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64排螺旋CT肺部后处理重建技术在非肺癌性结节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刘加良 陈文宇 +4 位作者 吕晓东 方志仙 孙延豹 杨芝萍 刘倬达 《中国现代医生》 2018年第33期10-13,18,169,共6页
目的探讨64排胸部螺旋CT后处理重建技术在非肺癌性肺结节中诊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12月期间经手术病理确诊的78例肺原位腺癌患者和45例非肺癌患者的64排螺旋CT肺部后处理重建影像资料,比较和总结两者的影像学特征。结... 目的探讨64排胸部螺旋CT后处理重建技术在非肺癌性肺结节中诊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12月期间经手术病理确诊的78例肺原位腺癌患者和45例非肺癌患者的64排螺旋CT肺部后处理重建影像资料,比较和总结两者的影像学特征。结果 (1)非肺癌患者肺部CT后处理重建影像以实性结节多见,周围不规则、边缘毛刺征、血管丛集征和空泡征等少见,纵隔窗显示、病灶钙化和病灶强化等多见。肺原位腺癌患者则以磨玻璃结节多见,周围不规则、边缘毛刺征、血管丛集征和空泡征等多见,未见纵隔窗显示、病灶钙化和病灶强化等,两者在上述影像学特征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2)两组在周围花瓣征和胸膜凹陷征等影像学表现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64排螺旋肺部CT后处理重建技术能更清晰地了解肺小结节的细微影像改变,对判断小结节性质提供了更多的影像学依据,如能进一步与临床资料结合分析,则能有效提高肺结节诊治的临床决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4排螺旋CT 后处理重建技术 肺结节 非肺癌 影像学特征
下载PDF
64排肺部螺旋CT后处理重建技术在诊断肺原位腺癌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加良 陈文宇 +5 位作者 吕晓东 方志仙 沈陆斐 孙延豹 杨芝萍 刘倬达 《中国现代医生》 2018年第30期112-115,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64排肺部螺旋CT后处理重建技术诊断肺原位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12月间经我院胸外科手术确诊为肺原位腺癌的78例患者术前胸部CT后处理重建影像资料进行研究,并分析肺原位腺癌经CT后处理重建后的影像学特征。结... 目的探讨应用64排肺部螺旋CT后处理重建技术诊断肺原位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12月间经我院胸外科手术确诊为肺原位腺癌的78例患者术前胸部CT后处理重建影像资料进行研究,并分析肺原位腺癌经CT后处理重建后的影像学特征。结果影像表现为不均磨玻璃结节样病灶72例,不均实性结节6例。病灶分布:右上尖段2例、右上后段14例、右上前段9例、右中外侧段9例、右中内侧段2例、右下背段3例、右下前基底段3例、右下外基底段3例、右下后基底段3例、左上尖后段10例、左上前段8例、左上舌段4例、左下背段3例、左下前基底段1例、左下外基底段3例、左下后基底段1例。64排螺旋CT后处理重建比普通胸部CT平扫在对肺小结节的细微结构观察上具有显著性的差异。尤其是在边缘毛刺征、周围花瓣征、空泡征、胸膜凹馅征和周围不规则等方面,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64排螺旋CT后处理重建技术能更清晰地了解肺小结节的细微影像改变,并为肺小结节良恶性的判断及手术决策提供重要的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CT 后处理重建技术 肺结节 肺原位腺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