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1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孔单通道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术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3
1
作者 孙方浒 傅斌 +6 位作者 洪涛 柯莽 习海波 陈捷 李飞平 蔡仙国 俞洪元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662-665,共4页
目的 介绍单孔单通道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术的手术方法及经验. 方法 2009年4月至2011年5月采用单孔单通道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术治疗肾囊肿患者42例,男24例,女18例.年龄32~78岁,平均45岁.左侧21例,右侧18例,双侧3例.囊肿大小4.4~ 12... 目的 介绍单孔单通道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术的手术方法及经验. 方法 2009年4月至2011年5月采用单孔单通道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术治疗肾囊肿患者42例,男24例,女18例.年龄32~78岁,平均45岁.左侧21例,右侧18例,双侧3例.囊肿大小4.4~ 12.6 cm,平均6.5 cm.术中采用10 mm套管穿至后腹腔间隙,置入侧视式腹腔镜(带有一个操作通道)操作.沿囊肿边缘分离、切开囊壁,并利用囊腔作为操作间隙,将腹腔镜置入囊腔内操作,切断囊肿边缘一周,再将囊肿顶部自肾周脂肪组织上剥脱. 结果 40例手术顺利完成;2例因囊肿腔张开较差,加用1个5 mm套管协助完成手术.均为单人完成手术.手术时间20 ~ 65 min,平均36 min;术中出血量0~115 ml,平均18 ml.29例术后当天下床活动,13例术后第1天下床活动.术后1~4d拔除引流管;住院时间1~5d,平均2.6d.37例术后随访3~19个月,平均8.2个月.B超或CT复查无复发,未发生其他并发症. 结论 单孔单通道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术与标准后腹腔镜术式比较,美容效果较好,囊肿分离创伤小,手术安全性高,效果好,并可节省人力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囊肿 腹膜后腔 单孔法
原文传递
比较吡柔比星和丝裂霉素于膀胱灌注对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与安全性 被引量:22
2
作者 陈柏康 高莉萍 +5 位作者 俞洪元 蒋武斌 吴松江 卢子文 柯莽 丁崇标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723-725,共3页
目的比较吡柔比星(蒽环类抗肿瘤药)与丝裂霉素(抗肿瘤药)膀胱灌注对预防浅表性膀胱移行细胞癌术后复发的效疗与安全性。方法将83例浅表性膀胱肿瘤术后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分别用吡柔比星和丝裂霉素作膀胱灌注化疗,定期行膀胱镜及血常规... 目的比较吡柔比星(蒽环类抗肿瘤药)与丝裂霉素(抗肿瘤药)膀胱灌注对预防浅表性膀胱移行细胞癌术后复发的效疗与安全性。方法将83例浅表性膀胱肿瘤术后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分别用吡柔比星和丝裂霉素作膀胱灌注化疗,定期行膀胱镜及血常规、肝肾功能检查,观察疗效与副作用。结果吡柔比星组1例(2.3%)复发,丝裂霉素组6例(14.6%)复发,复发率吡柔比星组明显低于丝裂霉素组(P<0.05);膀胱刺激症,吡柔比星组6例(14.3%),丝裂霉素组未出现。结论与丝裂霉素相比,吡柔比星具有膀胱内保留时间短、疗程短、疗效高及门诊治疗方便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吡柔比星 丝裂霉素 膀胱灌注
下载PDF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大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1
3
作者 张浩 俞洪元 《中国性科学》 2019年第5期19-23,共5页
目的探究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transurethral plasmakinetic resection of prostate,PKRP)治疗大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性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7月临海市第... 目的探究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transurethral plasmakinetic resection of prostate,PKRP)治疗大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性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7月临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治的80例大体积(>80mL)BPH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PKPR组(n=40)和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TVP)组(n=40)。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钠下降、血红蛋白下降、膀胱冲洗时间、留置导管时间和住院时间等手术相关指标差异;术后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临床指标[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最大尿流率(Qmax)、膀胱剩余尿量(PVR)]变化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评价手术对两组患者性功能(勃起障碍、精液量减少、逆行射精)的影响。结果 PKPR组患者手术时间、膀胱冲洗时间、留置导管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短于TVP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血钠下降和血红蛋白下降值显著少于TVP组患者,术后1年IPSS、QOL、QOL、Qmax、PVR等临床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TVP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7.5%,3/40)显著低于TVP组患者(32.5%,13/40),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KPR组患者术后共出现2例(5.0%)勃起障碍、1例(2.5%)精液量减少和7例(17.5%)逆行射精,TVP组患者术后共出现8例(20.0%)勃起障碍、6例(15.0%)精液量减少和16例(40.0%)逆行射精,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PKRP治疗大体积BPH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且对患者术后性功能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 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 良性前列腺增生 性功能
下载PDF
尿脓毒血症患者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22
4
作者 蔡仙国 俞洪元 李飞平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585-1587,共3页
目的探讨上尿路结石合并复杂性上尿路感染导致尿脓毒血症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的变化,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医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行经皮肾镜碎石术的上尿路结石患者187例,将术后发生复杂性上尿路感染导致尿脓毒... 目的探讨上尿路结石合并复杂性上尿路感染导致尿脓毒血症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的变化,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医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行经皮肾镜碎石术的上尿路结石患者187例,将术后发生复杂性上尿路感染导致尿脓毒血症的98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将未发生尿脓毒血症的89例患者设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2h体内PCT水平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采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术前PCT和CRP水平均在正常范围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术后12h PCT和CRP水平均显著高于术前,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PCT水平敏感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均高于CRP水平,且阴性似然比低于CRP水平。结论体内PCT水平对临床上尿脓毒血症的诊断有重要意义,其诊断效果优于CRP水平,可协助临床上对尿脓毒血症的早期诊断,临床上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尿路结石 上尿路感染 尿脓毒血症 血清降钙素原
原文传递
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中反折导丝法置放双J管 被引量:18
5
作者 孙方浒 朱汝健 +4 位作者 张文刚 丁崇标 习海波 陈捷 王共先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08年第2期153-154,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中反折导丝法置放双J管的方法。方法:对行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32例术中应用自行设计的反折导丝法置入双J管。结果:32例均成功置入双J管,成功完成手术。结论:应用反折导丝法置入双J管简便省时。
关键词 输尿管支架管 输尿管切开取石术 结石 导丝
下载PDF
ESWL治疗尿路结石的影响因素及疗效评价 被引量:18
6
作者 丁崇标 陈柏康 +6 位作者 俞洪元 王天济 陈三华 李飞平 吴松江 卢子文 柯莽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01年第4期150-152,共3页
目的 :探讨进一步提高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ESWL )的疗效及减少并发症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总结10年来 5 140例 ESWL治疗成功的经验及存在的问题。结果 :ESWL前未作尿、血、肝功能及专科等常规检查可导致严重并发症 ;作低能及急诊 ESWL治... 目的 :探讨进一步提高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ESWL )的疗效及减少并发症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总结10年来 5 140例 ESWL治疗成功的经验及存在的问题。结果 :ESWL前未作尿、血、肝功能及专科等常规检查可导致严重并发症 ;作低能及急诊 ESWL治疗疗效满意。结论 :要减少并发症 ,提高疗效 ,ESWL前常规检查不可忽视 ;肾盂肾盏的解剖结构、类型及患者健康等有关因素易影响结石排净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石术 尿路结石 并发症 ESWL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期间肺部感染分离的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病原菌耐药基因检测 被引量:18
7
作者 叶晓明 朱婉红 +2 位作者 黄连军 程正文 杨平满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66-170,共5页
目的 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化疗期间肺部感染分离的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病原菌耐药性及基因表型,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统计2016年6月-2017年10月收治的420例NSCLC患者在化疗期间肺部感染发生情况,采集感染患者临床标本... 目的 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化疗期间肺部感染分离的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病原菌耐药性及基因表型,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统计2016年6月-2017年10月收治的420例NSCLC患者在化疗期间肺部感染发生情况,采集感染患者临床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采用PCR技术检测产ESBLs病原菌的耐药基因。结果 420例NSCLC患者在化疗期间,97例患者发生肺部感染,感染率为23.10%;共检出革兰阴性菌87株,产ESBLs细菌35株,占40.23%,其中肺炎克雷伯菌占37.14%、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各占28.57%;35株产ESBLs细菌对青霉素及头孢菌素高度耐药,其中对氨苄西林/克拉维酸、氨苄西林、头孢唑林、头孢曲松的耐药率达100.00%,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酶抑制剂复合物部分耐药,耐药率为14.29%~20.00%,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保持良好敏感性;TEM型菌株检出率最高,占31.43%,其次为CTX-M-9型菌株,占25.71%,同时携带两种或两种以上基因型的菌株5株,占14.29%。结论 NSCLC化疗患者肺部感染产ESBLs细菌具有多药耐药的基因表型特征,临床应加强对肺部感染产ESBLs细菌的监测,并根据药敏结果指导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感染 非小细胞肺癌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耐药基因
原文传递
生长抑素联合加贝酯对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细胞因子及肠黏膜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7
8
作者 王鑫 刘爱香 +1 位作者 郑贞苍 侯跃辉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AS 2015年第8期553-555,558,共4页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联合加贝酯治疗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细胞因子和肠黏膜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治疗的68例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生长抑素治疗,观察组联合加贝酯治...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联合加贝酯治疗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细胞因子和肠黏膜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治疗的68例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生长抑素治疗,观察组联合加贝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6.4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16.83±1.56)μg/L,白细胞介素-6(IL-6)(31.86±3.01)μg/L;对照组治疗后TNF-α(24.92±2.67)μg/L,IL-6(50.28±4.27)μg/L,统计学分析显示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浆内毒素(7.13±1.87)EU/ml,血浆二胺氧化酶(DAO)(10.34±2.51)U/L;对照组治疗后血浆内毒素(11.84±3.14)EU/ml,血浆DAO(19.14±4.36)U/L,统计学分析显示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生长抑素联合加贝酯治疗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疗效可靠,有效抑制体内炎性因子反应,降低患者早期肠道通透性,减少内毒素异位,保护肠黏膜功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抑素 加贝酯 老年 重症急性胰腺炎 细胞因子 肠黏膜功能
原文传递
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患者性心理调查与护理干预 被引量:10
9
作者 陈青 柯莽 陈晶 《中国性科学》 2017年第4期141-144,共4页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应用在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及心理状态分析。方法:对我院开展内分泌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10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内分泌治疗,观察组联合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应用在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及心理状态分析。方法:对我院开展内分泌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10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内分泌治疗,观察组联合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焦虑量表评分(48.76±2.41)分,抑郁量表评分(51.81±3.17)分;对照组干预后焦虑量表评分(58.33±6.88)分,抑郁量表评分(64.77±7.28)分,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4666、11.7699,P<0.05)。观察组干预后尿路症状(22.43±3.82)分,肠道症状(11.88±2.65)分,其他症状(21.37±4.08)分,性功能量表中性兴趣(7.21±3.13)分,性愉悦(5.81±2.72)分,性质量(76.51±10.38)分,其中症状量表评分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260、7.5247、7.6762,P<0.05)。对照组躯体功能(60.43±5.87)分,角色功能(62.54±5.39)分,认知功能(56.24±3.86)分,情绪功能(58.27±4.32)分,社会功能(62.18±5.41)分;观察组躯体功能(71.83±11.32)分,角色功能(73.44±12.15)分,认知功能(74.65±9.87)分,情绪功能(70.16±10.85)分,社会功能(72.51±13.22)分,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648、5.9135、12.5266、7.3418、5.2149,P<0.05)。结论: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在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患者中能够改善患者焦虑和抑郁状态,提升治疗后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内分泌治疗 性心理 护理干预
下载PDF
不同口径通道对经皮肾镜取石手术患者术后感染的影响 被引量:11
10
作者 洪涛 柯莽 +2 位作者 俞洪元 蔡永健 张显军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568-1571,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口径通道对经皮肾镜取石手术患者术后感染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0-2015年医院进行治疗的肾结石患者41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标准通道组与微通道组,各209例;标准通道组采用球囊扩张法建立F24... 目的探讨不同口径通道对经皮肾镜取石手术患者术后感染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0-2015年医院进行治疗的肾结石患者41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标准通道组与微通道组,各209例;标准通道组采用球囊扩张法建立F24通道,微通道组采用筋膜扩张法建立F16通道;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结果标准通道组肾结石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肾盂内压、术后发热率均明显低于微通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标准通道组肾结石患者的结石清除率为98.6%显著高于微通道组79.9%,标准通道组肾结石患者的术后感染率7.2%明显低于微通道组24.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共分离出75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共65株占86.7%。结论对肾结石患者而言,采用标准通道进行经皮肾镜取石术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无差异、住院时间短、术中肾盂内压小、结石清除率高、感染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道 经皮肾镜取石手术 感染 肾结石
原文传递
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手术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0
11
作者 蒋武斌 陈柏康 吴松江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12年第6期461-463,共3页
目的:分析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手术并发症的原因,探讨其预防方法,进一步提高手术的安全性。方法:2005年6月~2010年2月采用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409例,统计其并发症发生类型,分析发生原因。结果:术中及... 目的:分析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手术并发症的原因,探讨其预防方法,进一步提高手术的安全性。方法:2005年6月~2010年2月采用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409例,统计其并发症发生类型,分析发生原因。结果:术中及术后发生并发症39例,其中术中并发症12例:因结石移位及局部粘连中转开放7例,血管损伤4例,输尿管横断1例;术后并发症27例:尿漏10例,切口感染2例,结石残留2例,皮下气肿10例,输尿管狭窄3例,其中需要再次手术者7例。结论: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手术并发症的发生主要与手术适应证的选择、手术操作、术中输尿管的切开方式及输尿管支架管的正确放置有关;选择合适的病例、仔细正确的手术操作才能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上段结石 腹腔镜术 并发症
原文传递
后腹腔镜下囊内法肾囊肿去顶术 被引量:9
12
作者 孙方浒 柯莽 +5 位作者 朱汝健 张文刚 蔡仙国 俞洪元 陈湘 申鹏飞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42-544,共3页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治疗单纯性肾囊肿的手术方法 ,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应用自行设计的囊内法对103例(115侧)单纯性肾囊肿病例行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术,囊肿直径4.6~16.7cm,多发囊肿38例。结果 103例(115侧)手术均成功完成。...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治疗单纯性肾囊肿的手术方法 ,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应用自行设计的囊内法对103例(115侧)单纯性肾囊肿病例行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术,囊肿直径4.6~16.7cm,多发囊肿38例。结果 103例(115侧)手术均成功完成。手术时间20~55min,平均(35.4±9.3)min;术中出血5~65mL,平均(15.3±5.9)mL;无腹膜及其他器官损伤。住院时间4~8d,平均5.6d,94例均获随访,3~28个月,平均11.5个月,症状均解除,未见复发及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囊内法去顶术治疗肾囊肿安全、效果好,特别是治疗较大肾囊肿,较常规后腹腔镜手术,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手术时间,术中意外损伤、术后并发症及复发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囊肿 腹腔镜手术 去顶术 治疗学
下载PDF
降钙素原监测在经皮肾镜术后尿源性脓毒症诊治中的意义 被引量:10
13
作者 洪涛 张显军 +3 位作者 王晨 俞洪元 柯莽 朱翮嘉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44-746,共3页
目的了解降钙素原(PCT)监测在经皮肾镜术后尿源性脓毒症诊治中的意义,为临床治疗尿源性脓毒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0月经皮肾镜术后尿源性脓毒症患者50例,其中,脓毒症组30例、严重脓毒症组16例、脓毒症性休克组4例,... 目的了解降钙素原(PCT)监测在经皮肾镜术后尿源性脓毒症诊治中的意义,为临床治疗尿源性脓毒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0月经皮肾镜术后尿源性脓毒症患者50例,其中,脓毒症组30例、严重脓毒症组16例、脓毒症性休克组4例,治疗前后检测3组患者的血清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评价PCT、CRP对尿源性脓毒症的诊断价值。结果 3组患者治疗前血清PCT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清PCT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前血清CPR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症组治疗后的血清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PCT诊断尿源性脓毒症的曲线下面积0.816±0.081、诊断临界值为1.2ng/ml、特异度83.6%、敏感度88.4%、诊断准确率83.6%,血清CRP诊断尿源性脓毒症的曲线下面积0.739±0.055、诊断临界值为40.2μg/ml、特异度71.5%、敏感度81.7%、诊断准确率72.3%。结论动态监测患者PCT对早期诊断尿脓毒症的发生以及判断尿脓毒症病程进展更准确,在评估抗感染治疗疗效方面更准确,值得临床重视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肾镜术 降钙素原 尿源性脓毒症 C-反应蛋白 诊断指标
原文传递
吡柔比星与表柔比星膀胱灌注预防浅表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比较及护理体会 被引量:9
14
作者 陶海娃 韩子华 《海峡药学》 2012年第4期211-212,共2页
目的探讨吡柔比星与表柔比星膀胱灌注预防浅表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比较及护理体会。方法选择68例浅表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随机分为吡柔比星组和表柔比星组。分别予以吡柔比星或表柔比星定期膀胱灌注化疗1年。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复发... 目的探讨吡柔比星与表柔比星膀胱灌注预防浅表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比较及护理体会。方法选择68例浅表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随机分为吡柔比星组和表柔比星组。分别予以吡柔比星或表柔比星定期膀胱灌注化疗1年。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复发率、复发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并回顾了治疗护理方法。结果随访12~66月,平均34.2±8.4个月,吡柔比星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表柔比星组,复发时间明显长于表柔比星组(均P<0.05)。吡柔比星组发生并发症5例,表柔比星组发生并发症3例,两组并发症的的发生率比较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均无明显异常。结论吡柔比星预防浅表性膀胱移行细胞癌术后复发的疗效优于表柔比星,不良反应较少,而配合相应的心理护理、术后规律的灌注化疗,可取得较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表性膀胱癌 吡柔比星 表柔比星 膀胱灌注 疗效 护理
下载PDF
Ⅰ期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无感染征兆结石性脓肾的安全性探讨 被引量:9
15
作者 蒋武斌 郑爱华 《浙江医学》 CAS 2019年第18期1992-1993,1996,共3页
目的探讨Ⅰ期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治疗结石性脓肾的安全性。方法选取68例术前无感染征兆的结石性脓肾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实施Ⅰ期MPCNL38例,先行微创经皮肾造瘘引流、经抗感染治疗后再行Ⅱ期MPCNL30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 目的探讨Ⅰ期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治疗结石性脓肾的安全性。方法选取68例术前无感染征兆的结石性脓肾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实施Ⅰ期MPCNL38例,先行微创经皮肾造瘘引流、经抗感染治疗后再行Ⅱ期MPCNL30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通道数、肾盂尿培养阳性比例、术后血培养阳性、术后发热情况、有临床意义的结石残留率、术后住院时间等。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通道数、肾盂尿培养阳性比例、术后血培养阳性、术后发热情况、有临床意义的结石残留率、术后住院时间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于术前无感染征兆的结石性脓肾,选择性地施行Ⅰ期MPCNL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系感染 经皮肾镜取石术 脓肾
下载PDF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联合小切口膀胱取石术治疗BPH并膀胱结石 被引量:9
16
作者 朱汝健 汪官富 +2 位作者 孙方浒 俞洪元 王天济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685-687,共3页
目的:探讨BPH合并膀胱结石进行同期治疗更为有效的方法。方法:采用TURP联合经皮小切口卵圆钳膀胱取石术治疗BPH合并膀胱结石患者25例。即在电切镜监视引导下,将卵圆钳经耻骨上小切口插入膀胱腔内取石,再行TURP。结果:25例均一次手术成功... 目的:探讨BPH合并膀胱结石进行同期治疗更为有效的方法。方法:采用TURP联合经皮小切口卵圆钳膀胱取石术治疗BPH合并膀胱结石患者25例。即在电切镜监视引导下,将卵圆钳经耻骨上小切口插入膀胱腔内取石,再行TURP。结果:25例均一次手术成功,取石率100%,手术时间35~90 min,平均65 min,其中取石时间3~15 min,平均7 min;术后留置膀胱造瘘管1~3天,留置尿管3~5天;术后住院时间5~8天,平均6.2天。术后随访3~26个月,无结石复发,Q_max>1 5 ml/s。结论:TURP联合小切口卵圆钳膀胱取石术治疗BPH合并膀胱结石,具有取石时间短、创伤小、操作简单及安全有效等优点,尤其适合膀胱较大结石或多发结石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 膀胱结石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小切口
原文传递
半侧卧位后腹腔镜下肾上腺手术体会 被引量:8
17
作者 孙方浒 傅斌 +6 位作者 柯莽 朱汝健 习海波 陈捷 蔡仙国 俞洪元 王共先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509-511,共3页
目的介绍半侧卧位后腹腔镜下肾上腺手术方法及经验。方法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采用自行设计的60°~70°半侧卧位行后腹腔镜下肾上腺手术36例。男20例,女16例。年龄23~67岁,平均43岁。肾上腺皮质腺瘤18例,嗜铬细胞瘤6例... 目的介绍半侧卧位后腹腔镜下肾上腺手术方法及经验。方法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采用自行设计的60°~70°半侧卧位行后腹腔镜下肾上腺手术36例。男20例,女16例。年龄23~67岁,平均43岁。肾上腺皮质腺瘤18例,嗜铬细胞瘤6例,囊肿3例,髓质脂肪瘤2例,神经节细胞瘤1例,淋巴管瘤1例,转移瘤1例,肾上腺皮质增生4例。肿物直径0.5~7.7cm,平均2.6em。肾上腺肿物位于。肾上极上方5例(左2例,右3例),肾上极前内侧10例(左8例,右2例),内上方17例(左8例,右9例)。相对于侧位术式,术中穿刺孔位置前移,分离平面主要位于肾前面及内上方,可避开肾脏对操作的影响,病灶显露满意。结果36例手术顺利完成。手术时间37~145min,平均69min。术中出血量30~100ml,平均48ml。术中发生腹膜破裂6例,闭合后继续完成手术。术后住院时间3~8d,平均5d。35例获随访3~28个月,平均14个月,1例转移性肿瘤患者术后第12个月死于原发病,未发生其他并发症。结论半侧卧位后腹腔镜下肾上腺手术能有效减少肾脏的阻挡,有利于肾上腺区的暴露,可提高手术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 腹腔镜外科手术 体位
原文传递
附睾肿块15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李飞平 《中国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4期233-234,共2页
关键词 附睾肿块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同期电切加电汽化治疗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癌 被引量:7
19
作者 孙方浒 朱汝健 申鹏飞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74-376,共3页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癌的治疗方法.方法对24例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癌患者采用同期经尿道电切加电汽化术(TUEV),并进行术后随访.结果排尿症状均有明显改善,24例中有7例同时患有较严重的心血管疾患和严重的肺功能障碍,在术中及术后...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癌的治疗方法.方法对24例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癌患者采用同期经尿道电切加电汽化术(TUEV),并进行术后随访.结果排尿症状均有明显改善,24例中有7例同时患有较严重的心血管疾患和严重的肺功能障碍,在术中及术后未出现任何并发症.随访6-42个月,4例复发,未发现前列腺窝有肿瘤种植转移.结论同期TUEV治疗前列腺增生并发膀胱癌效果满意,可减轻患者痛苦,减少治疗经费,缩短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 膀胱肿瘤 经尿道电汽化切割术
下载PDF
尿动力学检测在前列腺增生患者中的意义 被引量:6
20
作者 贾利民 张晨光 王艳凤 《中国性科学》 2014年第4期62-64,共3页
目的:分析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尿动力学参数,为个性化治疗前列腺增生症提供依据。方法: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我科收治800名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经直肠指诊、泌尿系彩超,膀胱镜等初步诊断为前列腺增生,对所有患者进一步行尿动力学检查。结果... 目的:分析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尿动力学参数,为个性化治疗前列腺增生症提供依据。方法: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我科收治800名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经直肠指诊、泌尿系彩超,膀胱镜等初步诊断为前列腺增生,对所有患者进一步行尿动力学检查。结果:本组800例患者中,无梗阻8例;可疑梗阻89例,其中逼尿肌收缩无力23例,逼尿肌收缩乏力66例;膀胱出口明显梗阻(BOO)703例,患者中伴不稳定膀胱132例,低顺应性膀胱486例,不稳定膀胱合并低顺应性膀胱18例。平均最大尿流率(8.2±1.5〕mL/s,平均残余尿量(82.6±75.6)mL,急迫尿意时膀胱容量(280.6±171.3)mL,与同期体检中心健康者正常值比较有差异(P<0.05)。顺应性(24.4±16.5)mL/cmH2O,与同期体检中心健康者正常值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尿流动力学检测对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动力学 前列腺增生症 膀胱出口梗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