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恢复阶段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下肢功能和腓神经功能的变化情况 被引量:10
1
作者 徐金元 龚敏超 +2 位作者 叶小菊 裴君 裘涛 《中华全科医学》 2017年第11期1870-1872,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恢复阶段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下肢功能、腓神经功能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9月浙江省中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74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并配合康复训练。分别于恢复1、3、6个月采用简式Fugl-Meyer... 目的探讨不同恢复阶段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下肢功能、腓神经功能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9月浙江省中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74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并配合康复训练。分别于恢复1、3、6个月采用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评估患者下肢功能,采用肌电图检测腓总神经传导速度评估腓神经功能,并进行比较,同时观察下肢功能、腓总神经传导速度的关系。结果不同恢复阶段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下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3.950,P<0.001);不同恢复阶段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患侧腓总神经传导速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241,P=0.045),健侧腓总神经传导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017,P=0.432);恢复1个月、恢复3个月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患侧腓总神经传导速度均明显低于健侧(t=-2.751,P=0.007;t=-2.540,P=0.012),恢复6个月时,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患侧、健侧腓总神经传导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71,P=0.173);随着恢复时间的延长,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下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逐渐升高,二者呈正相关(r=0.583,P<0.001);随着恢复时间的延长,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腓总神经传导速度逐渐加快,二者呈正相关(r=0.181,P=0.007);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下肢Fugl-Meyer运动功能与腓总神经传导速度呈正相关(r=0.148,P=0.028)。结论随着恢复时间的延长,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下肢功能、腓神经功能逐渐改善,下肢功能与腓神经功能密切相关,联合监测下肢功能与腓神经功能有助于对预后效果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后偏瘫 恢复阶段 下肢功能 腓神经功能
原文传递
重症脑血管病患者脑电图分级情况及其与临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8
2
作者 徐金元 龚敏操 《中华全科医学》 2018年第7期1097-1099,1157,共4页
目的探讨重症脑血管病(severe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CVD)患者的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分级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预后的关系,以期为SCVD的临床预后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7年3月在浙江省中医院神经内科接... 目的探讨重症脑血管病(severe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CVD)患者的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分级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预后的关系,以期为SCVD的临床预后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7年3月在浙江省中医院神经内科接受治疗的SCVD患者102例,对其进行EEG监测,包括行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和EEG监测,分析EEG分级与预后、GCS评分与预后的关系,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相关因素与SCVD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随访7 d,102例入组患者共有48例生存,54例死亡;EEG分级为Ⅰ级患者51例,43例生存,8例死亡,Ⅱ级患者9例,5例生存,4例死亡,Ⅲ、Ⅳ、Ⅴ、Ⅵ级患者全部死亡,病死率均为100%,EEG分级预后共48例生存,54例死亡;通过GCS评分量表评估,发现102例患者中,评分<3分者60例,GCS评分为(2.63±0.32)分;评分>3分者42例,GCS评分为(5.98±0.86)分;EEG和GCS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82、0.715,两者AUC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CVD预后与GCS评分、EEG分级相关。结论 EEG监测及分级结果应用于临床能够更好地反映SCVD病情的严重程度,且能够较好的对预后进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图分级 重症脑血管病 预后
原文传递
彩色经颅多普勒对脑底动脉环平均峰值普遍性增快的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宋莹慧 吴文辉 《医学研究通讯》 2005年第8期32-33,共2页
目的分析脑底动脉环(Willis 环)平均峰值普遍性增快原因。方法应用彩色经颅多普勒(TED)对62例脑底动脉环平均峰值普遍性增快患者进行检测,并附70例同年龄组正常人脑底动脉环平均峰值进行对照检测。结果 62例脑底动脉环平均峰值普遍增快... 目的分析脑底动脉环(Willis 环)平均峰值普遍性增快原因。方法应用彩色经颅多普勒(TED)对62例脑底动脉环平均峰值普遍性增快患者进行检测,并附70例同年龄组正常人脑底动脉环平均峰值进行对照检测。结果 62例脑底动脉环平均峰值普遍增快患者中,贫血患者为42例,用过脑血管药物患者为20例。他们与正常组脑底动脉环平均峰值进行对照,有非常显著性的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脑底动脉环平均峰值普遍性增快,应考虑是否与贫血及用药物有关,并同时对他们的正常值进行修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底动脉环平均峰值 TCD 贫血 脑血管药物 彩色经颅多普勒 脑底动脉环 普遍性 峰值 平均 WILLIS环
下载PDF
大脑中动脉狭窄或收缩性痉挛58例超声诊断
4
作者 宋莹慧 徐金元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3年第10期630-630,共1页
关键词 大脑中动脉狭窄 收缩性痉挛 诊断 彩色经颅多普勒超声 血流速度 脑动脉粥样硬化 脑血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