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红壤坡地降雨产流产沙动态过程模拟试验研究
被引量:15
- 1
-
-
作者
张赫斯
张丽萍
朱晓梅
方继青
-
机构
浙江省亚热带土壤与植物营养重点研究实验室//污染环境修复与生态健康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浙江省兰溪水政处
-
出处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210-1214,共5页
-
基金
浙江省低丘缓坡水土流失防治对策研究项目(RI0701)
-
文摘
研究以浙江省兰溪水土保持综合试验站为研究基地,通过设定特定植被覆盖度(15%)不同坡度(8°、15°、20°)的径流试验小区,小区面积为2m2,采用野外人工模拟降雨试验方法,对降雨强度(0.8~2.9mm·min-1)范围内,红壤坡地产流和产沙随雨强和坡度的变化特性进行了模拟试验。通过32场模拟降雨试验数据的分析,得出结论如下:①产沙量与雨强呈指数函数关系,产流量与雨强呈幂函数关系,径流量与产沙量的相关性大于雨强与径流、雨强与产沙;②随坡度的增大,产流时刻提前,泥沙起动和产沙突增的雨强临界减小;③随坡度增大,累积产沙量的递增速率比累积径流量的递增速率要快;④场降雨侵蚀模数与雨强的相关性随着坡度的增大而增强。
-
关键词
模拟降雨、坡度、雨强、侵蚀产沙
坡面径流
-
Keywords
Simulated rainfall
Slope
Rainfall Intensity
Erosion and sediment
surface runoff
-
分类号
S144
[农业科学—肥料学]
-
-
题名水蚀风蚀交错区土壤养分特征与土壤质地及水分关系
被引量:17
- 2
-
-
作者
张芳芳
张丽萍
王文艳
王小云
-
机构
浙江省亚热带土壤与植物营养重点研究实验室污染环境修复与生态健康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
出处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99-104,共6页
-
基金
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课题(10501-230
10502-Z12-1)
-
文摘
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区在强烈的水蚀风蚀作用下,土壤养分流失严重,土壤退化明显。但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这种退化规律有较大的差异。以位于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区的六道沟小流域为研究区,分析坡耕地和荒草坡地土壤养分特征,探讨土壤养分与土壤质地及水分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水蚀风蚀交错区各养分含量都较低,其养分含量表层均高于下层,坡耕地高于荒草地;土壤各养分上下层比值越大,土壤的供肥持续能力越差;(2)坡耕地土壤养分含量表现出与坡地水土流失相似的规律,从坡顶部到坡底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3)土壤水分含量影响土壤质地变化,并与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关系最好,与有效态氮的关系较密切;(4)土壤养分含量与土壤质地的吸附作用有关,组成物质越细,吸附能力越强,但这种吸附能力还与不同粒级组成的比重有关,其机理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
关键词
水蚀风蚀交错区
土壤粒级构成
土壤养分
利用类型
-
Keywords
wind-water erosion crisscross region
soil particle composition
soil nutrients
use types
-
分类号
S158.2
[农业科学—土壤学]
S152.3
[农业科学—农业基础科学]
-
-
题名红壤坡地土壤水蚀过程的产流产沙动态模拟试验研究
被引量:5
- 3
-
-
作者
朱晓梅
张丽萍
方继青
倪含斌
吴希媛
付兴涛
-
机构
浙江省亚热带土壤与植物营养重点研究实验室污染环境修复与生态健康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浙江省兰溪水政处
-
出处
《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80-683,共4页
-
基金
浙江省低丘缓坡水土流失防治对策研究项目(RI0701)
-
文摘
以浙江省兰溪水土保持综合试验站为研究基地,采用野外人工模拟降雨试验装置,对红壤坡地不同雨强和不同坡度条件下的侵蚀产沙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分析了不同雨强和坡度条件下的产流、产沙过程。结论显示:雨强和土壤前期含水率是决定产流时间的重要因素;随雨强增大,累积产沙量的递增速率比累积径流量的递增速率要快;坡度对侵蚀产沙的影响比对径流的影响要大。
-
关键词
土壤侵蚀
模拟降雨
坡度
雨强
-
Keywords
soil erosion
simulating rainfall
slope
rainfall intensity
-
分类号
X14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
-
题名土壤·河流和水库沉积物对磷吸附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4
- 4
-
-
作者
王小云
张丽萍
-
机构
浙江省亚热带土壤与植物营养重点研究实验室/污染环境修复与生态健康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山西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
-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35期17088-17092,共5页
-
文摘
[目的]以赋石水库和上游河道沉积物以及流域内代表性土壤3组共9个样品为对象来研究上覆水体磷浓度和pH的变化对沉积物和土壤对磷吸附的影响。[方法]采用室内模拟与模型预测。[结果]3组样品对磷的吸附量均随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并达到平衡状态,用Langmuir方程能较好地拟合磷等温吸附过程。磷最大吸附量大小顺序为土壤>水库沉积物>河道沉积物。水库和河道沉积物的吸附/解吸平衡浓度均大于其上浮水体TP浓度。它们向水体释放磷,起污染"源"的作用。样品对上覆水pH有较强的缓冲性。上覆水pH在3~11时,平衡溶液pH在微酸到微碱之间,在1和13时为强酸和强碱性。上覆水pH在3~9时,样品均吸附磷,但对各个样品的影响较小,在1.62和10.53时样品对磷的吸附量为0,低于1.62和高于10.53时沉积物释放磷,且释放量随酸性和碱性的增强而增加。[结论]通过加强水土保持力度,改善土壤质地,增强土壤抗蚀力和对营养物质的吸持力,达到控制水土流失和营养物质流失的目的,并最终起到改善流域内水体质量的目的。
-
关键词
土壤
沉积物
磷
吸附
解吸
平衡浓度
-
Keywords
Soil
Sediment
Phosphorus
Sorption/desorption
Equilibrium concentration
-
分类号
S153.6
[农业科学—土壤学]
-
-
题名经济林地坡长对侵蚀产流动态过程影响的模拟试验研究
被引量:3
- 5
-
-
作者
付兴涛
张丽萍
叶碎高
王小云
吴希媛
张迅
-
机构
浙江省亚热带土壤与植物营养重点研究实验室污染环境修复与生态健康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土水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
浙江广川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
出处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9,共5页
-
基金
浙江省低丘缓坡水土流失防治对策研究项目(RI0701)
-
文摘
经济林经营是低丘缓坡土地利用的主要方式之一,对经济林坡地水土流失问题的研究已是南方水土保持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研究低丘缓坡经济林地坡长对坡面侵蚀产流过程的影响规律,本研究以浙江省常山县胡柚林地为例,通过野外人工模拟降雨试验法,分析探讨了该经济林地的侵蚀产流情况,得结论如下:(1)相同坡长下,当雨强大于或等于1.8 mm/min时,累积径流量增幅较大;降雨12 min后,各雨强累积径流量增幅均较明显;随着坡长的延长其对坡面累积径流量的影响逐渐明显。(2)该经济林地坡面径流量随坡长呈每隔4m有规律的起伏变化,该结果启示我们,在坡面栽植经济林时,沿坡长按每隔4 m的规律进行布局,能有效减缓坡面径流的产生。(3)相同坡长坡面产流量随雨强增大总体上呈增加趋势,雨强1.45 mm/min大约是该地区经济林地侵蚀性降雨的分界点。(4)土壤初始含水率、雨强以及坡长对产流量的综合影响可以用线性相关方程描述,其中降雨强度对产流量的影响最大。愿此研究结论能为经济林坡地水土流失的防治提供借鉴。
-
关键词
经济林
坡长
模拟降雨
累积径流量
低丘缓坡
-
Keywords
economic forest
slope length
simulated rainfall
cumulative runoff volume
low hill gentle slope
-
分类号
S157.1
[农业科学—土壤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