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丙烯热泵系统开工问题探讨
1
作者 吕定军 纪红兵 《乙烯工业》 CAS 2024年第3期28-30,共3页
基于某采用丙烯热泵系统的乙烯装置开工过程中,塔内组分紊乱,再沸器失效,回流罐与塔压差不足,以及系统热量无法平衡等一系列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并针对各原因提出改进措施,确保装置安全稳定运行。
关键词 乙烯装置 丙烯热泵 热量平衡
下载PDF
含酚吡啶基多孔离子聚合物催化CO_(2)合成环状碳酸酯
2
作者 陈亚举 梁晓道 +6 位作者 林冬莹 郑梓帆 高兴 邱永健 雷琳 任清刚 纪红兵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693-2701,2736,共10页
以1,4-二(溴甲基)苯、4-苯基吡啶、2,3-二萘酚为单体,通过Friedel-Crafts烷基化反应一步合成了含酚吡啶基多孔离子聚合物(Py-Pi P&OH),采用FTIR、XPS、SEM、XRD和TGA对其进行了表征。采用N_(2)和CO_(2)吸附-脱附分别对其孔道参数和C... 以1,4-二(溴甲基)苯、4-苯基吡啶、2,3-二萘酚为单体,通过Friedel-Crafts烷基化反应一步合成了含酚吡啶基多孔离子聚合物(Py-Pi P&OH),采用FTIR、XPS、SEM、XRD和TGA对其进行了表征。采用N_(2)和CO_(2)吸附-脱附分别对其孔道参数和CO_(2)吸附性能进行了测试。考察了Py-Pi P&OH催化环氧氯丙烷(ECH)与CO_(2)环加成反应的催化活性、最佳反应条件及循环使用稳定性。探究了Py-Pi P&OH在环氧化物与CO_(2)环加成反应中的底物普适性。结果表明,Py-Pi P&OH框架中富含酚羟基、吡啶离子液体单元和微孔结构,其比表面积为155.4 m^(2)/g,在273 K、0.1 MPa条件下,CO_(2)吸附量为37.1 cm^(3)/g。在25 mg Py-Pi P&OH、3.0 mmol ECH、0.05 m L N,N-二甲基甲酰胺、初始CO_(2)压力1.0 MPa、反应温度100℃、反应时间12 h的最佳反应条件下,ECH转化率为99.7%,氯甲基二氧杂戊环酮收率为96.3%;Py-Pi P&OH循环使用5次后,其催化活性和产物选择性没有明显下降;以模拟废气(CO_(2)和N_(2)体积分数分别为15%和85%)为CO_(2)源时,在100℃、3.0 MPa条件下反应24 h,氯甲基二氧杂戊环酮的收率仍可达90.3%。Py-Pi P&OH对催化环氧丙烷、环氧溴丙烷、1,2-环氧丁烷、1,2-环氧乙烷、1,2-环氧辛烷、烯丙基缩水甘油醚、环氧苯乙烷与CO_(2)的反应具有良好的普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 环状碳酸酯 环氧化物 多孔离子聚合物 多相催化
下载PDF
季铵型多孔超交联离子聚合物催化二氧化碳环加成合成环状碳酸酯 被引量:1
3
作者 雷琳 柯秀裕 +6 位作者 苏水秀 刘顺 邱永健 任清刚 黎明杰 陈亚举 纪红兵 《工业催化》 CAS 2023年第10期19-28,共10页
以双(三苯基膦)氯化铵为单体,通过傅-克烷基化反应制备一种季铵型多孔超交联离子聚合物(QA-PHIP)。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和N 2吸附-脱附等对QA-PHIP进行表征。结果表明,QA-PHIP的比表面积为903.7 m^(2)·g^(-1),在0.1 ... 以双(三苯基膦)氯化铵为单体,通过傅-克烷基化反应制备一种季铵型多孔超交联离子聚合物(QA-PHIP)。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和N 2吸附-脱附等对QA-PHIP进行表征。结果表明,QA-PHIP的比表面积为903.7 m^(2)·g^(-1),在0.1 MPa和0℃条件下CO_(2)的吸附量为52.1 cm^(3)·g^(-1)。将QA-PHIP应用于催化CO_(2)与环氧化物合成环状碳酸酯的反应,考察反应温度和催化剂用量等因素对催化性能的影响。QA-PHIP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性能,在120℃和1.0 MPa条件下反应12 h,可获得99.6%的环氧氯丙烷转化率和97.3%的氯甲基二氧杂戊环酮收率。QA-PHIP表现出良好的底物扩展性和重复使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化学 二氧化碳 环氧化物 环状碳酸酯 多孔离子聚合物 多相催化
下载PDF
乙烯工厂蒸汽管网的程序化控制策略
4
作者 吕定军 纪红兵 《乙烯工业》 CAS 2023年第4期1-5,I0001,共6页
基于化工企业全厂蒸汽管网配置,针对蒸汽管网波动工况,提出程序化控制应对策略,用程序化控制替代人工决策,避免决策不及时或人员应急处置能力不足而导致的次生事故,减少经济损失,确保装置安全。并在大型机组透平跳车工况时,为避免蒸汽... 基于化工企业全厂蒸汽管网配置,针对蒸汽管网波动工况,提出程序化控制应对策略,用程序化控制替代人工决策,避免决策不及时或人员应急处置能力不足而导致的次生事故,减少经济损失,确保装置安全。并在大型机组透平跳车工况时,为避免蒸汽管网波动,根据减温减压器调节阀特性参数,提出程序化控制方案,及时稳定蒸汽管网压力,减少因工艺波动造成的经济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汽管网 波动 程序控制
下载PDF
Pt-Ga/CeO_(2)-ZrO_(2)-Al_(2)O_(3)脱氢裂解双功能催化剂用于正丁烷催化制烯烃研究
5
作者 莫锦洪 韩雪 +3 位作者 朱毅翔 李菁 王旭裕 纪红兵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55-1869,共15页
正丁烷分子结构相对稳定,C-C键键能较高,难以有效利用,目前大部分作为低价值燃料,通过脱氢、裂解等反应将正丁烷转化为高附加值的轻烯烃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采用分步浸渍法将Pt和Ga负载到CeO_(2)-ZrO_(2)-Al_(2)O_(3)(CZA)载体制备... 正丁烷分子结构相对稳定,C-C键键能较高,难以有效利用,目前大部分作为低价值燃料,通过脱氢、裂解等反应将正丁烷转化为高附加值的轻烯烃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采用分步浸渍法将Pt和Ga负载到CeO_(2)-ZrO_(2)-Al_(2)O_(3)(CZA)载体制备PtGa/CZA催化剂,将Pt-Ga_(2)O_(3)引入作为脱氢位点进行脱氢反应(C4H10→C=4),CZA作为酸位点进行裂解反应(C=4→C=3,C=2),同时PtGa与CZA协同提高表面吸附氧含量降低正丁烷活化温度。结果表明,与负载单Pt或Ga催化剂相比,将Pt和Ga同时负载到CZA载体上,可极大提高反应的转化率和选择性,在500℃时,PtGa/CZA催化剂的正丁烷转化率为64.3%,比Pt/CZA和Ga/CZA催化剂分别高55.9%和53.9%,三者轻烯烃选择性均在95%以上。将PtGa/CZA催化剂制成涂层催化剂,提高了正丁烷转化率和催化剂稳定性。PtGa/CZA催化剂优异的活性归因于较低的Ce^(4+)还原温度和表面吸附氧脱附温度、较多的表面吸附氧位点含量和强酸位点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烷烃 催化裂解 铂镓 催化剂 载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