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部参考DEM对IPTA地面沉降监测结果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王洁 李海宁 +1 位作者 张登荣 谢斌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2期208-213,共6页
随着DEM获取途径的多样化,地形相位分量初始化精度对地面沉降信息提取的影响程度和原因需要深入探讨.本文以广东珠三角洲广州与佛山交界区域为实验区,借助两种常用外部DEM(SRTM、ASTER GDEM),利用相干点目标法(IPTA)进行地面沉降提取试... 随着DEM获取途径的多样化,地形相位分量初始化精度对地面沉降信息提取的影响程度和原因需要深入探讨.本文以广东珠三角洲广州与佛山交界区域为实验区,借助两种常用外部DEM(SRTM、ASTER GDEM),利用相干点目标法(IPTA)进行地面沉降提取试验,探索哪一种更适合作为InSAR外部参考的DEM.试验中分别从两种DEM与干涉图的配准精度、DEM自身精度、沉降结果的统计量以及解缠相位、PS点质量分析等方面进行误差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IPTA实验中,SRTM比ASTER GDEM具有更好的应用效果,更适合做外部参考D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干点目标法(IPTA) SRTM ASTER GDEM 误差分析
下载PDF
南海北部临震前海表增温异常与油气藏区分布的关系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洁 张登荣 徐瑞松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79-84,共6页
以南海北部为研究区,利用MODIS SST(sea surfeca temperatare)数据探讨了海水表面增温异常与海域油气藏和天然气藏区分布的关系。研究发现,已勘探的油气区域在临震前有64%的增温概率,可以将临震前海面温度的增温异常作为一种指示深部油... 以南海北部为研究区,利用MODIS SST(sea surfeca temperatare)数据探讨了海水表面增温异常与海域油气藏和天然气藏区分布的关系。研究发现,已勘探的油气区域在临震前有64%的增温概率,可以将临震前海面温度的增温异常作为一种指示深部油气藏赋存的重要标志;结合地质构造与断裂活动特征,认为南海珠江口盆地深水区、台西南盆地、西沙海槽以及笔架南盆地等是油气或天然气水合物可能的赋存地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海表温度 油气藏
下载PDF
中国城市湿地研究进展 被引量:69
3
作者 张慧 李智 +1 位作者 刘光 祝炜平 《湿地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3-107,共5页
城市湿地是现代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调节城市小气候、缓解城市环境污染的重要生态功能。但是,在城市化进程中,由于不合理的开发建设行为,导致大量湿地被破坏,导致湿地退化甚至消失。健康的城市湿地生态系统,对整个城市的生... 城市湿地是现代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调节城市小气候、缓解城市环境污染的重要生态功能。但是,在城市化进程中,由于不合理的开发建设行为,导致大量湿地被破坏,导致湿地退化甚至消失。健康的城市湿地生态系统,对整个城市的生态环境优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保障城市湿地生态系统的安全,成为当前湿地研究的重要内容。主要从城市湿地时空变化状况、城市湿地生态系统功能、城市湿地生态价值评估、城市湿地规划管理和城市湿地的恢复与保护等方面入手,评述目前中国城市湿地的研究进展,指出了当前中国城市湿地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湿地 生态 研究进展 中国
原文传递
机载LiDAR和高光谱融合实现温带天然林树种识别 被引量:43
4
作者 刘丽娟 庞勇 +3 位作者 范文义 李增元 张登荣 李明泽 《遥感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79-695,共17页
将机载LiDAR(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与高光谱CASI(Compact Airborne Spectrographic Imager)数据融合,充分利用垂直结构信息和光谱信息进行温带森林树种分类,并与仅用高光谱数据的分类结果相比较,评估融合数据的树种分类能力。... 将机载LiDAR(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与高光谱CASI(Compact Airborne Spectrographic Imager)数据融合,充分利用垂直结构信息和光谱信息进行温带森林树种分类,并与仅用高光谱数据的分类结果相比较,评估融合数据的树种分类能力。结合样地实测数据,首先用LiDAR获得的3维垂直结构信息对CASI影像上的林间空隙进行掩膜,提取林木冠层子集;然后对冠层子集分层掩膜,利用光谱曲线的一阶微分及曲线匹配技术,实现各树种训练样本的自动提取;利用SVM分类器对两种数据分类并比较精度。结果表明,融合数据的树种分类总体精度和Kappa系数(83.88%,0.80)优于仅使用CASI数据(76.71%、0.71),优势树种的制图精度为78.43%—89.22%,用户精度为75.15%—95.65%,整体也优于仅使用CASI的制图精度(68.51%—84.69%)和用户精度(63.34%—95.45%)。结果表明,机载LiDAR与CASI基于像元的融合对温带森林树种识别的精度较仅高光谱数据有较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DAR 高光谱 融合 光谱微分 SVM 树种分类
原文传递
1974~2007年若尔盖县湿地变化研究 被引量:24
5
作者 蒋锦刚 李爱农 +2 位作者 边金虎 于之锋 雷光斌 《湿地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18-326,共9页
选取1974~2007年期间的5期多源遥感影像数据作为数据源,在解决多源遥感影像(MSS、TM、ETM+和CBERS影像)和多时相(1月、6~9月)影像数据的遥感分类问题上,以模糊物元理论来解释多数据源和多时相数据之间的关系,设计关联函数概率转化的... 选取1974~2007年期间的5期多源遥感影像数据作为数据源,在解决多源遥感影像(MSS、TM、ETM+和CBERS影像)和多时相(1月、6~9月)影像数据的遥感分类问题上,以模糊物元理论来解释多数据源和多时相数据之间的关系,设计关联函数概率转化的多源遥感数据分类物元模型,利用该模型得到了若尔盖县湿地区1974~2007年期间的地物类型分布,并进行了变化检测和概率修正算法处理,揭示了1974~2007年若尔盖县湿地变化特征。2007年,若尔盖县各类型湿地的面积占湿地总面积的比例分别为河流和湖泊1.37%、泥炭沼泽4.23%、沼泽化草甸9.91%和湿草甸6.04%。1974~2007年期间,若尔盖县的河流和湖泊、泥炭沼泽、沼泽化草甸和湿草甸的面积在减少,以旱生植物为主的中、低覆盖度草地、居民点、建筑用地和沙地面积在增加。泥炭沼泽主要向沼泽化草甸、湿草甸演替。人为因素则是在较短时间尺度上影响湿地变化的主要驱动力。不确定性问题仍是遥感分类与变化检测存在的主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炭沼泽 若尔盖县 多源遥感数据 分类 物元模型 变化检测
原文传递
旅游环境舒适度评价及其时空分异——以杭州西湖为例 被引量:22
6
作者 王国新 钱莉莉 +3 位作者 陈韬 杨晓娜 许振晓 祝炜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206-2216,共11页
旅游环境舒适度是影响旅游者出行决策和消费行为的重要因素,进一步影响到目的地适游期长短和旅游设施利用率。影响旅游舒适度的因素主要包括气候与环境两方面。以杭州西湖景区为研究对象,尝试将影响舒适度的空气质量、噪音等环境因素与... 旅游环境舒适度是影响旅游者出行决策和消费行为的重要因素,进一步影响到目的地适游期长短和旅游设施利用率。影响旅游舒适度的因素主要包括气候与环境两方面。以杭州西湖景区为研究对象,尝试将影响舒适度的空气质量、噪音等环境因素与气候因素共同纳入评价体系,选取温度、相对湿度、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噪音5项指标和6个代表性检测点,进行为期1a定时定点检测,在排除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影响的基础上,构建了旅游环境舒适度评价模型,研究景区尺度存在的旅游环境舒适度时空分异特征。研究发现:不舒适时段主要集中在1月上旬到2月下旬,舒适和较舒适时段主要集中于2月下旬到7月中旬、8月下旬到11月下旬;山区与湖区各项环境指标要优于近城区、游客集聚区及交通繁忙区,平均舒适度山区(1.30)>湖心区(1.66)>城区(1.82)>近城区(2.02)>游人集聚区(2.47)>交通繁忙区(2.48)。6个观测点在不同时段表现的舒适度差异也不同,差异最大的时段出现在4月中旬到5月中旬,差异最小时段出现在1月上旬到2月下旬。温湿度与噪音存在反向协同作用,引起环境舒适度变化。温湿度舒适时段往往旅游活动频繁,导致噪音升高降低了旅游环境舒适度。温湿度不舒适期旅游活动减少使得声环境相对舒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环境舒适度 时空分异 温度 湿度 噪音 西湖
下载PDF
内陆水体叶绿素a浓度遥感监测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7
作者 陶然 彭金婵 +2 位作者 张豪 吴永兴 张登荣 《地理信息世界》 2019年第4期44-53,共10页
叶绿素a是反映水体富营养化的一个重要参数,通过遥感方法监测水体叶绿素a浓度是实现内陆水体富营养化动态监测的一个重要途径,但内陆平原水网区地表水体的水体光学特性复杂,遥感反演模型建立困难。文章通过整理、分析国内外前人研究内... 叶绿素a是反映水体富营养化的一个重要参数,通过遥感方法监测水体叶绿素a浓度是实现内陆水体富营养化动态监测的一个重要途径,但内陆平原水网区地表水体的水体光学特性复杂,遥感反演模型建立困难。文章通过整理、分析国内外前人研究内陆平原水网区地表水体叶绿素a卫星遥感监测的数据源和方法,总结了当前在内陆平原水网区地表水体中精度较高的叶绿素a卫星遥感监测方法,分析了各方法的优缺点以及研究过程中的一些挑战、难点,并提出对未来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陆水体 遥感 反演 叶绿素A
下载PDF
城市化对浙江省夏季极端高温事件的影响 被引量:20
8
作者 杨续超 陈锋 +1 位作者 祝炜平 滕卫平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19-726,共8页
基于夏季逐日最高气温和卫星遥感夜间灯光数据,分析了1971—2011年浙江省夏季极端高温事件的变化及其与城市化之间的联系。结果显示,过去41年浙江省绝大多数气象站点的夏季高温日数和高温度日数都呈现出增加的趋势,其中,环杭州湾城市群... 基于夏季逐日最高气温和卫星遥感夜间灯光数据,分析了1971—2011年浙江省夏季极端高温事件的变化及其与城市化之间的联系。结果显示,过去41年浙江省绝大多数气象站点的夏季高温日数和高温度日数都呈现出增加的趋势,其中,环杭州湾城市群、温台沿海城市带和金华-义乌三大城市群地区的夏季高温日数和度日数的增加更显著;基于逐日气温95百分位数和35℃阈值两种高温日定义方法的研究结果相当一致,都表明由于城市热岛效应的存在,使得城市站比农村站具有更多的高温天数和更强的高温强度;进入21世纪,浙江省城市站相对于农村站的高温日数增加更显著,这与2000年以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城市热岛效应 极端高温 夜间灯光 浙江省
下载PDF
城市内涝灾害模拟与灾情风险评估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9
作者 李瑶 胡潭高 +4 位作者 潘骁骏 雷享勇 谢俊杰 徐露洁 王雪 《地理信息世界》 2017年第6期42-49,共8页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城市水系和绿地面积不断缩减,地表硬质化现象持续加重,城市扩张所带来的问题正日益凸显,尤其是汛期强降雨导致的内涝灾害日渐成为亟需解决的城市顽疾。城市内涝灾害模拟及风险评估是推进城市内涝灾害管理...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城市水系和绿地面积不断缩减,地表硬质化现象持续加重,城市扩张所带来的问题正日益凸显,尤其是汛期强降雨导致的内涝灾害日渐成为亟需解决的城市顽疾。城市内涝灾害模拟及风险评估是推进城市内涝灾害管理,减少内涝灾害损失的有效途径。本文在综合近年来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城市内涝产生机理、模型及风险评估的角度对城市内涝的研究进行了详细阐述。在模型方面重点介绍了两种应用广泛的雨洪模拟模型:SCS和SWMM模型,对两者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同时简单归纳了其他雨洪模型。在灾情风险评估方法方面,重点介绍了基于历史灾情数理统计、遥感图像和GIS技术耦合分析和基于指标体系评估等的风险评估方法,并对比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最后对城市内涝模型及风险评估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提出集成多模型耦合的城市雨洪模拟模型以及多学科联合的灾害风险评估研究将成为今后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内涝 形成机理 模拟模型 评估方法
下载PDF
基于COSMO-SkyMed和SPOT-5的城镇洪水淹没信息快速提取研究 被引量:17
10
作者 王嘉芃 刘婷 +4 位作者 俞志强 胡潭高 张登荣 寻丹丹 王冬海 《遥感技术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64-571,共8页
洪水是我国最为频繁的自然灾害之一,如何快速准确地获取洪水淹没范围在救灾减灾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卫星遥感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洪水信息提取的研究中。不同的遥感数据源在洪水信息提取中各有利弊,综合研究雷达影像和可见光影像的... 洪水是我国最为频繁的自然灾害之一,如何快速准确地获取洪水淹没范围在救灾减灾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卫星遥感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洪水信息提取的研究中。不同的遥感数据源在洪水信息提取中各有利弊,综合研究雷达影像和可见光影像的优缺点,建立了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洪水淹没信息快速提取模型。首先,利用灾中第一时间获取的COSMO-SkyMed雷达影像,采用面向对象的方法提取出洪灾发生时的水域空间信息;其次,利用灾前SPOT-5高分辨率光学影像,采用多光谱影像波段运算和决策树分类的思想提取出常态下的水域空间信息;最后,对灾中雷达影像COSMOSkyMed提取的水体和灾前光学影像SPOT-5提取的水体进行空间差值运算,得到洪水淹没范围信息,并利用洪水当天拍摄的无人机遥感影像对结果进行精度评价。将该模型应用于2013年浙江余姚水灾,监测结果表明:在洪水发生后,能够快速获取淹没范围空间信息,并且提取精度达到93.7%,为洪灾的防治以及抗洪抢险救灾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基础数据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SMO-SkyMed SPOT-5 洪水淹没范围 面向对象 差值运算
原文传递
杭州市主城区暴雨内涝灾害风险区划 被引量:16
11
作者 雷享勇 陈燕 +3 位作者 潘骁骏 张路 李瑶 胡潭高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9年第1期105-112,共8页
城市暴雨内涝灾害风险区划对减轻城市灾害损失以及提高防洪抗灾能力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从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承灾体易损性以及防灾减灾能力4个方面出发,在已有洼地积涝提取模型的基础上,采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和模糊综合... 城市暴雨内涝灾害风险区划对减轻城市灾害损失以及提高防洪抗灾能力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从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承灾体易损性以及防灾减灾能力4个方面出发,在已有洼地积涝提取模型的基础上,采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选取内涝灾害频发的杭州主城区进行暴雨内涝灾害风险区划研究,最终生成以30m×30m为基本评价单元的暴雨内涝灾害风险区划图.结果表明,杭州市主城区大部分区域(面积比约为83.12%)风险等级为中等及以下,小部分区域(面积比约为16.88%)风险等级较高,整体表现出较强的空间差异性,呈现出以上城和下城等老城区为中心向外辐射、风险等级逐渐降低的特点,其中富阳区内局部地区由于受地形影响导致风险等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高程模型 洼地模拟 城市内涝 风险区划 杭州
下载PDF
杭州城西湿地保护与利用战略概要 被引量:15
12
作者 董鸣 王慧中 +11 位作者 匡廷云 吴明 林金昌 章志量 卢剑波 邵晓阳 陈波 王繁 蒋跃平 姜丹 李文兵 宋垚彬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5期385-390,共6页
本文是"杭州城西湿地保护与利用战略"的概要.杭州城西湿地是重要的城市湿地,具有多层次、多方面的重要价值,是杭州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障.现代农业发展和城镇化进程正使这片湿地面临面积锐减、环境污染、水系破... 本文是"杭州城西湿地保护与利用战略"的概要.杭州城西湿地是重要的城市湿地,具有多层次、多方面的重要价值,是杭州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障.现代农业发展和城镇化进程正使这片湿地面临面积锐减、环境污染、水系破环、景观破碎和文脉消退的挑战.保护与利用的基本原则是:立足生态,优先保护,合理利用.战略在总体上体现"保护遵从生态系统途径;利用服从生态系统保育"的构想,具体包括:保护生态系统,保障湿地健康;修复生态功能,改善湿地环境;协调流域布局,维护湿地安全;遵从生态保育,发展湿地产业;挖掘民俗传统,创新湿地文化;推动建规立法,创新湿地管理;深化开放合作,打造国际品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杭州城西湿地 生态保护 可持续利用 战略
下载PDF
基于遥感的杭州湾湿地鸻鹬类水鸟适宜生境时空变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15
13
作者 胡越凯 庞毓雯 +2 位作者 焦盛武 黄雨馨 徐俊锋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9年第3期319-328,共10页
鸻鹬类是“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通道上最主要的迁徙水鸟,了解鸻鹬类生境的变化对其种群资源的监测和保护、动物流行病的预防都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杭州湾滨海湿地位于该候鸟迁徙通道中段,是迁徙水鸟一个重要的能量补给站.研究基于1984... 鸻鹬类是“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通道上最主要的迁徙水鸟,了解鸻鹬类生境的变化对其种群资源的监测和保护、动物流行病的预防都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杭州湾滨海湿地位于该候鸟迁徙通道中段,是迁徙水鸟一个重要的能量补给站.研究基于1984—2017年5个时段的Landsat卫星遥感数据,根据不同生境的水分、植被覆盖度、湿度等特征,计算湿地光谱指数,利用监督分类对杭州湾湿地水鸟生境进行分类,并研究生境格局的时空变化,探索杭州湾湿地变化背景下鸻鹬类适宜生境指数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984—2017年间,滨海湿地面积总体增大,边界北移,但鸻鹬类适宜生境面积减少;鸻鹬类适宜生境中,光滩生境的景观趋于连片化,但海三棱藨草生境趋于破碎化;滨海湿地总体的多样性和均匀度有所增加,鸻鹬类适宜生境有向其他生境类型转变的趋势;鸻鹬类适宜生境指数总体呈下降趋势,但近年来在湿地的保护过程中,生境适宜度指数有回升的趋势.人类活动使得湿地中水鸟生境景观的演替速率大幅提升,对鸻鹬类生境构成了一定的威胁,在后期湿地保护的过程中应当考虑对水鸟生境质量加以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湿地 鸻鹬类 适宜生境 生境变化 遥感技术
下载PDF
2000—2010年中国城市空间形态紧凑度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15
14
作者 唐尧 宋瑜 谢俊杰 《生态科学》 CSCD 2016年第3期134-139,共6页
紧凑城市作为一种缓解城市无序蔓延,高效利用土地资源和交通能源的一种可持续的城市形态,对于处于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中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主要以我国35个案例城市为研究对象,利用遥感数据和统计资料,完成了我国城市空间... 紧凑城市作为一种缓解城市无序蔓延,高效利用土地资源和交通能源的一种可持续的城市形态,对于处于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中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主要以我国35个案例城市为研究对象,利用遥感数据和统计资料,完成了我国城市空间形态紧凑度变化特征分析。研究表明,近十年来我国城市建成区扩展呈加速趋势,城市建设用地扩展的弹性系数的均值为2.27,可见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建设用地的效率偏低;与此同时,城市建设用地标准化紧凑度指数的均值由2000年的0.1298降低至2010年的0.1177,城市空间形态紧凑度略有下降,城市空间扩展整体上以外延式扩展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形态 紧凑度 城市化 中国
下载PDF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对城市内涝灾害风险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唐钰嫣 潘耀忠 +5 位作者 范津津 陈燕 王锣洋 张煜洲 王品 胡潭高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11,共11页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类型以及空间配置)变化是诱发城市内涝灾害的重要原因,探究其对城市内涝灾害风险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以杭州市临安建成区为例,提取含有内涝点的子汇水区作为研究样本,采用指标体系方法评估城市内涝灾害风险,并计算区...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类型以及空间配置)变化是诱发城市内涝灾害的重要原因,探究其对城市内涝灾害风险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以杭州市临安建成区为例,提取含有内涝点的子汇水区作为研究样本,采用指标体系方法评估城市内涝灾害风险,并计算区域内最大斑块面积比例等5个典型景观格局指数,同时结合不透水率、植被覆盖度及地形地势等影响因子,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分析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对城市内涝灾害风险的影响。结果显示:(1)在土地利用类型方面,对内涝灾害风险影响的重要性程度依次为:林地>住宅用地>工矿用地;(2)在景观格局特征方面,建设用地斑块的聚集度越高、破碎度越低,内涝灾害风险就越高,绿地斑块对内涝风险的影响则相反;(3)地形地势以及人为因素等其他影响因子对城市内涝灾害风险也会产生显著影响,其中不透水率越高、地表粗糙度越低,内涝灾害风险就越大。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优化城市景观格局以及合理配置土地资源可以有效降低城市内涝灾害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内涝 景观格局 灾害风险 杭州临安 极端降水 降雨 土地利用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时空扫描法在浙江省食源性疾病时空聚集性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6
作者 郭靖娴 刘婷 +2 位作者 齐小娟 陈江 艾顺毅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11期1171-1177,共7页
目的探究时空扫描法在浙江省食源性疾病的时空聚集性分析中的应用,为浙江省食源性疾病的监测与防治提供建议。方法在描述性统计学的分析基础上,利用空间分析法和时空扫描统计法,对浙江省73个区县的食源性疾病监测上报数据进行分析。结... 目的探究时空扫描法在浙江省食源性疾病的时空聚集性分析中的应用,为浙江省食源性疾病的监测与防治提供建议。方法在描述性统计学的分析基础上,利用空间分析法和时空扫描统计法,对浙江省73个区县的食源性疾病监测上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浙江省食源性疾病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发病人群职业占比前三位分别为农民31.48%、托幼儿童10.47%、学生8.16%;年龄分布以0~5岁和26~35岁两类人群为主,占总发病人数的49.40%。食源性疾病在时间和空间上存在明显的聚集性,其中空间聚集区域2015年7个,2016年5个,2017年6个。时间聚类情况为2015年5—12月,2016年6—9月,2017年6—9月。结论食源性疾病存在明显的人群聚集性、时间聚集性和空间聚集性,因此,在制定防控对策时应该尽量有针对性地考虑时空特征和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空扫描统计法 食源性疾病 时空聚集性特征
原文传递
基于AROP程序包的类Landsat遥感影像配准与正射纠正试验和精度分析 被引量:13
17
作者 李爱农 蒋锦刚 +2 位作者 边金虎 雷光斌 黄成全 《遥感技术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3-32,共10页
遥感影像的精确配准和正射纠正是进行图像融合、变化检测、图像镶嵌、定量遥感建模、多时相和多传感器影像协同应用的基础和前提。以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管理局下设LEDAPS(Land-sat Ecosystem Disturbance Adaptive Processing System)... 遥感影像的精确配准和正射纠正是进行图像融合、变化检测、图像镶嵌、定量遥感建模、多时相和多传感器影像协同应用的基础和前提。以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管理局下设LEDAPS(Land-sat Ecosystem Disturbance Adaptive Processing System)课题组开发的配准与正射纠正程序包AROP(Automated Registration and Orthorectification Package)为例,详细阐述了其配准的原理与程序设计流程,并对其配准的精度进行了分析和评价。试验表明:AROP程序包算法能够找出足够的控制点,且控制点分布较为均匀,配准误差小于0.5个像元。误差特征表现为:扫描误差明显大于航向误差,误差的结果与影像漂移、DEM、坡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高程和坡度是影响配准精度的主要因素之一。该程序包目前能够用于对我国CBERS影像的正射校正以及波段不匹配处理,但是对HJ卫星CCD影像数据配准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影像 自动配准 正射纠正 AROP 精度分析
原文传递
水稻生长模型参数的敏感性及其对产量遥感估测的不确定性 被引量:11
18
作者 黄敬峰 陈拉 王秀珍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119-129,共11页
采用全局敏感性分析方法探讨水稻生长模型与遥感数据耦合估产的不确定性问题。以实测数据为基准数据,当ORYZA2000模型的17个输入变量模拟导入可能误差时,模型的地上生物量(WAGT)、叶面积指数(LAI)、籽粒质量(WSO)和叶片氮含量(NFLV)等... 采用全局敏感性分析方法探讨水稻生长模型与遥感数据耦合估产的不确定性问题。以实测数据为基准数据,当ORYZA2000模型的17个输入变量模拟导入可能误差时,模型的地上生物量(WAGT)、叶面积指数(LAI)、籽粒质量(WSO)和叶片氮含量(NFLV)等模拟输出结果显示较大的不确定性,LAI最大变幅超过20%,最终籽粒产量最大变幅超过10%。引起模型输出结果不确定性的输入变量中,水稻播种期的影响最大;模型的驱动变量温度和日照时数的误差对成熟期的产量影响较大;水稻干物质地上叶片质量分数(FLVTB)对所有关于叶片和籽粒生物量的输出结果都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当利用生长模型和遥感数据进行耦合时,水稻播种期、模型的驱动变量如温度、日照时数、FLVTB等数据精度对估产结果有很大影响。比较LAI、NFLV单独或LAI+NFLV同时耦合ORYZA2000模拟中,LAI+NFLV的敏感性指数最高,其次是LAI,NFLV最差。模型耦合估测WSO、WAGT时,水稻移栽后70~80d左右的遥感影像数据是最重要的,必须获得,此期前后20~30d的2次数据也比较重要,而幼苗期和成熟期的遥感数据耦合生长模型对产量和生物量的估测意义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敏感性分析 不确定性分析 生长 模型 水稻 估产
下载PDF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情景模拟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9
作者 刘甲红 徐露洁 +4 位作者 潘骁骏 胡潭高 张登荣 吴祎越 王筱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5期551-560,共10页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Land-Use and Land-Cover Change,简称LUCC)是全球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LUCC模拟模型是研究土地利用演变的重要方法.开展土地利用时空演变和预测模拟的研究,对合理规划土地利用,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Land-Use and Land-Cover Change,简称LUCC)是全球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LUCC模拟模型是研究土地利用演变的重要方法.开展土地利用时空演变和预测模拟的研究,对合理规划土地利用,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中以LUCC为研究对象,综合近年来LUCC动态监测方面的相关研究,对各模型的应用及优缺点进行了详细论述,同时对LUCC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研究发现:1)LUCC预测模型由数量预测向空间预测、由单一模型向耦合模型发展;2)各模型有其优势及适用范围;3)多模型、多技术的综合应用是LUCC发展的必然趋势;4)LUCC模型缺乏对时间多尺度和长时间序列的研究;5)各系统之间的反馈关系以及"人类-环境"关系是LUCC的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UCC 系统动力学 元胞自动机 耦合模型
下载PDF
水稻种植面积遥感估算的不确定性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黄敬峰 陈拉 +1 位作者 王晶 王秀珍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66-176,F0004,共12页
利用研究区地物类别亚米级GPS详查数据及TM影像光谱数据,模拟生成1m分辨率的遥感模拟影像。用3种非参数分类法(最临近法KNN、误差后向传播神经网络BPN,模糊自适应网络FUZZY ARTMAP)和一种参数分类法(最大似然法MLC)对研究区TM影像进行... 利用研究区地物类别亚米级GPS详查数据及TM影像光谱数据,模拟生成1m分辨率的遥感模拟影像。用3种非参数分类法(最临近法KNN、误差后向传播神经网络BPN,模糊自适应网络FUZZY ARTMAP)和一种参数分类法(最大似然法MLC)对研究区TM影像进行硬分类估算水稻面积;还采用BPN全模糊分类、BPN和KNN模糊分类、抽象级结合和测量级结合的多分类器结合方法对遥感影像进行分类估算水稻面积;采用最多数法则的尺度扩展算法,实现由3m空间分辨率参考图提取30m空间分辨率影像像元纯度信息,讨论混合像元问题对遥感影像分类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非参数分类法精度均高于参数分类法,3种非参数分类法之间的差异较小,用最大似然法估算水稻面积的用户精度最高,用K最临近值分类法估算水稻面积的生产者精度最高;水稻类全模糊分类法的面积和真实面积最为接近,水稻类像元内的面积估测和真实面积无极显著差异;多分类器结合的分类法无论采用投票法还是测量级方法都能提高分类的总精度,能够提高水稻类面积提取的精度;研究区在30m空间分辨率的情况下,各类别分类总精度、Kappa系数随像元纯度升高而升高,4种硬分类方法没有对混合像元的分类表现出特别强的能力。本研究最终制作出分类影像像元的分类结果图、分类最大概率值、熵值图和水稻类概率值等4张图层,构成了对研究区分类结果不确定性的空间分布图不确定性图层,为采取进一步降低不确定性的措施提供了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不确定性分析 分类 可视化 水稻种植面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