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13篇文章
< 1 2 15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及预后 被引量:22
1
作者 聂桂兰 《浙江创伤外科》 2015年第5期950-951,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手术的临床效果,并观察和分析其预后,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子宫肌瘤患者12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62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手术的临床效果,并观察和分析其预后,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子宫肌瘤患者12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62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组患者给予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主要评估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大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体温恢复时间、术后引流量和引流时间、术后并发症及住院时间等。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切口、术中出血量和排气时间时间分别为(26.06±1.02)nm、(90.48±6.22)ml和(39.81±3.90)小时,均低于对照组(63.89±1.21)mm、(123.63±7.41)ml和(44.28±3.87)小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为(110.26±3.84)分钟,长于对照组(97.68±4.29)分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体温恢复时间、术后引流量、引流时间和住院时间(70.88±4.91)小时、(43.72±3.82)ml、(2.12±0.31)天和(5.86±0.74天,均低于对照组(81.24±5.06)小时、(86.24±3.70)ml、(3.36±0.29)天和(7.44±0.81)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不良反应和6个月复发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均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切口小、术中损伤较轻,术后恢复快,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子宫肌瘤剔除术 子宫肌瘤 临床效果 预后
下载PDF
CEA、AFP和PGⅠ在胃癌术后血清中的表达及其预测术后复发的价值
2
作者 付文琴 齐华光 吴照松 《浙江创伤外科》 2024年第6期1074-1077,共4页
目的探讨分析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和胃蛋白酶原Ⅰ(pepsinogenⅠ,PGⅠ)在胃癌(gastric cancer,GC)患者术后血清中的表达水平情况及其预测术后复发的价值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 目的探讨分析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和胃蛋白酶原Ⅰ(pepsinogenⅠ,PGⅠ)在胃癌(gastric cancer,GC)患者术后血清中的表达水平情况及其预测术后复发的价值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1年7月于本院接受新辅助化学药物治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T)后行微创根治术的56例GC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复发分为观察组(复发,n=18例)和对照组(未复发,n=38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血清CEA、AFP和PGⅠ表达水平,胃癌患者术后是否复发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预测其诊断价值。结果末次随访时,56例GC患者中18例复发(32.14%)、38例未复发(67.86%),其中观察组在肿瘤分化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在肿瘤浸润深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末次随访时,观察组GC患者的血清CEA和AFP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PGⅠ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血清CEA、AFP和PGⅠ水平与GC患者术后复发之间存在相关性(P<0.05)。且术前血清CEA、AFP和PGⅠ联合检测在GC患者术后复发诊断中的AUC值为0.969显著高于各项单独CEA(0.686)、AFP(0.677)、PGⅠ(0.822)的AUC值。结论血清CEA、AFP和PGⅠ水平能够为GC患者术后复发的诊断提供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CEA AFP PGⅠ 复发 预测价值
下载PDF
两种麻醉方式对高龄患者骨科术后认知功能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孟丹丹 易晓辉 谢彦波 《浙江创伤外科》 2022年第1期191-192,共2页
目的探究全身麻醉和椎管内麻醉对高龄患者骨科术后认知功能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行髋部以下骨科手术的老年患者,共计100例。其中接受全身麻醉的患者纳入对照组(n=70例);接受椎管内麻醉的... 目的探究全身麻醉和椎管内麻醉对高龄患者骨科术后认知功能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行髋部以下骨科手术的老年患者,共计100例。其中接受全身麻醉的患者纳入对照组(n=70例);接受椎管内麻醉的患者纳入观察组(n=30例)。比较不同时间点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情况,并采用MMSE量表法对患者手术前后的精神状态及认知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24小时及术后48小时的MMSE评分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1),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在T1、T2、T3时间的心率(HR)与平均动脉压(MAP)均更低(P<0.01),术后恶心呕吐、头痛、下肢深静脉血栓及低血压等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更小(P<0.05)。结论在临床麻醉中,椎管内麻醉相较于全身麻醉对接受骨科手术的高龄患者血流动力学及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较小,可有效减少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内麻醉 全身麻醉 认知功能 血流动力学 麻醉后不良反应
下载PDF
断指再植术后炎症反应与并发血管危象的相关分析
4
作者 刘华 刘志强 李全丙 《浙江创伤外科》 2024年第5期869-872,共4页
目的探究断指再植术后炎症反应与发生血管危象的相关性,并分析影响发生血管危象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6月到本院行断指再植术的128例患者作为纳入对象,并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并发血管危象,分为并发血管危象组(n=15)及未并... 目的探究断指再植术后炎症反应与发生血管危象的相关性,并分析影响发生血管危象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6月到本院行断指再植术的128例患者作为纳入对象,并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并发血管危象,分为并发血管危象组(n=15)及未并发血管危象组(n=113)。记录并比较两组基线资料及炎症反应程度,采用Spearman法进行相关性分析,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并发血管危象的相关因素。结果治疗后,并且并发血管危象组血小板水平低于未并发血管危象组,C反应蛋白(CRP)水平高于未并发血管危象组(P<0.05)。是否并发血管危象与血小板水平呈负相关(r=-0.191,P<0.05),与CRP水平呈正相关(r=0.195,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完全离断、断指平面为末端、吸烟、缺血时间较长及CRP水平偏高等均为影响患者并发血管危象的相关因素。在发生血管危象的患者中,11例患者的再植手指完全存活,3例部分存活,1例完全坏死。结论断指再植术后炎症反应程度偏高,则易导致患者并发血管危象的风险升高,并且完全离断、断指平面为末端、吸烟、缺血时间较长及CRP水平偏高等因素均将增加患者术后并发血管危象的风险,因此需针对性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指再植术 炎症 血管危象 相关性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息肉摘除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疗效及因素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肖海华 吴小珍 崔晓静 《浙江创伤外科》 2023年第7期1296-1299,共4页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行息肉摘除术在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中应用效果,分析影响妊娠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到本院就诊的88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所采用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宫腔镜下刮宫术)及观察组(宫...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行息肉摘除术在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中应用效果,分析影响妊娠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到本院就诊的88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所采用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宫腔镜下刮宫术)及观察组(宫腔镜下息肉摘除术),各44例。比较两组患者各疗效、手术指标、子宫内膜厚度及妊娠情况,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影响患者妊娠的相关因素。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均随时间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并且观察组治疗1个月及治疗3个月时子宫内膜厚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采用刮宫术治疗、息肉数目为多发、患有高血压及息肉直径≥1 cm均为影响患者妊娠的相关因素。结论宫腔镜下息肉摘除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能够改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并利于患者术后妊娠,而针对影响患者妊娠的相应因素,应考虑患者实际情况,做出合理干预,达到提高妊娠率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镜 息肉摘除术 异常子宫出血 妊娠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侧卧位InterTan与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柳咏 朱刃 柏松 《浙江创伤外科》 2022年第2期273-275,共3页
目的 探讨侧卧位新型股骨近端髓内钉(InterTan)髓内钉与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失血及疗效情况。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于本院就诊的9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分为2组,每组45例。InterTan组采用Inter... 目的 探讨侧卧位新型股骨近端髓内钉(InterTan)髓内钉与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失血及疗效情况。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于本院就诊的9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分为2组,每组45例。InterTan组采用InterTan髓内钉治疗,PFNA组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失血及疗效情况。结果 (1) PFNA组总失血量、显性失血和输血量均少于InterTan组(P<0.05);(2) PFNA组手术时间较InterTan组短(P<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3) InterTan组髋关节Harris评分优良率略高于PFNA组(93.3%vs 88.9%),但两组间数据无统计学差异(P>0.05);(4)InterTan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PFNA组(8.9%vs 24.4%,P<0.05)。结论 PFNA内固定治疗失血量及手术时间较短,InterTan髓内钉治疗安全性更高,两种治疗方式疗效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Tan髓内钉 PFNA内固定 股骨转子间骨折 失血情况 髋关节功能
下载PDF
产科剖宫产率上升原因分析与降低路径 被引量:3
7
作者 温泉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5年第20期102-104,共3页
目的:探究产科剖宫产率上升原因以及降低路径的措施。方法:对义乌稠州医院近两年接受的产妇进行研究,对这两年进行剖宫产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与此同时对患者剖宫产的原因进行总结分析,提出切实有效地降低剖宫产率的措施。结果:2012... 目的:探究产科剖宫产率上升原因以及降低路径的措施。方法:对义乌稠州医院近两年接受的产妇进行研究,对这两年进行剖宫产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与此同时对患者剖宫产的原因进行总结分析,提出切实有效地降低剖宫产率的措施。结果:2012年1月-2013年1月剖宫产率为25.8%,2013年1月-2014年1月剖宫产率为27.3%。剖宫产率较头一年有明显的增长,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发现引起剖宫产上升的原因包括胎儿因素、孕妇因素、社会因素、以及其他因素。针对于上升因素提出有效地措施,将有助于降低剖宫产率。结论:产妇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选择剖宫产,且剖宫产率正在逐年上升。针对于上升原因提出有效地降低措施,对于减少风险提高分娩效果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科 剖宫产率 原因分析
原文传递
息肉电切术治疗子宫息肉疗效及复发因素分析
8
作者 黄丽娜 崔晓静 骆小莲 《浙江创伤外科》 2022年第5期945-947,共3页
目的 探讨宫腔镜直视下息肉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疗效及复发因素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义乌稠州医院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患者136例,根据实际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行传统诊刮术,n=58)及观察组(行宫腔镜直视下息肉... 目的 探讨宫腔镜直视下息肉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疗效及复发因素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义乌稠州医院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患者136例,根据实际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行传统诊刮术,n=58)及观察组(行宫腔镜直视下息肉电切术,n=78)。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指标、疗效、妊娠率及复发率,并采用Logistics多因素分析影响患者复发的主要因素。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复发率较对照组低,妊娠率较对照组高(P<0.05);Logistics分析结果得出,年龄、手术时间、手术方式及术后是否使用避孕药为影响患者术后复发的主要因素。结论 采用宫腔镜直视下息肉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相较于传统诊刮术,其疗效更好,此外应在术后合理使用避孕药,以预防息肉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镜 息肉电切术 疗效 复发因素
下载PDF
对比分析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卵巢良性肿瘤蒂扭转的疗效 被引量:1
9
作者 温泉 《浙江创伤外科》 2015年第5期944-945,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卵巢良性肿瘤蒂扭转的疗效。方法回归性分析在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本院就诊及治疗的卵巢良性肿瘤蒂扭转120例急诊患者,根据手术方法,分为腹腔镜组(65例)和开腹组(55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卵巢良性肿瘤蒂扭转的疗效。方法回归性分析在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本院就诊及治疗的卵巢良性肿瘤蒂扭转120例急诊患者,根据手术方法,分为腹腔镜组(65例)和开腹组(55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情况,术后随访半年,了解卵巢功能情况。结果与开腹组相比,腹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57.33±7.99)分钟、术中出血量(69.37±10.65)ml、肛门排气时间(23.40±1.83)小时、术后住院时间(6.08±0.82)天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6%(3/65)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腹腔镜组术后的总有效率93.8%(61/65)显著高于开腹组80.0%(P<0.05),而两组术后卵巢功能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良性肿瘤蒂扭转具有疗效好、术后恢复快及安全性高等优势,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手术 开腹 卵巢良性肿瘤 蒂扭转
下载PDF
髂筋膜间隙阻滞对骨折患者HR、MAP及疼痛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谢彦波 孟丹丹 易晓辉 《浙江创伤外科》 2021年第6期1170-1171,共2页
目的探讨髂筋膜间隙阻滞复合全麻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水平变化及镇痛效果。方法将9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使用喉罩全麻,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加以髂筋膜间隙阻滞。观察两组患者... 目的探讨髂筋膜间隙阻滞复合全麻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水平变化及镇痛效果。方法将9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使用喉罩全麻,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加以髂筋膜间隙阻滞。观察两组患者在T_(0)、T_(1)、T_(2)、T_(3)时间点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水平及T_(0)、T_(4)、T_(5)、T_(6)的VAS与Ramsay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在T_(0)时HR、MAP水平、VAS评分及在T_(0)、T_(4)、T_(5)、T_(6)时的Ramsay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_(1)、T_(2)、T_(3)时,观察组HR与MA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在T_(4)、T_(5)、T_(6)时VAS评分降低,且观察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髂筋膜间隙阻滞复合全麻可更有效缓解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术后导致的疼痛,平稳血流动力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髂筋膜间隙阻滞 股骨粗隆间骨折 血流动力学 疼痛
下载PDF
儿科门诊疾病种类与特点的分析和建议
11
作者 程梅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6年第2期165-166,共2页
目的:探讨医院儿科门诊输液处方用药的合理性,促进儿科合理用药,提高患儿用药安全。方法:对于浙江省义乌稠州医院2012年5月儿科门诊的输液处方进行抽查,抽查数量为3000张,通过相关临床药理知识以及有关文献,对联合用药处方与不合理用药... 目的:探讨医院儿科门诊输液处方用药的合理性,促进儿科合理用药,提高患儿用药安全。方法:对于浙江省义乌稠州医院2012年5月儿科门诊的输液处方进行抽查,抽查数量为3000张,通过相关临床药理知识以及有关文献,对联合用药处方与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分类并分析。结果:结果显示,联合用药占比较多,是调查处方的61%,而不合理用药处方共823张,占调查处方的27.4%,主要有用药重复、联合用药不适、对药物副反应不了解等。结论:医院儿科门诊输液处方的用药合理性存在比较多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的提高与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 儿科门诊 输液处方 用药合理性
原文传递
升白汤对60Co射线所致小鼠骨髓有核细胞周期的影响
12
作者 朱惠香 张荷萍 龚海英 《浙江中医杂志》 2017年第3期178-179,共2页
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白细胞减少症的发生率正呈逐步上升趋势,是临床医生经常要面临的医疗问题。本院自拟的经验方“升白汤”为基本方辨证分型加减,该方为健脾补肾、益气生血方,在临床升白治疗中有一定疗效。为进一步观察升白汤对白... 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白细胞减少症的发生率正呈逐步上升趋势,是临床医生经常要面临的医疗问题。本院自拟的经验方“升白汤”为基本方辨证分型加减,该方为健脾补肾、益气生血方,在临床升白治疗中有一定疗效。为进一步观察升白汤对白细胞减少症的作用,本文考察了该方对骨髓有核细胞周期的影响,以便进一步明确升白汤对辐射损伤所致白细胞减少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白汤 60Co射线 骨髓 细胞周期 实验研究
下载PDF
血液黏弹性检测对ICU创伤性凝血病目标导向输血临床治疗价值
13
作者 郑洲 胡剑华 方德 《浙江创伤外科》 2020年第5期1023-1024,共2页
目的探讨检测血液黏弹性对指导ICU创伤性凝血病患者开展目标导向输血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62例ICU创伤性凝血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血常规检查指导临床开展目标导... 目的探讨检测血液黏弹性对指导ICU创伤性凝血病患者开展目标导向输血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62例ICU创伤性凝血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血常规检查指导临床开展目标导向输血治疗;观察组则通过检测血液黏弹性来指导开展目标导向输血治疗。记录两组患者24小时内血制品、晶体输注量及两组患者6、12、24小时凝血功能改善情况。比较两组患者ICU入住时间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24小时内红细胞、血浆、冷沉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6、12小时凝血功能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24小时凝血功能改善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ICU入住时间平均为(7.88±2.36天明显短于对照组(9.24±2.74)天,P<0.05。观察组患者24小时内好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均无死亡病例。结论血液黏弹性对指导ICU创伤性凝血病患者开展目标导向输血具有重要价值,其可快速改善患者凝血功能,减少血液制品的输入,加速患者康复,缩短其住院时间,对改善预后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病 ICU 创伤性 血液黏弹性 目标导向 输血
下载PDF
胱抑素C、β2-微球蛋白及尿微量清蛋白在早期肾损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18
14
作者 许苏琴 张萍 《中国现代医生》 2014年第23期158-160,共3页
目的分析胱抑素C、β2-微球蛋白及尿微量清蛋白在早期肾损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泌尿科收治的150例早期肾损害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来我院体检的150名正常成年人作为对照组,测定两组的胱抑素C、β2-微球蛋白及尿微量清蛋白并... 目的分析胱抑素C、β2-微球蛋白及尿微量清蛋白在早期肾损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泌尿科收治的150例早期肾损害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来我院体检的150名正常成年人作为对照组,测定两组的胱抑素C、β2-微球蛋白及尿微量清蛋白并进行对比,同时对比三种标志物单独或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胱抑素C、β2-微球蛋白及尿微量清蛋白水平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胱抑素C、β2-微球蛋白、尿微量清蛋白与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分别为91.33%、88.00%、94.00%与98.00%;特异性分别为88.00%、91.33%、92.00%、95.33%;Youden指数分别为0.79、0.79、0.86、0.93。结论胱抑素C、β2-微球蛋白及尿微量清蛋白在早期肾损害诊断中均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三种标志物联合检测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度和特异性,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胱抑素C Β2-微球蛋白 尿微量清蛋白 早期肾损害
下载PDF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ICU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7
15
作者 胡剑华 陈博 《中国现代医生》 2014年第6期54-56,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EN)支持对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的疗效。方法对ICU 122例患者EN支持前后的营养指标及免疫指标变化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EN支持后,观察组各营养指标水平均高于支持前(P<0.05);观察组CD3+、CD4+淋巴细胞亚群水平...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EN)支持对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的疗效。方法对ICU 122例患者EN支持前后的营养指标及免疫指标变化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EN支持后,观察组各营养指标水平均高于支持前(P<0.05);观察组CD3+、CD4+淋巴细胞亚群水平以及CD4+/CD8+比值均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IgG、IgA、IgM的浓度均高于支持前(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改善ICU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患者免疫功能方面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内营养 ICU 营养状况 免疫功能
下载PDF
老年综合评估在老年疾病预后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5
16
作者 何劲 周华英 +4 位作者 赵国华 潘成年 吴丽英 马苗青 詹志芳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17年第3期229-230,247,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综合评估(CGA)对老年疾病预后的影响,以明确利用老年综合评估工具对老年患者实施长期干预管理的有效性和应用前景。方法选取住院老年患者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80)和对照组(n=70)。对照组给予CGA,观察组给予CGA及干预。2... 目的探讨老年综合评估(CGA)对老年疾病预后的影响,以明确利用老年综合评估工具对老年患者实施长期干预管理的有效性和应用前景。方法选取住院老年患者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80)和对照组(n=70)。对照组给予CGA,观察组给予CGA及干预。2组均于入院时、入院后1个月和3个月时间点进行平衡测试与步态测试、MORSE评分、ADL和IADL评分,以及评估多重用药情况等,并对2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和比较。结果观察组入院后1个月和3个月平衡+步态评分(18.7±4.6、19.1±3.7)均明显高于较对照组(16.9±5.3、16.2±4.9)(P<0.05、P<0.01);观察组入院后1个月和3个月MORSE评分(51.7±6.4、50.4±7.2)均显著低于对照组(53.8±5.7、53.5±6.8)(P<0.05、P<0.01);表明观察组患者衰弱与跌倒比对照组患者改善更明显。观察组入院后1个月和3个月ADL,评分(74.22±16.73、78.62±17.4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66.74±16.92、63.84±15.62)(P<0.01、P<0.001);观察组入院后1个月和3个月IADL评分(6.35±1.55、6.58±1.62)显著高于对照组(5.66±1.58、5.22±1.46)(P<0.01、P<0.001),提示观察组的功能状态比对照组明显好转。观察组入院后1个月多重用药(6.54±1.32)明显少于对照组(7.37±1.58)(P<0.001),表明观察组的用药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 CGA技术应用对老年疾病预后改善有效果,将CGA纳入老年病管理程序,可使老年衰弱、共病和失能的患者受益,可望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老年综合评估 老年医学 多学科团队 干预
下载PDF
五常法在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及对医院感染发生率的影响 被引量:13
17
作者 任慧明 方怡玫 +1 位作者 蔡燕 王祁爱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20年第8期1378-1379,共2页
近年来医院感染的发生率逐年下降,但手术室感染发生率仍较高,因此降低手术室感染率依旧是目前医院的工作重点.目前常规手术室管理主要是指手术常规消毒及物品摆放、仪器检查等.有研究指出,常规手术室管理存在较多漏洞,可能是导致患者发... 近年来医院感染的发生率逐年下降,但手术室感染发生率仍较高,因此降低手术室感染率依旧是目前医院的工作重点.目前常规手术室管理主要是指手术常规消毒及物品摆放、仪器检查等.有研究指出,常规手术室管理存在较多漏洞,可能是导致患者发生术后感染的主要原因[1].五常法源自于日本企业的管理活动,主要包括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5项,可规范员工的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2].本研究将五常法应用于手术室管理,旨在探究其在手术室管理中的作用及对手术室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管理 五常法 手术室感染 术后感染 仪器检查 医院感染 工作流程 常规消毒
下载PDF
不同龈下冲洗方式治疗牙周炎的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聂瑞 闫福华 +1 位作者 梁凌智 武云霞 《中国现代医生》 2014年第29期120-122,共3页
目的探究与分析不同龈下冲洗方式治疗牙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中度及重度牙周炎患者23例(共88颗)采取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给予传统超声龈下刮治后冲洗器给药治疗,试验组给予超声龈下刮治同步药物冲洗治疗,比较两... 目的探究与分析不同龈下冲洗方式治疗牙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中度及重度牙周炎患者23例(共88颗)采取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给予传统超声龈下刮治后冲洗器给药治疗,试验组给予超声龈下刮治同步药物冲洗治疗,比较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菌斑指数(PL)、探诊出血指数(SBI)各数值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试验组治疗后菌斑指数(PL)、探诊出血指数(SBI)、探诊深度(PD)、附着丧失(AL)各数值降低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龈下刮治同步药物冲洗治疗牙周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龈下冲洗 牙周炎 超声 疗效
下载PDF
游离腓动脉穿支串联皮瓣修复腕掌背皮肤缺损 被引量:7
19
作者 黎斌 徐长春 +3 位作者 刘志强 旷志文 刘建 杨志贤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01-103,共3页
目的探讨以腓动脉穿支为血管蒂,通过游离穿支血管链串联皮瓣修复手腕部两处不同部位皮肤缺损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方法2008年7月至2011年12月,采用以游离腓动脉穿支串联皮瓣修复手腕掌背部两处皮肤软组织缺损共7例。单纯皮肤缺损4例,... 目的探讨以腓动脉穿支为血管蒂,通过游离穿支血管链串联皮瓣修复手腕部两处不同部位皮肤缺损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方法2008年7月至2011年12月,采用以游离腓动脉穿支串联皮瓣修复手腕掌背部两处皮肤软组织缺损共7例。单纯皮肤缺损4例,合并骨关节、血管、神经及肌腱损伤3例;腕掌侧皮肤缺损面积5.8cm×4.5cm~8.2cm×7.0cm,腕背皮肤缺损面积4.6cm×3.2cm~7.5cm×6.8cm;均为亚急诊修复。两皮瓣由腓动脉皮支血管链相连,小腿供区创面宽度小于4.0cm直接拉拢缝合,较大创面取全厚皮片游离植皮。结果术后7例14块皮瓣全部存活,2例远端皮瓣出现水泡,经拆线减张后结痂愈合。术后7例获得6—24个月的随访,平均10个月。皮瓣外形满意、质地柔软。皮瓣供区植皮区愈合良好,无水泡及破溃。结论应用腓动脉穿支为血管蒂,通过游离腓动脉穿支皮动脉血管链串联皮瓣移植修复腕、掌部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可行、有效,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损伤 外科皮瓣 显微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多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对肝转移瘤诊断价值 被引量:7
20
作者 亓连玉 韩希年 王永仁 《放射学实践》 2003年第5期354-356,共3页
目的 :分析肝转移瘤多层螺旋CT(MSCT)多期扫描的影像表现 ,并评价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长征医院 2 0 0 2年 1~ 6月 82例患者 458个肝转移瘤灶的多期扫描图像。检查机型MarconiMX 80 0 0多层螺旋CT ,有效层厚5mm ,螺距为 1 .2 ... 目的 :分析肝转移瘤多层螺旋CT(MSCT)多期扫描的影像表现 ,并评价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长征医院 2 0 0 2年 1~ 6月 82例患者 458个肝转移瘤灶的多期扫描图像。检查机型MarconiMX 80 0 0多层螺旋CT ,有效层厚5mm ,螺距为 1 .2 5 ,常规平扫后动态三期扫描 ,高压注射器团注法 ,采用非离子型对比剂 (30 0mgI/ml) ,用量 80~ 1 0 0ml。结果 :肝转移瘤CT表现绝大多数为多发病灶 ,少数为单发 ;呈圆形或类圆形低密度结节 ,少数为等密度 ,边缘模糊或清楚 ,直径 1~ 3cm。强化模式呈多样性 ,以边缘环形强化、内部低密度强化为主要特征 ,门脉期病灶显示更清楚 ,因而更易发现病灶。部分瘤灶内可见条状、结节或团块状强化影。结论 :多层螺旋CT扫描速度快 ,分辨率高 ,能获得精确的多期肝脏扫描图像 ,有利肝转移瘤的检出及病灶特征的显示 ,可反映病灶的血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转移瘤 多层螺旋CT 多期增强扫描 高压注射器团注法 非离子型对比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