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腺癌易感性及化疗敏感性与醌氧化还原酶1基因多态性的关系 被引量:2
1
作者 姚水宝 居星耀 +5 位作者 许红霞 沈霞萍 吴伟平 陈莹蓉 黄惠莲 戴利成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84-686,共3页
目的探讨醌氧化还原酶1(NQ01)基因rsl800566多态性与乳腺癌易感性及化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乳腺癌患者162名,健康对照者190例,乳腺癌患者分别接受多西紫杉醇+环磷酰胺(TC)方案和表阿霉素+5-氟尿嘧啶+环磷酰胺(FEC)方案化疗... 目的探讨醌氧化还原酶1(NQ01)基因rsl800566多态性与乳腺癌易感性及化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乳腺癌患者162名,健康对照者190例,乳腺癌患者分别接受多西紫杉醇+环磷酰胺(TC)方案和表阿霉素+5-氟尿嘧啶+环磷酰胺(FEC)方案化疗,采用TaqMan—MGB探针终点分型法检测NQ01rsl800566位点的多态性分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NQ01rsl800566位点C携带患者的危险度较对照组降低[P〈0.05,比值比(OR)=0.60,95%可信区间(CI)=0.37-0.97]。NQ01m1800566位点的rITr基因型是乳腺癌高危基因型(P〈0.05)。NQOlrsl800566位点C等位基因携带患者的化疗有效率为64.9%,显著高于TT基因型患者(P〈0.05)。TC方案化疗患者组中,NQOlrsl800566位点CT基因型患者的化疗有效率为71.0%,显著高于TT基因型(P〈0.05),但在FEC方案化疗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QO!rsl800566的基因多态性可能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醌氧化还原酶1 基因多态性 乳腺癌 化疗
原文传递
中西医结合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效果观察 被引量:3
2
作者 姚敏 肖红 许红霞 《中国乡村医药》 2017年第22期42-43,共2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的效果。方法该院2014年9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组与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予抗炎、脓肿形成未破溃者穿刺抽脓、乳房脓肿破溃者局部切开引流等常规西医治...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的效果。方法该院2014年9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组与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予抗炎、脓肿形成未破溃者穿刺抽脓、乳房脓肿破溃者局部切开引流等常规西医治疗;中西医结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柴胡清肝汤加减内服,乳房肿块无皮肤破溃者大黄加芒硝外敷治疗;两个月后评价疗效,出院后随访治愈与好转患者的复发情况。结果中西医结合组治愈率51.6%,高于对照组的22.6%;转手术率25.8%、复发率7.1%,低于对照组的61.3%和40.0%;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效果优于常规西医治疗,不仅能提高疗效,还能降低手术率,减少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浆细胞性乳腺炎 柴胡清肝汤 外敷
下载PDF
以腋窝淋巴结肿大为首发表现的猫抓病1例及文献复习
3
作者 彭浦超 陈莉杰 张昕 《中国乡村医药》 2023年第21期55-56,共2页
猫抓病是由巴尔通体感染引起的自限性急性传染病,一般2~4个月内自愈,常表现为原发皮肤损伤、局部淋巴结肿大,伴或不伴发热、疲乏、恶心等全身症状,其中90%以上患者与猫或狗有接触史,75%患者有被猫或狗抓伤、咬伤史^([1])。笔者收治以腋... 猫抓病是由巴尔通体感染引起的自限性急性传染病,一般2~4个月内自愈,常表现为原发皮肤损伤、局部淋巴结肿大,伴或不伴发热、疲乏、恶心等全身症状,其中90%以上患者与猫或狗有接触史,75%患者有被猫或狗抓伤、咬伤史^([1])。笔者收治以腋窝淋巴结肿大为首发表现的猫抓病患者1例,现报道如下。1病历摘要患者,女,47岁,因“发现左腋下肿块半月余”于2020年11月入住我院乳腺科。追问病史,患者两个月前曾被猫抓伤,当时局部皮肤破损伴疼痛,7 d后自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猫抓病 淋巴结肿大 腋窝 隐匿性乳腺癌
下载PDF
PICC穿刺置管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10
4
作者 陆松琴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54-55,共2页
经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由外周静脉穿刺插管,其顶端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置管术.具有减轻患者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保护外周静脉等优点[1-2],目前在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
关键词 穿刺置管 PICC 原因分 经外周静脉 静脉穿刺插管 中心静脉导管 锁骨下静脉 上腔静脉
原文传递
3.0TMR血管成像技术对乳腺癌周围血供及不同置管方式对患者术后化疗感染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罗志琴 费正华 +3 位作者 方向明 李志 周林江 陈莉杰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3267-3270,共4页
目的研究分析3.0TMR血管成像技术对乳腺癌周围血供诊断及不同置管方式对患者术后化疗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6年11月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210例,对所有患者先行MR检查,根据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A组105例,行超声导引下... 目的研究分析3.0TMR血管成像技术对乳腺癌周围血供诊断及不同置管方式对患者术后化疗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6年11月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210例,对所有患者先行MR检查,根据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A组105例,行超声导引下PICC置管,B组105例,行常规PICC置管。结果 210例乳腺癌患者中癌灶周围有肿瘤血管异常增加者共176例,其表现为供给肿瘤相邻乳腺的血管直径变粗,肿瘤周围新生血管行走形状呈僵直或迂曲状,呈癌肿围绕分布,肿瘤侧周围血管异常增加数量和癌灶类型无显著差异;癌肿侧周围血管异常增加数量和癌灶的大小及ADC值有明显差异(P<0.05);癌肿直径和癌灶周围血管异常增加数量呈正相关性;置管后A组各类感染率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置管过程中的出血量为少量者明显多于B组,而大量、中量出血量者明显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置管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3.0T血管成像技术检查,可以发现乳腺癌患者患侧病灶相关异常血管数量的增加与癌灶的直径、ADC值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单次成功率高,术后化疗感染率更低,并发症相对更少,对血管损伤程度较小,出血量较小,适合临床诊断治疗医师选择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血管成像 乳腺癌周围血供 PICC置管 化疗感染
原文传递
乳腺癌患者疼痛与生活质量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陈莉杰 许红霞 +1 位作者 纪存丽 王丽 《中国现代医生》 2013年第11期5-7,共3页
目的调查乳腺癌患者的疼痛及生活质量情况,分析疼痛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以及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乳腺癌患者100例为调查对象,其中疼痛组42例,58例为非疼痛组。采用中国人癌症疼痛评估工具对疼痛进行评估,采用生活质量调查... 目的调查乳腺癌患者的疼痛及生活质量情况,分析疼痛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以及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乳腺癌患者100例为调查对象,其中疼痛组42例,58例为非疼痛组。采用中国人癌症疼痛评估工具对疼痛进行评估,采用生活质量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分析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结果疼痛组和非疼痛组的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生活质量比较,躯体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方面,非疼痛组均明显高于疼痛组(P<0.05)。而在情绪功能、认知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评分和年龄与整体生活质量呈负相关,而文化程度和家庭收入与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呈正相关。结论疼痛是影响乳腺癌患者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临床治疗中应有效控制疼痛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疼痛 生活质量
下载PDF
钼靶摄片对乳腺癌的诊断及分析
7
作者 王琴芳 罗志琴 方根娟 《上海医学影像》 2002年第3期185-186,共2页
目的 为进一步提高乳腺癌的诊断正确率。方法 钼靶诊断乳腺癌10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乳腺癌95例。结果 钼靶摄片报告符合率为89.6%。95例中58例有细小钙化灶,32例结构紊乱。结论 细小的钙化和结构紊乱对乳腺癌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关键词 钼靶摄片 乳腺癌 诊断 细小钙化 结构紊乱
下载PDF
IMP3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8
作者 邓再兴 陈莉萍 +2 位作者 朱凯 赖世平 纪存丽 《医学研究杂志》 2013年第3期82-85,共4页
目的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mRNA结合蛋白3(insulin-like growthⅡmRNA-binding protein 3,IMP3)在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62例TNBC组织标本,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ER(estrogen rec... 目的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mRNA结合蛋白3(insulin-like growthⅡmRNA-binding protein 3,IMP3)在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62例TNBC组织标本,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ER(estrogen receptor)、PR(progesteronereceptor)和HER-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的表达,同时随机挑选60例非TNBC(non-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non-TNBC)作为对照组,并分析IMP3表达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IMP3蛋白在TNBC组和non-TNBC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6.5%和8.3%,IMP3在TNBC组和non-TNBC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IMP3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Ki67指数间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织学分级越高及Ki67指数高者IMP3的表达越高。结论 TNBC高表达IMP3蛋白。IMP3与肿瘤的增殖和高侵袭性相关,并有可能成为TNBC靶向治疗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三阴性乳腺癌 IMP3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触诊结合彩超检查在妇女乳腺疾病普查中的应用
9
作者 纪存丽 《浙江临床医学》 2013年第8期1219-1220,共2页
随着社会压力增加,生活节奏加快,饮食结构改变及生育方式等的改变,女性乳腺疾病发生率逐年增高。乳腺疾病分乳腺增生、乳腺纤维瘤、乳头溢液、乳腺囊肿、乳腺癌五大类,乳腺癌已占妇女恶性肿瘤的第2位,严重威胁着妇女的健康和生命... 随着社会压力增加,生活节奏加快,饮食结构改变及生育方式等的改变,女性乳腺疾病发生率逐年增高。乳腺疾病分乳腺增生、乳腺纤维瘤、乳头溢液、乳腺囊肿、乳腺癌五大类,乳腺癌已占妇女恶性肿瘤的第2位,严重威胁着妇女的健康和生命。健康普查,及早发现,尤其是乳腺癌及癌前病变,采取积极治疗措施,对预后有重要意义。本文探讨采用手法触诊结合彩超检查的方法在乳腺疾病普查中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疾病普查 妇女 检查 彩超 触诊 应用 健康普查 疾病发生率
下载PDF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中药外敷辅助治疗急性乳腺炎效果观察
10
作者 彭浦超 许红霞 《中国乡村医药》 2019年第1期23-23,共1页
我院应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大黄、芒硝外敷联合乳房按摩治疗急性乳腺炎,并与单用头孢呋辛做比较,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对象与分组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住院治疗的急性乳腺炎患者128例,均处于哺乳期,确诊为早期乳腺炎(出现发热... 我院应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大黄、芒硝外敷联合乳房按摩治疗急性乳腺炎,并与单用头孢呋辛做比较,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对象与分组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住院治疗的急性乳腺炎患者128例,均处于哺乳期,确诊为早期乳腺炎(出现发热、头痛等全身症状,局部症状表现为乳房红、肿、热、痛等,局部可及硬块;血化验提示WBC及超敏C反应蛋白均升高,乳房彩色超声提示均未形成乳腺脓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 急性乳腺炎 辅助治疗 中药外敷 超敏C反应蛋白 乳房按摩 芒硝外敷 头孢呋辛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