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综合学习:内涵、特点与实施 被引量:17
1
作者 王鉴 刘静芳 《中国教育学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0-35,共6页
综合学习是在整体主义思维影响下,依据知识的结构化与课程综合性的特点,强调学生的学习应加强知识间内在联系、应加强与生活经验联系、应加强与生产实践联系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综合学习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学习目标的整合性、学习内容的... 综合学习是在整体主义思维影响下,依据知识的结构化与课程综合性的特点,强调学生的学习应加强知识间内在联系、应加强与生活经验联系、应加强与生产实践联系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综合学习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学习目标的整合性、学习内容的现实性、学习方法的综合性以及学习结果的迁移性。教师组织与开展综合学习活动要着眼于学生的整体发展,围绕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情境、学习方法、学习评价等方面开展整体化设计,将学习过程濡化为核心素养的生成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学习 整体主义 学习设计 综合课程
下载PDF
我国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方法改革及体系建构 被引量:9
2
作者 王鉴 《课程.教材.教法》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7-55,共9页
我国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方法改革二十余年来,先后经历了变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倡导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新型学习方式、强化学科实践为主的教学方法三个阶段。传统讲授法作为学生获得间接经验的主要方法,其优势与不足共存,并在不断完善中发展... 我国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方法改革二十余年来,先后经历了变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倡导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新型学习方式、强化学科实践为主的教学方法三个阶段。传统讲授法作为学生获得间接经验的主要方法,其优势与不足共存,并在不断完善中发展,赫尔巴特的四段教学法为其理论基础。新型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联系学生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有效方法,为教学方法改革注入了生机,形成了教法与学法并重的方法论,杜威的五步教学法为其理论基础。实践教学法以学科实践、跨学科主题实践和综合实践为主要方式,让学生在回归现实生活世界和生产实践中解决真实问题,马克思主义教劳结合理论与马克思主义实践论为其理论基础。三种教学方法以时间次序和使用比重为逻辑,建构了中国特色多元互补的教学方法体系,形成了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方法改革的中国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教育 课堂教学方法 讲授法 探究法 实践法
下载PDF
数字教材赋能知识教学变革的逻辑与路径
3
作者 单新涛 王鉴 《课程.教材.教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5-41,共7页
知识教学是教学活动的根基。数字时代的知识变革赋予知识教学新的特征,主要表现为:教学内容的关联性、整合性和开放性不断增强,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和具身性得以彰显,教学反馈的个性化和过程性更加突出。这些特征有助于化解当下知识教学存... 知识教学是教学活动的根基。数字时代的知识变革赋予知识教学新的特征,主要表现为:教学内容的关联性、整合性和开放性不断增强,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和具身性得以彰显,教学反馈的个性化和过程性更加突出。这些特征有助于化解当下知识教学存在的割裂化、离身化和低效化问题。教材是驱动教学变革的重要力量,数字教材通过重组课程教学内容、引导教学方式变革和优化教学评价而赋能知识教学,最终促进学生发展及其素养提升。把握数字教材赋能知识教学变革的实现路径,应树立与数字时代相适应的教学观念,形成与数字教材性能相匹配的教学方式,慎思数字教材赋能教学变革的限度和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教材 知识教学 教学变革
下载PDF
学生发展增值评价的“学生立场”及实现路径 被引量:7
4
作者 安富海 《教育发展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7-32,共6页
长期以来,受绩效主义影响,我国学生发展评价通过自上而下的目标构建、责任到人的任务分解“、对表对标”的效果评估、赏罚分明的结果反馈和不留情面的责任追究等途径,使整个评价从过程到结果都呈现出客观化的特征,满足了政府对教育管理... 长期以来,受绩效主义影响,我国学生发展评价通过自上而下的目标构建、责任到人的任务分解“、对表对标”的效果评估、赏罚分明的结果反馈和不留情面的责任追究等途径,使整个评价从过程到结果都呈现出客观化的特征,满足了政府对教育管理“公平与效益”的需要,迎合了公众对客观性、公平性评价结果的追求,但却存在将学生发展评价一步步推向既无“教育”也无“人”的极端量化的风险。这不仅助长了教育评价中工具理性的泛滥,而且还引发了教师间、学科间、学校间、区域间的无序竞争,削弱了教育事业的公共性,破坏了教育生态。增值评价和学生发展相遇,为矫正这种错误的评价逻辑提供了新的视角。学生发展增值评价应站在“学生立场”,以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为道德尺度和科学依据,探索增值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路径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发展 增值评价 学生立场
原文传递
五育融合的具身化诠释与实践
5
作者 宋岭 郭元勋 《现代基础教育研究》 2023年第4期140-145,共6页
五育融合作为对全面发展育人本质的一种回归,具有科学性和理论价值,“具身化的存在与发展”为其增加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与阐释空间。而具身思维要求五育回归到其“育人”的本质,以整全的人的存在与发展来联通各育的素养目标和内容,根据... 五育融合作为对全面发展育人本质的一种回归,具有科学性和理论价值,“具身化的存在与发展”为其增加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与阐释空间。而具身思维要求五育回归到其“育人”的本质,以整全的人的存在与发展来联通各育的素养目标和内容,根据儿童原初生活和学习的具身整体性去设置学科课程和综合课程体系,最后用具身参与的综合性学习来实现五育融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的贯彻与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育融合 具身认知 割裂 全面发展 整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