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理互助: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新模式 被引量:20
1
作者 张敏生 《中国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82-83,共2页
大学生心理互助是指受过一定专业心理助人技能培训的学生心理互助员,在专业心理咨询教师的指导下,深入同学当中开展心理帮助的活动。其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亲社会行为理论、社会学习理论是大学生心理互助的理论基础;符合大学生心理求... 大学生心理互助是指受过一定专业心理助人技能培训的学生心理互助员,在专业心理咨询教师的指导下,深入同学当中开展心理帮助的活动。其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亲社会行为理论、社会学习理论是大学生心理互助的理论基础;符合大学生心理求助意向,符合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符合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要求,这是大学生心理互助的现实主客观基础。高校积极探索大学生心理互助的有效模式中健全心理互助组织体系是基础;提高心理互助员的助人技能和素质是关键;规范心理互助工作机制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互助 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