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现状与对策 被引量:3
1
作者 杨杰 方莉萍 《华夏教师》 2015年第6期65-66,共2页
数学阅读能力是一种重要的数学素养,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教师指导学生数学阅读的过程密切相关。本文从研究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内涵入手,在分析目前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培养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 数学 阅读能力
下载PDF
本真阅读 快乐作文——浅谈在低学段阅读教学中通过仿写策略架构写话教学 被引量:2
2
作者 杨蓥 《名师在线》 2019年第10期53-54,共2页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作文教学要与阅读教学密切结合。"这就明确地告诉我们,读和写是相辅相成的。在课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写话指导、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写话资源、给学生提供有效借鉴的对象和创造的依据、及时...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作文教学要与阅读教学密切结合。"这就明确地告诉我们,读和写是相辅相成的。在课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写话指导、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写话资源、给学生提供有效借鉴的对象和创造的依据、及时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模仿和创造性表达训练,无疑能够降低低年级学生的写话难度,激发学生的写话兴趣,提高学生的写话能力,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写话教学 阅读教学 仿写
下载PDF
一种易被忽略的美术课程“整合” 被引量:2
3
作者 刘永永 《中国中小学美术》 2018年第11期20-22,共3页
学科整合是教师研究课程、创生课程和研究课堂教学的重要课题,也是实现综合育人目标的有效手段。在实践中,各学科教师探索学科整合的操作方法,打通几个学科教研的界限,共同来研究课程整合的问题,这是课程从分科的碎片化教学走向一体化... 学科整合是教师研究课程、创生课程和研究课堂教学的重要课题,也是实现综合育人目标的有效手段。在实践中,各学科教师探索学科整合的操作方法,打通几个学科教研的界限,共同来研究课程整合的问题,这是课程从分科的碎片化教学走向一体化教学的有效尝试,对提升教师的课程素养,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具有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术课程 学科整合 忽略 学科教师 综合思维能力 课堂教学 一体化教学 研究课程
原文传递
创设生动有效情境,构建轻负高质课堂 被引量:2
4
作者 马银娟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2年第3期116-117,共2页
小学生的思维以直观形象为主,他们容易接受真实的、具体的事物,在特定的情境中会产生一定的情感,因此,我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努力创设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情境,构建轻负高质的课堂,从而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效果。下面我结合自己... 小学生的思维以直观形象为主,他们容易接受真实的、具体的事物,在特定的情境中会产生一定的情感,因此,我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努力创设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情境,构建轻负高质的课堂,从而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效果。下面我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谈谈小学信息技术课中创设有效情境的具体策略,供大家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教学效果 高质 教学过程 信息技术课 小学生
下载PDF
落实语文要素 培养想象能力——想象要素的编排及阅读教学方法 被引量:2
5
作者 魏巍 《小学语文》 2021年第12期23-26,共4页
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从阅读和表达两个方面有计划地编排了关于想象能力的语文要素,尝试为学生想象能力的发展建立训练体系。聚焦想象要素,通过解析要素明确教学转化路径,立足选文加强阅读实践,关注表达提升想象思维,可以有效促进学生想... 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从阅读和表达两个方面有计划地编排了关于想象能力的语文要素,尝试为学生想象能力的发展建立训练体系。聚焦想象要素,通过解析要素明确教学转化路径,立足选文加强阅读实践,关注表达提升想象思维,可以有效促进学生想象能力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要素 想象能力 教学方法
下载PDF
谈“美术优质课”的几个盲点 被引量:2
6
作者 刘永永 《中国美术教育》 2013年第5期18-19,共2页
作为县级分赛组的评委之一,笔者对市级美术优质课预赛十节课可以用“欣喜、悲壮”来形容。欣喜的是,年轻美术教师对美术教学的执着信念,使优质课质量明显提高,让评委耳目一新。悲壮的是,由于出线名额有限,竞争惨烈,不得不忍痛割... 作为县级分赛组的评委之一,笔者对市级美术优质课预赛十节课可以用“欣喜、悲壮”来形容。欣喜的是,年轻美术教师对美术教学的执着信念,使优质课质量明显提高,让评委耳目一新。悲壮的是,由于出线名额有限,竞争惨烈,不得不忍痛割爱,许多课进不了下一轮比赛。本组预赛的十节造型课设计,围绕着修订后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在体现美术课的人文性的同时,凸显了美术课的视觉性、实践性与愉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术教学 优质课 盲点 美术教师 美术课 人文性 视觉性 愉悦性
原文传递
多维表征,建构分数意义 --五下“分数的意义”教学实践与评析
7
作者 施蒙蒙 周兴苗 《数学教学通讯》 2021年第7期21-24,共4页
分数是小学阶段学生数学学习中重要的知识内容,分数意义的理解是学生数概念发展的基石。文章基于分数定义的剖析、教材研读和学情分析,制定了“感知—具化—深化”三个维度的教学环节,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入手,通过多维表征1/4的含义... 分数是小学阶段学生数学学习中重要的知识内容,分数意义的理解是学生数概念发展的基石。文章基于分数定义的剖析、教材研读和学情分析,制定了“感知—具化—深化”三个维度的教学环节,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入手,通过多维表征1/4的含义,引导学生经历数学抽象的过程,深刻理解单位“1”,正确构建分数的意义,为学生后续更好地学习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维表征 建构 分数意义
下载PDF
泛专业——教师素养发展走向圆融 被引量:1
8
作者 叶建松 《名师在线》 2019年第31期91-92,共2页
教师泛专业素养包括教师专业及专业之外的各种素养,如文化素养、心理素质、人格魅力、反思能力、关怀素养、教师的个人兴趣等,如何以泛专业促专业,以泛专业素养发展成就教师幸福教育人生,是本文阐述的要点。
关键词 泛专业 教师素养 教师发展
下载PDF
紧扣课后习题 夯实语文要素--以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青蛙卖泥塘》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魏巍 《小学教学研究》 2021年第21期34-35,共2页
统编版语文教材采用双线组织单元结构,“语文要素”作为其中一条主线被分解到各个单元的课文导引和课后习题中。教师紧扣课后习题开展教学,不但能找准目标,明确教学内容,还能有效落实语文要素,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 统编版语文教材 课后习题 语文要素
下载PDF
巧用“助学系统”,活学“预测”策略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红芬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2020年第1期48-50,共3页
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是阅读策略单元,主要教给学生“预测”这种阅读方法。教师可以借助教材提供的“助学系统”,通过巧用插图、活用提示语、精用课后题、善用旁批等手段,让预测有趣生发、有序展开、有度推进、有效呈现,最终实现... 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是阅读策略单元,主要教给学生“预测”这种阅读方法。教师可以借助教材提供的“助学系统”,通过巧用插图、活用提示语、精用课后题、善用旁批等手段,让预测有趣生发、有序展开、有度推进、有效呈现,最终实现学生对预测策略的活学活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助学系统 统编版语文 预测
下载PDF
关注儿童生活 采撷语用素材——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识字”的编排特色和教学策略 被引量:1
11
作者 魏巍 《小学语文》 2017年第4期19-21,29,共4页
部编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科书(以下简称新教材)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是一个集中识字单元。细读单元各部分内容,不仅图文并茂,而且大气优雅,在充分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努力创新教材内容、编排体系和呈现方式,力求做到儿童认知... 部编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科书(以下简称新教材)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是一个集中识字单元。细读单元各部分内容,不仅图文并茂,而且大气优雅,在充分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努力创新教材内容、编排体系和呈现方式,力求做到儿童认知水平和语文学习规律的和谐与平衡,使教材更有利于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策略 语文教科书 小学低年级 学习规律 编排体系 儿童智力 儿童生活 儿童认知 对子歌 口语交际教学
下载PDF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前抛实心球成绩 被引量:1
12
作者 叶焕 《当代体育科技》 2013年第17期26-26,28,共2页
实心球是一种传统的体育投掷器材,投掷实心球是小学体育投掷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它和学生的生活以及生理、心理的发展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通过不同形式的抛掷实心球练习,能有效增强学生的上肢、肩带、躯干和腿部力量,发展其身体各关节... 实心球是一种传统的体育投掷器材,投掷实心球是小学体育投掷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它和学生的生活以及生理、心理的发展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通过不同形式的抛掷实心球练习,能有效增强学生的上肢、肩带、躯干和腿部力量,发展其身体各关节的灵活性和身体活动的协调性,并且能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听从指挥、团结友爱、相互帮助、协调合作的良好作风,勇敢、顽强、勇于克服困难的良好品质。要使学生提高实心球的前抛成绩需要掌握正确的动作概念,上下肢协调用力,掌握好较好的出手角度等。本文根据小学生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生 前抛实心球 提高成绩
下载PDF
小学拓展性课程需解决的“三问”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永永 《中国教师》 2016年第8期65-68,共4页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载体。目前,拓展性课程建设已经成为中小学校课程发展的热点命题。拓展性课程是指国家基础课程之外的学生可以选择修习的课程,其目的就是培养全面而富有个性的未来人才。但拓展性课程对多数基层学校来讲都是...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载体。目前,拓展性课程建设已经成为中小学校课程发展的热点命题。拓展性课程是指国家基础课程之外的学生可以选择修习的课程,其目的就是培养全面而富有个性的未来人才。但拓展性课程对多数基层学校来讲都是一种全新的课程形态,需要解决的困惑很多。为了实施好拓展性课程,我们必须弄清楚以下三方面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拓展性课程 中小学校 课程发展 课程建设 基础课程 未来人才 课程形态 基层学校
原文传递
统编教材整体感知类课后习题的编写特点与教学策略 被引量:1
14
作者 叶建松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62-65,共4页
对课文的整体把握能力是重要的阅读能力,整体感知也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统编教材在课后习题中,安排了相当一部分整体感知类练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须把握这类课后习题的编写特点,从目标、内容、过程等方面着手,有效施策,从而实现教... 对课文的整体把握能力是重要的阅读能力,整体感知也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统编教材在课后习题中,安排了相当一部分整体感知类练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须把握这类课后习题的编写特点,从目标、内容、过程等方面着手,有效施策,从而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编教材 整体感知 课后习题
下载PDF
应用指向的设计作业生成之策——以五年级美术《手绘招贴》一课教学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永永 《中国美术教育》 2017年第1期40-44,共5页
“设计·应用”是小学美术课程学习领域之一。设计是手段,应用是目的。—般情况下,美术教师都会把“设计·应用”课程的教学重点指向设计,而把应用作为课的尾巴或课外拓展部分。在这种厚此薄彼的思维模式下,课堂教学往往让... “设计·应用”是小学美术课程学习领域之一。设计是手段,应用是目的。—般情况下,美术教师都会把“设计·应用”课程的教学重点指向设计,而把应用作为课的尾巴或课外拓展部分。在这种厚此薄彼的思维模式下,课堂教学往往让“设计·应用”割裂成为两个“碎片”,造成“学和用”的疏离甚至脱节,设计教学的目的不能凸显。如何让这两个“碎片”一体化,使“学设计”和“用设计”在课堂教学中有机渗透,水乳交融,产生整合效应,是无法回避且值得探讨的问题。笔者认为,以应用为指向的教学能够使“学用碎片化”走向“学用—体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教学 美术课程 教学重点 应用 指向 五年级 招贴 手绘
原文传递
深度学习视域下《语文作业本》有效使用的策略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娜炯 《小学教学研究》 2021年第8期74-76,共3页
语文素养的核心是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而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仅靠注重知识获得的浅层学习活动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基于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编写的《语文作业本》的编排特点及内容编排的逻辑层面的认识,如何挖掘作业本内在教学机理... 语文素养的核心是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而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仅靠注重知识获得的浅层学习活动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基于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编写的《语文作业本》的编排特点及内容编排的逻辑层面的认识,如何挖掘作业本内在教学机理,将其转化为“教学生产力”,成为深度学习的助学支架呢?本文从语言模块化、思维可视化、知识结构化三个方面浅谈深度学习视域下《语文作业本》有效使用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素养 深度学习 语文作业本
下载PDF
营造良好阅读环境 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农村小学课外阅读的思考和探索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丹 《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 2020年第9期61-63,共3页
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叶圣陶先生曾说,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养成阅读书籍的习惯,培养欣赏文字的能力,训练写作文字的技能”。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让孩子变聪明的方法是阅读,阅读... 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叶圣陶先生曾说,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养成阅读书籍的习惯,培养欣赏文字的能力,训练写作文字的技能”。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让孩子变聪明的方法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实践家 学生阅读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 语文素养 教育理论家 语文能力 语文教学 综合素养
下载PDF
小学美术作业定势成因与创新指导的探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永永 《中国美术教育》 2011年第5期63-65,共3页
学生美术作业不仅起到“巩固知识”的作用,还具有“学习诊断”和“促进交流”的功能。要体现作业的现实意义,作业的个性化和独创特征必须具备。如果学生作业思路相仿,技法雷同,那么用作业来诊断教学就毫无意义了。而在农村小学美术... 学生美术作业不仅起到“巩固知识”的作用,还具有“学习诊断”和“促进交流”的功能。要体现作业的现实意义,作业的个性化和独创特征必须具备。如果学生作业思路相仿,技法雷同,那么用作业来诊断教学就毫无意义了。而在农村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作业定势现象比较普遍,也没有引起美术教师的足够重视。这种现象违背了新课程提倡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理念,培养学生创新人格也成为一句空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术作业 农村小学 创新精神 学生作业 成因 解决问题能力 诊断教学 美术教学
原文传递
在生活情境中绽放口语交际之花——以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请你支持我》口语交际教学为例
19
作者 干超宇 王娜炯 《陕西教育(教学)》 2023年第6期50-52,共3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口语交际属于语言交际范畴,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口语交际属于语言交际范畴,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以语言为工具进行的一种交流信息和思想感情的活动,有着直接、简便、迅速的特点,是最基本的语言交际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语交际教学 交际手段 人际沟通 六年级语文 生活情境 学会倾听 社会交往 表达与交流
下载PDF
走进真实的道德活动空间——浅谈品德教学中归宿性回归的达成
20
作者 马燕群 施吉章 《教师博览(下旬刊)》 2011年第4期42-43,共2页
课程是学生的全部的生活经验,应该把课内课外看做是一个整体,不能相互脱离。除了在课堂上注重"生活化"元素的融合,对学生道德践行能力的培养也必须达成归宿性回归。笔者通过教学实践发现,品德教学通过借助课外践行的延伸,加... 课程是学生的全部的生活经验,应该把课内课外看做是一个整体,不能相互脱离。除了在课堂上注重"生活化"元素的融合,对学生道德践行能力的培养也必须达成归宿性回归。笔者通过教学实践发现,品德教学通过借助课外践行的延伸,加强道德实践训练,使课中所学、所得、所感、所悟,真正转变为课后所用、所做、所行、所为,使课堂教学中业已内化的知、情,意、行等品德因素能够在课外生活世界中得以践履和彰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时空 教学内容 教学评价 归宿性回归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