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急性期心肌梗死的细胞电生理基础和心电图表现(二)--心电图表现、电生理机制和临床诊断要点 被引量:3
1
作者 郭勇娟 葛海燕 李忠杰 《心电与循环》 2016年第2期130-136,共7页
1超急性期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和发生机制 1.1 Q-TC间期延长延长动作电位时程(APD)和Q-TC间期是动作电位复极期的外向离子流(主要为钾电流Iks、Ikr )减少和(或)内向离子流(钠、钙电流)增加,从而导致A PD延长。其机制可能与... 1超急性期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和发生机制 1.1 Q-TC间期延长延长动作电位时程(APD)和Q-TC间期是动作电位复极期的外向离子流(主要为钾电流Iks、Ikr )减少和(或)内向离子流(钠、钙电流)增加,从而导致A PD延长。其机制可能与局部心外膜温度下降、阻抗变化、局部酸中毒和钠内流增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急性期心肌梗死 心电图表现 电生理基础 电生理机制 临床诊断 Q-TC间期延长 细胞 动作电位复极
下载PDF
心电图评分对急性肺栓塞危险程度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4
2
作者 杨亚飞 赵锐炜 《中国现代医生》 2015年第14期11-13,共3页
目的探讨心电图评分对急性肺栓塞(acute pulmonary embolism,APE)危险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我院接受治疗的108例急性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病情将患者分为低危组41例,中危组61例,高危组6例。... 目的探讨心电图评分对急性肺栓塞(acute pulmonary embolism,APE)危险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我院接受治疗的108例急性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病情将患者分为低危组41例,中危组61例,高危组6例。患者入院24 h内采集其心电图,研究心电图波形与危险分层的关系,分析心电图T波导致导联数与右室前后径、肺动脉收缩压(SPAP)、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2)、血液酸碱度(p H值)、动脉血氧分压(Pa CO2)的关系。结果急性肺栓塞患者常见的心电图改变:胸前导联出现193例T波倒置,其中以86例V1患者、58例V2患者为主,其次还有49例V3患者。心电图T波倒置导联数与动脉血p H值、右心室前后径、Pa CO2没有相关性。心电图T波倒置导联数与SPAP呈正相关,与动脉血气分析中Pa O2呈负相关。结论心电图与急性肺栓塞患者的严重程度有良好的相关性,使用心电图检测对急性肺栓塞患者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图 急性肺栓塞 危险分层
下载PDF
动态心电图诊断小儿心脏疾病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3
作者 葛海燕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4年第9期1406-1407,共2页
目的:研究动态心电图诊断小儿心脏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住院心脏病患儿78例,采用动态心电图仪,连续记录常规生活状态下24 h动态心电图,观察心率变化、心律失常以及ST-T的改变。结果78例患儿中,异常心电图检出73例,占93.6%... 目的:研究动态心电图诊断小儿心脏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住院心脏病患儿78例,采用动态心电图仪,连续记录常规生活状态下24 h动态心电图,观察心率变化、心律失常以及ST-T的改变。结果78例患儿中,异常心电图检出73例,占93.6%。在所有异常心电图表现中,心律失常占57.7%,ST-T改变占42.3%。结论动态心电图作为一种无创性、简单、经济、安全、重复性好的检查手段,对小儿心脏疾病诊断可提供可靠的依据,也可以为进一步采取其他诊疗措施如药物或介入治疗及疗效评估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心电图 心脏疾病 儿童
原文传递
梯形图的绘制技巧
4
作者 何方田 杨亚飞 《心电学杂志》 1999年第3期188-190,共3页
梯形图能简明而精确地表达复杂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解释某些特殊的心电现象如隐匿性传导、裂隙现象、折返现象、文氏现象、蝉联现象、超常传导及韦金斯基现象等,使其一目了然.借助梯形图解来判断、证实对某一复杂心律失常的分析、诊断... 梯形图能简明而精确地表达复杂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解释某些特殊的心电现象如隐匿性传导、裂隙现象、折返现象、文氏现象、蝉联现象、超常传导及韦金斯基现象等,使其一目了然.借助梯形图解来判断、证实对某一复杂心律失常的分析、诊断是否正确,同时又能启发和加深对心律失常的理解.一、绘制梯形图的原则1.绘制梯形图之前必须对该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有初步的了解,否则无从下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形图 绘制技巧 心律失常 心电图
下载PDF
单导联鉴别宽QRS波心动过速的临床经验分析
5
作者 葛海燕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3年第34期68-69,共2页
目的 分析比较aVR导联四步法和Ⅱ导联R波峰时限测定法对宽QRS波心动过速的常规心电图鉴别诊断价值,提高临床单导联鉴别宽QRS波心动过速的诊断水平.方法 连续入选心内科初诊心电图为宽QRS波心动过速的患者共123例,通过常规心电图的aVR导... 目的 分析比较aVR导联四步法和Ⅱ导联R波峰时限测定法对宽QRS波心动过速的常规心电图鉴别诊断价值,提高临床单导联鉴别宽QRS波心动过速的诊断水平.方法 连续入选心内科初诊心电图为宽QRS波心动过速的患者共123例,通过常规心电图的aVR导联四步法和Ⅱ导联R波峰时限测定法初步判断心动过速的类型,经心电生理检查或射频消融治疗明确诊断其类型,评价两种方法的准确度、灵敏度与特异度.结果 最终确诊室性心动过速97例,室上性心动过速26例.应用aVR导联四步法正确诊断114例,准确度92.68%(114/123),灵敏度96.55%(84/87),特异度83.33%(30/36),阳性预测值93.33%(84/90),阴性预测值90.91%(30/33);应用Ⅱ导联R波峰时限测定法正确诊断98例,准确度79.67%(98/123),灵敏度86.96% (80/92),特异度69.23% (18/26),阳性预测值90.91%(80/88),阴性预测值60.00%(18/30),其中左室分支折返性室性心动过速和房性心动过速误诊率较高.结论 aVR导联四步法和Ⅱ导联R波峰时限测定法均可正确判断大部分宽QRS波心动过速,但对左室分支折返性室性心动过速和房性心动过速误诊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导联 aVR导联四步法 宽QRS波心动过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