峰期密度、秧田末期的株发病率来描述,而本田期的AUCPD并不是描述该阶段的发病率的必要变量。【结论】在综合治理中,适期播种是控制该病害流行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在浙江北部单季粳稻移栽的适宜播种期为5月底~6月上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播种期 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 水稻条纹叶枯病 流行
下载PDF
斜纹夜蛾、甜菜夜蛾不同性诱剂品种及其不同悬挂高度的诱杀效果比较 被引量:18
17
作者 张昌杰 吴降星 +1 位作者 郑永利 刘桂良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8年第8期64-66,共3页
棉田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悬挂高度条件下,3种斜纹夜蛾性诱剂的诱捕效果均较理想,其中宁波纽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诱芯平均诱捕量为73.28-94.87头/(5 d.瓶),极显著高于其它2个品种;而3种甜菜夜蛾性诱剂的总体诱捕效果不够理... 棉田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悬挂高度条件下,3种斜纹夜蛾性诱剂的诱捕效果均较理想,其中宁波纽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诱芯平均诱捕量为73.28-94.87头/(5 d.瓶),极显著高于其它2个品种;而3种甜菜夜蛾性诱剂的总体诱捕效果不够理想,其中云南中科生物产业有限公司生产的诱芯平均诱捕量为8.66-9.84头/(5 d.瓶),极显著高于其它2个品种。在不同悬挂高度方面,5种性诱剂在悬挂高度为100 cm时的诱捕效果显著优于悬挂高度为50 cm时的诱捕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纹夜蛾 甜菜夜蛾 性诱剂 悬挂高度 诱捕效果
下载PDF
水稻条纹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8
作者 张恒木 孙焕然 +1 位作者 王华弟 陈剑平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36-440,共5页
水稻条纹病毒(Rice stripe virus,RSV)是最重要的水稻病毒之一,给水稻生产造成了严重损失。它隶属于纤细病毒属,是该属的典型成员。其基因组由4条单链负义RNA基因组片段组成,根据序列分析和试验证据推测共可编码7个病毒蛋白。围绕近年... 水稻条纹病毒(Rice stripe virus,RSV)是最重要的水稻病毒之一,给水稻生产造成了严重损失。它隶属于纤细病毒属,是该属的典型成员。其基因组由4条单链负义RNA基因组片段组成,根据序列分析和试验证据推测共可编码7个病毒蛋白。围绕近年来国内外有关RSV粒子特点、基因组和病毒蛋白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并提出了RSV研究过程中涉及到的一些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条纹病毒 病毒基因组 病毒蛋白
原文传递
2012-2013年浙江省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病的检测及防控 被引量:16
19
作者 李艳敏 臧宪朋 +2 位作者 王荣洲 林云彪 周晓红 《浙江农业科学》 2013年第11期1409-1410,1465,共3页
对2012-2013年送检样品中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病进行检测,其中2012年检测样品249份,以寄主西瓜叶片为主,另有少量西瓜及砧木种子,阳性样品124个,检出率49.8%;2013年1-7月检测样品98份,有甜瓜、西瓜嫁接苗、西瓜砧木葫芦种子和南瓜种子等... 对2012-2013年送检样品中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病进行检测,其中2012年检测样品249份,以寄主西瓜叶片为主,另有少量西瓜及砧木种子,阳性样品124个,检出率49.8%;2013年1-7月检测样品98份,有甜瓜、西瓜嫁接苗、西瓜砧木葫芦种子和南瓜种子等,阳性样品37个,检出率37.8%。根据该病毒发生分布和发病特点,提出相应防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 CGMMV 检测 防控措施
下载PDF
烟粉虱成虫在西兰花菜地种群分布型及抽样技术 被引量:17
20
作者 虞轶俊 汪恩国 +1 位作者 陈林松 徐建章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7年第6期444-448,共5页
通过对西兰花莲座期的烟粉虱不同发生密度地块调查,取得了21组样本资料,应用聚集度指标法、I-wao法和Taylor法等对其空间分布型进行测定检验,结果表明烟粉虱成虫在西兰花秧苗上呈聚集分布,其聚集度是随着种群密度升高而增加。其聚集原因... 通过对西兰花莲座期的烟粉虱不同发生密度地块调查,取得了21组样本资料,应用聚集度指标法、I-wao法和Taylor法等对其空间分布型进行测定检验,结果表明烟粉虱成虫在西兰花秧苗上呈聚集分布,其聚集度是随着种群密度升高而增加。其聚集原因经Blackith种群聚集均数测定,当m<3.7049时,其聚集是由于某些环境如气候、栽培条件、植株生育状况等等所引起的;当m≥3.7049时,其聚集是由害虫本身的聚集行为与环境条件综合影响所致。在此基础上,通过几种抽样方式比较测定,以五点式为最佳,并提出了最佳理论抽样数和最佳序贯抽样模型:N=1/D2[0.8751/m+0.6753],Tn=0.8751/[D02-0.6753/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兰花 烟粉虱 成虫 空间分布型 抽样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