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脓毒症诱发Takotsubo心肌病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葛建辉 葛湘军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26-430,共5页
目的分析脓毒症诱发Takotsubo心肌病(Takotsubo cardiomyopathy,ITC)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宁海县第一医院急诊医学科治疗的241例脓毒症病例,收集患者入院后的临床资料: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心脏超声结果、... 目的分析脓毒症诱发Takotsubo心肌病(Takotsubo cardiomyopathy,ITC)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宁海县第一医院急诊医学科治疗的241例脓毒症病例,收集患者入院后的临床资料: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心脏超声结果、炎症指标及心肌酶谱等实验室参数。根据筛选出的TTC患者,选取同时期的心脏功能正常的脓毒症患者,分为TTC组(n=31)和非TTC组(n=210)。在单变量分析中具有明显统计意义的变量引人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脓毒症诱发TTC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最终TTC组31例,非TTC组210例。TTC组男性明显低于非TTC组(35.5%和56.7%,P=0.027),并且TTC组肌钙蛋白T(cTnT)、氨基末端B型利尿钠前体(NT-proBNP)、肌酸肌酶同工酶(CK-MB)等心肌酶谱指标均明显升高(P<0.05)。在治疗方案上,TTC组使用正性肌力药物的比例明显高于非TTC组(45.2%和26.7%,P=0.034)。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显示,TTC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低于非TTC组(39.5±10.4和59.3±5.7,P<0.001),而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IDs:3.42±0.74和2.59±0.53,P<0.001)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4.62±0.52和4.31±0.51,P=0.002)均较非TTC组增大;TTC组与非TIC组比较舒张功能参数如E波(P=0.160)、A波(P=0.093),E波减速时间(P=0.098)和E与e'(s)之比(P=0.64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cTnT水平升高(OR1.965,95%CI1.122~3.785,P≤0.001)和正性肌力药物(OR1.445,95%CI1.217~4.263,P<0.001)是脓毒症诱发TTC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cTnT水平升高、正性肌力药物是脓毒症诱发TIC的危险因素,对于这类高风险患者需进行早期监测和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Takotsubo心肌病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外泌体在脓毒性心肌病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葛建辉 《心电与循环》 2019年第2期157-159,共3页
有关脓毒性心肌病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目前的研究认为引起脓毒症心肌收缩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主要包括:线粒体功能障碍、肌原纤维对Ca^(2+)的反应降低、β-肾上腺素能受体的下调,此外还包括心肌细胞中存在Toll样受体,诱导NF-κB的局部激活... 有关脓毒性心肌病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目前的研究认为引起脓毒症心肌收缩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主要包括:线粒体功能障碍、肌原纤维对Ca^(2+)的反应降低、β-肾上腺素能受体的下调,此外还包括心肌细胞中存在Toll样受体,诱导NF-κB的局部激活,参与细胞因子表达调节的microRNA表达以及外泌体形成等机制。本研究拟对外泌体在脓毒症心肌病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泌体 脓毒性心肌病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