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0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温州南部沿岸海域主要鱼类的生态位及种间联结性 被引量:35
1
作者 董静瑞 水柏年 +3 位作者 胡成业 水玉跃 杜肖 田阔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699-1706,共8页
国内对生态位和种间关联性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植物、鸟类和游泳动物群落等方面而针对鱼类生态位和种间关联性研究鲜有报道.本文基于2015年春季(5月)和秋季(9月)温州南部沿岸海域渔业资源调查与渔获物分析,运用生态位测定、方差比率(VR)、... 国内对生态位和种间关联性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植物、鸟类和游泳动物群落等方面而针对鱼类生态位和种间关联性研究鲜有报道.本文基于2015年春季(5月)和秋季(9月)温州南部沿岸海域渔业资源调查与渔获物分析,运用生态位测定、方差比率(VR)、χ~2检验、联结系数(AC)、种对共同出现百分率(PC)和点相关系数(Φ)等方法对主要鱼类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海域共鉴定出鱼类47种,隶属于9目27科41属,其中优势种4种,重要种9种,共占17%.通过生态位宽度聚类分析,按生态位宽度将主要鱼类划分为2类:第1类广生态位种包括龙头鱼、棘头梅童鱼、日本鳀、镰鲳、白姑鱼、六指马鲅、蓝圆鲹和带鱼;第2类狭生态位种包括海鳗、六丝矛尾鰕虎鱼、宽体舌鳎、小黄鱼和鳓.主要鱼类间的生态位重叠值为0~0.90,表明物种对资源利用的相似程度存在差异.生态位宽度较窄的宽体舌鳎和海鳗,其重叠值相对较高,说明两个物种间存在一定的竞争.利用VR分析得出主要鱼类间的关联性呈显著正相关.鉴于Φ值能降低χ~2检验、联结系数(AC)、种对共同出现百分率(PC)对联结性分析的影响,故采用Φ值测定,得出63个种对为正联结,种间联结性和生态位两者分别与群落结构稳定和群落更替具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位 生态位分化 种间联结 鱼类
原文传递
多维互动交叉融合——谈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被引量:23
2
作者 王飞 《高教学刊》 2021年第4期101-104,共4页
随着智能化、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与现代技术的深度融合将是教学发展的一个方向,“互联网+教学”将应用于各类课程。如何进行“以教师为引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多维互动、交叉融合”是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关键。
关键词 互联网+教学 线上线下 教学模式
下载PDF
舟山长白海域主要游泳动物生态位及其分化研究 被引量:22
3
作者 求锦津 王咏雪 +6 位作者 李铁军 孙鹏 张苗苗 聂振林 俞松立 田阔 水柏年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8期6759-6767,共9页
基于2016年10月(秋季)和2017年4月(春季)舟山长白海域的渔业资源调查数据,运用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及冗余分析等方法,研究了主要游泳动物的生态位,种间生态关系及生态位分化。结果显示:春、秋季主要游泳动物分别11种与8种,两季生态... 基于2016年10月(秋季)和2017年4月(春季)舟山长白海域的渔业资源调查数据,运用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及冗余分析等方法,研究了主要游泳动物的生态位,种间生态关系及生态位分化。结果显示:春、秋季主要游泳动物分别11种与8种,两季生态位宽度值差异均较大,其中春季广生态位种、中生态位种均为3种,而秋季均为2种,窄生态位种分别为5种与4种。相对重要性指数(IRI)与生态位宽度值(Bi)之间呈显著正相关。生态位重叠程度不均衡,秋季主要游泳动物的生态位重叠程度较高,Oik>0.6的种对数占总种对数的42.86%;春季的重叠程度较低,仅占总种对数的21.82%。RDA分析得出温度、盐度为影响主要游泳动物分布的直接因素,而溶解氧、悬浮物和p H等则为重要因素,主要游泳动物在这些资源维上存在生态分化现象。综上,分布在毗邻杭州湾口且位于著名的岱衢洋的主要游泳动物种类总体营养级较低却生态宽度值较大,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黄姑鱼(Nibea albiflora)等一些传统的高营养级、典型特色经济种类却沦为生态位宽度极小的一般种或少有种,群落种类显著减少,资源量下降,群落结构与功能退化,稳定性下降。因此,加强游泳动物资源修复、保护与管理十分迫切且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要游泳动物 生态位宽度 生态位重叠 生态位分化 舟山长白海域
下载PDF
酶联免疫法快速检测水产品中硝基呋喃类代谢物、氯霉素及氟苯尼考 被引量:20
4
作者 区兑鹏 卢义博 +1 位作者 严忠雍 张小军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2021年第1期27-33,共7页
应用特异性强的间接酶联免疫法,同时检测4种硝基呋喃类代谢物、氯霉素(CAP)和氟苯尼考(FF),建立快速分析水产品中6种药物残留量的方法。样品用盐酸进行消化,再由乙酸乙酯提取,使用酶联免疫试剂盒进行检测。实验结果显示,6种分析物均在... 应用特异性强的间接酶联免疫法,同时检测4种硝基呋喃类代谢物、氯霉素(CAP)和氟苯尼考(FF),建立快速分析水产品中6种药物残留量的方法。样品用盐酸进行消化,再由乙酸乙酯提取,使用酶联免疫试剂盒进行检测。实验结果显示,6种分析物均在其线性范围内,线性系数均大于0.995。在加标浓度为0.1、0.5和1.5μg/kg的加标水平下,组织样中CAP的加标回收率为60.00%~126.26%;在加标浓度为0.5、2.0和8.0μg/kg的加标水平下,组织样中FF的加标回收率为60.83%~68.37%;在加标浓度为0.1、0.5和2.0μg/kg的加标水平下,组织样中呋喃西林代谢物(SEM)的加标回收率为65.66%~148.16%;在加标浓度为0.2、1.0和4.0μg/kg的加标水平下,组织样中呋喃它酮代谢物(AMOZ)的加标回收率为69.18%~140.50%;在加标浓度为0.2、1.0和4.0μg/kg的加标水平下,组织样中呋喃妥因代谢物(AHD)的加标回收率为62.50%~131.00%;在加标水平为0.1、0.5和2.0μg/kg的加标水平下,组织样中呋喃唑酮代谢物(AOZ)的加标回收率为83.1%~144.0%。研究结果说明6种分析物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在0~7.5%之间,本方法灵敏度高、快速简便,适用于水产品中硝基呋喃类代谢物、氯霉素和氟苯尼考的快速批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品 酶联免疫法 硝基呋喃类代谢物 氯霉素 氟苯尼考
下载PDF
小洋山邻近海域主要游泳动物生态位及种间联结性 被引量:22
5
作者 邓小艳 刘建国 +5 位作者 郭朋军 俞存根 张平 郑基 谢旭 苗露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6-105,共10页
根据2014年秋季和2015年秋季在小洋山邻近海域调查获得的渔业资源资料,运用生态位测定、聚类分析、W检验、基于2×2列联表的X^2检验、联结系数(AC)和共同出现百分率(PC)等方法分析主要游泳动物间的生态关系。结果表明,该海域主要游... 根据2014年秋季和2015年秋季在小洋山邻近海域调查获得的渔业资源资料,运用生态位测定、聚类分析、W检验、基于2×2列联表的X^2检验、联结系数(AC)和共同出现百分率(PC)等方法分析主要游泳动物间的生态关系。结果表明,该海域主要游泳动物共24种,其中优势种为龙头鱼(Harpodon nehereus)、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和安氏白虾(Exopalaemon annandalei),这3个种类的生态位宽度较宽;通过生态位宽度聚类分析,可将主要游泳动物分为3组,分别为广生态位种、中生态位种和狭生态位种;种对间生态位重叠值介于0~0.96之间,表明物种利用资源的能力具有相似性,种对间存在一定竞争性;W检验分析得出主要游泳动物总体呈显著正关联;X^2检验显示有150个种对的联结性显著(X^2≥3.841);联结系数(AC)和共同出现百分率(PC)表明种间联结性较强,总体趋于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势种 生态位宽度 生态位重叠 种间联结 主要游泳动物
下载PDF
三门湾春秋季鱼类群落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18
6
作者 聂振林 王咏雪 +4 位作者 胡成业 求锦津 孙鹏 田阔 水柏年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390-1398,共9页
根据2014年11月(秋季)和2015年5月(春季)在三门湾进行渔业资源调查以及同步调查的6个主要环境因子数据(水温、盐度、悬浮物、p H、溶解氧及化学需氧量等),对三门湾鱼类群落结构及其与6个主要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共捕获... 根据2014年11月(秋季)和2015年5月(春季)在三门湾进行渔业资源调查以及同步调查的6个主要环境因子数据(水温、盐度、悬浮物、p H、溶解氧及化学需氧量等),对三门湾鱼类群落结构及其与6个主要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共捕获鱼类33种,其中以季节性洄游种类和暖水性种类为主。春、秋季优势种各有5种,其中棘头梅童鱼、龙头鱼和孔虾虎鱼为共同优势种。应用非度量多维测度分析(NMDS)和单因子相似性分析(ANOSIM)可得,春、秋鱼类群落均可划分为2组,其中1组主要分布在湾内,而另1组主要分布在湾口,在不同站位组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长度谱分析结果显示,鱼类群落长度谱的斜率和截距有明显的季节性差异。RDA分析结果表明,鱼类群落主要受温度、溶解氧、悬浮物和p H等环境因子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 群落结构 环境因子 三门湾
下载PDF
温州湾春季主要游泳动物生态位与种间联结性 被引量:20
7
作者 李超男 水玉跃 +4 位作者 田阔 杜肖 孙鹏 董静瑞 水柏年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5522-5530,共9页
根据2013年春季(5月)与2014年春季(5月)在温州湾海域两次渔业资源调查的数据,运用生态位宽度、聚类分析、生态位重叠值、方差比率法、卡方检验、联结系数及功能群划分和营养级构成等方法相结合对主要游泳动物群落物种间的相互关系进行... 根据2013年春季(5月)与2014年春季(5月)在温州湾海域两次渔业资源调查的数据,运用生态位宽度、聚类分析、生态位重叠值、方差比率法、卡方检验、联结系数及功能群划分和营养级构成等方法相结合对主要游泳动物群落物种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主要游泳动物共18种,优势种为六丝钝尾鰕虎鱼(Amblychaeturichthys hexanema)、龙头鱼(Harpodon nehereus)及银鲳(Pampus argenteus),其他15种是重要种;生态位重叠值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0.88和0.01,总体差异性较大,部分种对间对生态利用可能存在一定竞争性;由VR值为9.90大于1,W值为366.39远超出置信区间(8.67,27.59),得知游泳动物群落总体上呈显著正相关;共同出现百分率显示强正联结的种对仅3对,不存在无关联种对,但联结系数值显示110对种对趋向独立,说明种对间具有相对独立分布的特性;按食性类型可把主要游泳动物划分成5个功能群,依次是肉食者(C)、杂食者(O)、植食者(Ph)、浮游生物食者(Pl)和碎屑食者(D),各功能群所含物种种类数百分比由高到低依次是C>O=Pl>D>Ph,依据功能群间的关系得出主要游泳动物占据二、三、四级营养级,集中分布于三、四营养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位 种间联结 功能群
下载PDF
大亚湾鱼卵、仔稚鱼种群特征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 被引量:17
8
作者 王九江 刘永 +2 位作者 肖雅元 王腾 李纯厚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4-25,共12页
为了解大亚湾鱼卵、稚仔鱼种群动态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2015年采用浅水I型浮游生物拖网对大亚湾鱼卵、仔稚鱼进行了4个季度的调查,结果表明,4个季度共采获鱼卵31361粒,仔稚鱼244尾。经鉴定分析共有27种,其中鱼卵19种,隶属于6目16... 为了解大亚湾鱼卵、稚仔鱼种群动态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2015年采用浅水I型浮游生物拖网对大亚湾鱼卵、仔稚鱼进行了4个季度的调查,结果表明,4个季度共采获鱼卵31361粒,仔稚鱼244尾。经鉴定分析共有27种,其中鱼卵19种,隶属于6目16科18属;仔稚鱼18种,隶属于5目15科16属;鱼卵、仔稚鱼共有种11个。鱼卵平均丰度为614.55 ind/1000 m^3,稚仔鱼的平均丰度为3.69 ind/1000 m^3。鱼卵丰度季节变化由高到低依次为夏季、春季、冬季、秋季;空间分布显示,丰度由高到低依次为中央列岛、人工鱼礁区、湾口东岸。鱼卵多样性指数(H¢)范围为0.05~2.26,平均值为0.86,稚仔鱼多样性指数(H?)范围为0~2.53,平均值丰度0.82;鱼卵均匀度指数(J)范围为0.02~0.99,平均值为0.50;稚仔鱼均匀度指数(J)范围为0~1.00,平均值为0.52。根据Pearson相关性结果分析表明,与种群关系最密切的环境因子为温度和溶解氧(P<0.01)。研究结果显示,春夏季是大亚湾海域鱼类产卵的重要时期,中央列岛海域是大亚湾鱼类繁殖的关键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业资源 大亚湾 鱼卵 稚仔鱼 环境因子
下载PDF
杭州湾—舟山近海春季游泳动物群落结构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17
9
作者 许永久 俞存根 +3 位作者 张平 邓小艳 张喆 沈海琪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05-617,共13页
杭州湾—舟山近海是许多经济鱼类的传统产卵地和栖息地,环境因子对鱼类群落结构的影响非常显著。本研究根据2016年春季在杭州湾—舟山近海的80个站位的底拖网调查数据,分析了鱼类及大型甲壳类群落数量和平均个体大小的空间分布,并根据... 杭州湾—舟山近海是许多经济鱼类的传统产卵地和栖息地,环境因子对鱼类群落结构的影响非常显著。本研究根据2016年春季在杭州湾—舟山近海的80个站位的底拖网调查数据,分析了鱼类及大型甲壳类群落数量和平均个体大小的空间分布,并根据典范对应分析法(CCA)研究了鱼类及大型甲壳类主要类群的特征(丰度和个体大小)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显示,游泳动物可分为5大类群(六丝钝尾虾虎鱼、底层鱼、中上层鱼、虾、蟹),每种类群的丰度平均分别为546、213、83、316和15个/h,平均个体大小分别为0.29、2.19、4.96、0.36和6.66 g/个。根据各类群的丰度、底温、底盐及表层浑浊度,将整个海域分为杭州湾内和舟山近海水域,绝大部分类群的丰度具有显著的区域差异性,而绝大部分类群的个体大小没有区域差异性。受到浑浊度、外海水团交汇的影响,绝大部分类群主要聚集在舟山近海的高生产力水域。CCA分析表明,2个轴的环境因子能解释丰度总变异的25%,而仅能解释个体大小总变异的11.7%,说明环境因子对于鱼类及甲壳类的类群的数量空间分布具有较大影响,而对于个体大小的分布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 大型甲壳类 类群 群落结构 环境因子 CCA 杭州湾-舟山近海
下载PDF
水产品中喹诺酮类药物残留的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0
作者 韩程程 陈雪昌 +4 位作者 严忠雍 常家琪 刘文静 高学慧 张小军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3期262-267,共6页
喹诺酮类药物由于其抗菌能力强,抗菌范围广曾在水产养殖中广泛使用,从而有部分药物残留在水产品体内,随着食物链进入人体内危害人们健康。本文阐述了喹诺酮类药物的危害并对国内外检测喹诺酮类药物的前处理过程中的液液萃取、固相萃取以... 喹诺酮类药物由于其抗菌能力强,抗菌范围广曾在水产养殖中广泛使用,从而有部分药物残留在水产品体内,随着食物链进入人体内危害人们健康。本文阐述了喹诺酮类药物的危害并对国内外检测喹诺酮类药物的前处理过程中的液液萃取、固相萃取以及Qu Ech ERS方法,检测技术中的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串联质谱法、酶联免疫测定法等进行了综述。分析了各种方法的特点,为以后水产品中喹诺酮类药物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喹诺酮残留 水产品 前处理过程 检测技术
下载PDF
虾肝肠胞虫(EHP)在凡纳滨对虾养殖水环境中的分布情况及传播途径初步研究 被引量:15
11
作者 丁慧昕 施慧 +4 位作者 谢建军 王庚申 汪玮 何杰 许文军 《浙江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4-19,共6页
针对近年来在舟山地区养殖户普遍反映的凡纳滨对虾感染虾肝肠胞虫(EHP)情况,本实验室运用巢式PCR检测方法,对凡纳滨对虾养殖水环境中EHP分布情况开展了调查;同时以携带EHP对虾对健康凡纳滨虾进行了人工感染试验,分析EHP在水体中的传播... 针对近年来在舟山地区养殖户普遍反映的凡纳滨对虾感染虾肝肠胞虫(EHP)情况,本实验室运用巢式PCR检测方法,对凡纳滨对虾养殖水环境中EHP分布情况开展了调查;同时以携带EHP对虾对健康凡纳滨虾进行了人工感染试验,分析EHP在水体中的传播途径。实验结果表明,从采集的虾、蟹类和水样本中均扩增出了EHP,经测序比对与GenBank中EHP序列一致;其中虾类样本最高,阳性率达17.6%,而采集的水样中,从对虾携带EHP的养殖塘采集的水样阳性检出率最高,为100%;人工感染试验中,活病虾肝胰腺组织投喂组EHP的阳性检出率是45.8%,投喂冷冻病虾肝胰腺组的阳性检出率是12.5%,健康虾和病虾混合饲养组的阳性检出率是54.2%,对照组未有EHP检出。通过上述研究,初步认为EHP一旦在养殖水环境存在,即可以通过流水分布于养殖环境中,不仅在养殖水体中存在,还可以在其它水生生物体内存活;健康虾可以通过摄食寄生EHP的病死虾或养殖水环境中的孢子体而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虾肝肠胞虫 巢式PCR 人工感染
下载PDF
近海鱼类多样性调查新方法—环境DNA分析技术 被引量:14
12
作者 高天翔 陈治 王晓艳 《浙江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7,共7页
由于受传统调查手段的限制,长期以来国内缺乏快速、有效的方法对近海鱼类多样性进行准确评估。环境DNA是一种稳定、高效、高灵敏度的物种监测新技术。近年来,已成为监测物种多样性、生物量及其时空分布的重要手段。本文首先综述了环境DN... 由于受传统调查手段的限制,长期以来国内缺乏快速、有效的方法对近海鱼类多样性进行准确评估。环境DNA是一种稳定、高效、高灵敏度的物种监测新技术。近年来,已成为监测物种多样性、生物量及其时空分布的重要手段。本文首先综述了环境DNA分析技术的概念、方法及该技术在水生生物调查和物种多样性分析中的研究现状。随后以舟山近海为典型研究区域,探讨了环境DNA metabarcoding技术在该海域鱼类多样性调查研究中的实际意义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DNA 生物多样性 物种监测 舟山海域 metabarcoding
下载PDF
舟山近海水样环境DNA获取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3
13
作者 陈治 宋娜 +2 位作者 源利文 邬倩倩 高天翔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0-58,共9页
以曼氏无针乌贼(Sepiella japonica)为研究对象,通过绝对定量技术建立和优化了舟山近海高浊度水样环境DNA(Environmental DNA,eDNA)的获取方法。研究结果如下:(1)同体积水样采用乙醇沉淀法获得的eDNA产量是滤膜抽滤法的1.76—2.53倍,但... 以曼氏无针乌贼(Sepiella japonica)为研究对象,通过绝对定量技术建立和优化了舟山近海高浊度水样环境DNA(Environmental DNA,eDNA)的获取方法。研究结果如下:(1)同体积水样采用乙醇沉淀法获得的eDNA产量是滤膜抽滤法的1.76—2.53倍,但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受到采样体积、处理方式、配套设备的限制,乙醇沉淀法难以发挥出优势;(2)滤网对泥沙等杂质无过滤作用,添加滤网并不能过滤掉泥沙及增加抽滤体积;(3)滤膜孔径的大小对少量水样的eDNA产量有很大影响,但对大体积水样eDNA的产量无影响;(4)水样静置处理有可能会增大eDNA产量,但也有可能会增大eDNA结果的波动性,使生物量评估结果误差较大;(5)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eDNA降解有明显的抑制作用;(6)去膜法效果优于碎膜法,建议使用去膜法进行eDNA消化,使用时增加离心时间;(7)酚抽除沙法虽然不能提高eDNA产量,但能明显提高产物纯度。研究首次建立了舟山近海水样大生物eDNA最适获取方法,为相似水域的水样采集及eDNA提取提供了借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DNA 获取方法 曼氏无针乌贼 舟山近海水域
下载PDF
温州南部沿岸海域鱼类群落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15
14
作者 董静瑞 胡成业 +3 位作者 水玉跃 田阔 杜肖 水柏年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09-219,共11页
根据2015年春季(5月)和秋季(9月)温州南部沿岸海域渔业资源调查数据,利用物种多样性指数、多元分析及其典范对应分析等方法,对该海域鱼类种类组成、多样性和群落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温州南部沿岸海域共鉴定鱼类47种... 根据2015年春季(5月)和秋季(9月)温州南部沿岸海域渔业资源调查数据,利用物种多样性指数、多元分析及其典范对应分析等方法,对该海域鱼类种类组成、多样性和群落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温州南部沿岸海域共鉴定鱼类47种,隶属于9目27科41属,主要以暖水性和暖温性为主,鲈形目(Perciformes)种类最多,共26种;其次为鲱形目(Clupeiformes),共6种;再次为形目(Tetraodontiformes),共4种。春季,优势种依次为日本鳀(Engraulis japonicas)、镰鲳(Pampus echinogaster)、六丝矛尾虾虎鱼(Amblychaeturichthys hexanema)和棘头梅童鱼(Collichthys lucidus),其渔获量占总渔获量的49.3%;秋季,优势种为龙头鱼(Harpodon nehereus)、棘头梅童鱼和六指马鲅(Polynemus sextarius),占总渔获量的50.8%。日本鳀、蓝圆鲹(Decapterus maruadsi)、刺鲳(Psenopsis anomala)、龙头鱼、鳓(Ilisha elongata)和六指马鲅等是各季节各站位组的典型种及造成不同站位组间群落差异的主要分歧种。此外,组内的典型种一定程度上是组间的分歧种和群落的优势种。经Pearson分析,Margalef种类丰富度指数(D)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与溶解氧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盐度和温度均呈显著正相关。通过典范对应分析(CCA)得出,影响鱼类群落的主要环境因子为酸碱度p H、水深和盐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 物种多样性 群落结构 环境因子 典范对应分析
下载PDF
基于高通量测序的鱼菜共生池塘与普通池塘微生物群落结构比较 被引量:15
15
作者 杨天燕 孟玮 +3 位作者 高攀 胡建勇 林红喜 高天翔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04-1113,共10页
鱼菜共生(Aquaponics)作为一种可持续、循环型、零排放的新型的复合耕作体系,因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效应和食品安全保障,成为解决农业生态危机的有效途径。研究采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平台对西北地区典型池塘鱼菜共生养殖模式下,养殖水... 鱼菜共生(Aquaponics)作为一种可持续、循环型、零排放的新型的复合耕作体系,因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效应和食品安全保障,成为解决农业生态危机的有效途径。研究采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平台对西北地区典型池塘鱼菜共生养殖模式下,养殖水环境与根系细菌微生物16S rRNA基因(V3—V5区)进行高通量测序。比较群落结构和微生物多样性表明,细菌总有效序列为56444条,细菌物种平均注释OTU数目为945条。在鱼菜共生模式下的优势门类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厚壁菌门(Firmicutes)、蓝菌门(Cyanobacteria)。根系微生物群落中占优势地位的分别为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OTU聚类分析结果显示6个样品共有OTU数目为165,其中新疆水生野生动物救护中心鱼菜共生池塘水样(JH.KX)特有OTU数量最高(137),其空心菜根系水样(JH.R)最低(30),而乌鲁木齐市米东区长山子镇水源地养殖基地空心菜根系水样(MD.R)和新疆水生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对照池塘水样(JH.C)数量相同(85)。通过对各OTU进行注释,发现了根瘤菌、鱼类致病菌、耐寒细菌、降解有机物细菌、降低重金属及毒素危害的细菌。研究为鱼菜共生生态养殖模式下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生态调控机理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地区 鱼菜共生 细菌多样性 高通量测序
下载PDF
南麂列岛东侧海域主要游泳动物生态位及种间联结性 被引量:15
16
作者 戴冬旭 俞存根 +5 位作者 刘惠 颜文超 孙蓓蓓 菅康康 辛艺 张文俊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4249-4258,共10页
根据2017年秋季和2018年春季在南麂列岛东侧海域进行的渔业资源调查所获数据,应用相对重要性指数、生态位宽度、聚类分析、生态位重叠值、基于2×2数据矩阵的χ^2检验、方差比率、联结系数、共同出现百分率和点相关系数等,分析了主... 根据2017年秋季和2018年春季在南麂列岛东侧海域进行的渔业资源调查所获数据,应用相对重要性指数、生态位宽度、聚类分析、生态位重叠值、基于2×2数据矩阵的χ^2检验、方差比率、联结系数、共同出现百分率和点相关系数等,分析了主要游泳动物的种间关系和生态联系.结果表明:在调查的30种主要游泳动物中,优势种有龙头鱼、三疣梭子蟹和口虾蛄3种,它们的生态位宽度较宽.采用生态位宽度聚类分析,可以将主要游泳动物划分为广生态位种、中生态位种和狭生态位种3个类型.生态位重叠值分布区间为[0,0.98],说明物种对资源利用的相似性存在差异,生态位出现分化并伴随种间竞争现象.根据方差比率和W检验得出主要游泳动物间总体为显著正相关.χ^2检验结果显示,联结性显著的有76个种对(χ^2≥3.841),这与群落结构稳定性、物种共存现象存在一定关联.联结系数(AC)、共同出现百分率和点相关系数检验结果表明,物种间联结性较强,总体趋于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泳动物 生态位宽度 生态位重叠 种间联结
原文传递
DNA条形码技术在鲻科鱼类鉴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7
作者 刘璐 孙典荣 +4 位作者 李纯厚 韩志强 高天翔 沈康宁 宋娜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78-186,共9页
本研究选用DNA条形码的通用基因片段,采用特异性扩增测序及与GenBank已有序列结合分析的方法,进行了鲻科(Mugilidae)6属17种鱼类的COI基因片段的序列比较、分子树构建和系统进化研究。研究表明,在所得的17种鲻科鱼类共有的555bp COI... 本研究选用DNA条形码的通用基因片段,采用特异性扩增测序及与GenBank已有序列结合分析的方法,进行了鲻科(Mugilidae)6属17种鱼类的COI基因片段的序列比较、分子树构建和系统进化研究。研究表明,在所得的17种鲻科鱼类共有的555bp COI基因片段中平均GC含量为46.9%。其中,第二密码子位点含量最高(49.8%~56.2%),平均54.9%;第一密码子变化范围最大(31.9%~48.6%),平均42.9%;第三密码子差别不显著(42.5%~43.4%),平均42.7%。依据Kimura-2-parameter模型(K2P),17种鲻科鱼类种内遗传距离的平均值为0.004 5,种间遗传距离为0.191,是种内遗传距离的42倍。在分子系统树上,所有物种均呈单系,5属为独立分支,只有隶属于梭属(Liza)的尖头梭(Liza tade)与莫鲻属(Moolgarda)聚类,表现出与传统形态学分类不一致的结果。本研究结果验证了线粒体COI基因作为DNA条形码对鲻科鱼类进行物种鉴定的有效性,可用于辅助探讨鲻科科下属、种分类阶元系统发育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鲻科 COI基因 DNA条形码 物种鉴定 系统发育
下载PDF
舟山近岸海域春秋季鱼类种类组成及其数量时空分布 被引量:14
18
作者 邓小艳 俞存根 +7 位作者 水玉跃 翁良才 丁建伟 张平 许永久 郑基 谢旭 苗露 《生态科学》 CSCD 2018年第1期10-19,共10页
根据2015年11月(秋季)、2016年5月(春季)在舟山近岸海域开展的渔业资源调查中所获得的鱼类资源资料,对该海域鱼类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优势种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等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根据本次调查所获得的样品,经分析共鉴定出鱼类种... 根据2015年11月(秋季)、2016年5月(春季)在舟山近岸海域开展的渔业资源调查中所获得的鱼类资源资料,对该海域鱼类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优势种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等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根据本次调查所获得的样品,经分析共鉴定出鱼类种类81种,隶属于12目39科63属;春季和秋季鱼类重量密度分别为10.36 kg·km^(-2)和98.01 kg·km^(-2),尾数密度分别为26.29×10~3 ind·km^(-2)和33.30 ind·km^(-2);两个季节鱼类资源密度的平面分布特征呈相同规律,都是东部外侧海域高于122.3°E以西海域;不同季节优势种种类不同,春季的优势种为六丝钝尾虾虎鱼,秋季优势种为龙头鱼,均为小型低值鱼类;鱼类春季和秋季总种类数变化较为稳定,但种类数的季节变化较大,春季以沿岸浅海附近种类较多,秋季以调查海域东北部较多;水深对鱼类资源密度及种类数分布影响明显;ABC曲线显示,舟山近岸海域的鱼类群落处于严重干扰的状态。与以往调查结果相比,舟山渔场鱼类种类组成、群落结构等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 种类组成 数量分布 资源密度 ABC曲线 舟山近岸海域
下载PDF
杭州湾灰鳖洋海域秋季主要游泳动物生态位与种间联结 被引量:14
19
作者 刘惠 俞存根 +4 位作者 郑基 邓小艳 张平 颜文超 谢旭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3828-3836,共9页
根据2015年秋季和2017年秋季在杭州湾南岸灰鳖洋海域调查获得的渔业资源资料,运用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聚类分析、W检验、基于2×2列联表的χ^2检验,联结系数(AC)以及共同出现百分比(PC)等方法分析主要游泳动物间的生态关系。... 根据2015年秋季和2017年秋季在杭州湾南岸灰鳖洋海域调查获得的渔业资源资料,运用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聚类分析、W检验、基于2×2列联表的χ^2检验,联结系数(AC)以及共同出现百分比(PC)等方法分析主要游泳动物间的生态关系。结果表明:该海域主要游泳动物共有21种,其中优势种有龙头鱼(Harpodon nehereus)和安氏白虾(Exopalaemon annandalei)2种,这两个物种的生态位宽度值占据前两位;通过对该海域主要游泳动物的生态位宽度值可将其划分为3组,分别为广生态位种、中生态位种和狭生态位种;种对间生态位重叠值介于0-0.93之间,总体差异较大,表明物种利用资源的能力具有相似性,种对间存在一定竞争性;根据方差比率和W检验得出主要游泳动物总体呈显著正关联;χ^2检验显示有105个种对的联结性显著(χ^2≥3.841);联结系数(AC)和共同出现百分率(PC)表明种间联结性较强,总体趋于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要游泳动物 生态位宽度 生态位重叠 种间联结
下载PDF
钓钩深度和浸泡时间对东太平洋公海长鳍金枪鱼延绳钓渔获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刘莉莉 周成 +2 位作者 虞聪达 郑基 臧迎亮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0-48,共9页
为了探究金枪鱼延绳钓的钓钩深度和浸泡时间对钓捕性能和渔获特征的影响,本文基于2015年9月—2016年2月收集的东太平洋公海长鳍金枪鱼渔业调查数据,利用局部加权回归和线性回归分别拟合了钓钩深度分布与捕获的长鳍金枪鱼叉长分布的关系... 为了探究金枪鱼延绳钓的钓钩深度和浸泡时间对钓捕性能和渔获特征的影响,本文基于2015年9月—2016年2月收集的东太平洋公海长鳍金枪鱼渔业调查数据,利用局部加权回归和线性回归分别拟合了钓钩深度分布与捕获的长鳍金枪鱼叉长分布的关系,统计了各钩号和叉长组的上钩渔获物的存活比例,并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钓钩浸泡时间与捕捞率的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表明:渔获物的平均叉长随着钓钩水层的加深而略微增大,192m(8号钩所处水层)为临界水层,该水层以浅的长鳍金枪鱼叉长明显小于该水层以深的叉长。钩号、叉长均与金枪鱼的活体比例呈较明显的相关性,这表明捕捞水层越深或鱼体越大,渔获存活率越高。以每11个连续浮球为单位计算浸泡时间,渔获率随着浸泡用时呈现波动式增长的动态响应,并在11和16h呈现2个峰值。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钓钩水深对捕捞效率的影响极显著,167.57m水深为捕捞效率密度最高的水层,若钓钩水层分布于124~211m将有更高的捕捞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枪鱼延绳钓 钓钩深度 浸泡时间 捕捞率 渔获特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