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17篇文章
< 1 2 1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施肥雷竹林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35
1
作者 杨芳 吴家森 +1 位作者 钱新标 吴丽君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0-74,共5页
雷竹Phyllostachys praecox是笋用竹种。近十几年来,雷竹的早产高效栽培技术在生产上实施后,使竹笋产量大幅度上升,从而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但早产高效栽培技术的连年实施,暴露出了竹林退化、土壤质量下降的现象。为研究不同施肥对雷... 雷竹Phyllostachys praecox是笋用竹种。近十几年来,雷竹的早产高效栽培技术在生产上实施后,使竹笋产量大幅度上升,从而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但早产高效栽培技术的连年实施,暴露出了竹林退化、土壤质量下降的现象。为研究不同施肥对雷竹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影响,在雷竹主产区布置了肥料试验,设了6个处理,即猪栏肥+化肥(处理1),菜籽饼+化肥(处理2),1/2猪栏肥+1/2化肥(处理3),纯化肥(处理4),2/3纯化肥(处理5),1/2化肥(处理6)。各处理肥料用量按氮素总投入量设定,6个处理氮素总投入量比例为2.0∶2.0∶1.0∶2.0∶1.5∶1.0。试验从2002年5月开始至2003年4月结束,全过程中共采集了5次土样,分析了土壤的微生物量碳、总有机碳及其他养分指标。结果表明,6个处理土壤微生物量碳质量分数均表现为2002年10月和12月份最高,2002年8月和2003年2月次之,2003年4月最低。从不同处理间比较来看,3个有机肥化肥混合处理(处理1,2,3)土壤微生物量碳动态全过程中始终高于对照和2个纯化肥处理(处理5,6),有机肥用量较多的处理1和处理2,土壤微生物量碳也高于用量较少的处理3。比较覆盖与不覆盖区发现,土壤微生物量碳质量分数覆盖区明显高于不覆盖区,2003年2月土壤微生物量碳覆盖区是不覆盖区的1.60倍,4月则是1.52倍。相关分析表明,土壤总有机碳与微生物量碳之间存在着显著相关;微生物量碳与土壤全氮和水解氮质量分数的相关性也达显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学 雷竹 化肥 有机肥 土壤微生物量碳
下载PDF
不同母岩发育山核桃林地土壤性质及叶片营养元素分析 被引量:30
2
作者 陈世权 黄坚钦 +4 位作者 黄兴召 楼中 吕健全 夏国华 吴家森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72-578,共7页
为了解不同母岩发育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林地土壤性质及叶片营养的差异,于2008年7月采集和分析了板岩、花岗岩、千枚岩和砂页岩等4种母岩发育的土壤和山核桃植株叶片。结果表明,花岗岩发育的土壤酸碱度最低(pH4.72),有机质(43.11g&#... 为了解不同母岩发育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林地土壤性质及叶片营养的差异,于2008年7月采集和分析了板岩、花岗岩、千枚岩和砂页岩等4种母岩发育的土壤和山核桃植株叶片。结果表明,花岗岩发育的土壤酸碱度最低(pH4.72),有机质(43.11g·kg-1)和有效硫(38.73mg·kg-1)质量分数最高,交换性钙(5.22mg·kg-1)和有效锌(1.65mg·kg-1)质量分数最低;而有效磷(7.29mg·kg-1),有效铁(31.24mg·kg-1)和有效锰(67.49mg·kg-1)质量分数则以千枚岩发育的土壤为最高;山核桃叶片中各营养元素质量分数的大小顺序表现为氮>钙>钾>镁>磷>锰>铁>锌;花岗岩发育的土壤上的山核桃叶片氮、钙、镁、锌质量分数最高,磷、铁质量分数最低;不同母岩发育山核桃林地土壤pH值、有机质与多个大中微量元素有效养分之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关系。叶片氮、钾、钙、镁、铁与土壤多种养分质量分数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土壤学 山核桃 母岩 土壤性质 叶片营养 相关性
下载PDF
雷竹笋重金属含量及其与施肥的关系 被引量:26
3
作者 姜培坤 徐秋芳 +1 位作者 罗煦钦 王俊奇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24-427,共4页
为了解高效栽培雷竹笋重金属含量(质量分数)现状,探讨施肥和竹笋重金属含量的关系,采集了浙江省雷竹主产区70个样点的竹笋样品进行测定,布置了肥料试验。结果表明,高效栽培雷竹笋重金属镉(Cd)、铅(Pb)、锌(Zn)、铬(Cr)、铜(Cu)的平均质... 为了解高效栽培雷竹笋重金属含量(质量分数)现状,探讨施肥和竹笋重金属含量的关系,采集了浙江省雷竹主产区70个样点的竹笋样品进行测定,布置了肥料试验。结果表明,高效栽培雷竹笋重金属镉(Cd)、铅(Pb)、锌(Zn)、铬(Cr)、铜(Cu)的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0 009mg·kg-1,0 093mg·kg-1,8 780mg·kg-1,0 026mg·kg-1和0 830mg·kg-1,对照我国蔬菜卫生标准,研究区雷竹笋均未出现重金属超标现象。相关分析显示,竹笋重金属含量与土壤重金属全量无显著相关性,但与土壤重金属有效态之间相关性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定位试验表明,不同施肥量处理间竹笋重金属含量均无显著差异,但有机肥化肥混施处理竹笋Pb和Cu含量明显高于纯化肥处理。雷竹覆盖区与不覆盖区间竹笋重金属含量没有实质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竹 竹笋 重金属 土壤 化肥 有机厩肥
下载PDF
雷竹早产高效栽培过程中土壤养分质量分数的变化 被引量:23
4
作者 姜培坤 徐秋芳 +1 位作者 储家淼 吴丽君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42-247,共6页
为了解实施早产高效栽培措施雷竹Phyllostachys praecox林土壤养分现状,探明栽培过程中养分的演变规律,分析了栽培历史分别为4,6,8,10 a的雷竹林土壤,布置了不同肥料类型和不同施肥量的施肥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雷竹栽种历史的延长,... 为了解实施早产高效栽培措施雷竹Phyllostachys praecox林土壤养分现状,探明栽培过程中养分的演变规律,分析了栽培历史分别为4,6,8,10 a的雷竹林土壤,布置了不同肥料类型和不同施肥量的施肥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雷竹栽种历史的延长,土壤有机质、全磷和有效磷质量分数显著增加,碳氮比(C/N)明显升高。1 a的肥料定位试验表明,有机肥和化肥混合处理动态过程中,土壤有机质均显著高于无机肥处理,但无论是有机肥和化肥混合处理还是纯化肥处理,经过1 a试验后,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都有明显增加,5个施肥处理1 a后,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平均增加了10.42%。3个有机肥和化肥混合处理间比较,随着施肥数量增加,土壤全氮、全磷、水解氮和有效磷均显著增加;2个纯化肥处理相比,施肥量大的处理,土壤全磷和有效磷质量分数显著高于施肥量少的处理,而土壤全氮和水解氮在2个处理间无显著差异。1 a肥料试验中,当年8月至12月,土壤全氮、水解氮、全磷和有效磷质量分数处于较低水平,翌年2月开始上升,翌年4月份又有下降趋势,到试验结束(翌年6月),所有施肥处理土壤全磷和有效磷均明显上升,1 a中5个施肥处理土壤全磷平均增加了10.19%,有效磷平均增加了15.31%,而氮素只有3个有机肥和化肥混合处理明显增加,全氮和水解氮分别平均增加了3.03%和2.84%,2个纯化肥处理全氮和水解氮反而下降,比试验开始时,分别平均下降了15.94%和73.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学 雷竹 早产高效 土壤养分
下载PDF
不同垂直地带山核桃林地土壤理化性质比较 被引量:19
5
作者 黄兴召 黄坚钦 +2 位作者 陈丁红 吕健全 吴家森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3-27,共5页
为比较不同垂直地带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林地土壤理化性质,采集了临安市山核桃产区海拔200-800 m的土壤样品,并分析其主要理化性质。结果表明,不同海拔之间林地土壤容重差异不显著,非毛管持水量呈显著性差异;土壤石砾含量随海... 为比较不同垂直地带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林地土壤理化性质,采集了临安市山核桃产区海拔200-800 m的土壤样品,并分析其主要理化性质。结果表明,不同海拔之间林地土壤容重差异不显著,非毛管持水量呈显著性差异;土壤石砾含量随海拔的升高而递增,平均值为10.90%,而土壤砂粒、粉粒和粘粒含量无明显差异;随着海拔升高,土壤pH值由6.08降低至4.71,土壤有机质含量由28.09 g/kg递增至47.59 g/kg;林地土壤水解氮、速效钾、有效磷、有效硫含量平均值为198.08、105.00、4.98、25.97 mg/kg,不同海拔之间无变化规律;山核桃林地土壤微量元素含量的大小顺序为锰〉铁〉钙〉镁〉锌〉铜〉硼,但在不同海拔之间无明显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核桃 土壤 理化性质 比较
下载PDF
种子发芽势对作物田间出苗率的重要性探讨 被引量:16
6
作者 陈丁红 《中国种业》 2012年第3期49-50,共2页
针对生产上某些达国标种子在田间出现出苗率低的问题,研究梳理并考察了近10年来所做的农作物种子发芽试验和田间试验的数据。研究结果表明,仅用纯度、净度、发芽率、水分等4项指标来检验种子质量是不全面的。为了确保农作物一次播种保全... 针对生产上某些达国标种子在田间出现出苗率低的问题,研究梳理并考察了近10年来所做的农作物种子发芽试验和田间试验的数据。研究结果表明,仅用纯度、净度、发芽率、水分等4项指标来检验种子质量是不全面的。为了确保农作物一次播种保全苗,必须同时考虑检验种子发芽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 发芽势 发芽率 田间出苗率 重要性
下载PDF
临安市不同乡镇山核桃林地土壤理化性质比较 被引量:14
7
作者 钱孝炎 黄坚钦 +1 位作者 帅小白 吴家森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11,共5页
采集临安市山核桃(Caryacathayensis)产区8个乡镇共321个土壤样品,分析其主要理化性质。结果表明,不同乡镇山核桃林地土壤理化性质受成土母岩和人为经营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其中太湖源镇林地土壤容重ld,,仅为0.9g/cm3,... 采集临安市山核桃(Caryacathayensis)产区8个乡镇共321个土壤样品,分析其主要理化性质。结果表明,不同乡镇山核桃林地土壤理化性质受成土母岩和人为经营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其中太湖源镇林地土壤容重ld,,仅为0.9g/cm3,总孔隙度最大,为65.86%;昌化、河桥、龙岗3个乡镇土壤砂粒(2-O.02mm)含量较高,大于30%,而粉粒(0.002~0.02)含量则较低,小于46.0%;土壤pH值以河桥镇为高,pH6.17,太湖源镇最低,pH4.81;土壤有机围冶量以岛石镇和太湖源镇为高,分别达38.00、35.54g压唔,而河桥镇最低,为23.95g/kg;昌化、岛石、太湖源3个乡镇水解氮、速效钾含量较高,分别达200.00、100.00mg/kg;土壤旮故磷和有效硫含量以岛石镇为最高,分别为10.80,24.90mg/kg;不同乡镇山核桃林地土壤微量元素平均含量排序为锰〉铁〉锌〉硼〉铜,土壤有效锰、铁、铜含量以岛石镇山核桃林地土壤较高,分别为62.46、26.88、1.30mg/kg,而有效锌、硼则以清凉峰镇为高,含量分别为2.26,1.77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镇 山核桃 土壤理化性质 临安市
下载PDF
水旱作物轮作田块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PLFA法比较分析 被引量:14
8
作者 徐幼平 蔡新忠 祝小祥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56-1061,共6页
轮作是一项经济和有效的控制土传病害的措施。为进一步明确轮作作用机理,采用磷脂脂肪酸(phospholipid fatty acid,PLFA)谱图分析技术,分析了不同种植模式田块土壤微生物的PLFA构成特征。结果显示,水稻-棉花和水稻-玉米轮作田块中的微生... 轮作是一项经济和有效的控制土传病害的措施。为进一步明确轮作作用机理,采用磷脂脂肪酸(phospholipid fatty acid,PLFA)谱图分析技术,分析了不同种植模式田块土壤微生物的PLFA构成特征。结果显示,水稻-棉花和水稻-玉米轮作田块中的微生物PLFA总量均高于水稻-水稻连作田块,水稻-水稻连作田块的微生物PLFA总量比连作前水稻田下降。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比较分析结果显示,这些田块土壤中细菌占主导,真菌和放线菌含量次之,原生动物最少。但是,轮作田中每一类微生物含量均高于连作田块,细菌尤为显著。这些结果表明,不同种植模式田块土壤的微生物群落数量和种类均存在着明显差异,水稻-旱作轮作导致土壤微生物群落数量增加,种类发生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轮作 土壤微生物 微生物群落结构 磷脂脂肪酸谱图分析
下载PDF
土壤植硅体碳稳定性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12
9
作者 何珊琼 孟赐福 +3 位作者 黄张婷 姜培坤 邬奇峰 沈菁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06-515,共10页
植硅体碳(phytolith-occluded organic carbon,Phyt OC)是一个重要的长期(数千年)陆地碳组分,从而成为陆地土壤长期固碳的重要机制之一。植硅体碳的稳定性对全球陆地土壤碳库贡献比植硅体碳储量要大得多。综述了土壤植硅体碳的形成机制... 植硅体碳(phytolith-occluded organic carbon,Phyt OC)是一个重要的长期(数千年)陆地碳组分,从而成为陆地土壤长期固碳的重要机制之一。植硅体碳的稳定性对全球陆地土壤碳库贡献比植硅体碳储量要大得多。综述了土壤植硅体碳的形成机制与特征,研究植硅体碳稳定性的重要意义以及影响植硅体碳稳定性的因素:不同植被类型产生的植硅体碳的稳定性存在显著差异,不同生长环境下同一植被类型的植硅体碳稳定性也存在差异;古土壤中的植硅体碳稳定性大于幼年中的土壤;植物植硅体的形态组合能够响应土壤盐碱浓度及pH值的变化;湿度和降水等影响植硅体的数量、大小、形态组合以及碳、氧同位素;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对植硅体的类型、大小比率等产生影响;植硅体的硅铝比值越低,稳定性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学 植硅体 稳定性 植硅体碳封存速率 影响因素 综述
下载PDF
浙江首例人粒细胞无形体病患者病原学分析 被引量:10
10
作者 凌锋 陆群英 +3 位作者 翁卫东 姜理平 赵江灵 金利胜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 CAS 2011年第6期380-383,共4页
目的对浙江首例疑似人粒细胞无形体病(HI强)患者进行病原学诊断与分子生物学分析。方法运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吞噬细胞无形体16SrRNA,间接免疫荧光法(IrA)检测患者临床症状期和恢复健康3个月后血清吞噬细胞无形体IgG抗体。结果患... 目的对浙江首例疑似人粒细胞无形体病(HI强)患者进行病原学诊断与分子生物学分析。方法运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吞噬细胞无形体16SrRNA,间接免疫荧光法(IrA)检测患者临床症状期和恢复健康3个月后血清吞噬细胞无形体IgG抗体。结果患者发热期血液PCR获得的16SrRNA基因片段:282bp和389bp,符合目标片段大小。后者经与GenBank已登录的国内外嗜吞噬细胞无形体株对比,同源性为99.73%。患者血清临床症状期吞噬细胞无形体IgG抗体阳性,效价为1:128,恢复健康3个月后抗体滴度呈4倍下降。结论浙江省首次病原学证实1例人粒细胞无形体病患者,其感染株与已知嗜吞噬细胞无形体株16SrRNA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形体科 嗜吞噬细胞 病原学诊断 PCR 间接免疫荧光法
原文传递
临安市山核桃林地土壤肥力状况及存在问题 被引量:10
11
作者 陈卫新 邬奇峰 +1 位作者 黄仨仨 俞光荣 《中国农技推广》 2013年第6期45-46,共2页
山核桃为我国特有的高档干果和木本油料植物。临安市是山核桃主产地,主产区农户的山核桃收入占总收入的70%以上,是临安市西部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主要经济树种。据2009年统计,临安市山核桃面积2.91万hm2,占全国山核桃总面积的40%,是全国... 山核桃为我国特有的高档干果和木本油料植物。临安市是山核桃主产地,主产区农户的山核桃收入占总收入的70%以上,是临安市西部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主要经济树种。据2009年统计,临安市山核桃面积2.91万hm2,占全国山核桃总面积的40%,是全国最大的山核桃加工、销售的集散地,加工量占全国产量的70%,被授予"中国山核桃之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核桃 临安市 土壤肥力状况 林地 木本油料植物 农民脱贫致富 经济树种 西部山区
原文传递
兔眼蓝莓“园蓝”离体培养增殖技术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郑伟尉 吕锡山 +4 位作者 慎家辉 邵晓岚 徐凯 邵泱峰 臧运祥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9-91,共3页
本试验以兔眼蓝莓主栽品种"园蓝"为试材,以WPM为培养基,研究不同配方培养基条件下,离体培养蓝莓腋芽萌发及生长情况。结果表明,兔眼蓝莓园蓝腋芽诱导和生长的最佳培养基为WPM+ZT 4mg/L+IBA 0.2mg/L。
关键词 兔眼蓝莓 组织培养 增殖
下载PDF
基层疾控中心实验室职业危害与防护措施探讨 被引量:11
13
作者 吕云妮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64-165,共2页
职业危害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基层疾控中心实验室作为国家疾控系统最底层一线科室,分为微生物和理化实验室,承担着食品、水质、生物样品(血、尿)、环境样品、肠道培养(粪便)、寄生虫、病毒等众多领域的检验工作,检测项目... 职业危害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基层疾控中心实验室作为国家疾控系统最底层一线科室,分为微生物和理化实验室,承担着食品、水质、生物样品(血、尿)、环境样品、肠道培养(粪便)、寄生虫、病毒等众多领域的检验工作,检测项目多,范围广,检验人员每天暴露于各种职业危害中。为提高检验人员职业危害防护意识,保障检验人员职业安全,本人根据多年从事一线卫生检验工作经验,就基层疾控中心实验室职业危害与防护措施进行探讨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控中心实验室 职业危害 防护措施
原文传递
亚热带不同林分土壤氨氧化菌群落特征 被引量:9
14
作者 李永春 刘卜榕 +4 位作者 郭帅 邬奇峰 秦华 吴家森 徐秋芳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5-131,共7页
为揭示亚热带不同森林类型对土壤氨氧化菌群落特征的影响,采用荧光定量PCR以及PCR-DGGE技术研究了阔叶林、杉木林、马尾松林和毛竹林土壤氨氧化古菌和细菌丰度及古菌群落结构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林分土壤中氨氧化古菌数量(1.62×... 为揭示亚热带不同森林类型对土壤氨氧化菌群落特征的影响,采用荧光定量PCR以及PCR-DGGE技术研究了阔叶林、杉木林、马尾松林和毛竹林土壤氨氧化古菌和细菌丰度及古菌群落结构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林分土壤中氨氧化古菌数量(1.62×10^6-1.88×10^7个·g-1干土)高于相应土壤中的氨氧化细菌(2.41×10^5~4.36×10^5个·g-1干土);毛竹林土壤氨氧化古菌数量显著高于杉木林,而后者又显著高于阔叶林和马尾松林,但氨氧化细菌数量在不同林分之间没有显著差异.DGGE图谱分析表明,不同林分土壤中氨氧化古菌的物种有所差异,且毛竹林和杉木林土壤古菌群落结构迥异.氨氧化古菌在亚热带主要林分土壤中表现出明显优势,且除植被类型外,土壤速效钾、pH和有机质是引起土壤氨氧化古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变异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类型 土壤 氨氧化细菌 氨氧化古菌 丰度 群落结构
原文传递
氮磷钾配施对西瓜科农9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陈丁红 胡国成 +2 位作者 周昌豪 李良华 黄雪平 《浙江农业科学》 2012年第7期975-976,共2页
科农9号西瓜产量及糖度与氮磷钾施用量有显著的回归和相关关系,科农9号西瓜的合理施肥量为每667 m2用N 13.8 kg,P2O5 3.5 kg,K2O 12.5 kg。
关键词 氮磷钾 科农9号 西瓜
下载PDF
乌饭树嫁接高丛越桔技术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童正仙 陆寿忠 吕萍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8-89,共2页
关键词 兔眼越桔 乌饭树 技术 嫁接 栽培价值 栽培要求 品种资源 种苗繁育
下载PDF
利用桑枝培育食用菌 提高桑园经济效益 被引量:9
17
作者 王玉芳 《中国蚕业》 2009年第1期103-104,共2页
介绍了浙江省临安市潜川镇海龙村,利用桑枝培育食用菌的效益和工艺流程;利用夏伐的桑枝条培育香菇,既能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又能解决部分农民就业和提高桑园经济收益,每公倾桑园可以增加净收入23928元;蚕农出售桑枝条,每公倾... 介绍了浙江省临安市潜川镇海龙村,利用桑枝培育食用菌的效益和工艺流程;利用夏伐的桑枝条培育香菇,既能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又能解决部分农民就业和提高桑园经济收益,每公倾桑园可以增加净收入23928元;蚕农出售桑枝条,每公倾桑园可以增加收入2100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树 枝条 食用菌 工艺流程 经济效益
下载PDF
山核桃主要病害的发生与防治 被引量:8
18
作者 陈志雄 应学兵 谢飞军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19期206-206,210,共2页
介绍了山核桃主要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并总结了其综合防治技术,以期为山核桃病虫害的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 山核桃 病虫害 发生 防治
下载PDF
植物源杀虫剂资源及活性成分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9
作者 邬奇峰 俞光荣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19期8182-8184,共3页
介绍了国内外植物源杀虫剂杀虫资源及活性成分(生物碱类、萜烯类、萘醌和黄酮类、光活化毒素类、甾体类与酯类等)的研究进展,并对植物源杀虫剂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植物源杀虫剂 杀虫资源 活性成分 研究进展
下载PDF
长期种植毛竹林土壤丛枝菌根真菌群落演变趋势 被引量:7
20
作者 牛利敏 秦华 +3 位作者 徐秋芳 邬奇峰 苗惊婧 彭定聪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22-734,共13页
为揭示长期种植毛竹林土壤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e,AM)真菌群落演变特征,通过磷脂脂肪酸(Phospholipid fatty acid,PLFA)和Illumina Miseq测序平台研究了AM真菌生物量及群落结构的演变趋势。结果表明,长期种植毛竹林土壤养分... 为揭示长期种植毛竹林土壤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e,AM)真菌群落演变特征,通过磷脂脂肪酸(Phospholipid fatty acid,PLFA)和Illumina Miseq测序平台研究了AM真菌生物量及群落结构的演变趋势。结果表明,长期种植毛竹林土壤养分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Glomalin-related soil protein,GRSP)含量及AM真菌生物量也显著降低(p<0.05),其中易提取态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Easily extractable glomalin-related soil protein,EE-GRSP)含量与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显著正相关(p<0.05),而AM真菌菌丝生物量(16:1ω5 PLFA)与碱解氮极显著正相关(p<0.01)。长期种植毛竹林显著降低了土壤2~0.25 mm大团聚体比例(p<0.05),且与AM真菌菌丝生物量极显著正相关(p<0.01)。测序结果表明,毛竹林土壤AM真菌以球囊霉属(Glomus)为优势种群,其次为无梗囊霉属(Acaulospora),长期种植毛竹后土壤球囊霉属相对丰度显著增加而无梗囊霉属显著降低(p<0.05)。非度量多维尺度转换排序(Non-metric multidimensional scaling,NMDS)分析显示,对照马尾松林与不同种植年限毛竹林土壤AM真菌群落显著区分(p=0.001),土壤含水量(p=0.005)、碱解氮(p=0.001)、有效磷(p=0.014)对AM真菌群落结构变异具有重要贡献。长期种植毛竹显著降低了AM真菌生物量、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含量以及2~0.25 mm大团聚体比例,并改变了AM真菌群落结构,不利于土壤碳固存和维持生态系统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枝菌根真菌 毛竹林 群落结构 磷脂脂肪酸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