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磁共振成像在女性盆腔囊性占位病变诊断中的实效性探究 被引量:7
1
作者 陈哲 马伟忠 何巍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15年第2期243-245,共3页
目的:研究探讨在女性盆腔囊性占位病变诊断中核磁共振成像(MIR)的实效性。方法:对从2008年6月至2013年6月在杭州市余杭区第一人民医院经手术病理确诊的70例盆腔囊性占位病变的女性患者,进行MRI和超声检查进而比较二者的准确率,并进一步... 目的:研究探讨在女性盆腔囊性占位病变诊断中核磁共振成像(MIR)的实效性。方法:对从2008年6月至2013年6月在杭州市余杭区第一人民医院经手术病理确诊的70例盆腔囊性占位病变的女性患者,进行MRI和超声检查进而比较二者的准确率,并进一步分析通过MRI检查不同种类的盆腔囊性占位病变的相应特点。结果在70例病例中,共有69例通过MRI检查诊断为盆腔囊性占位病变,病灶部位与病理诊断符合,准确率达98.55%,且这70例病例中经手术病理确诊出25例恶性肿瘤有24例经MRI检查被诊断出,准确率达96%;超声检查诊断出盆腔囊性占位病变共计63例,准确率90.00%,其中手术病理确诊的25例恶性肿瘤,经超声检查诊断出19例,准确率76%,两种方法之间的两组数据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盆腔囊性占位病变在MRI检查下各有特点:子宫肌瘤一般会出伴随积增大、宫旁肿块,另外会有T1WI低信号;子宫腺肌症除了表现为体积增大之外,低信号的T1WI以及混杂信号的T2WI亦是其重要表现;宫颈癌则伴随有宫颈增大、低信号T1WI、中等信号T2WI。结论相对目前应用更多的超声检查而言,MRI能够更准确地诊断出盆腔囊性占位病变、更准确的定位盆腔病灶,而且能更准确的定性判断肿瘤的良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 囊性占位病变 核磁共振成像
原文传递
CT在评价慢性肾病经皮肾穿刺活检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 被引量:8
2
作者 雷伟 崔凤 徐坤元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3年第2期159-161,共3页
目的:通过与超声(US)的对比研究,评价CT对慢性肾病经皮肾穿刺活检术后不同血肿类型及相关肾损伤的显示能力,探讨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在评价经皮肾穿刺活检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6000例慢性肾病经皮肾穿刺活检术后的患者,其中156... 目的:通过与超声(US)的对比研究,评价CT对慢性肾病经皮肾穿刺活检术后不同血肿类型及相关肾损伤的显示能力,探讨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在评价经皮肾穿刺活检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6000例慢性肾病经皮肾穿刺活检术后的患者,其中156例术后临床症状比较重者行CT平扫,75例同时行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并对发现血肿的病例通过Volume软件测量血肿体积大小。所有患者在穿刺前、后均行肾脏US检查。结果:CT检测发现72例(46.2%,72/156)血肿,根据CT表现将血肿分为3种类型:肾包膜下血肿55例(76.4%,55/72),合并轻度肾撕裂伤3例(5.4%,3/55);吉氏筋膜下血肿12例(16.7%,12/72),合并轻度肾撕裂伤5例(41.7%,5/12);腹腔血肿5例(6.9%,5/72),合并肾重度撕裂伤4例(80.0%,4/5);2例吉氏筋膜下血肿和3例腹腔血肿并发肾内假性动脉瘤。US检测发现72例血肿,其中发现肾撕裂伤1例。3种类型血肿体积大小分别为(9.55±10.21)ml、(209.85±126.21)ml、(1638.72±291.76)ml;经方差分析两两比较,三组相互之间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T对慢性肾病经皮肾穿刺活检术后轻度并发症的评价与US有同等价值,对严重并发症的评价较US有明显优势。CT对病变既能做出定位诊断,又能得出定性诊断,对指导临床治疗方案有很重要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 穿刺 并发症 螺旋CT 超声
下载PDF
IVIM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早期反应评估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3
作者 熊发奎 崔凤 龚良庚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19年第2期102-105,共4页
目的:本研究拟探讨基于体素内不相干扩散运动(IVIM)成像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早期反应的监测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过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女性患者30例,患者行多b值双指数信号衰减模型的IVIM检查,采用15个b值,分别为0、25、50、75、100、... 目的:本研究拟探讨基于体素内不相干扩散运动(IVIM)成像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早期反应的监测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过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女性患者30例,患者行多b值双指数信号衰减模型的IVIM检查,采用15个b值,分别为0、25、50、75、100、150、200、500、700、800、900、950、1 000、1 200、1 400 s/mm^2。首先将病例分为化疗前组和化疗后组,又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将化疗后组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结果:新辅助化疗前组与化疗后组比较,化疗后组ADC_(slow)值明显增高,f值减小,两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P=0.021),经2周期化疗后有效组与无效组相比,有效组ADCslow高于无效组,f值低于无效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0;P=0.000),ADC_(fast)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408),ADC_(slow)预测性能高于f值,曲线下面积AUC 88.9%,f的AUC为74.3%,ADC_(fast)的AUC为64.9%。通过比较化疗前后两组差值,ΔADC_(slow)与Δf有统计学意义(P<0.05),曲线下面积分别为92.4%、88.9%,ΔADC_(fast)无统计学意义(P=0.211),AUC为70.8%。结论:IVIM在乳腺癌化疗疗效的评估中有价值,其中ADC_(slow)和f值具有潜在对化疗早期反应的评估价值,而ΔADC_(slow)对化疗反应的评估价值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肝脏原发性神经内分泌癌的CT诊断及鉴别 被引量:2
4
作者 赵才勇 胡吉波 +1 位作者 刘陈汉 施伟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8年第7期1134-1137,共4页
目的探讨肝脏原发性神经内分泌癌(NEC)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2016年6月经病理证实的7例肝脏原发性NEC患者的临床、病理及影像资料并总结分析其CT表现。结果 7例患者中单发4例,多发3例,表现为单个较大主灶伴多发... 目的探讨肝脏原发性神经内分泌癌(NEC)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2016年6月经病理证实的7例肝脏原发性NEC患者的临床、病理及影像资料并总结分析其CT表现。结果 7例患者中单发4例,多发3例,表现为单个较大主灶伴多发子灶。肿瘤最大径4.8~17.3cm,4例边界清楚,3例边界欠清。7例密度均欠均匀,可见不同程度囊变坏死。动脉期7例肿瘤实质部分轻中度不均匀强化,门脉期持续强化,其中3例强化范围增加,逐渐向内填充。肿瘤血管显影3例,瘤体边缘包膜样强化2例。侵犯胆囊壁2例;肝内胆管扩张3例;肝门区、后腹膜淋巴结肿大4例。结论肝脏原发性NEC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CT检查对该病诊断与鉴别有一定的价值,确诊仍需依赖病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 神经内分泌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狼疮性肾炎膝关节骨梗死的X线、CT与MR影像表现及其病理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汤丽珠 崔凤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2年第4期343-344,I0010,共3页
目的:探讨狼疮性肾炎合并坏死性小血管炎引起膝关节骨梗死的X线、CT与MR影像学表现及其相应的病理基础。方法:对14例狼疮性肾炎累及膝关节患者行X线、CT及MRI检查,分析其影像学表现,根据病理学改变,影像学将骨梗死分为急性期(6例)、亚... 目的:探讨狼疮性肾炎合并坏死性小血管炎引起膝关节骨梗死的X线、CT与MR影像学表现及其相应的病理基础。方法:对14例狼疮性肾炎累及膝关节患者行X线、CT及MRI检查,分析其影像学表现,根据病理学改变,影像学将骨梗死分为急性期(6例)、亚急性期(3例)和慢性期(5例),并观察其病理改变。结果:骨梗死病变急性期:X线、CT扫描除表现为斑片状骨质疏松,余无阳性所见;MRI于T1WI病灶中央见等至高信号,T2WI压脂像呈以高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示梗死灶内出血骨髓水肿;病灶边缘呈"三环征",对应的病理为含再生血管肉芽组织、残留正常骨髓、周围炎性水肿带。亚急性期:X线、CT扫描表现为小的虫噬样改变,伴有斑点状硬化;T1WI梗死灶中央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压脂像呈等或稍高信号,内部信号不均匀,是死骨块,病灶边缘可见"双环征",对应的病理为肉芽组织死骨吸收带、反应性新骨形成。慢性期:X线、CT扫描呈不规则状、蜿蜒状硬化斑块,T1WI与压脂T2WI均呈低信号,环绕低信号"单环",示坏死组织被肉芽组织和纤维组织替代而发生纤维化和营养不良性钙化或骨化。结论:狼疮性肾炎骨梗死各期有不同的影像学表现和相应的病理学基础,在急性和亚急性期,MRI优于X线平片和CT,在慢性期,X线平片、CT和MRI,均具有特征性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疮性肾炎 骨梗死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螺旋CT与MRI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诊断中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蔡磊 谢安明 《中国现代医生》 2011年第30期89-90,144,共3页
目的比较螺旋CT与MRI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诊治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35例,所有患者均行螺旋CT及MRI检查,对比分析两种检查方法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情况。结果①螺旋CT共诊断0级病变... 目的比较螺旋CT与MRI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诊治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35例,所有患者均行螺旋CT及MRI检查,对比分析两种检查方法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情况。结果①螺旋CT共诊断0级病变4例,I级病变5例,Ⅱ级病变13例,Ⅲ级病变11例,Ⅳ级病变2例。②MRI图像中,35例患者均显示异常,其中Ⅰ级病变13例,Ⅱ级病变12例,Ⅲ级病变9例,Ⅳ级病变1例。MRI可以清晰显示关节滑膜、软骨及骨髓水肿等病变。③MRI对Ⅰ级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率为37.14%,明显高于CT的14.29%,两者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MRI对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显示明显优于CT,可用于其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骶髂关节 MRI CT
下载PDF
腮腺粘液表皮样癌的CT表现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邱焕 江明祥 +1 位作者 邵国良 程国平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7年第12期2272-2275,共4页
目的分析腮腺粘液表皮样癌(MEC)的CT表现,提高其CT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0例(MEC)的CT资料。20例中男7例,女13例,年龄14~71岁,中位年龄45.6岁。对肿瘤的部位、大小、形态、边界、CT密度及增强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目的分析腮腺粘液表皮样癌(MEC)的CT表现,提高其CT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0例(MEC)的CT资料。20例中男7例,女13例,年龄14~71岁,中位年龄45.6岁。对肿瘤的部位、大小、形态、边界、CT密度及增强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20例患者均为单发肿瘤,右侧8个,左侧12个,其中病灶位于腮腺浅叶11个,深叶6个,跨深、浅叶3个。肿瘤最大径约0.6~3.8cm,平均(2.0±0.2)cm;病灶呈类圆形或椭圆形肿块5例,不规则分叶状肿块15例;边缘光整8例,边缘不光整12例,其中病灶周围脂肪间隙模糊4例,局部皮肤受侵3例,下颌后静脉被包埋2例;密度均匀6例,不均匀14例(70%)。CT平扫病灶呈等密度12例,低密度8例;病灶内均未见明显钙化;增强后病灶呈明显强化13例(65%)、中度强化5例、轻度强化2例。伴颈部淋巴结肿大者3例。结论腮腺浅叶、单发、侵袭性生长、强化明显、伴有囊腔形成的肿块以及伴有明显强化的颈部肿大淋巴结可以提示MEC的诊断,CT检查可以准确显示病灶累及的范围,为临床制定治疗策略提供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腺肿瘤 粘液表皮样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鼻肠管放置的临床应用观察
8
作者 傅佳妮 徐聪 严凯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8期153-155,共3页
目的 探讨前馈控制干预在危重症患者超声引导下鼻肠管置入肠内营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超声引导下鼻肠管置管的94例危重症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7例,给予对照组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前馈控制干预... 目的 探讨前馈控制干预在危重症患者超声引导下鼻肠管置入肠内营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超声引导下鼻肠管置管的94例危重症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7例,给予对照组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前馈控制干预,两组均连续干预至患者鼻肠管拔除。对比两组置管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干预前后营养状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置管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8.51%)低于对照组(25.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危重患者营养风险评分(NUTRIC)均下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前馈控制干预应用在危重症患者超声引导下鼻肠管置入肠内营养中,可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下 鼻肠管
下载PDF
结节性硬化的影像诊断 被引量:3
9
作者 瞿华 张峭巍 纪建松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7年第4期346-348,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结节性硬化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分析7例结节性硬化病例的临床、影像学表现并作文献复习。7例中,男性4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38岁;其中3例有轻度的智力障碍,1例有阵发性抽搐;3例有典型的面部皮脂腺瘤及/或腰骶... 目的:探讨分析结节性硬化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分析7例结节性硬化病例的临床、影像学表现并作文献复习。7例中,男性4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38岁;其中3例有轻度的智力障碍,1例有阵发性抽搐;3例有典型的面部皮脂腺瘤及/或腰骶部颗粒斑。结果:7例病人头颅CT扫描都有不同程度的脑室室管膜下及脑皮层、脑白质的钙化结节;头颅MRI表现为室管膜下结节,室壁呈波浪状改变,其中1例可见巨细胞星形细胞瘤;6例可见双肾多发错构瘤,1例可见肝脏错构瘤。结论:结节性硬化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特征性,CT及MRI在结节性硬化中的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节性硬化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提高基层中医院放射科管理能力的实践体会 被引量:2
10
作者 徐丽萍 沈根松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3年第4期412-414,共3页
医学影像发展迅猛,使现在的放射科已进入了全新的数字影像时代,但作为基础条件较差的基层中医院放射科,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能在竞争激烈的医疗行业中立足,医院放射科在内部管理方面,通过加强质控管理、提高人员素质、完善科内... 医学影像发展迅猛,使现在的放射科已进入了全新的数字影像时代,但作为基础条件较差的基层中医院放射科,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能在竞争激烈的医疗行业中立足,医院放射科在内部管理方面,通过加强质控管理、提高人员素质、完善科内绩效机制、提供人性化服务、加强临床沟通等方面进行了实践,并取得了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中医院 放射科 管理
原文传递
急诊髌骨纵行骨折漏诊9例分析与预防
11
作者 钱竹良 谢利峰 《心理医生(下)》 2011年第9期1190-1191,共2页
目的探讨髌骨纵行骨折损伤的损伤机制临床特点、漏诊原因,提高影像科医师对髌骨纵行骨折的认识,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髌骨纵行骨折。结果因髌骨的解剖特点及纵行骨折面位置良好,在常规的正侧位检查中容易漏诊。... 目的探讨髌骨纵行骨折损伤的损伤机制临床特点、漏诊原因,提高影像科医师对髌骨纵行骨折的认识,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髌骨纵行骨折。结果因髌骨的解剖特点及纵行骨折面位置良好,在常规的正侧位检查中容易漏诊。结论对髌骨纵行骨折认识不足、未拍摄髌骨轴位X线片是导致漏诊的主要原因,因而提高对髌骨纵行骨折的认识、拍摄髌骨轴位X线片或者CT扫描是预防漏诊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 髌骨 纵行骨折 漏诊 预防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