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杉木混交林土壤微生物及生化特征和肥力 被引量:25
1
作者 杜国坚 黄天平 +2 位作者 张庆荣 张浦山 程荣亮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1995年第4期347-352,共6页
测定了杉木与鹅掌楸、拟赤杨、木荷、檫树和香樟等5个树种的混交林土壤特征。结果表明:混交林土壤微生物数量比杉木纯林高7.19%~41.31%,土壤脲酶、转化酶、过氧化氨酶、多酚氧化酶和呼吸强度均比纯林高;土壤有机质、全... 测定了杉木与鹅掌楸、拟赤杨、木荷、檫树和香樟等5个树种的混交林土壤特征。结果表明:混交林土壤微生物数量比杉木纯林高7.19%~41.31%,土壤脲酶、转化酶、过氧化氨酶、多酚氧化酶和呼吸强度均比纯林高;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水解成、速效磷和速效钾普遍高于纯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混交林 土壤微生物 土壤化学 肥力
下载PDF
乐昌含笑的分布与引种 被引量:20
2
作者 盛能荣 刘昭息 丁林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4-30,共7页
乐昌含笑自然分布于我国江西、湖南、广东、广西、贵州5省海拔300~1500m的深山沟谷中,南岭山区为其自然集中分布区,是我国亚热带地区常绿阔叶林顶极群落的建群种之一。该树种在我国浙江富阳、建德等地进行引种栽培试验结果... 乐昌含笑自然分布于我国江西、湖南、广东、广西、贵州5省海拔300~1500m的深山沟谷中,南岭山区为其自然集中分布区,是我国亚热带地区常绿阔叶林顶极群落的建群种之一。该树种在我国浙江富阳、建德等地进行引种栽培试验结果表明,苗期和幼林期的高径生长与原产地相当,大于本地乡土树种深山含笑、乳源木莲的生长量,且具有较强的抗寒性,是一个在我国亚热带地区有较大发展前途的树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昌含笑 地理分布 引种
下载PDF
乐东拟单性木兰育苗技术 被引量:12
3
作者 唐永强 吴家胜 童永明 《江苏林业科技》 2003年第1期37-38,共2页
简介了乐东拟单性木兰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征;结合实际经验,叙述了该树种的采种和育苗技术,为进一步扩大栽培和保护该植物奠定基础。
关键词 乐东拟单性木兰 采种 育苗技术
下载PDF
浙江杉木优良家系区域试验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樊琳 江波 +3 位作者 沈爱华 洪昌端 张甫山 戴国法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1-36,共6页
对杉木优良家系全国区域试验浙江试验点5年生2个地点、9年生1个地点试验林的生长量、木材密度和23年的生长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9年生时来自全国14个种子园112个优良家系(每个种子园选8个家系参试)的生长性状在不同种子园间和家系间... 对杉木优良家系全国区域试验浙江试验点5年生2个地点、9年生1个地点试验林的生长量、木材密度和23年的生长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9年生时来自全国14个种子园112个优良家系(每个种子园选8个家系参试)的生长性状在不同种子园间和家系间均存在极显著的差异;木材密度性状仅在家系间存在差异。生长性状间表型相关极其密切,遗传相关系数为0.746~0.985。生长性状与木材密度为不密切的负相关关系,趋向于呈相对独立遗传。对23年生试验林的生长量调查分析表明,来自不同种子园的家系在种子园来源和种子园内的家系间仍然普遍存在显著的遗传差异。以种子园平均表现为据,来自湖南、福建、贵州3省的种子园及其家系总体表现持续位列前茅;以不同家系为据,在参试的112个家系中选出黔锦屏61、闽建53、湘大堡子30等22个最优良家系,其材积实际增益为135.5%~344.1%,木材密度大于总体平均值0~18.7%。实验林第5和第9年生时评选出的优良家系到第23年生时的准确率分别为31.8%和40.9%。结果同时还揭示,地点间、种子园×地点间存在显著互作效应,表明在浙江试验点,立地等环境条件对杉木生长也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优良家系 区域试验 实际增益 遗传增益 浙江省
下载PDF
杉木优良家系育苗比较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吴家胜 应叶青 +2 位作者 童永波 丁林 周建光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2000年第1期9-13,共5页
对 1 9个杉木初选半同胞优良家系进行育苗试验 ,结果表明 :优良家系种子的发芽势、苗木的抗病性及高生长量平均数分别比对照高 2 0 6%,82 1 %和 33 6%,表现出明显的遗传优势 ;各家系苗高生长量和生长节律上有显著差异 ,千粒质量、场... 对 1 9个杉木初选半同胞优良家系进行育苗试验 ,结果表明 :优良家系种子的发芽势、苗木的抗病性及高生长量平均数分别比对照高 2 0 6%,82 1 %和 33 6%,表现出明显的遗传优势 ;各家系苗高生长量和生长节律上有显著差异 ,千粒质量、场圃发芽率、抗病性和抗寒性上也都有明显差别。因此 ,在杉木育苗管理上应分家系或家系类群采取相应的育苗管理措施。表 6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家系 实生苗 苗木培育 发芽势 苗期管理
下载PDF
杉木混交林营造试验初报 被引量:2
6
作者 蒋妙定 孙敏华 +3 位作者 周子贵 杨水海 丁林 陈登华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53-58,共6页
通过将杉木分别与檫树等10个树种混交试验,结论明显。檫树、木荷、香樟、光皮桦、马褂木、拟赤杨及马昆松适合与杉木混交;深山含笑混交后生长不良,桤木和银鹊树则全部死亡。从林分生长量看,杉木木荷混交林大于杉木纯林;杉木檫树、杉木... 通过将杉木分别与檫树等10个树种混交试验,结论明显。檫树、木荷、香樟、光皮桦、马褂木、拟赤杨及马昆松适合与杉木混交;深山含笑混交后生长不良,桤木和银鹊树则全部死亡。从林分生长量看,杉木木荷混交林大于杉木纯林;杉木檫树、杉木香樟及杉木光皮桦混交林大于或相当于杉木纯林;杉木马褂木及杉木拟赤杨混交林生长量略小于杉木纯林。试验证明,混交林对改良土壤、恢复地力及改善林分生态环境有良好的效果,并有明显的抗性效益和社会效益。混交方式以梅花状和网格状为好,混交比例以1:5~1:6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褂木 光皮桦 木荷 深山含笑 银鹊树 林分生长量 材积生长量 试验研究 速生用材树种 梅花状
下载PDF
马尾松与常绿阔叶树次生混交林的调查及培育试验 被引量:1
7
作者 胡月多 郑富源 +3 位作者 江波 周家骏 邓观贵 欧阳洪云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39-43,共5页
马尾松与常绿阔叶树次生混交林,复层结构,层次明显。其林木生长较马尾松纯林、次生常绿阔叶林为快。经疏伐抚育和适当施肥,促进了生长。
关键词 马尾松 常绿阔叶树 次生混交林
下载PDF
杉木林上下层抚育间伐对比试验 被引量:1
8
作者 赵炳华 傅志刚 陈登华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1994年第1期98-101,共4页
杉木林历来采用下层抚育间伐作业。杉木林上层、下层抚育间伐对比试验说明,上层抚育间伐能比下层抚育间伐显著地提高林分生长量。本文论述了上层抚育间伐显著提高林分生长量的机理,并提出上层抚育可应用于杉木林的首次间伐。
关键词 杉木 疏伐 间伐
下载PDF
全国杉木优良家系区域化苗期试验
9
作者 林协 卜海浪 +3 位作者 郦其浩 洪昌端 邓观贵 欧阳洪云 《林业实用技术》 1989年第8期14-15,共2页
全国杉木优良家系区域化试验中,浙江试验点苗期表现优良的20个家系有,广西8个(占40%),贵州2个,这与杉木地理种源试验结果是一致的。统计分析表明,苗高与种子千粒重相关不紧密。
关键词 杉木—良种繁育—优树选择 优良家系—苗期试验—浙江
下载PDF
建德林场乌龙山林区土壤类型及其宜林特性
10
作者 邓观贵 欧阳洪云 +1 位作者 叶仲节 蒋秋怡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1992年第2期156-162,共7页
建德林场乌龙山林区经调查可划分为2个土类,8个亚类,9个土属和14个土种。这些土壤都具有不同的肥力和宜林特性,因此在生态平衡中的作用和资源开发利用方面都有各自的特点。故在营林过程中应尽力保护自然形成的优良的森林土壤性状,在生... 建德林场乌龙山林区经调查可划分为2个土类,8个亚类,9个土属和14个土种。这些土壤都具有不同的肥力和宜林特性,因此在生态平衡中的作用和资源开发利用方面都有各自的特点。故在营林过程中应尽力保护自然形成的优良的森林土壤性状,在生态效益为主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其经济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类型 乌龙山 林区 宜林特性
下载PDF
浅谈建德林场的森林旅游
11
作者 丁林 王敏 《华东森林经理》 1989年第4期42-43,共2页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提高和闲遐时间的增加,我国旅游业正在迅猛发展,而森林旅游则集消遣娱乐、探险猎奇、怡性保健于一体的优势,倍受广大游客青睐,已成为整个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浙江建德林场地处著名的杭州——新安江——黄山旅游线...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提高和闲遐时间的增加,我国旅游业正在迅猛发展,而森林旅游则集消遣娱乐、探险猎奇、怡性保健于一体的优势,倍受广大游客青睐,已成为整个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浙江建德林场地处著名的杭州——新安江——黄山旅游线。林场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旅游 建德 黄山旅游 消遣娱乐 性保健 奇山 七里 物质生活 森林资源 投资回收率
下载PDF
浙江省马尾松人工林多形地位指数表及林分生长过程表的编制 被引量:8
12
作者 迟健 李桂英 +3 位作者 王伟雄 高智慧 陈家明 蔡富春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68-74,共7页
根据浙江省21个县(市)290块样地的优势解析木和平均解析木数据,以修正的Richards函数为数学模型,用Marquardt迭代法求出优势高、平均高和平均胸径生长曲线的拟合方程,从而编制出多形地位指数表和多形林分生... 根据浙江省21个县(市)290块样地的优势解析木和平均解析木数据,以修正的Richards函数为数学模型,用Marquardt迭代法求出优势高、平均高和平均胸径生长曲线的拟合方程,从而编制出多形地位指数表和多形林分生长过程表。拟合方程中引入一系列形状系数(B1、B2等),因此对该省不同地区、不同生长条件下具有不同线形的马尾松生长曲线,有较好拟合效果。无论在全省或Ⅰ、Ⅱ、Ⅲ类产区(每区含样地90~100块),模拟精度都很高,其中复相关系数达0.99以上,剩余标准差为0.1~0.3。另据Reineke(1993)关于完满立木度同龄纯林胸径与单位面积株数关系的理论,用函数N=C0+C1/(C2+D)进行林分胸径一立木株数相关关系模拟,最后编制出浙江省8~16指数级的马尾松人工林生长过程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多形地位指数表 林分生长过程表 浙江省
下载PDF
国有林森林经理系列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唐正良 刘安兴 +4 位作者 林章豪 陈家明 丁林 邓观贵 唐水强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65-70,共6页
联系浙江省建德林场的森林经理实践,以森林经营方案的编制与修订为重点.回顾和总结国营林场的森林经理实践和技术研究,形成森林经理技术系列研究成果,以指导国营林场的森林经理工作,提高国有林的森林经理水平。
关键词 国有林 森林经理
下载PDF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浙江安息香的生态位和种间关系 被引量:24
14
作者 吴霖东 李婷婷 +9 位作者 傅国林 吴初平 余裕龙 王志高 盛卫星 朱锦茹 江波 焦洁洁 文香英 袁位高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59-474,共16页
通过对分布于浙江省建德林场泷江林区桃花坞的浙江省特有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浙江安息香(Styrax zhejiangensis)所在群落进行实地调查,采用Levins、Shannon、Pianka公式对浙江安息香的生态位特征进行分析,并运用χ^2检验、联结系数(associa... 通过对分布于浙江省建德林场泷江林区桃花坞的浙江省特有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浙江安息香(Styrax zhejiangensis)所在群落进行实地调查,采用Levins、Shannon、Pianka公式对浙江安息香的生态位特征进行分析,并运用χ^2检验、联结系数(association coefficient, AC)、共同出现百分率(percentage of co-occurrence, PC)进行种间联结性分析,为浙江安息香的保护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浙江安息香的重要值为10.74%,位居灌木层物种第3位,是所在群落灌木层的优势种群之一。2)浙江安息香的Levins和Shannon 2种生态位宽度均较大,分别为6.557和1.977。3)与浙江安息香生态位重叠值最大的是柃木(Eurya japonica),说明浙江安息香与柃木具有相似的环境要求,但其之间有负联结倾向,说明二者在利用环境营养空间上会产生竞争并争夺资源。本研究认为,浙江安息香在其生长的阴湿环境下具有较强的生态适应能力,反映出该种群对生长环境的特殊要求。在资源不足的情况下,浙江安息香与箬竹(Indocalamus tessellatus)、柃木、大青(Clerodendrum cyrtophyllum)和冬青(Ilex chinensis)等产生资源竞争,是造成浙江安息香数量少的主要原因。本研究结果可为浙江安息香的保护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安息香 重要值 生态位宽度 生态位重叠 种间联结
下载PDF
香椿天然群体种实性状表型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18
15
作者 吴军 钟志真 +5 位作者 楼君 余峰 余裕龙 傅国林 张烨华 刘军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48-256,共9页
香椿(Toona sinensis(A.Juss.)Roem.)是楝科香椿属植物,其生长迅速,树干通直,素有"中国桃花心木"之称,是珍贵的用材树种,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开发前景。为系统揭示其天然群体表型变异程度和变异规律,对香椿天然分布区内的16... 香椿(Toona sinensis(A.Juss.)Roem.)是楝科香椿属植物,其生长迅速,树干通直,素有"中国桃花心木"之称,是珍贵的用材树种,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开发前景。为系统揭示其天然群体表型变异程度和变异规律,对香椿天然分布区内的16个天然群体9个表型性状进行了分析。采用了巢式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等多种方法,分析了香椿天然群体间和群体内的表型多样性。结果表明,香椿天然群体11个种实性状在群体间和群体内存在显著的差异,群体间表型分化系数为40.209%,群体间变异小于群体内的(59.791%)。果实和种子的平均变异系数分别为13.864%和13.593%,种子的变异系数较小,表明种子的稳定性要比果实的高。对香椿表型性状的聚类分析,将香椿16个天然群体划分为4类。相关结果显示果实质量、果实长度、果宽基、种子长度和种翅长度是影响香椿表型多样性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椿 天然群体 种实性状 表型多样性
下载PDF
薄壳山核桃大砧木嫁接技术 被引量:14
16
作者 王敏 徐永星 +3 位作者 邵慰忠 洪旗 黄泉民 徐奎源 《江苏林业科技》 2010年第2期44-46,共3页
薄壳山核桃是世界著名的干果。大砧木嫁接是良种繁育、品种改良、嫁接授粉树的重要技术手段。该文介绍了接穗的采集时期和贮藏,嫁接部位和"放水"方法,嫁接时期和嫁接方法,嫁接后的管理等方面的成功技术和经验。
关键词 薄壳山核桃 大砧木 嫁接技术
下载PDF
薄壳山核桃17个无性系嫁接试验 被引量:12
17
作者 翁春余 邵慰忠 +4 位作者 叶浩然 洪旗 张浦山 常君 徐奎源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5-38,共4页
对薄壳山核桃17个无性系进行同一无性系2年生播种苗砧木嫁接试验,结果表明,各无性系间嫁接成活率差异显著(P<0.05),成活率最高的是YLJ23,达88.17%,最低的是YLJ6仅为24.20%;嫁接苗新梢当年生长量差异也极显著,新梢最长的是YLJ6,为87 ... 对薄壳山核桃17个无性系进行同一无性系2年生播种苗砧木嫁接试验,结果表明,各无性系间嫁接成活率差异显著(P<0.05),成活率最高的是YLJ23,达88.17%,最低的是YLJ6仅为24.20%;嫁接苗新梢当年生长量差异也极显著,新梢最长的是YLJ6,为87 cm,最短的是YLJ27,为42 cm;嫁接苗接穗基部直径最粗的是YLJ6和YLJ35,为1.21 cm,最细的是YLJ27,为0.94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壳山核桃 嫁接 成活率 育苗
下载PDF
3个薄壳山核桃无性系花粉活力与显微结构比较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李川 辜夕容 +3 位作者 姚小华 王开良 常君 余裕龙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24-328,350,共6页
以薄壳山核桃无性系5号、27号、35号花粉为试验材料,测定了不同处理方式、不同采摘时期和不同出粉次数下的花粉活力,同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花粉形态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不同处理方式、不同采摘时间和不同出粉次数下收集的同一薄... 以薄壳山核桃无性系5号、27号、35号花粉为试验材料,测定了不同处理方式、不同采摘时期和不同出粉次数下的花粉活力,同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花粉形态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不同处理方式、不同采摘时间和不同出粉次数下收集的同一薄壳山核桃无性系花粉,其活力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3个无性系花粉极轴长(P)和赤道轴长(E)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花粉粒形状均为扁球形,具有3个萌发孔,均匀分布在赤道面上;3个无性系花粉赤道面观均呈椭圆形,无性系5号和27号极面观呈近圆形,而无性系35号极面观呈近三角形;3个无性系花粉表面呈颗粒状纹饰,均匀分布着颗粒状的突起,表面纹饰差异不明显。通过研究薄壳山核桃花粉的超显微结构,可为薄壳山核桃品种的起源、演化以及种类间亲缘关系等提供孢粉学依据,为薄壳山核桃的新品种选育、杂交育种奠定初步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壳山核桃 花粉活力 花粉形态
下载PDF
刨花楠母树林营建技术 被引量:10
19
作者 麻建强 何贵平 +3 位作者 骆文坚 万强 樊民亮 陈云龙 《林业科技开发》 2010年第6期112-114,共3页
对建德市寿昌林场绿荷塘林区刨花楠天然林进行改造,营建成母树林。采用了间伐、杂灌清理、垦复、施肥等技术措施,使种子产量显著提高,为天然林改造成采种母树林提供了技术参考。
关键词 刨花楠 母树林 间伐 施肥
下载PDF
杉木混交林营造技术及效益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蒋妙定 周子贵 +2 位作者 孙敏华 邓观贵 杨水海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0-18,共9页
通过对杉木混交试验林9年的试验研究,分析了它的林学原理、林分生长过程与规律及混交效益,总结出杉木木荷、杉木拟赤杨、杉木擦树、杉木马褂木、杉木光皮桦、杉木香樟和杉木马尾松7个成功的以杉木为主的混交林类型及其造林技术,可供生... 通过对杉木混交试验林9年的试验研究,分析了它的林学原理、林分生长过程与规律及混交效益,总结出杉木木荷、杉木拟赤杨、杉木擦树、杉木马褂木、杉木光皮桦、杉木香樟和杉木马尾松7个成功的以杉木为主的混交林类型及其造林技术,可供生产上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混交林 造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