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护理目标管理策略预防体外膜肺氧合并发症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9
1
作者 金莹 王金柱 +4 位作者 杨向红 杨晓波 富燕萍 陈娟红 姚惠萍 《护理学报》 2019年第4期14-16,共3页
目的探讨护理目标管理策略预防体外膜肺氧合并发症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46例接受体外膜肺氧合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实施护理目标管理策略:包含维持体外膜肺氧合管道通畅、运行通畅、出凝血情况... 目的探讨护理目标管理策略预防体外膜肺氧合并发症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46例接受体外膜肺氧合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实施护理目标管理策略:包含维持体外膜肺氧合管道通畅、运行通畅、出凝血情况、监测呼吸功能、监测血流动力学、感染防控、预防压疮和自身防护等内容,每项内容都有明确的护理目标并且进行量化,制定成表格并严格按照条目进行实施护理并观察体外膜肺氧合治疗期间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体外膜肺氧合运行时间最短80~296(163.2±21.5)h。最终存活24例(52%),死亡22例(48%)。体外膜肺氧合治疗期间无1例出现管路滑脱,2例氧合器出现少量血栓但不影响使用,2例导管相关血流感染,3例消化道出血,经对症治疗后好转,1例并发颅内出血后放弃治疗;仅1例骶尾部轻度压疮,无1例医护人员出现医源性感染。结论应用护理目标管理策略能够明显减少体外膜肺氧合治疗期间的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目标管理 体外膜肺氧合 并发症
下载PDF
老年危重病患者院内获得性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预后的相关因素 被引量:15
2
作者 杨向红 何方 +3 位作者 吕智全 洪军 陈敏华 孙仁华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30-534,共5页
目的探讨影响院内获得性耐碳氢酶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arbapenem-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e CRKP)血流感染的老年危重病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重症医学科(ICU)内院内获得性CRKP血流感染的... 目的探讨影响院内获得性耐碳氢酶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arbapenem-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e CRKP)血流感染的老年危重病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重症医学科(ICU)内院内获得性CRKP血流感染的老年危重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预后分为死亡组和生存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采用Logistic回归筛选影响ICU内院内获得性CRKP血流感染老年危重病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共纳入119例CRKP血流感染老年危重病患者,ICU内病死率为62.2%(74/119),使用替加环素治疗者病死率较未使用替加环素者病死率低[50.0%(25/50)比71.0%(49/69),χ^2=4.770,P=0.029];联合抗菌药物治疗较单药治疗病死率低[54.9%(39/71)比72.9%(35/48),χ^2=3.940,P=0.04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使用血管活性药物(OR=25.545,95%CI:9.743~52.242,P=0.001)、替加环素药敏为耐药(OR=8.990,95%CI:0.957~24.488,P=0.049)是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进行合适的初始治疗(定义为48 h内至少采用1种敏感抗生素治疗,OR=0.081,95%CI:0.014~0.463,P=0.005)及足够的合适抗生素治疗疗程(OR=0.785,95%CI:0.631~0.977,P=0.030)是改善预后的保护因素。结论ICU内获得性CRKP血流感染的老年患者病死率高,合适的初始治疗及足够的疗程能明显降低死亡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克雷伯菌感染 预后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危重患者血糖波动对肾脏功能影响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唐之韵 陈敏华 《中国现代医生》 2018年第31期16-19,24,共5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危重患者血糖波动对肾脏功能的影响。方法本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16年3月~2017年1月浙江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住院的102例危重患者,根据患者入重症医学科24 h平均血糖是否超过10 mmol/L将患者分为正常血糖组(血糖<...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危重患者血糖波动对肾脏功能的影响。方法本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16年3月~2017年1月浙江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住院的102例危重患者,根据患者入重症医学科24 h平均血糖是否超过10 mmol/L将患者分为正常血糖组(血糖<10 mmol/L)和高血糖组(血糖≥10 mmol/L)。同时记录患者入室24 h和第7天的肾功能指标及1~3 d的血糖波动。结果正常血糖患者在第7天尿量(2074±514)mL多于高血糖组患者(1798±574)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其他检查指标在入ICU后的第1或第7天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1~3 d的血糖波动与CRRT比例和BUN值有正向关联,关联系数分别为0.322(P=0.001)和0.248(P=0.012)。患者血糖波动与尿量呈负关联(关联系数-0.621)且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血糖波动可作为一项评价ICU患者肾功能的指标,血糖波动大的患者可能存在程度更重的肾脏功能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病 血糖波动 肾脏功能 相关性
下载PDF
C-反应蛋白与血清白蛋白比值预测脓毒性休克患者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王金柱 杨向红 +1 位作者 孙仁华 李茜 《中国现代医生》 2018年第21期103-106,109,共5页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与血清白蛋白(ALB)比值(CRP/ALB)预测脓毒性休克患者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价值。方法将141例脓毒性休克患者按照入科后第7天是否发生ARDS分为ARDS组与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CRP/ALB、急性生理与慢...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与血清白蛋白(ALB)比值(CRP/ALB)预测脓毒性休克患者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价值。方法将141例脓毒性休克患者按照入科后第7天是否发生ARDS分为ARDS组与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CRP/ALB、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评分)、血乳酸(Lac)和氧合指数(OI)之间的差异并分析其相关性,寻找CRP/ALB预测脓毒性休克患者发生ARDS的最佳截断点。结果入科时ARDS组患者CRP/ALB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脓毒性休克患者入科时CRP/ALB与入科第7天时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及Lac水平呈正相关,与OI呈负相关(均P<0.05)。入科时CRP/ALB预测脓毒性休克患者发生ARDS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652(P<0.05),最佳截断点为2.78×10-3,此时敏感性、特异性和约登指数分别为0.778、0.545和0.323。结论 CRP/ALB对预测脓毒性休克患者发生ARDS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有助于判断病情,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性休克 C-反应蛋白 血清白蛋白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临床价值
下载PDF
ARDS患者外周血及肺泡灌洗液中TGF-β/IL-17平衡变化及临床意义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李茜 屠越兴 +2 位作者 朱蔚 胡秀平 江玲芝 《中国现代医生》 2022年第2期1-4,19,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外周血及肺泡灌洗液(BALF)中细胞因子及TGF-β/IL-17平衡变化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浙江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2015年1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50例ARDS患者(ARDS组)及30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对照... 目的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外周血及肺泡灌洗液(BALF)中细胞因子及TGF-β/IL-17平衡变化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浙江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2015年1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50例ARDS患者(ARDS组)及30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将ARDS组根据住院28 d结局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所有患者外周血及BALF中IL-6、IL-10、IL-17和TGF-β水平,比较ARDS组与对照组及不同结局ARDS患者间外周血及BALF中IL-6、IL-10、IL-17和TGF-β水平及TGF-β/IL-17差异。结果ARDS组外周血中IL-6、IL-10、IL-17、TGF-β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TGF-β/IL-17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ARDS组BALF中IL-6、IL-10、IL-17、TGF-β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TGF-β/IL-17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死亡组外周血中IL-6、IL-10、IL-17、TGF-β水平均明显高于生存组,且TGF-β/IL-17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死亡组BALF中IL-6、IL-10、IL-17、TGF-β水平均明显高于生存组,且TGF-β/IL-17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ARDS患者外周血及肺泡灌洗液中IL-17和TGF-β水平明显升高,TGF-β/IL-17水平明显下降,提示ARDS患者存在免疫失衡,有助于判断病情及调节免疫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IL-17 TGF-Β 免疫失衡
下载PDF
脐血和外周血降钙素原诊断新生儿早发型脓毒症的准确性Meta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孔海波 陈国庆 +2 位作者 范大志 呼邦传 周琴 《中国现代医生》 2020年第27期14-20,共7页
目的评价脐血和外周血降钙素原诊断新生儿早发型脓毒症的价值。方法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等数据库,检索时间至2020年6月4日,收集降钙素原诊断新生儿早发型脓毒症... 目的评价脐血和外周血降钙素原诊断新生儿早发型脓毒症的价值。方法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等数据库,检索时间至2020年6月4日,收集降钙素原诊断新生儿早发型脓毒症诊断准确性试验文献,进行信息提取及质量评价。通过Meta分析汇总敏感度、特异度、似然比、诊断比值比及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等统计指标,综合评价降钙素原诊断新生儿早发型脓毒症的价值。结果纳入20篇文献,英文16篇,中文4篇,总样本总量5669例,随机效应模型汇总效应量。5篇脐血相关研究汇总敏感度为75%(69%~81%),汇总特异度为96%(95%~97%),汇总阳性似然比为7.52(3.26~17.35),汇总阴性似然比为0.29(0.17~0.53),汇总诊断比值比为25.66(11.98~54.94),汇总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的曲线下面积为0.9036。15篇外周血相关研究汇总敏感度为73%(70%~76%),汇总特异度为74%(71%~77%),汇总阳性似然比3.17(2.36~4.26),汇总阴性似然比0.31(0.21~0.44),汇总诊断比值比为12.04(6.40~22.62),汇总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的曲线下面积为0.8448。结论在脐血样本中,降钙素原诊断新生儿早发型脓毒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临床可建议应用。在外周血样本中,降钙素原诊断新生儿早发型脓毒症的诊断价值中等,需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辅助检查综合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早发型脓毒症 降钙素原 META分析 敏感度 特异度
下载PDF
锥形气囊气管导管预防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吴文静 王金柱 +2 位作者 骆晓攀 陈娟红 姚惠萍 《中国现代医生》 2018年第29期4-8,共5页
目的探讨锥形气囊气管导管预防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60例AMI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经口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 目的探讨锥形气囊气管导管预防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60例AMI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经口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圆形气囊气管导管,观察组采用新型的锥形气囊气管导管。气管插管期间两组患者均实施VAP集束化护理策略。比较两组患者VAP发生情况、痰液变化量、声门下分泌物变化量、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及住院费用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VAP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平均诊断VAP时间则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痰液变化量和声门下分泌物变化量明显多于对照组,入科第7天时观察组患者CPIS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及ICU住院费用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锥形气囊气管导管能够明显减少声门下分泌物及误吸,降低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呼吸衰竭患者VAP的发生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并减少ICU停留时间,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锥形气囊气管导管 机械通气 呼吸机相关肺炎 误吸
下载PDF
血液生物标志物对预测ICU患者急性肾损伤及判断预后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郑漾 呼邦传 +1 位作者 莫世静 孙仁华 《中国现代医生》 2018年第19期13-17,共5页
目的探讨血液生物标志物对急性肾损伤(AKI)的预测及判断预后临床价值。方法连续选择2012年10月~2014年11月在浙江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ICU)住院2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于入住ICU后24 h内留取血液标本检测中性粒细胞明胶... 目的探讨血液生物标志物对急性肾损伤(AKI)的预测及判断预后临床价值。方法连续选择2012年10月~2014年11月在浙江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ICU)住院2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于入住ICU后24 h内留取血液标本检测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NGAL)及肾损伤分子-1(KIM-1)水平,并记录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及28 d生存率等。结果共纳入218例患者,其中152例(69.7%)最终发生AKI,发生AKI患者NGAL水平为(234.1±32.5)ng/m L,未发生AKI患者为(63.2±12.4)ng/m 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KI患者KIM-1为(5.26±1.20)ng/m L,未发生AKI患者为(1.47±0.53)ng/m 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GAL预测AKI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81.6%和81.8%,预测CRRT时机敏感性及特异性为74.4%和66.7%。KIM-1预测AKI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75.7%和75.8%,预测CRRT时机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76.7%和75.0%,预测死亡率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70.1%和68.5%。结论对ICU患者检测血液中的NGAL及KIM-1水平对于早期发现AKI、预测CRRT使用时机及评估患者预后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损伤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 肾损伤分子-1 预后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PC12细胞缺氧损伤凋亡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9
作者 莫世静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18年第5期493-497,602,共6页
目的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氯化钴诱导的PC12细胞缺氧损伤及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应用MTT及Hoechst/PI染色检测VEGF对氯化钴诱导的细胞存活力下降及凋亡的影响。采用RT-PCR和Western-blotting检测XIAP及核转录因子κ... 目的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氯化钴诱导的PC12细胞缺氧损伤及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应用MTT及Hoechst/PI染色检测VEGF对氯化钴诱导的细胞存活力下降及凋亡的影响。采用RT-PCR和Western-blotting检测XIAP及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蛋白表达情况。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Caspase-3活性。结果 MTT结果显示0.6 mmol/L和0.8 mmol/L氯化钴处理PC 12细胞24 h后,VEGF+氯化钴组的细胞活性明显高于氯化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8.53、5.70,P均<0.05),在0.6 mmol/L氯化钴处理后24 h和48 h,VEGF+氯化钴处理组的细胞活性明显高于氯化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8.85、7.43,P均<0.05)。RT-PCR和Westernblotting显示氯化钴处理组PC12细胞XIAP m RNA表达水平明显较未给予氯化钴处理的VEGF组下降(t=4.83,P<0.05),而VEGF+氯化钴处理组PC12细胞经氯化钴处理24 h后XIAP m RNA表达水平较氯化钴组明显上升(t=5.71,P<0.05)。VEGF处理可使IκBα蛋白去磷酸化与去泛素化,P65蛋白入核。VEGF+氯化钴处理组的Caspase-3活性比氯化钴处理组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1,P<0.05),而VEGF+氯化钴+BAY 11-7085组Caspase-3活性较VEGF+氯化钴处理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17,P<0.05)。Hochest/PI荧光染色显示氯化钴+VEGF组PI阳性细胞较氯化钴组明显减少,而氯化钴+VEGF+BAY11-7085组的PI阳性细胞较氯化钴+VEGF组明显增加。结论VEGF处理能抑制氯化钴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其细胞保护作用的机制可能与其激活NF-κB信号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缺氧 PC12细胞 凋亡 氯化钴
下载PDF
规范化营养护理流程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33
10
作者 富燕萍 王金柱 +3 位作者 李莉莉 李飞 陈娟红 姚惠萍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9年第12期1500-1505,共6页
目的探讨规范化营养护理流程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6月浙江省人民医院/杭州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收治的85例SAP患者为对照组,2016年7月—2017年12月收治的88例SAP患者为观察组... 目的探讨规范化营养护理流程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6月浙江省人民医院/杭州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收治的85例SAP患者为对照组,2016年7月—2017年12月收治的88例SAP患者为观察组。两组均给予肠内营养,对照组采用常规营养护理,观察组采用规范化营养护理流程。比较两组患者喂养不耐受情况、喂养相关并发症、营养达标率、营养状况等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生呕吐2例,腹胀10例,便秘5例,每日腹泻次数(2.4±0.6)次,腹内压升高5例,腹腔间室综合征1例,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喂养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入院7 d观察组营养达标率为89.8%,对照组为7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83,P<0.01)。入院14 d时观察组患者前白蛋白、血清白蛋白、肱三头肌皮褶厚度、上臂肌围等营养状况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CU停留时间、机械通气比例、机械通气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AP患者实施规范化营养护理流程能够减少喂养相关并发症及喂养不耐受情况,改善营养状况,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规范化营养护理流程 肠内营养 喂养不耐受 营养状况
原文传递
ICU患者早期肠内营养耐受性监测系统的构建与应用 被引量:24
11
作者 全殷殷 张帅 +2 位作者 陈娟红 刘飞跃 姚惠萍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773-778,共6页
目的构建ICU患者早期肠内营养耐受性监测系统,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对肠内营养耐受性评分表进行修订,并以此为基础构建ICU患者早期肠内营养耐受性监测系统,实时采集相关数据。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6月—8月浙江省某三级甲等医院IC... 目的构建ICU患者早期肠内营养耐受性监测系统,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对肠内营养耐受性评分表进行修订,并以此为基础构建ICU患者早期肠内营养耐受性监测系统,实时采集相关数据。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6月—8月浙江省某三级甲等医院ICU收治的60例行早期肠内营养的患者作为试验组,使用该监测系统对其肠内营养的耐受性进行评估;将2021年3月—5月收治的6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使用修订前的肠内营养耐受性评分表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调整两组肠内营养方案。比较两组肠内营养7 d内喂养不耐受发生率、目标喂养量达标率,肠内营养第1天与第8天白蛋白、血清总蛋白、血红蛋白浓度的差值,收集护士对该监测系统的满意度。结果试验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目标喂养量达标率高于对照组,肠内营养第8天与第1天白蛋白、血清总蛋白、血红蛋白浓度的差值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对该监测系统的满意度评分为(4.51±0.31)分。结论使用ICU患者早期肠内营养耐受性监测系统有助于降低患者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提高目标喂养量达标率,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护士对该监测系统的满意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早期肠内营养 耐受性 信息系统 护理
原文传递
成人心脏术后亚谵妄综合征预测模型构建 被引量:14
12
作者 李飞 李莉莉 +5 位作者 富燕萍 张帅 钱正仙 沃超男 呼邦传 姚惠萍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1年第29期3948-3953,共6页
目的探讨引起成人心脏术后亚谵妄综合征(SSD)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风险模型。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浙江省人民医院外科重症监护室(SICU)2017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收治的620例接受心脏手术的成人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发生SSD的患者纳入... 目的探讨引起成人心脏术后亚谵妄综合征(SSD)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风险模型。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浙江省人民医院外科重症监护室(SICU)2017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收治的620例接受心脏手术的成人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发生SSD的患者纳入SSD组,未发生SSD的患者纳入非SSD组。详细记录所有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的临床资料及各项指标,通过单因素分析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引起成人心脏术后SSD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风险模型函数。结果最终纳入研究569例,其中未发生术后亚谵妄399例(非SSD组),发生术后亚谵妄170例(SSD组),SSD发生率为29.9%。单因素分析发现,引起成人心脏术后SSD的影响因素为年龄、急诊手术、APACHEⅡ评分、主动脉阻断时间、深低温停循环时间、术中输血浆量、SICU停留时间和使用右美托咪定,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76岁[优势比(OR)=4.332,95%置信区间(CI):(2.103~8.965),P<0.001]、急诊手术[OR=3.453,95%CI:(1.143~7.534),P<0.05]、APACHEⅡ评分>15分[OR=5.453,95%CI:(1.453~9.536),P<0.001]、深低温停循环时间>34.2 min[OR=2.132,95%CI:(1.053~5.532),P<0.05]和SICU停留时间>50.0 h[OR=1.675,95%CI:(0.832~5.233),P<0.05]是引起成人心脏术后SSD的独立危险因素,而使用右美托咪定[OR=1.536,95%CI:(0.763~4.862),P<0.05]是成人心脏术后SSD的保护因素。结论年龄>76岁、急诊手术、APACHEⅡ评分>15分、深低温停循环时间>34.2 min和SICU停留时间>50.0 h是引起成人心脏术后发生SSD的独立危险因素,而使用右美托咪定则可以减少SSD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手术 亚谵妄综合征 危险因素 风险模型
原文传递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成人心脏瓣膜术后心肌细胞氧化应激程度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13
13
作者 陈娟红 王金柱 姚惠萍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95-899,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对成人心脏瓣膜术后心肌细胞氧化应激程度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143例因心脏瓣膜病接受心脏手术的成人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n=45)、低剂量Dex组(低剂量组,n=50)和高...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对成人心脏瓣膜术后心肌细胞氧化应激程度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143例因心脏瓣膜病接受心脏手术的成人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n=45)、低剂量Dex组(低剂量组,n=50)和高剂量Dex组(高剂量组,n=48)。所有患者均采用静脉麻醉并在气管插管后均给予常规麻醉药物维持,在此基础上低剂量组患者以0.3μg·kg^(-1)·h^(-1)的速度持续泵入Dex,高剂量组以0.6μg·kg^(-1)·h^(-1)的速度持续泵入Dex,对照组患者持续泵入等量生理盐水。分别在体外循环开始前即刻(T0)、手术结束时(T1)、术后6 h(T6)、术后12 h(T12)和术后24h(T24)采集外周血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和肌钙蛋白-I(malondialdehyde,cTnI)水平,并记录各时点的心率(heart rate,HR)、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和心指数(cardiac index,CI)。比较3组间各时点的指标差异并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术后各组cTnI水平均明显升高,高剂量组升高幅度最小,其次为低剂量组和对照组,3组间术后各时点cTnI水平均有明显差异(均P<0.05)。术后各组SOD水平均逐渐降低,高剂量组降低幅度最小,其次为低剂量组和对照组,3组间术后各时点SOD水平均有明显差异(均P<0.05)。而MDA的变化呈现出与SOD相反的趋势,高剂量组升高幅度最小,其次为低剂量组和对照组,3组间术后各时点MDA水平均有明显差异(均P<0.05)。术后HR和MAP均有所降低,CI逐渐升高,但3组间未显示出统计学差异。结论 Dex能够明显减轻心脏术后心肌细胞的氧化应激程度并发挥心肌保护作用,呈现出明显的量效关系,对血流动力学无明显不良影响,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术 心脏术后 右美托咪定 抗氧化 剂量
原文传递
ICU老年患者发生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风险的多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14
作者 杨向红 何方 +2 位作者 吕智全 洪军 孙仁华 《浙江医学》 CAS 2020年第9期921-924,共4页
目的探讨ICU老年患者发生院内获得性碳氢酶烯类抗生素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RKP)血流感染的高危因素及合适防控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ICU 119例院内获得性CRKP血流感染和44例碳氢酶烯类敏感肺炎克雷伯菌(CSKP)血流感染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采... 目的探讨ICU老年患者发生院内获得性碳氢酶烯类抗生素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RKP)血流感染的高危因素及合适防控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ICU 119例院内获得性CRKP血流感染和44例碳氢酶烯类敏感肺炎克雷伯菌(CSKP)血流感染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筛选发生ICU院内获得性CRKP血流感染的高危因素。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30d内使用过碳氢酶烯抗生素(OR=3.068,95%CI:1.196~7.872,P=0.002),30d内抗生素使用个数≥3个(OR=1.693,95%CI:1.159~2.472,P=0.006),30d内使用过激素(OR=4.528,95%CI:1.671~12.272,P=0.003),其它部位CRKP定植或感染(OR=5.384,95%CI:1.886~15.368,P=0.002)及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OR=4.489,95%CI:1.664~12.106,P=0.003)是发生CRKP血流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感染前30d内使用过激素、碳氢酶烯抗生素、抗生素使用个数≥3个及合并MODS、其它部位CRKP定植或感染是ICU老年患者获得性CRKP血流感染发生的高危因素,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碳氢酶烯抗生素暴露及常规对CRKP进行主动筛查可能会减少CRKP血流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氢酶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 血流感染 院内感染 高危因素 重症监护室 老年
下载PDF
ICU患者身体约束管理系统的构建与应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帅 陈娟红 +1 位作者 全殷殷 姚惠萍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5-59,共5页
目的构建ICU患者身体约束管理系统并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组建研究小组,以ICU患者身体约束评估量表为基础,构建ICU患者身体约束管理系统,系统实时采集相关数据,实现患者身体约束决策动态提醒和质量控制。选取2022年1月—6月浙江省某三... 目的构建ICU患者身体约束管理系统并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组建研究小组,以ICU患者身体约束评估量表为基础,构建ICU患者身体约束管理系统,系统实时采集相关数据,实现患者身体约束决策动态提醒和质量控制。选取2022年1月—6月浙江省某三级甲等医院ICU收治的216例患者为应用对象,比较系统应用后(2022年4月—6月)与应用前(2022年1月—3月)患者身体约束率、约束时长、非计划拔管发生率,并收集护士对该管理系统的满意度。结果ICU患者身体约束管理系统应用后,身体约束率(35.19%)低于应用前(49.07%),约束时长为45.71(16.41,121.31)h,显著低于对照组126.00(28.05,317.00)h,两组非计划拔管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士对约束管理系统的满意度得分为(4.56±0.48)分。结论使用ICU患者身体约束管理系统有助于降低患者身体约束使用率,减少约束时长,护士对该系统的满意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约束 身体的 信息系统 护理
原文传递
重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当前聚焦点 被引量:9
16
作者 孙仁华 刘景全 邵自强 《浙江医学》 CAS 2021年第23期2501-2504,2516,共5页
胃肠功能障碍在重症患者中十分常见,但由于缺乏较好的诊断标准、监测方法及治疗和管理策略,没有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近年来,随着急重症基础理论和临床诊治技术的进步,对重症患者相关胃肠功能障碍方面的研究也不断深入。本文拟从重症患... 胃肠功能障碍在重症患者中十分常见,但由于缺乏较好的诊断标准、监测方法及治疗和管理策略,没有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近年来,随着急重症基础理论和临床诊治技术的进步,对重症患者相关胃肠功能障碍方面的研究也不断深入。本文拟从重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监测方法、治疗和管理策略及未来展望作一简要总结,以期为急重症医学科同仁们的临床和科研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功能障碍 肠道屏障功能 肠内营养 生物标志物
下载PDF
心电监护报警设置半自动生成系统的研发及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娟红 张帅 +3 位作者 全殷殷 谢菁 沈竹青 姚惠萍 《中华急危重症护理杂志》 CSCD 2023年第6期498-501,共4页
目的 研发心电监护报警设置半自动生成系统,并探讨其在ICU监护仪报警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组建研发小组,开发心电监护报警设置半自动生成系统。2022年5月在浙江省杭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ICU、急诊重症监护室、重症康复病区中应用,比较... 目的 研发心电监护报警设置半自动生成系统,并探讨其在ICU监护仪报警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组建研发小组,开发心电监护报警设置半自动生成系统。2022年5月在浙江省杭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ICU、急诊重症监护室、重症康复病区中应用,比较系统应用后(2022年5月-10月)与应用前(2022年1月-3月)监护仪报警设置的正确率以及临床护士对该系统的满意度。结果 应用心电监护报警设置半自动生成系统后,监护仪报警设置正确率(99.18%和98.14%)均高于实施前(93.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9名护士对该系统的满意度总分为(104.96±12.09)分。结论 心电监护报警设置半自动生成系统的使用有助于提高临床监护仪报警设置的正确率,护士对心电监护报警设置半自动生成系统满意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监护 临床报警器 管理信息系统 危重病护理
下载PDF
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出血的原因及对策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焕庆 胡智明 +6 位作者 蔡涵晖 江俊杰 徐嘉泽 许豪杰 吴伟顶 张成武 张远标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21-424,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PD)术后出血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至2020年5月期间在浙江省人民医院肝胆胰外科行LPD的21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合并症、术后并发症(出血、胰瘘、胆瘘、腹腔感染... 目的探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PD)术后出血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至2020年5月期间在浙江省人民医院肝胆胰外科行LPD的21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合并症、术后并发症(出血、胰瘘、胆瘘、腹腔感染)等临床资料,分析胰腺切除术后出血(PPH)的原因、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结果纳入215例患者中男性132例,女性83例,年龄(60.7±10.3)岁,术后共发生20例PPH,发生率为9.30%(20/215)。早期出血主要原因为止血不确切和血管夹脱落;晚期出血主要原因为消化道瘘、术中能量电外科器械动脉损伤及假性动脉瘤。20例PPH患者中,早期出血6例,迟发性出血14例;A级出血患者1例,B级出血患者10例,C级出血患者9例;胰瘘13例,胆瘘1例,腹腔感染2例。保守治疗成功1例;胃镜下成功止血1例;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17例,介入治疗成功止血7例;11例患者行剖腹探查。20例PPH患者中,14例治愈出院,6例死亡,死亡率30.0%(6/20)。结论早期出血与止血不确切和血管夹脱落相关;晚期出血与消化道瘘、术中能量器械动脉损伤及假性动脉瘤相关。LPD术中应精细止血保护好血管、精准吻合以提高消化道重建的质量。PPH"治疗窗"很窄,对不能排除动脉性出血者应选择DSA栓塞或放置覆膜支架,对介入治疗失败的B/C级出血者应果断手术探查,从而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检查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出血 栓塞 再手术
原文传递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栓预防的最佳证据总结
19
作者 李莉莉 华佳丽 +4 位作者 张馨尹 董永泽 宋昱莹 陈娟英 姚惠萍 《中华急危重症护理杂志》 CSCD 2024年第5期466-473,共8页
目的检索、评估和整合关于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栓(catheter-related thrombosis,CRT)预防的最佳证据。方法计算机检索BMJ Best Practice、UpToDate、Cochrane Librar... 目的检索、评估和整合关于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栓(catheter-related thrombosis,CRT)预防的最佳证据。方法计算机检索BMJ Best Practice、UpToDate、Cochrane Library、澳大利亚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数据库、国际指南协作网、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苏格兰校际指南网、美国肾脏病基金会等专业相关网站,以及PubMed、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医脉通中与CRRT患者中心静脉CRT预防有关的临床决策、指南、最佳实践、证据总结、系统评价、专家共识。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3月。由2名循证团队成员进行文献筛选、质量评价及证据提取与汇总。结果共纳入12篇文献,分别为3篇临床决策、4篇指南、2篇系统评价和3篇专家共识。从8个方面汇总形成27条最佳证据,包括评估、穿刺及拔管、导管类型、血管通路监测方法、封管、抗凝剂、溶栓治疗、培训和管理。结论医护人员在实施CRRT患者中心静脉CRT预防时,应结合临床具体情境与患者意愿,审慎地选择最佳证据,增强治疗效果和安全性,以促进患者获益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导管相关血栓 预防 证据总结 循证护理学
下载PDF
碳青霉烯耐药肠杆菌科细菌定植转血流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吴苗苗 杨丹红 +3 位作者 潘红英 李曦 孙仁华 黄益澄 《浙江医学》 CAS 2022年第12期1300-1303,共4页
目的探究碳青霉烯耐药肠杆菌科细菌(CRE)定植转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浙江省人民医院住院期间因感染高危而行CRE主动筛查阳性的198例患者,根据是否发生血流感染分为血流感染组(37例)和非血流感染组(161例)... 目的探究碳青霉烯耐药肠杆菌科细菌(CRE)定植转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浙江省人民医院住院期间因感染高危而行CRE主动筛查阳性的198例患者,根据是否发生血流感染分为血流感染组(37例)和非血流感染组(161例)。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RE定植转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198例CRE阳性患者中,共检出肺炎克雷伯菌167株(84.34%)、大肠埃希菌15株(7.58%)、奇异变形杆菌8株(4.04%)、产气肠杆菌3株(1.52%)、阴沟肠杆菌5株(2.52%)。多因素分析显示: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暴露史(OR=3.715,95%CI:1.003~13.761,P<0.05)、应用糖皮质激素(OR=3.073,95%CI:1.198~7.698,P<0.05)、中性粒细胞缺乏(OR=9.258,95%CI:2.894~29.614,P<0.01)是CRE定植转血流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早期识别CRE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并对其进行干预,有助于把握抗菌药物治疗时机及优化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青霉烯耐药肠杆菌科细菌 定植 血流感染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