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走出“前理解”的尴尬 凸显文本之美 被引量:1
1
作者 曾令团 《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上旬)》 2007年第7期34-37,共4页
一、“前理解”是理解的通道 所谓“前理解”。通俗地说.就是“理解前的理解”,即主体理解文本前所已有的价值观念、经验、知识、思维方式等等。人们在阅读作品时.实际上情不自禁地加入了许多“先入之见”甚至“传统偏见”。阅读教... 一、“前理解”是理解的通道 所谓“前理解”。通俗地说.就是“理解前的理解”,即主体理解文本前所已有的价值观念、经验、知识、思维方式等等。人们在阅读作品时.实际上情不自禁地加入了许多“先入之见”甚至“传统偏见”。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要设法让学生克服这种“先入之见”.从而进行所谓“清白的阅读”。在传统解释学中.受18世纪理性主义的影响,先见、偏见、传统等“前理解”确实曾被看作是影响正确理解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理解 文本 尴尬 阅读教学 价值观念 思维方式 理性主义 18世纪
下载PDF
选择的无奈 无奈的选择——《边城》的另一种解读
2
作者 王敏 《阅读与鉴赏(教研)》 2007年第10期46-48,共3页
看完电影《边城》,让学生用一句话来说出自己的观后感受,下面是一些学生的回答:
关键词 《边城》 无奈 解读 学生 感受
下载PDF
人格性学习对外语学习的影响
3
作者 钱艳艳 《文理导航》 2011年第17期51-51,共1页
本文从高一学生的不同性格而采取不同学习风格出发,通过问卷调查,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风格是第一步,同时也为教师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风格而采取不同的教育教学策略做足充分准备。
关键词 人格性 外语学习 非智力因素
下载PDF
“陷阱导学稿”连接“螺旋式上升”初探
4
作者 郑多义 《科技创新导报》 2009年第15期250-250,共1页
《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在课程内容的设计和安排上体现了"螺旋式上升"的原则,即一个模块的知识分散在不同的几本书上慢慢讲,"螺旋式上升"地呈现出数学的重要概念、定理与思想方法。
关键词 陷阱导学稿 螺旋式上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