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边缘城市视角下的区位导向型特色小镇建设路径——以嘉善上海人才创业小镇为例 被引量:21
1
作者 柯敏 《小城镇建设》 2016年第3期49-53,共5页
区别于既有基于产业导向的浙江省特色小镇建设路径,本文结合边缘城市理论,总结了区位导向下通过PPP开发模式推进小镇建设,进而吸引产业集聚、完善服务配套、带动综合开发的特色小镇创建路径,并以嘉善上海人才特色小镇建设实践为例,对其... 区别于既有基于产业导向的浙江省特色小镇建设路径,本文结合边缘城市理论,总结了区位导向下通过PPP开发模式推进小镇建设,进而吸引产业集聚、完善服务配套、带动综合开发的特色小镇创建路径,并以嘉善上海人才特色小镇建设实践为例,对其区位选择、开发模式、产业空间组织、环境生态营造等方面提出了规划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城市 特色小镇 PPP 浙江嘉善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特色小镇带动思路与路径研究——以开化桐村镇为例 被引量:9
2
作者 倪毅 罗成书 《小城镇建设》 2018年第8期122-128,共7页
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目的在于解决当前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和农村发展不充分的问题,如何将中央战略决策落实到具体实践,是当前所需关注重点。本文通过对比特色小镇发展理念和乡村振兴目标任务,提出特色小镇可以成为带动乡村... 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目的在于解决当前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和农村发展不充分的问题,如何将中央战略决策落实到具体实践,是当前所需关注重点。本文通过对比特色小镇发展理念和乡村振兴目标任务,提出特色小镇可以成为带动乡村发展的龙头和载体,并选取浙江省衢州市开化县桐村镇为案例,在对其文化底蕴深入挖掘的基础上,打造以"桐花"为主题的特色小镇,并以此为核心,发展链式产业,建设乡村联盟,形成点状拉动和网状突破的格局,从而实现桐村镇的整体振兴,以期为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地实施提供发展思路和具体的实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特色小镇 开化 桐村
下载PDF
旅游业的要素禀赋、产业集聚与本地市场效应:中国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5
3
作者 张海霞 张旭亮 《商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0-96,共7页
文章梳理旅游产业组织演化规律,分析旅游业中要素禀赋、产业集聚与本地市场效应的相互关系,基于新贸易理论的基本假设,利用旅游和经济社会发展数据,验证中国旅游本地市场效应的存在性。研究发现:中国旅游全行业和旅行社行业不存在明显... 文章梳理旅游产业组织演化规律,分析旅游业中要素禀赋、产业集聚与本地市场效应的相互关系,基于新贸易理论的基本假设,利用旅游和经济社会发展数据,验证中国旅游本地市场效应的存在性。研究发现:中国旅游全行业和旅行社行业不存在明显的本地市场效应;旅游景区在不同模型中均存在本地市场效应;旅游饭店及其他行业只有在考虑要素禀赋的模型中显示存在本地市场效应。研究表明,在旅游市场化的背景下,中国部分旅游行业已受到规模报酬递增影响,出现旅游产业集群化趋势,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和本地市场效应的规模经济同时存在于旅游景区、旅游饭店及其他行业,本地市场效益将逐渐代替要素禀赋成为中国旅游业持续增长的新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业 本地市场效应 要素禀赋 旅游产业集聚
下载PDF
“十三五”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策略取向 被引量:1
4
作者 周世锋 《浙江经济》 2014年第23期26-27,共2页
“十三五”是浙江提升海洋“两区”建设水平、打造海洋强省的关键时期。浙江海洋经济的发展,必须呼应海洋强国建设、呼应“两带一路”国家战略,呼应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必须为推进浙江经济转型发展、建设美丽浙江、优化国土空间做出贡... “十三五”是浙江提升海洋“两区”建设水平、打造海洋强省的关键时期。浙江海洋经济的发展,必须呼应海洋强国建设、呼应“两带一路”国家战略,呼应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必须为推进浙江经济转型发展、建设美丽浙江、优化国土空间做出贡献、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经济发展 浙江经济 策略取向 区域一体化 国家战略 转型发展 长三角 国土
下载PDF
构建“一核两翼三圈九区多岛”发展格局 被引量:1
5
作者 周世锋 《浙江经济》 2011年第7期16-17,共2页
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的建设,需要发挥不同区域的比较优势,以海引陆、以陆促海、海陆联动、协调发展,构建“一核两翼三圈九区多岛”
关键词 经济发展格局 海洋经济发展 协调发展 示范区
下载PDF
五个“不”分类推进特色小镇建设 被引量:1
6
作者 柯敏 周世锋 秦诗立 《浙江经济》 2017年第12期46-47,共2页
浙江特色小镇经过两年多的培育发展,在"不会凭空而来、不是孤立独行、不能简单复制、不能一蹴而就、不应有形无魂"五个"不"方面做得不错,建设颇具成效。
关键词 分类推进 浙江特色 辐射带动能力 块状经济 都市区 服务业集聚区 孵化项目 龙泉青瓷 互联网大会 小城市
下载PDF
浙江成就 新中国成立75周年特别呈现
7
作者 黄勇 郑晓峰 +7 位作者 明文彪 秦诗立 张善坤 潘毅刚 卫龙宝 雷祥雄 盛世豪 徐迅 《浙商》 2024年第10期83-99,共17页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时光不语,在天地间绘就万干气象。75年来,勤劳、勇敢、智慧的浙江人民大力弘扬“浙江精神”,攻坚克难、开拓创新,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浙江特色的发展之路,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和富足,绘就了一幅波澜壮阔、...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时光不语,在天地间绘就万干气象。75年来,勤劳、勇敢、智慧的浙江人民大力弘扬“浙江精神”,攻坚克难、开拓创新,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浙江特色的发展之路,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和富足,绘就了一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浙商发展研究院(浙商智库)、《浙商》杂志联快推出“浙江成就——新中国成立75周年特别呈现”,邀请专家勾勒这幅壮阔画卷的方方面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精神 浙江特色 历史画卷 浙商 新中国成立 气势恢宏 攻坚克难 开拓创新
下载PDF
共同富裕背景下被撤并乡镇驻地集镇打造城乡融合节点思路研究——以浙江省为例
8
作者 柯敏 黄勇 +1 位作者 潘毅刚 罗成书 《小城镇建设》 2024年第1期83-91,共9页
被撤并乡镇原政府驻地集镇作为“由镇变村”逆向城镇化发展的特殊类型,分布量大面广,是城乡融合、差异互动的重要节点。通过对浙江省不同地区50个被撤并乡镇原政府驻地集镇发展情况的实地调查研究,发现其面临美丽城镇和美丽乡村“两不... 被撤并乡镇原政府驻地集镇作为“由镇变村”逆向城镇化发展的特殊类型,分布量大面广,是城乡融合、差异互动的重要节点。通过对浙江省不同地区50个被撤并乡镇原政府驻地集镇发展情况的实地调查研究,发现其面临美丽城镇和美丽乡村“两不靠”的尴尬困境,未能发挥在特色产业、居住功能、文化价值、资源利用等方面的应有价值,发展严重滞后。在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战略背景下,发挥好老集镇城乡融合节点作用,加快推动转型发展,对于消除新型城镇化发展盲区、优化城乡发展格局,实现乡村振兴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城乡融合 被撤并乡镇 驻地集镇 共同富裕 浙江省
下载PDF
浙江省旅行社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罗成书 杨杨帆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1-87,100,共8页
旅行社影响着旅游产品的空间串联及整合,分析其在特定区域内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对进一步提高旅游业的发展水平、提升旅游经济效益具有重要作用。建立包含2277个旅行社点要素的浙江省旅行社地理信息系统,运用最邻近分析、缓冲区分析、... 旅行社影响着旅游产品的空间串联及整合,分析其在特定区域内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对进一步提高旅游业的发展水平、提升旅游经济效益具有重要作用。建立包含2277个旅行社点要素的浙江省旅行社地理信息系统,运用最邻近分析、缓冲区分析、核密度分析等方法,探究浙江省旅行社空间分布特征,并利用多元逐步线性回归方法探索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浙江省旅行社空间分布存在集聚特征,形成了1个高密度区(杭州),两个次高密度区(宁波、温州)。空间分布特征表现为单核心,带状连片分布,沿海多,内陆少。旅行社表现出以县级居民点为中心的距离衰减规律。常住人口密度、出口总额、第三产业产值、3A级及以上景区密度对旅行社空间分布有显著影响,出口总额为负相关,其他为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行社 空间分布 影响因素 地理信息系统 浙江省
下载PDF
缙云“五鼎同举” 推进山区县高质量发展的启示
10
作者 王艺 胡剑锋 +1 位作者 薛宪方 丁钧盛 《新农村》 2024年第5期5-7,共3页
浙江省将山区26县高质量发展作为共同富裕标志性成果扎实推进,缙云县“五鼎同举”,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做法和经验值得学习借鉴。1.念好“山海经”,走好“共富路”,山区县高质量发展的缙云实践缙云县地处浙南腹地,是“八山一水一分田”的... 浙江省将山区26县高质量发展作为共同富裕标志性成果扎实推进,缙云县“五鼎同举”,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做法和经验值得学习借鉴。1.念好“山海经”,走好“共富路”,山区县高质量发展的缙云实践缙云县地处浙南腹地,是“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典型山区县。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政策支持下,缙云加快高质量发展步伐,精准发力补短板,全力以赴促改革,不断谋求跨越赶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山一水 补短板 共富 做法和经验 缙云 山海经 高质量发展 标志性成果
原文传递
提升民营企业参与浙江科技创新质效
11
作者 薛峰 秦诗立 毛翰宣 《浙江经济》 2024年第2期43-45,共3页
以民企为重要主体,深入推进科技创新,聚力构建富有浙江特色的全域创新体系和热带雨林生态,加快提升全省科技创新的高活力、强韧性质效民营企业是科技创新的重要主体。2023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上强调:“有能力、... 以民企为重要主体,深入推进科技创新,聚力构建富有浙江特色的全域创新体系和热带雨林生态,加快提升全省科技创新的高活力、强韧性质效民营企业是科技创新的重要主体。2023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上强调:“有能力、有条件的民营企业要加强自主创新,在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和科技成果转化中发挥更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营企业 科技成果转化 创新体系 自立自强 全国政协 浙江特色 自主创新 热带雨林
下载PDF
核电项目带动滨海城镇协同发展的路径研究——以浙江三澳核电项目为例
12
作者 罗成书 郭亚欣 张庆麟 《小城镇建设》 2023年第11期78-84,共7页
核电项目与周边的滨海城镇既是独立的社会经济单元,又是统一的社会经济运行体。核电项目与滨海城镇融合,共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也是核电项目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核电项目与周边滨海城镇的关系通常会经历冲突、妥协和融合3个阶段。“融... 核电项目与周边的滨海城镇既是独立的社会经济单元,又是统一的社会经济运行体。核电项目与滨海城镇融合,共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也是核电项目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核电项目与周边滨海城镇的关系通常会经历冲突、妥协和融合3个阶段。“融合”阶段最重要的是解决好核电项目与滨海城镇的协同发展问题。协同发展包括两个层次:一是核电项目与周边滨海城镇的协同;二是实现区域内部各滨海城镇及各功能板块的一体化协同发展。在此基础上,通过研究浙江三澳核电项目与周边滨海城镇的关系,提出协同发展的重点包括空间协同、产业协同、设施协同及生态协同,认为这4个方面均应围绕核电项目这个变量进行重整重构,找到协同发展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项目 滨海城镇 协同发展 浙江
下载PDF
宁波前湾沪浙合作发展区建设路径
13
作者 柯敏 张博闻 +2 位作者 周璐 张庆麟 罗煜 《科学发展》 CAS 2023年第2期76-82,共7页
宁波前湾沪浙合作发展区是探索长三角省际毗邻区域协同发展的先手棋。要锚定“上海配套功能拓展区和非核心功能疏解承载地”的总体定位,坚持市场主导的规律性、设施联动的先导性和政策供给的有效性,积极挖掘沪浙特色优势和共性需求,从... 宁波前湾沪浙合作发展区是探索长三角省际毗邻区域协同发展的先手棋。要锚定“上海配套功能拓展区和非核心功能疏解承载地”的总体定位,坚持市场主导的规律性、设施联动的先导性和政策供给的有效性,积极挖掘沪浙特色优势和共性需求,从增强长三角区域连接性、经济集聚度和政策协同性角度出发,坚持全方位合作,沪浙共建形态上多中心、功能上一体化、配置效率最大化的全球城市功能区和命运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一体化 配套功能拓展 非核心功能疏解 沪浙合作 宁波前湾
下载PDF
从行政到善政——对“十四五”时期行政体制改革的思考与建议
14
作者 潘毅刚 《浙江经济》 2020年第10期25-27,共3页
"十四五"时期,应加快行政体制从行政向善政转变,建立善政善治、包容高效、廉洁法治、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以构建完善的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现代化行政体制改革事关重大,一端连着国家政治体制,一端连着市场经... "十四五"时期,应加快行政体制从行政向善政转变,建立善政善治、包容高效、廉洁法治、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以构建完善的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现代化行政体制改革事关重大,一端连着国家政治体制,一端连着市场经济和社会体制,是我国体制改革的"上下结合部"。行政体制改革不仅是机构撤、改、并,人员增、减、调,更是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政府部门之间关系的再调整、再优化、再适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理能力现代化 国家治理体系 政府与市场 国家政治体制 行政体制改革 政府与社会 服务型政府 人民满意
下载PDF
“为企业赋能”的三个视角
15
作者 潘毅刚 《浙江经济》 2020年第6期8-10,共3页
"为企业赋能",要换位思考,要有短中长期辩证视角:长期看制度预期、中期看科技创新、短期看成本环境"为企业赋能"是2020年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一句话,令人眼前一亮。一是当前形势下企业确实需要赋予其动能,这是... "为企业赋能",要换位思考,要有短中长期辩证视角:长期看制度预期、中期看科技创新、短期看成本环境"为企业赋能"是2020年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一句话,令人眼前一亮。一是当前形势下企业确实需要赋予其动能,这是中央提出"六稳"中稳企业、稳预期的关键,失去动能,哪里还能稳;失去能动性,哪里还有持续预期?当下疫情之下,更是需要为举步维艰的企业赋能。二是赋能这个词与企业有共鸣。赋能一词是近些年企业家们经常讲的一个词汇,用企业的语言,讲政府要干的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工作报告 赋能 制度预期 换位思考 辩证视角 举步维艰 能动性 浙江省
下载PDF
新生中小城市与原行政区协同发展路径研究--以龙港市为例
16
作者 罗成书 郭鹏程 +2 位作者 柯敏 王琳 汤阳 《小城镇建设》 2021年第10期93-99,共7页
以特大城镇为切入点培育新生中小城市,对我国新型城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何避免新生中小城市与原行政区地域分割的弊端,实现两地协同发展,是未来培育新生中小城市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浙江省龙港市是我国近年通过“撤镇设市”而... 以特大城镇为切入点培育新生中小城市,对我国新型城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何避免新生中小城市与原行政区地域分割的弊端,实现两地协同发展,是未来培育新生中小城市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浙江省龙港市是我国近年通过“撤镇设市”而来的新生中小城市,与原行政区苍南县在区域战略空间、产业体系、重大平台、公共服务、要素资源等方面具有协同发展的必要。研究提出两地协同发展的路径包括:协同建立有利于区域一体化的战略空间、协同建立面向未来的新产业集群、协同建立互通互联的区域设施网络、协同建立高效有力的协调机制,以期为全国新生中小城市培育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中小城市 协同发展 路径研究 龙港市
下载PDF
新时代优化浙江空间布局的若干建议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世锋 王琳 《浙江经济》 2019年第23期27-29,共3页
面向"十四五"及更长时期,浙江空间布局优化应遵循"543"总体思路:即遵循"五个化"布局导向、推进"四大建设"空间协同、形成"三力并举"的总体生产力布局空间是经济社会活动的物质载体,... 面向"十四五"及更长时期,浙江空间布局优化应遵循"543"总体思路:即遵循"五个化"布局导向、推进"四大建设"空间协同、形成"三力并举"的总体生产力布局空间是经济社会活动的物质载体,空间布局是引导各类保护和开发行为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空间格局从"两片四区""三区三带"发展到"一体两翼",区域结构逐步转向多维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力布局 一体两翼 空间布局 空间协同 经济社会活动 空间格局 保护和开发 物质载体
下载PDF
数字政府建设“十标准” 被引量:2
18
作者 潘毅刚 《浙江经济》 2020年第10期79-79,共1页
近二三十年来,数字政府逐渐成为各国推动治理变革的重要手段。数字政府既是一次全方位、系统性、重塑性变革,又是推动经济社会全面数字化转型的新型政府运行模式。如何从碎片化、局部、封闭、传统的政务信息化加快向更加一体化、更加开... 近二三十年来,数字政府逐渐成为各国推动治理变革的重要手段。数字政府既是一次全方位、系统性、重塑性变革,又是推动经济社会全面数字化转型的新型政府运行模式。如何从碎片化、局部、封闭、传统的政务信息化加快向更加一体化、更加开放、更加协同、更加智慧的数字政府加快转变,构建以大数据驱动的政务新机制、新平台、新渠道,形成"用数据对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服务、用数据创新"的现代化治理模式,是"十四五"时期和未来政府改革的重要内容。数字政府的关键词不是"数字"而是"政府"。要从十个维度判断数字政府是否达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务信息化 数字化转型 数据服务 治理变革 大数据驱动 运行模式 数据决策 治理模式
下载PDF
理解共同富裕 被引量:1
19
作者 潘毅刚 《浙江经济》 2021年第1期79-79,共1页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不仅展望“十四五”的五年,还对中国迈向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作出了战略安排。这是十九大作出两阶...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不仅展望“十四五”的五年,还对中国迈向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作出了战略安排。这是十九大作出两阶段战略部署之后第一次编制的五年规划,也是新世纪以来我国第一次在五年规划中对十五年远景目标进行擘画。2035年的远景目标,用一个词概括,就是基本实现现代化。何为现代化?学界有不少研究,比如布莱克现代化10项标准;又比如20世纪60年代学者坎特里尔在其著作《人类事务模式》一书中,用11个“结构变量”所构成的复合指数,来测量14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管窥一个国家现代化的相对程度;再比如20世纪70年代美国社会学家英克尔斯提出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等现代化度量10项标准。参考这些对现代化度量的研究方法,结合《建议》中的提法,笔者以为,四大指标是对我国2035年基本现代化进行度量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实现现代化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远景目标 结构变量 特里尔 五年规划 英克尔斯 十九大
下载PDF
打通营商环境优化最大堵点,持续释放市场活力
20
作者 秦诗立 《浙商》 2023年第15期55-55,共1页
《意见》具有重大战略和现实意义,营商环境优化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基础。经济高质量发展建立在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发展环境的基础上,无论是对民营经济还是对公有经济,只有打通影响营商环境优化的所有堵点,才能形成可预期、可持续、... 《意见》具有重大战略和现实意义,营商环境优化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基础。经济高质量发展建立在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发展环境的基础上,无论是对民营经济还是对公有经济,只有打通影响营商环境优化的所有堵点,才能形成可预期、可持续、高畅通、高效率的营商环境,才能真正激发出、维持住市场活力,经济发展也才能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商环境 公有经济 市场活力 民营经济 预期 持续释放 《意见》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