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6篇文章
< 1 2 4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运用品管圈质量改进工具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的实践 被引量:120
1
作者 蔡学联 郑芝芬 +5 位作者 唐晓英 孙香爱 裘文娟 贾勤 杜丽萍 裘丹英 《中国护理管理》 2011年第12期59-61,共3页
目的:探索品管圈活动在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中的作用。方法:根据患者跌倒报告表,回顾2006年1月至2008年9月该院39例住院患者跌倒状况,通过分析原因、设定目标、制定并实施对策等品管圈活动,确认运用品管圈管理方法后(2009年1月至2011... 目的:探索品管圈活动在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中的作用。方法:根据患者跌倒报告表,回顾2006年1月至2008年9月该院39例住院患者跌倒状况,通过分析原因、设定目标、制定并实施对策等品管圈活动,确认运用品管圈管理方法后(2009年1月至2011年9月)该院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结果: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由实施品管圈管理前的0.03‰降低至改善后的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确运用品管圈质量改进工具可有效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并且能提高圈员品质改善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患者 跌倒 质量改进
下载PDF
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周壁破损的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 被引量:94
2
作者 杨惠林 牛国旗 +5 位作者 王根林 陈亮 陆俭 赵刘军 顾晓晖 唐天驷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65-169,共5页
目的探讨周壁破损的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采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的个体化手术方案及其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对35例39椎周壁破损的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施行椎体后凸成形术,男8例,女27例;年龄48 ̄85岁,平均68.3岁。术中采用个体化手术方... 目的探讨周壁破损的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采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的个体化手术方案及其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对35例39椎周壁破损的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施行椎体后凸成形术,男8例,女27例;年龄48 ̄85岁,平均68.3岁。术中采用个体化手术方法:对前壁破损的患者采用骨水泥分次灌注的方法,以防骨水泥向前方渗漏;对后壁或侧壁破损的患者采用全程动态“C”型臂X线机监测下灌注骨水泥,以防骨水泥向后方或侧方渗漏。术后观察症状改善、骨折复位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全部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症状性并发症发生。术后椎体高度平均恢复率68.46%。后凸畸形Cobb角平均矫正8.6°,术前与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8872,P<0.01)。27例31椎获得随访6 ̄41个月,平均20.1个月。术后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VAS评分由术前8.7分降至2.6分。结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周壁破损的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采用个体化手术方法防止骨水泥渗漏有一定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椎体前壁破损者采用骨水泥分次灌注,椎体后壁或侧壁破损者采用术中全程动态“C”型臂X线机监测,有助于防止骨水泥渗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骨质疏松 骨水泥 手术中并发症
原文传递
48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康复训练 被引量:87
3
作者 贾勤 朱红英 张晓英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61-162,共2页
目的观察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R)患者围手术期进行系统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选择接受TKR的患者48例62个膝关节,入院后实施系统化康复训练方案,包括肌力训练、关节活动训练、平衡功能、本体感觉及步态训练.结果本组获随访6~12个月,采用... 目的观察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R)患者围手术期进行系统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选择接受TKR的患者48例62个膝关节,入院后实施系统化康复训练方案,包括肌力训练、关节活动训练、平衡功能、本体感觉及步态训练.结果本组获随访6~12个月,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评分标准,术后半年复查时优38例,良10例,优良率100%.结论 TKR患者围手术期进行系统康复训练能减少膝关节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患者 系统康复训练 者围手术期 关节活动训练 系统化康复 方法选择 训练方案 肌力训练 平衡功能 步态训练 本体感觉 评分标准 外科医院 生活质量 TKR 入院后 优良率 并发症
原文传递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及护理84例 被引量:61
4
作者 朱红英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下旬版)》 2004年第1期16-17,共2页
关键词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身体康复 护理 临床资料 康复训练
下载PDF
风险管理模式在骨科术后患者压疮护理中的应用有效性探究 被引量:48
5
作者 商丹英 贾勤 +1 位作者 李璐 傅丽琴 《中华全科医学》 2015年第4期664-666,共3页
目的通过观察风险管理模式在骨科术后患者压疮护理中的应用,了解骨科术后患者压疮产生情况及康复情况,并分析患者护理满意度,以期为临床骨科术后护理工作提供有价值的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4年5月在浙江省人民医院接受手术的... 目的通过观察风险管理模式在骨科术后患者压疮护理中的应用,了解骨科术后患者压疮产生情况及康复情况,并分析患者护理满意度,以期为临床骨科术后护理工作提供有价值的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4年5月在浙江省人民医院接受手术的240例骨科患者作为干预组,给予风险管理模式的护理干预;同时选择2012年4月—2013年4月的240例骨科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模式护理干预。统计2组患者压疮发生情况、首次下床时间与住院时间。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整理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组患者压疮发生情况相比,观察组为3例,对照组为14例,2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首次下床时间与住院时间为(27.31±4.33)h和(18.88±8.67)d,而对照组分别为(43.12±8.04)h和(24.14±7.55)d,2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险管理模式护理干预能明显缩短骨科患者住院时间,减少压疮发生率,保障患者安全,且得到患者及其家属认可,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管理模式 骨科 压疮 护理
原文传递
关节镜辅助下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42
6
作者 何小勇 《中华全科医学》 2017年第7期1169-1171,共3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下微创内固定系统(LISS)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省人民医院2013年7月—2015年1月期间50例经6个月以上随访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在关节镜辅助下采用微创内固定系统对骨折进行治疗...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下微创内固定系统(LISS)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省人民医院2013年7月—2015年1月期间50例经6个月以上随访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在关节镜辅助下采用微创内固定系统对骨折进行治疗。首先在关节镜下探查半月板、韧带等软组织损伤情况并进行修复,之后在关节镜辅助下复位骨折并采用微创内固定系统对骨折进行固定,术后进行循序功能锻炼。定期复查并记录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情况、关节活动度改变情况、骨折愈合情况并采用Rasmussen评分系统对患者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上述所有患者术后6个月内出现骨折畸形愈合3例,手术切口坏死或感染2例;术后6个月患者膝关节屈膝达75°~115°,平均(93.4±7.8)°;伸膝为0°~15°,平均(3.9±1.8)°;骨折临床愈合时间为2.5~7.0个月,平均(3.8±1.1)个月;采用Rasmussen评分系统对患者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价,显示治疗优良率为88%。结论关节镜辅助下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胫骨平台骨折能够在关节镜监视下对骨折进行复位,有利于关节面及下肢力线的恢复,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具有创伤性小、并发症少、视野良好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微创内固定系统 胫骨平台骨折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强直性脊柱炎病因、诊断及治疗 被引量:30
7
作者 陈正形 朱丹杰 《国外医学(骨科学分册)》 2005年第6期376-379,共4页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中轴骨慢性炎症性病变,包括周围关节及非骨性结构病变,是血清学阴性脊柱关节病中最常见的疾病,在青壮年男性中最常见,主要症状为腰背部僵硬、疼痛,非对称性下肢关节肿痛.有报道重度疼痛的发...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中轴骨慢性炎症性病变,包括周围关节及非骨性结构病变,是血清学阴性脊柱关节病中最常见的疾病,在青壮年男性中最常见,主要症状为腰背部僵硬、疼痛,非对称性下肢关节肿痛.有报道重度疼痛的发生率为44.6%.强直性脊柱炎的关节外表现主要有腱端病、前眼色素层炎、主动脉炎和心脏传导阻滞、肺部病变等.过去30多年来,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已经从单纯减轻症状,发展到延缓疾病的进展,降低发病率及死亡率.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症状由多种因素引起,因此需要联合治疗以减轻症状,延缓或阻止病变的进展[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联合治疗 炎症性病变 脊柱关节病 病因 诊断 主要症状 心脏传导阻滞 重度疼痛 血清学阴性
下载PDF
先单纯肩关节前脱位复位后评定疗效4种评分量表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0
8
作者 贾雪峰 毕擎 +3 位作者 方基石 林格生 王之宇 吴志勇 《浙江医学》 CAS 2014年第16期1379-1381,共3页
目的:分析4种肩关节评分量表评估肩关节前脱位功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方法纳入两家医院共100例符合标准的肩关节前脱位患者,男48例,女52例;平均42.3岁(21-54岁)。均臂丛麻醉下复位,采用Constant- Murley肩关节评分(CMS表)、Row... 目的:分析4种肩关节评分量表评估肩关节前脱位功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方法纳入两家医院共100例符合标准的肩关节前脱位患者,男48例,女52例;平均42.3岁(21-54岁)。均臂丛麻醉下复位,采用Constant- Murley肩关节评分(CMS表)、Rowe肩关节功能评分(Rowe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UCLA表)、美国肩肘外科医生评估表(ASES表)和SF-36量表评估患者3个月后的量表分值,第1次评估1周后再次对患者进行4个肩关节量表评估。结果 CMS、Rowe、U-CLA、ASES量表内部可信度Cronbach’s Alpha值为分别为0.871、0.765、0.766、0.822。4个量表组内相关系数为0.918、0.430、0.772、0.970,具有相关性(P<0.05)。CMS、Rowe、UCLA、ASES与SF-36量表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41、0.737、0.665、0.912,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4个肩关节量表中ASES表对肩关节前脱位功能评估性能相对较好,但是对患者整体肩关节状况的评估仍缺乏特异性,需要制定出主观性和客观性更为均衡的量表来评估肩关节前脱位后功能的恢复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分量表 肩关节 前脱位
下载PDF
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中期疗效及并发症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0
9
作者 陈惠国 张喆 +3 位作者 梁海萍 孔庆舟 陈建宏 周烨 《中国骨伤》 CAS 2010年第10期743-745,共3页
目的:通过观察球囊扩张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疗效及并发症,探讨骨水泥强化后并发椎体再骨折的原因及对策。方法:自2006年3月至2007年3月,对31例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进行单侧经皮穿刺球囊扩张后凸成形术。男11例,女20... 目的:通过观察球囊扩张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疗效及并发症,探讨骨水泥强化后并发椎体再骨折的原因及对策。方法:自2006年3月至2007年3月,对31例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进行单侧经皮穿刺球囊扩张后凸成形术。男11例,女20例;年龄54~91岁,平均81岁。所有病例随访均超过3年。分别在术前、术后即时及术后1,2,3年测量强化椎椎体前缘高度,进行胸腰背疼痛评分(VAS评分),并统计相关并发症。结果:骨水泥强化椎体前缘高度在术前、术后即时及术后1,2,3年分别为(0.9±0.2)、(2.6±0.3)、(2.6±0.2)、(2.5±0.7)、(2.5±0.4)cm。手术后强化椎体高度恢复明显(P<0.05);随着时间延长强化椎体前缘高度逐步降低(P>0.05)。手术后胸腰背疼痛明显减轻,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时间延长胸腰背疼痛逐年加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至随访末期并发强化椎体不愈合再骨折2例,相邻椎体骨折6例,远位节段椎体骨折2例,相邻椎间隙无症状退变5例。结论:球囊扩张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早期疗效确实。中期强化椎体高度逐渐降低,疼痛症状不同程度加剧,再骨折比例较高,尤其邻椎退变骨折明显。规范手术适应证、改变灌注材料及减少骨水泥注射量是降低再骨折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脊柱骨折 后凸成形术 并发症
下载PDF
糖尿病足患者多药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29
10
作者 陆静尔 杨迪 +2 位作者 张波 龚维坤 赖静波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531-1534,共4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患者多药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病原学和耐药性,为临床防治糖尿病足提供依据。方法自2014年1月-2016年1月前瞻性收集医院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121例,其中多药耐药菌感染患者45例,非多药耐药菌感染的患者76例;分析多药耐...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患者多药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病原学和耐药性,为临床防治糖尿病足提供依据。方法自2014年1月-2016年1月前瞻性收集医院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121例,其中多药耐药菌感染患者45例,非多药耐药菌感染的患者76例;分析多药耐药菌感染的糖尿病足患者临床特征、危险因素、病原学和耐药性。结果糖尿病足患者多药耐药菌感染率为37.19%;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溃疡病程、抗菌药物使用时间、Wagner分级和骨髓炎是糖尿病足患者多药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共培养出多药耐药菌76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共44株占57.89%;革兰阴性菌对头孢替担和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耐药率为100.00%,对头孢唑肟、亚胺培南和左氧氟沙星耐药率较低,均<16.00%。结论糖尿病足患者多药耐药菌感染发生率较高,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对多数抗菌药物耐药,溃疡病程、抗菌药物使用时间、Wagner分级和骨髓炎是糖尿病足患者多药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多药耐药菌感染 危险因素 病原学 耐药性
原文传递
关节镜下360°去神经化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85例 被引量:27
11
作者 顾海峰 毕擎 +3 位作者 孟可馨 曹力 赵晨 章水均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55-559,共5页
目的比较关节镜下360°去神经化与膝关节常规清理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收集2006年5月-2011年5月共90例骨关节炎患者,5例患者失随访,最终纳入85例,按入院尾数单双号分为两组,A组42例接受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B组43... 目的比较关节镜下360°去神经化与膝关节常规清理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收集2006年5月-2011年5月共90例骨关节炎患者,5例患者失随访,最终纳入85例,按入院尾数单双号分为两组,A组42例接受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B组43例接受关节镜下关节清理加360。去神经化,其中创伤性关节炎30例,退行性关节炎55例;男34例,女51例;平均年龄63岁(52—73岁)。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评分(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y Osteoarthritis Index,WOMAC)、健康调查简表(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及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结果术后两组WOMAC评分、SF-36评分较术前均有改善,B组术后6,12,24个月WOMAC评分的平均值分别为81.0,78.5,82.4,低于A组的86.8,83.8,91.7;B组术后6,12,24个月SF-36评分的平均值分别为47.4,46.3,44.4,高于A组的43.9,41.4,39.5(P〈0.05)。B组术后1周的VAS评分1.6低于A组的2.6(P〈0.05)。两组术后关节肿胀的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膝关节骨关节炎的受累范围、膝关节腔内滑膜神经分布的特点,360°去神经化可以进行全方位多间室的彻底清理,并尽可能多地去除膝关节腔内滑膜的神经支配,在术后症状改善情况及维持时间上均较常规清理术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关节炎 关节镜
原文传递
股骨粗隆间骨折不同内固定方法的回顾性比较 被引量:23
12
作者 金永明 陈锦平 +2 位作者 李晓林 黄亚增 杨迪 《中国骨伤》 CAS 2008年第5期329-332,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内固定方法在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优缺点,探讨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选择的策略。方法: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326例行内固定手术,其中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固定(DHS组)165例,男78例,女87例,年龄38~98岁;股骨近端... 目的:比较不同内固定方法在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优缺点,探讨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选择的策略。方法: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326例行内固定手术,其中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固定(DHS组)165例,男78例,女87例,年龄38~98岁;股骨近端解剖钢板(anatomic plate)固定(AP组)103例,男48例,女55例,年龄39~89岁;可膨胀股骨近端钉(proximal femoral nail)固定(PFN组)58例,男31例,女27例,年龄41~92岁。根据Evans股骨粗隆间骨折分型分为I、II、III、IV型及逆粗隆间骨折共5型,各组病例数分别为DHS组(12、35、61、42、15),AP组(9、23、38、25、8),PFN组(6、13、21、13、5)。比较上述3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X线暴露次数、术后引流量、骨折临床愈合时间、术后功能评分、手术并发症等方面的结果。结果:DHS、AP和PFN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X线暴露次数、术后引流量、骨折临床愈合时间、术后功能评分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FN组较DHS、AP组手术时间缩短、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少、骨折临床愈合时间缩短、术后功能恢复好,但术中X线暴露次数明显多。各组手术并发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膨胀股骨近端钉在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中具有一定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骨折 骨折固定术 回顾性研究
下载PDF
严重高位硬脊膜漏(附5例报告) 被引量:21
13
作者 张长明 耿介 +1 位作者 耿叔平 朱小白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94-96,共3页
高位硬脊膜漏是颈后路手术并发症,一般可以自愈。而严重高位硬脊膜漏危害严重,治疗困难。作者通过对5例严重高位硬脊膜漏的治疗,认为术后3~4天伤口处每日引流脑脊液超过200ml,且有增多趋势者,巳存在严重高位硬脊膜漏的可... 高位硬脊膜漏是颈后路手术并发症,一般可以自愈。而严重高位硬脊膜漏危害严重,治疗困难。作者通过对5例严重高位硬脊膜漏的治疗,认为术后3~4天伤口处每日引流脑脊液超过200ml,且有增多趋势者,巳存在严重高位硬脊膜漏的可能,可采用头高足低位经腰椎蛛网膜下腔持续引流治疗。5例中有1例当行蛛网膜下腔引流时,引流液培养为大肠杆菌感染,其余4例漏口均在4~8天愈合,引流量每天150~500ml,平均350ml。2例在引流过程中伴有头昏、恶心,补液后症状消失。随访3年2个月~4年6个月,无遗留症状。故认为该治疗方法有利于漏口闭合,且操作简单易行,无危险,是值得推荐的非手术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脊膜漏 高位 引流 颈后路手术 并发症
原文传递
胫骨平台骨折临床特点及治疗策略 被引量:22
14
作者 吴向阳 侯筱魁 张喆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0期1787-1788,共2页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临床特点及治疗策略。方法:对68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按照不同的Schatzker骨折类型采用不同方式进行手术复位与内固定。结果:术后随访1~4年,全部达到骨性愈合,采用Lysholm评分,优良率88%。结论:CT扫描有助于全面...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临床特点及治疗策略。方法:对68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按照不同的Schatzker骨折类型采用不同方式进行手术复位与内固定。结果:术后随访1~4年,全部达到骨性愈合,采用Lysholm评分,优良率88%。结论:CT扫描有助于全面评价胫骨平台骨折。适当的手术时机和胫骨平台骨折关节面的良好复位以及内固定物的正确应用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胫骨平台 手术治疗
下载PDF
中国临床医生骨质疏松管理工作现状 被引量:17
15
作者 漆璇 王鸥 +17 位作者 付勤 唐海 陈锦平 王亮 贾雪峰 兰林 雷晨 魏永军 胡永军 宫树一 邓忠良 徐又佳 郭晓东 袁光华 薛庆云 刘昊楠 夏维波 徐苓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2016年第2期110-116,共7页
目的 调查不同地区和级别医院中不同科室临床医生参与骨质疏松管理工作现状,从医生角度了解目前防治骨质疏松的缺口,为学术界和卫生管理部门制定和完善骨质疏松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由参加调研医院自行选择本院参与骨质疏松诊疗相关... 目的 调查不同地区和级别医院中不同科室临床医生参与骨质疏松管理工作现状,从医生角度了解目前防治骨质疏松的缺口,为学术界和卫生管理部门制定和完善骨质疏松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由参加调研医院自行选择本院参与骨质疏松诊疗相关科室的医生进行问卷调查,每个中心调查30-35人。结果 来自11家三级甲等医院和6家二级医院的568名临床医生完成问卷,其中骨科和内分泌科医生最多。对所在医院是否开设骨质疏松门诊及是否有双能X线吸收检测法(dual-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XA)测量骨密度,二级医院医生知晓率低于三级医院医生(二级医院知晓率分别为81.3%和90.2%,三级医院分别为89.1%和95.5%);骨科(96.9%)和内分泌科(98.2%)医生对本院是否有DXA的知晓率高于其他专科医生(89.4%)。各专业对钙剂和/或维生素D、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lective estrogen receptor modulators,SERMs)知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分泌专业对于活性维生素D、双膦酸盐、降钙素类、雌激素类、锶盐知晓率高于其他专业,妇产科对于中药知晓率(54.5%)低于其他专业。骨质疏松工作的参与度调查显示,多数医生参与骨质疏松防治工作占全部业务工作的比例在30%以下,三级医院(16.5%)、骨科专业医生(21.9%)工作比例在30%以上者相对较高,每周诊治骨质疏松症患者例数较多者多见于骨科和内分泌科。结论 中国骨质疏松防治事业在设备配置、医生知晓率和参与程度上均存在不足,同时获得省市17家医院临床医生对国内骨质疏松症患者管理提出的问题和建议,为我国骨质疏松防治策略制定和完善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临床医生 调查
下载PDF
关节镜下Brostrom-Gould术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19
16
作者 顾晓晖 潘晓华 +2 位作者 余嘉 毕擎 洪劲松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34-542,共9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Brostrom-Gould术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CLAI)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6年8月—2017年7月浙江省人民医院、深圳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苏州大学骨科研究所和广州正骨医院收治的36例CLAI患者的临床...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Brostrom-Gould术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CLAI)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6年8月—2017年7月浙江省人民医院、深圳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苏州大学骨科研究所和广州正骨医院收治的36例CLAI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1例(21踝),女15例(15踝);年龄18~42岁[(26.5±8.6)岁]。受伤至手术时间6~30个月[(10.8±1.6)个月]。均在关节镜下行Brostrom-Gould术(距腓前韧带修复、关节囊紧缩、伸肌下支持带加强)。记录手术时间和镜下发现的关节内病变与处理方法,观察术后切口愈合及并发症情况。比较术前、术后6周及末次随访时视觉模拟评分(VAS)、前抽屉试验、内翻应力试验、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Karlsson-Peterson踝关节功能评分等。结果36例患者均获随访18~29个月[(20.5±6.3)个月]。手术时间45~115 min[(67.2±18.6)min]。术中镜下发现踝关节滑膜炎性增生35例,韧带周围瘢痕组织32例,距骨软骨损伤10例,骨赘19例,游离体5例,均得到相应治疗。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关节感染、腓浅(腓肠)神经损伤或线结刺激等并发症。2例术后踝关节内翻轻度受限,经功能康复后改善,末次随访无须行翻修手术的患者。前抽屉试验及内翻应力试验(-)。VAS术前为(5.9±1.6)分,术后6周为(1.9±1.0)分,末次随访时为(1.6±0.3)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OFAS踝-后足评分术前为(67.4±7.4)分,术后6周为(89.2±6.8)分,末次随访时为(91.7±5.3)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Karlsson-Peterson踝关节功能评分术前为(65.3±9.6)分,术后6周为(88.6±5.3)分,末次随访时为(90.6±3.8)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镜下Brostrom-Gould术治疗CLAI,能可靠恢复踝外侧的稳定性,可处理关节内病变,减轻疼痛,同时术后运动能力恢复快,近期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侧韧带 关节镜检查 关节不稳定性 解剖修复
原文传递
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在脊柱压缩性骨折治疗中的复位作用 被引量:18
17
作者 顾晓晖 杨惠林 +4 位作者 张志明 孟斌 张亚峰 刘凌 唐天驷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68-870,共3页
目的评价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在脊柱压缩性骨折治疗中的复位作用。方法15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首先全麻俯卧过伸复位,排除体位复位对伤椎高度的恢复作用,C型臂X线机透视记录后凸成形球囊扩张前伤椎的影像资料,然后行经皮穿刺球囊... 目的评价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在脊柱压缩性骨折治疗中的复位作用。方法15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首先全麻俯卧过伸复位,排除体位复位对伤椎高度的恢复作用,C型臂X线机透视记录后凸成形球囊扩张前伤椎的影像资料,然后行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术后摄片。比较手术前后伤椎及相邻椎间隙高度、脊柱后凸Cobb角。结果手术前后伤椎及相邻椎间隙高度、脊柱后凸Cobb角等数据配对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排除体位复位因素后,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对伤椎及相邻椎间隙高度有明显的恢复作用,可以矫正脊柱后凸畸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压缩性骨折 复位 椎体后凸成形术
下载PDF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PVP术后相邻椎体骨折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8
18
作者 刘东光 周辉 +1 位作者 金永明 孙慧辉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980-984,共5页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s)患者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后相邻椎体骨折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04年3月~2008年6月112例行单节段PVP治疗的OVCFs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有无外伤、术前椎体压缩...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s)患者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后相邻椎体骨折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04年3月~2008年6月112例行单节段PVP治疗的OVCFs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有无外伤、术前椎体压缩程度、骨密度、手术入路(单侧或双侧)、麻醉方式、有无侧凸畸形、骨水泥剂量、骨水泥渗漏至椎间盘等情况。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各因素与PVP术后发生相邻椎体骨折的关系。结果:112例患者中有21例患者术后发生相邻椎体骨折共23个椎体,发生率为18.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术前椎体压缩程度、骨密度、骨水泥剂量、骨水泥渗漏至椎间盘与术后发生相邻椎体骨折有显著相关性(P<0.05),而患者年龄、性别、病程、有无外伤、手术入路、麻醉方式、有无侧凸畸形与术后相邻椎体骨折无显著相关性(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术前椎体压缩程度较重、骨水泥注射量较大及骨水泥渗漏至椎间盘与术后发生相邻椎体骨折相关(P<0.05)。结论:OVCFs患者PVP术后相邻椎体骨折可能与术前椎体压缩程度、骨水泥渗漏至椎间盘、骨水泥注射量等因素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成形术 椎体骨折 骨质疏松 相关因素
下载PDF
微创SuperPath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关节功能及生命质量 被引量:17
19
作者 张忠良 林俊宏 夏冰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5期709-714,共6页
目的:观察经微创SuperPath入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关节功能及生命质量,并与传统后外侧入路做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取拟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54例,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7例,分别行SuperPath和传统后外侧入路全... 目的:观察经微创SuperPath入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关节功能及生命质量,并与传统后外侧入路做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取拟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54例,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7例,分别行SuperPath和传统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记录两组手术前后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计时“起立-行走”测试时间、单腿站立测试时间、6 min步行测试距离、术后下地负重行走时间、住院时间、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及并发症,并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术后1周及3个月的Harris评分(70.5±5.6,83.1±5.5)分别高于对照组(63.8±6.1,78.0±5.6)(P<0.05),6个月及12个月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1个月及3个月的计时“起立-行走”时间[(36.5±7.3)s,(24.4±4.9)s]更短,术后1个月的单腿站立时间[(14.4±3.6)s]更长,术后3个月的6 min步行距离[(395.1±27.7)m]更远(P<0.05)。观察组术后下地时间及住院时间[(20.0±3.6)h,(9.7±2.8)d]分别短于对照组[(33.2±5.4)h,(13.2±3.7)d](P<0.05)。SF-36评分,术后12个月观察组心理健康及总体健康两个维度评分(78.1±9.3,82.0±8.8)分别高于对照组(73.1±8.7,76.3±10.2)(P<0.05);躯体疼痛及社会功能两个维度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2例出现无症状下肢深静脉血栓。结论:相比较于传统后外侧入路,微创SuperPath入路的全髋关节置换术能更快、更有效地恢复髋关节功能,提高患者术后的生命质量,符合现代快速康复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perPath入路 关节成形术 髋关节置换术 髋关节功能
下载PDF
经皮脊柱内镜辅助下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及其临床应用 被引量:17
20
作者 张骏 金梦然 +5 位作者 赵廷潇 邵海宇 刘建文 陈锦平 陈炘佶 黄亚增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19年第12期1138-1143,共6页
目的:总结经皮脊柱内镜辅助下腰椎椎体间融合术的技术要点,评价并探讨该术式在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中的安全性及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至2018年4月24例采用经皮脊柱内镜辅助下腰椎椎体间融合术联合后路经皮椎弓根钉棒内固... 目的:总结经皮脊柱内镜辅助下腰椎椎体间融合术的技术要点,评价并探讨该术式在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中的安全性及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至2018年4月24例采用经皮脊柱内镜辅助下腰椎椎体间融合术联合后路经皮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治疗下腰椎病变的患者资料。其中,男16例,女8例;年龄39~72(59.6±9.5)岁;腰椎间盘突出伴椎间隙退变15例,腰椎轻度滑脱伴或不伴节段性不稳定9例;22例为单节段融合,2例为双节段融合;单节段融合的节段L2,31例,L3,43例,L4,518例,2例双节段融合均为L3,4及L4,5。该技术主要包括局麻加基础麻醉下,行穿刺及椎间孔镜下减压、椎间隙处理及取自体骨植入、融合器植入并撑开,以及后路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临床疗效评价采用视觉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等。所有患者于术前,术后3 d及1、3、6、12、18个月摄腰椎正侧位X线片,行CT平扫及三维重建、MRI检查评估内植入物稳定性及融合情况。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2~18个月。单节段融合手术时间(192.3±22.7)min,双节段融合(272.5±24.7)min。估计术中出血量每节段<50 ml,所有患者未输血。术前VAS(7.4±1.1)分,术后改善至(2.3±0.8)分(t=-19.65,P<0.0005);术前ODI(41.2±3.3)%,末次随访时改善为(12.3±2.5)%(t=-35.76,P<0.0005)。术后共出现手术相关并发症4例,2例术后出现对侧神经根性症状,于对侧椎间孔镜减压治疗后,症状完全缓解;1例出现经皮螺钉置入相关神经症状,予拆除该侧钉棒内固定后,症状缓解;1例出现手术切口感染,予清创缝合术后好转。至末次随访,所有患者未出现融合器及钉棒系统的移位和松动,14例出现融合迹象。结论:采用经皮脊柱内镜辅助下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具有微创、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椎间盘移位 脊椎滑脱 脊柱融合术 手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