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0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基本内核、主要特征与价值意蕴
被引量:
3
1
作者
李梦云
《马克思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37,155,共12页
文明可以分为古代文明、现代文明和未来文明。现代文明不仅延续了古代文明的智慧,还紧密结合了当代经济社会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同时孕育着未来文明的种子。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根植于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明可以分为古代文明、现代文明和未来文明。现代文明不仅延续了古代文明的智慧,还紧密结合了当代经济社会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同时孕育着未来文明的种子。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根植于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积极吸纳全球其他优秀文明成果,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传承性、人民性、包容性、和平性的新型文明形态。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对赓续中华历史文脉、推进现代化强国建设、促进“第二个结合”以及推动世界文明交流互鉴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中国式现代化
人类文明新形态
原文传递
海外对新时代我国对外宣传的认知图景
2
作者
李思远
夏金梅
《党的文献》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3-113,共11页
下大力气加强对外宣传,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是对外展现中国形象并提升国际话语权的重要途径。新时代以来,海外高度关注中国的对外宣传,围绕重视对外宣传的原因、提升对外宣传影响力的策略、取得的成效、面临的挑战及提...
下大力气加强对外宣传,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是对外展现中国形象并提升国际话语权的重要途径。新时代以来,海外高度关注中国的对外宣传,围绕重视对外宣传的原因、提升对外宣传影响力的策略、取得的成效、面临的挑战及提升建议等多个维度进行了探讨。在重视对外宣传的原因方面,海外研究主要形成了历史沿革说、国际话语权竞争说和国内政治稳定说;在提升对外宣传影响力的策略方面,海外研究注意到新时代以来中国积极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话语和叙事体系、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智慧走出去、创新对外宣传方式;在对外宣传的成效方面,海外研究既从中国话语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中国国际形象显著改善、为中国国内政治发展带来正向效应三个方面给予了高度肯定,同时也有人不免受意识形态对立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进行质疑和诘难;在对外宣传的改进方面,海外研究从对外宣传“讲什么”“谁来讲”“怎么讲”等方面给出了来自受众视角的一些有益思考。海外相关研究虽存在意识形态藩篱和中西二元对立的思维习惯,但通过批判分析和总结其认知特点,有助于我们有针对性地改进对外宣传工作,提升对外宣传的实际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对外宣传
国际传播能力
国际话语权
海外认知
原文传递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科学性及其多维向度
3
作者
孟献丽
《马克思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1-63,共13页
习近平文化思想具有鲜明的科学性。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科学性在于揭示了新时代文化建设发展的本质和规律,回答和解决了新时代文化建设发展的重大时代课题。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科学性体现在多维向度,不仅内蕴丰富深刻的科学思维、采取实事求...
习近平文化思想具有鲜明的科学性。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科学性在于揭示了新时代文化建设发展的本质和规律,回答和解决了新时代文化建设发展的重大时代课题。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科学性体现在多维向度,不仅内蕴丰富深刻的科学思维、采取实事求是的科学方法,而且坚定人民至上的科学立场、秉持开放包容的科学态度,更具有严密完整的科学结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科学引领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进一步繁荣发展,文化强国建设取得新突破新进展,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和全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习近平文化思想是经实践证明了的科学思想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科学性
本质规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原文传递
非洲人士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知评析
4
作者
姚立兴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
CSSCI
2024年第1期42-54,165,166,共15页
近年来,非洲国家的政党政要、知名学者、智库专家和媒体记者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日渐丰富。他们总体上肯定了中国共产党在推进脱贫致富、经济提质增效和自身建设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和作出的世界贡献,对中国提出的...
近年来,非洲国家的政党政要、知名学者、智库专家和媒体记者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日渐丰富。他们总体上肯定了中国共产党在推进脱贫致富、经济提质增效和自身建设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和作出的世界贡献,对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发展绿色经济表示认可,普遍认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经验为探求自主自强的非洲现代化方案提供了有益启迪。与此同时,非洲人士在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论题上仍然存在一些认识分歧和不容忽视的缺点。系统梳理和评析非洲思想界的理论成果,有助于我们拓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的域外视野,进而为不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合力推进世界现代化进程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式现代化
海外中共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品格
5
作者
李梦云
孟洋
《观察与思考》
2024年第6期59-64,共6页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不仅内涵丰富,而且理论特征鲜明。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是其鲜明的体系概括,固本培元、守正创新是其独特的实践指向,人民至上、精神富有是其根本的价值坚守,自信自立、开放包...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不仅内涵丰富,而且理论特征鲜明。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是其鲜明的体系概括,固本培元、守正创新是其独特的实践指向,人民至上、精神富有是其根本的价值坚守,自信自立、开放包容是其强大的气质呈现。习近平文化思想集中体现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中国经验、中国智慧。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理论品格
文化自信
文化强国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科学家精神融入大学生劳动教育:内恰逻辑、价值导向与实践路径
6
作者
杨帅
沈绍伟
廖文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7期75-80,共6页
科学家精神融入大学生劳动教育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时代要求,科学家精神蕴含着满足大学生劳动教育需要的价值属性,大学生劳动教育可以推动科学家精神的传承与转化。科学家精神融入大学生劳动教育能克服传统思...
科学家精神融入大学生劳动教育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时代要求,科学家精神蕴含着满足大学生劳动教育需要的价值属性,大学生劳动教育可以推动科学家精神的传承与转化。科学家精神融入大学生劳动教育能克服传统思维对劳动教育的狭隘认识、满足时代新人的成长需要、丰富劳动客观的文化场域。在具体实践中,可以通过融合理念、耦合内容、迭合形式、聚合技术增进融入的实效性,进而发挥劳动教育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家精神
劳动教育
大学生
逻辑理路
价值追求
实践路径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两种“拒绝”与“多余人”断想
7
作者
蒋承勇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49-154,共6页
普希金是俄罗斯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被誉为“俄罗斯文学之父”。他的一首小诗颇受读者喜爱--《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
普希金是俄罗斯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被誉为“俄罗斯文学之父”。他的一首小诗颇受读者喜爱--《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现在却常是忧郁。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生活中难免会有欺骗,青年人成长过程中需要恰当地处理来自无论何种原因的欺骗与伤害,它们可能来自朋友甚至恋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罗斯文学
断想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普希金
欺骗
忧郁
青年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抗战时期历史教科书中民族主义的话语表达
被引量:
1
8
作者
张绪忠
李悦
《经济社会史评论》
CSSCI
2023年第3期117-126,128,共11页
抗战时期,众多知识分子积极投身历史教科书的编写,成为时代历史教育的引领者;他们叙述中华文明的辉煌历史,揭露日本侵略罪状,注重国耻叙事,颂扬民族英雄,突出抗日主旋律,发出民族自强的呼声。这些话语表达成为救亡图存的重要力量,既突...
抗战时期,众多知识分子积极投身历史教科书的编写,成为时代历史教育的引领者;他们叙述中华文明的辉煌历史,揭露日本侵略罪状,注重国耻叙事,颂扬民族英雄,突出抗日主旋律,发出民族自强的呼声。这些话语表达成为救亡图存的重要力量,既突出了民族复兴的时代主题,也发挥了重要的历史教育功能。抗战时期的历史教科书与以往有所不同,它承载了更多的民族和国家意志,充满了民族主义的话语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主义
历史教科书
抗日战争
话语表达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改革开放以来列宁时代观研究综述
9
作者
张万杰
高雨铮
《社会科学动态》
2024年第9期81-89,共9页
列宁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家和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在领导俄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深刻意识到时代问题对于无产阶级革命前途至关重要。他对时代主题、时代特征、时代性质等进行深入研究,形成了科学系统的时代观。改革开放以来,...
列宁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家和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在领导俄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深刻意识到时代问题对于无产阶级革命前途至关重要。他对时代主题、时代特征、时代性质等进行深入研究,形成了科学系统的时代观。改革开放以来,学界对列宁时代观的研究持续深化,在列宁时代观的形成发展、基本原理、内容阐释、价值启示等领域形成了一系列丰硕的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正面临时代变迁和重大历史性变局,梳理和评介学界关于列宁时代观的研究成果,对于我们认清时代本质、把握时代脉搏、回应时代挑战等都大有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宁时代观
帝国主义
社会主义
无产阶级革命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人民”一词的三重含义
10
作者
郑根成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78-86,共9页
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人民”是使用频率最高的词之一。“人民”一词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高频次使用,既充分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对人民群众作为历史创造者、历史进步的推动者以及社会主义中...
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人民”是使用频率最高的词之一。“人民”一词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高频次使用,既充分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对人民群众作为历史创造者、历史进步的推动者以及社会主义中国的真正主人身份的认同与重视,也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民权力、人民利益、人民幸福等问题的高度关注。整体地看,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人民”一词主要有三个维度的含义:首先,作为主体的“人民”,“人民”是党和国家事业的绝对主体,是社会主义国家一切权力的合法性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还是社会主义中国的主人。其次,“人民”既是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的成员,又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成员。最后,在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中,“人民”的身份、地位与作用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人民”概念的这三个维度并非各不相干,而是有着高度的一致性。它们既充分遵循了习近平总书记“人民至上”“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发展思想,又从人民观的维度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应遵循的原则、目标、任务与实践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二十大报告
人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全过程人民民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基本内核、主要特征与价值意蕴
被引量:
3
1
作者
李梦云
机构
浙江
工商大学
马克思主义
学
院
浙江
工商大学
中国化
时代化
马克思主义
研究院
出处
《马克思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37,155,共12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22AKS023)
中国社会科学院智库基础研究项目“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若干前沿问题研究”(23ZKJC004)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文明可以分为古代文明、现代文明和未来文明。现代文明不仅延续了古代文明的智慧,还紧密结合了当代经济社会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同时孕育着未来文明的种子。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根植于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积极吸纳全球其他优秀文明成果,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传承性、人民性、包容性、和平性的新型文明形态。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对赓续中华历史文脉、推进现代化强国建设、促进“第二个结合”以及推动世界文明交流互鉴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
关键词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中国式现代化
人类文明新形态
分类号
D61 [政治法律—政治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海外对新时代我国对外宣传的认知图景
2
作者
李思远
夏金梅
机构
浙江
工商大学
马克思主义
学
院
浙江
工商大学
中国化
时代化
马克思主义
研究院
出处
《党的文献》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3-113,共11页
基金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海外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力的认知与评价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为24NDJC134YB。
文摘
下大力气加强对外宣传,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是对外展现中国形象并提升国际话语权的重要途径。新时代以来,海外高度关注中国的对外宣传,围绕重视对外宣传的原因、提升对外宣传影响力的策略、取得的成效、面临的挑战及提升建议等多个维度进行了探讨。在重视对外宣传的原因方面,海外研究主要形成了历史沿革说、国际话语权竞争说和国内政治稳定说;在提升对外宣传影响力的策略方面,海外研究注意到新时代以来中国积极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话语和叙事体系、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智慧走出去、创新对外宣传方式;在对外宣传的成效方面,海外研究既从中国话语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中国国际形象显著改善、为中国国内政治发展带来正向效应三个方面给予了高度肯定,同时也有人不免受意识形态对立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进行质疑和诘难;在对外宣传的改进方面,海外研究从对外宣传“讲什么”“谁来讲”“怎么讲”等方面给出了来自受众视角的一些有益思考。海外相关研究虽存在意识形态藩篱和中西二元对立的思维习惯,但通过批判分析和总结其认知特点,有助于我们有针对性地改进对外宣传工作,提升对外宣传的实际效能。
关键词
新时代
对外宣传
国际传播能力
国际话语权
海外认知
分类号
D616 [政治法律—政治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科学性及其多维向度
3
作者
孟献丽
机构
浙江
工商大学
马克思主义
学
院
浙江
工商大学
中国化
时代化
马克思主义
研究院
出处
《马克思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1-63,共13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科学体系与原创性贡献研究”(23&ZD004)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网络微空间意识形态安全风险预警稠控研究”(21BKS016)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习近平文化思想具有鲜明的科学性。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科学性在于揭示了新时代文化建设发展的本质和规律,回答和解决了新时代文化建设发展的重大时代课题。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科学性体现在多维向度,不仅内蕴丰富深刻的科学思维、采取实事求是的科学方法,而且坚定人民至上的科学立场、秉持开放包容的科学态度,更具有严密完整的科学结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科学引领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进一步繁荣发展,文化强国建设取得新突破新进展,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和全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习近平文化思想是经实践证明了的科学思想体系。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科学性
本质规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分类号
G122 [文化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非洲人士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知评析
4
作者
姚立兴
机构
浙江
工商大学
中国化
时代化
马克思主义
研究院
浙江
工商大学
马克思主义
学
院
出处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
CSSCI
2024年第1期42-54,165,166,共15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海外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认知与评价研究”(23CKS031)。
文摘
近年来,非洲国家的政党政要、知名学者、智库专家和媒体记者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日渐丰富。他们总体上肯定了中国共产党在推进脱贫致富、经济提质增效和自身建设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和作出的世界贡献,对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发展绿色经济表示认可,普遍认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经验为探求自主自强的非洲现代化方案提供了有益启迪。与此同时,非洲人士在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论题上仍然存在一些认识分歧和不容忽视的缺点。系统梳理和评析非洲思想界的理论成果,有助于我们拓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的域外视野,进而为不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合力推进世界现代化进程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
非洲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式现代化
海外中共学
分类号
D61 [政治法律—政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品格
5
作者
李梦云
孟洋
机构
浙江
工商大学
马克思主义
学
院
浙江
工商大学
中国化
时代化
马克思主义
研究院
出处
《观察与思考》
2024年第6期59-64,共6页
基金
教育部重大专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浙江的实践及经验研究”(2023JZDZ005)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不仅内涵丰富,而且理论特征鲜明。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是其鲜明的体系概括,固本培元、守正创新是其独特的实践指向,人民至上、精神富有是其根本的价值坚守,自信自立、开放包容是其强大的气质呈现。习近平文化思想集中体现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中国经验、中国智慧。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理论品格
文化自信
文化强国
分类号
D61 [政治法律—政治学]
G120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科学家精神融入大学生劳动教育:内恰逻辑、价值导向与实践路径
6
作者
杨帅
沈绍伟
廖文
机构
浙江
工商大学
浙江
工商大学
中国化
时代化
马克思主义
研究院
出处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7期75-80,共6页
基金
2023年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M23JC064)
2022年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党建专项(高校)课题(2022DJG010)。
文摘
科学家精神融入大学生劳动教育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时代要求,科学家精神蕴含着满足大学生劳动教育需要的价值属性,大学生劳动教育可以推动科学家精神的传承与转化。科学家精神融入大学生劳动教育能克服传统思维对劳动教育的狭隘认识、满足时代新人的成长需要、丰富劳动客观的文化场域。在具体实践中,可以通过融合理念、耦合内容、迭合形式、聚合技术增进融入的实效性,进而发挥劳动教育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功能。
关键词
科学家精神
劳动教育
大学生
逻辑理路
价值追求
实践路径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两种“拒绝”与“多余人”断想
7
作者
蒋承勇
机构
浙江
工商大学
浙江
工商大学
中国化
时代化
马克思主义
研究院
出处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49-154,共6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9世纪欧洲文学与科学关系研究”(项目号:23&ZD303)的研究成果。
文摘
普希金是俄罗斯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被誉为“俄罗斯文学之父”。他的一首小诗颇受读者喜爱--《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现在却常是忧郁。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生活中难免会有欺骗,青年人成长过程中需要恰当地处理来自无论何种原因的欺骗与伤害,它们可能来自朋友甚至恋人。
关键词
俄罗斯文学
断想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普希金
欺骗
忧郁
青年人
分类号
I512.06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抗战时期历史教科书中民族主义的话语表达
被引量:
1
8
作者
张绪忠
李悦
机构
浙江
工商大学
中国化
时代化
马克思主义
研究院
浙江
工商大学
马克思主义
学
院
天津公安警官职业学
院
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
出处
《经济社会史评论》
CSSCI
2023年第3期117-126,128,共11页
基金
2021年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一般项目“民国历史教科书演进的文化透视”(21FZSB009)
浙江省委宣传部部校共建项目“民族复兴与抗战时期的历史教育”(BXGJ23006)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抗战时期,众多知识分子积极投身历史教科书的编写,成为时代历史教育的引领者;他们叙述中华文明的辉煌历史,揭露日本侵略罪状,注重国耻叙事,颂扬民族英雄,突出抗日主旋律,发出民族自强的呼声。这些话语表达成为救亡图存的重要力量,既突出了民族复兴的时代主题,也发挥了重要的历史教育功能。抗战时期的历史教科书与以往有所不同,它承载了更多的民族和国家意志,充满了民族主义的话语表达。
关键词
民族主义
历史教科书
抗日战争
话语表达
分类号
G633.51 [文化科学—教育学]
K265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改革开放以来列宁时代观研究综述
9
作者
张万杰
高雨铮
机构
浙江
工商大学
马克思主义
学
院
浙江
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
研究
基地
浙江
工商大学
中国化
时代化
马克思主义
研究院
出处
《社会科学动态》
2024年第9期81-89,共9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共产党树立劳模弘扬劳模精神的历程和经验研究”(20ADJ007)
浙江工商大学“部校共建”课题“中共百年探索视野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开创与发展研究”(BXGJ23015)。
文摘
列宁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家和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在领导俄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深刻意识到时代问题对于无产阶级革命前途至关重要。他对时代主题、时代特征、时代性质等进行深入研究,形成了科学系统的时代观。改革开放以来,学界对列宁时代观的研究持续深化,在列宁时代观的形成发展、基本原理、内容阐释、价值启示等领域形成了一系列丰硕的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正面临时代变迁和重大历史性变局,梳理和评介学界关于列宁时代观的研究成果,对于我们认清时代本质、把握时代脉搏、回应时代挑战等都大有助益。
关键词
列宁时代观
帝国主义
社会主义
无产阶级革命
分类号
A82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人民”一词的三重含义
10
作者
郑根成
机构
浙江
工商大学
马克思主义
学
院
浙江
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
研究
基地
浙江
工商大学
中国化
时代化
马克思主义
研究院
出处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78-86,共9页
基金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部委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文件精神研究(1949—2020)”(21GXSZ020YB)
民盟浙江省委会参政党理论研究立项课题“二十大报告中人民观视阈下人民参政议政的基本进路研究”(盟浙发〔2023〕16号)。
文摘
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人民”是使用频率最高的词之一。“人民”一词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高频次使用,既充分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对人民群众作为历史创造者、历史进步的推动者以及社会主义中国的真正主人身份的认同与重视,也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民权力、人民利益、人民幸福等问题的高度关注。整体地看,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人民”一词主要有三个维度的含义:首先,作为主体的“人民”,“人民”是党和国家事业的绝对主体,是社会主义国家一切权力的合法性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还是社会主义中国的主人。其次,“人民”既是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的成员,又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成员。最后,在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中,“人民”的身份、地位与作用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人民”概念的这三个维度并非各不相干,而是有着高度的一致性。它们既充分遵循了习近平总书记“人民至上”“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发展思想,又从人民观的维度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应遵循的原则、目标、任务与实践要求。
关键词
党的二十大报告
人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全过程人民民主
Keywords
the report of the 20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people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 whole process of people s democracy
分类号
D61 [政治法律—政治学]
D2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基本内核、主要特征与价值意蕴
李梦云
《马克思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3
原文传递
2
海外对新时代我国对外宣传的认知图景
李思远
夏金梅
《党的文献》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0
原文传递
3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科学性及其多维向度
孟献丽
《马克思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0
原文传递
4
非洲人士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知评析
姚立兴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
CSSCI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品格
李梦云
孟洋
《观察与思考》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科学家精神融入大学生劳动教育:内恰逻辑、价值导向与实践路径
杨帅
沈绍伟
廖文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两种“拒绝”与“多余人”断想
蒋承勇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抗战时期历史教科书中民族主义的话语表达
张绪忠
李悦
《经济社会史评论》
CSSCI
202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改革开放以来列宁时代观研究综述
张万杰
高雨铮
《社会科学动态》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试论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人民”一词的三重含义
郑根成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