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致敏和激发时间对哮喘模型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黄华琼 王娇莉 +2 位作者 叶飒 王凯 沈华浩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285-2288,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致敏和激发时间对建立哮喘气道炎症和气道反应性的作用。方法:采用早致敏早激发(5周龄致敏9周龄激发),早致敏晚激发(5周龄致敏49周龄激发),晚致敏晚激发(45周龄致敏49周龄激发)的方法,观察不同致敏和激发时间对诱导小鼠气... 目的:研究不同致敏和激发时间对建立哮喘气道炎症和气道反应性的作用。方法:采用早致敏早激发(5周龄致敏9周龄激发),早致敏晚激发(5周龄致敏49周龄激发),晚致敏晚激发(45周龄致敏49周龄激发)的方法,观察不同致敏和激发时间对诱导小鼠气道反应性、肺部嗜酸粒细胞炎症和黏液分泌的作用。结果:早致敏早激发和早致敏晚激发两组均表现出气道反应性显著升高,嗜酸粒细胞浸润以及黏液分泌增多,与各自阴性对照比较差异显著,晚致敏晚激发的方法不能诱发气道高反应性和肺部炎症。此外,在两组早致敏模型组,经过不同时间间隔激发,早致敏早激发组嗜酸粒细胞浸润和黏液分泌较早致敏晚激发组明显。结论:早期致敏时间决定哮喘炎症的诱发,致敏和激发的时间间隔影响炎症的严重程度。早致敏晚激发的方法可能作为晚发型哮喘模型的建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模型 动物 致敏时间
下载PDF
原发性肺淋巴瘤的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张维 叶健 项晶晶 《中国内镜杂志》 2018年第1期100-103,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肺淋巴瘤(PPL)的临床诊断要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收集该院2015年1月-2017年3月经肺活检病理确诊的共11例PPL的临床资料,其中大部分(10例)均经超声支气管镜肺活检确诊,并对有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例PPL患... 目的探讨原发性肺淋巴瘤(PPL)的临床诊断要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收集该院2015年1月-2017年3月经肺活检病理确诊的共11例PPL的临床资料,其中大部分(10例)均经超声支气管镜肺活检确诊,并对有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例PPL患者中,男7例(63.6%),女4例(36.4%),年龄35~72岁,平均(53.2±9.7)岁,以50岁以上(72.7%)多见。临床症状以咳嗽(7例,63.6%)、咯痰(5例,45.5%)、气促(4例,36.4%)多见;无症状者2例(18.2%)。胸部CT表现为四种类型:(1)肺炎型(8例,72.7%);(2)结节(或肿块)型(5例,45.5%);(3)支气管淋巴管型(间质型)(1例,9.1%);(4)粟粒型(1例,9.1%)。72.7%伴支气管充气征,典型者呈枯树枝征。确诊前误诊8例(72.7%),均首诊肺炎或机化性肺炎。结论 PPL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首诊常常容易误诊为肺炎,但影像学改变仍具有一定特征性,如病灶形态多变、多发,伴支气管枯树征等,确诊依赖于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化检测。支气管腔内超声引导下的肺活检阳性率也很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肺淋巴瘤 支气管黏膜相关的淋巴结组织 支气管腔内超声 肺活检
下载PDF
浅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探讨 被引量:25
3
作者 金小燕 赵斐 《临床肺科杂志》 2007年第1期82-82,共1页
关键词 浅静脉留置针 留置时间 血管损伤 工作效率 相对安全 细菌学
下载PDF
沙丁胺醇与布地奈德联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8
4
作者 陈青青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267-269,共3页
目的探讨沙丁胺醇与布地奈德联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2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沙丁胺醇单药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 目的探讨沙丁胺醇与布地奈德联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2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沙丁胺醇单药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沙丁胺醇与布地奈德合联合用药治疗,用药2 w后比较2组患者喘息,咳嗽,胸闷症状改变及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呼吸,哮鸣音,喘息和咳嗽缓解时间明显比对照组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8.33%,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肺功能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药治疗相比,沙丁胺醇与布地奈德联合用药可以提高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疗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丁胺醇 布地奈德 联合用药 支气管哮喘
下载PDF
序贯机械通气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护理 被引量:5
5
作者 李清 曹秀月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63-565,共3页
序贯机械通气是指经人工气道机械通气(ETMV)的患者,在未满足拔管和撤机的条件下,提前拔管,改用无创正压通气(NIPPV),然后逐渐撤机的通气方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易合并呼吸衰竭,目前有很大部分病人可通过无创机械通气来治疗... 序贯机械通气是指经人工气道机械通气(ETMV)的患者,在未满足拔管和撤机的条件下,提前拔管,改用无创正压通气(NIPPV),然后逐渐撤机的通气方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易合并呼吸衰竭,目前有很大部分病人可通过无创机械通气来治疗,但仍有一部分病人由于病情严重需要建立人工气道进行机械通气,从而保证有效的肺通气量,使病情得到缓解.由于有创机械通气时间延长,人工气道建立易发生下呼吸道感染和呼吸机相关肺炎(VAP)[1],还会造成呼吸机依赖难以撤机.为此,我科2002年2月~2003年8月,以"肺部感染控制窗"为治疗切换点[2],对22例已接受鼻插管行机械通气的病例适时地改用无创通气,及时地拔除人工气道改为鼻面罩机械通气,获得满意疗效,护理体会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序贯机械通气 COPD合并呼吸衰竭 护理
下载PDF
莫西沙星与传统抗生素联合用药对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疗效与安全性比较 被引量:3
6
作者 陶鸿杰 《中国药业》 CAS 2013年第7期23-24,共2页
目的探讨莫西沙星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医院CAP患者7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试验组单用莫西沙星治疗,对照组应用头孢曲松联合阿奇霉素治疗。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5.71%,痰培养好转率88.2... 目的探讨莫西沙星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医院CAP患者7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试验组单用莫西沙星治疗,对照组应用头孢曲松联合阿奇霉素治疗。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5.71%,痰培养好转率88.24%,不良反应发生率8.57%;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2.86%,痰培养好转率90.63%,不良反应发生率14.29%。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痰培养好转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莫西沙星与头孢曲松联用阿奇霉素在临床疗效、病原体清除能力、药物安全性方面差异不明显,但莫西沙星具有剂量要求低、使用便利、经济、依从性高等优点,更适合于作为CAP治疗的首选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西沙星 头孢曲松 阿奇霉素 社区获得性肺炎
下载PDF
GP化学治疗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59例 被引量:2
7
作者 江苏安 《中国药业》 CAS 2013年第1期68-69,共2页
目的研究GP化学治疗方案在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价值和安全性。方法按照简单随机法将118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采用MVP化学治疗方案,观察组采用GP化学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不良... 目的研究GP化学治疗方案在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价值和安全性。方法按照简单随机法将118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采用MVP化学治疗方案,观察组采用GP化学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57.63%,对照组为37.29%,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186,P=0.159)。观察组化疗后1,2,3个月生存质量(EORTC QLQ-C30 V3.0)评分结果分别为(61.52±6.57)分、(52.57±5.89)分、(54.39±4.67)分,对照组分别为(69.57±8.42)分、(60.27±6.67)分、(59.74±5.59)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790、6.647、5.642,P=0.00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81%,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68%,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644,P=0.005)。结论 GP化学治疗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可有效改善患者带病生存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晚期 吉西他滨 顺铂
下载PDF
慢阻肺稳定期患者长期使用阿奇霉素治疗效果的探讨
8
作者 吴杰 童雨青 +1 位作者 彭丽丽 郑林杰 《当代医药论丛》 2022年第18期134-137,共4页
目的:探讨长期使用阿奇霉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稳定期的疗效。方法:选取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第一人民医院接诊的423例慢阻肺稳定期患者,借助网络管理平台进行长期观察(18个月),时间为2019年12月至2021年6月。根据治疗方案的不... 目的:探讨长期使用阿奇霉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稳定期的疗效。方法:选取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第一人民医院接诊的423例慢阻肺稳定期患者,借助网络管理平台进行长期观察(18个月),时间为2019年12月至2021年6月。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成三组,分别为单药组(使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剂)、双药组(使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剂+噻托溴铵吸入剂)、三药组(使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剂+噻托溴铵吸入剂+阿奇霉素片)。利用互联网技术对患者进行管理。分析其18个月后的CAT评分、肺功能指标及急性加重次数。结果:(1)管理前,三组患者的FEV1/FVC、FEV1%pred、MVV%pred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三组患者的FEV1/FVC、FEV1%pred、MVV%pred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三药组患者的FEV1%pred高于单药组、双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的FEV1/FVC、MVV%pred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管理前,三组患者的CAT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双药组与三药组的CAT评分均较管理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药组的CAT评分与管理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药组的CAT评分低于单药组、双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管理后,单药组共发生急性加重283次,人均次数1.31次;双药组共发生急性加重141次,人均次数1.18次;三药组共发生急性加重45次,人均次数0.51次,少于其他两组。结论:慢阻肺稳定期患者接受长期小剂量阿奇霉素治疗(治疗期间接受网络管理)可改善肺功能,减少急性加重发作的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阿奇霉素 稳定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