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色花》教学设计 被引量:1
1
作者 周芙群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8-19,共2页
如何引领学生自主地走进诗的国度,用心来领悟诗歌的魅力,悟出诗韵,悟出诗律,悟出诗境。这是许多一线教师困惑难解的问题。本期我们选编了周芙群老师的《金色花》与张晓伟老师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两篇教学设计,其目的一方面是... 如何引领学生自主地走进诗的国度,用心来领悟诗歌的魅力,悟出诗韵,悟出诗律,悟出诗境。这是许多一线教师困惑难解的问题。本期我们选编了周芙群老师的《金色花》与张晓伟老师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两篇教学设计,其目的一方面是为实践层面的老师提供一种可资借鉴的案例,另一方面起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希望能引发老师们在诗歌教学实践中的新理念、新体验、新方法、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色花》 教学设计 诗歌 新课导入 印度 泰戈尔 中学 语文教学
下载PDF
阅读教学实践中不可忽视的“对语” 被引量:1
2
作者 周芙群 《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 2007年第8期60-61,共2页
去年暑期学习时,有幸聆听了壬尚文教授关于语文教学的专题讲座。专题的主要内容是先生对语文教育的一些新构想,如对语理论等,听后觉得深受启发。
关键词 教学实践 阅读 专题讲座 语文教学 语文教育 学习 暑期
下载PDF
语文课里的语言赏析
3
作者 赵霞 《语文学习》 2007年第4期50-52,3,共3页
主题与背景 新课程改革进行到今天,有越来越多的教师不断地提出要重视语文课的语文味来,而他们对语文味的理解往往体现在语言赏析上。然而,是否课堂上所有的语言赏析都是必要的、经得起推敲的呢?
关键词 语言赏析 语文课 新课程改革 教师 课堂 推敲
原文传递
三种综合评分方法在体育课程评价中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张雪芬 邱亚玖 《湖北体育科技》 2006年第6期679-681,共3页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与发展,“学校体育”课程已率先推出“健康第一”的教育宗旨,因此更提高了对教材教法、师资能力、功能效果等的水平监测与评价要求,故是否能既科学合理、又简便易行地综合评价其质量的各种方法就相应提到了...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与发展,“学校体育”课程已率先推出“健康第一”的教育宗旨,因此更提高了对教材教法、师资能力、功能效果等的水平监测与评价要求,故是否能既科学合理、又简便易行地综合评价其质量的各种方法就相应提到了重要的议事日程。文章引用国内、外常用的3种综合评分方法来加以比较探讨,从而为提高体育课程质量评价的科学量化水平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课程评价 综合评分 比较研究
下载PDF
初中英语课堂教师有效话语的个案分析与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鲍金芬 《中小学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26-29,共4页
本文分析了课堂教师话语现状,借助课堂观察手段,从教师话语量、话语的流畅程度及效果等方面对教师有效话语进行了个案研究。
关键词 教师话语 有效话语 课堂观察 个案研究
原文传递
基于目标导向的英语词汇教学课例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鲍金芬 《中小学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44-48,共5页
词汇教学是英语课堂教学中很重要的内容。本文提出了基于目标导向的英语词汇教学,并结合课例探讨了不同课型的词汇教学目标的定位、如何创设不同情境来丰富词汇学习以及如何在综合语言输出时升华词汇学习。
关键词 目标导向 词汇教学 课例
原文传递
《科学》实验教学体现“素质教育” 被引量:1
7
作者 翁佳芬 《中小学实验与装备》 2007年第2期13-15,共3页
关键词 “素质教育” 《科学》 实验教学 教育价值取向 科学课程 全体学生 主体性教育 教育模式
下载PDF
实施美术教改的误区与对策 被引量:1
8
作者 史剑英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6-57,共2页
关键词 课程改革 合作精神 课程资源 游戏活动 美术教学 教学内容 中学
下载PDF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误区及反思
9
作者 陈卉 《中小学教材教学(中学文科)》 2004年第11期45-46,共2页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最为典型的体现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而“综合性学习”同“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并列,共同构成语文教材内容的五个板块。
关键词 语文教学 综合性学习 中学教育 学习方式 教学活动 课题氛围
下载PDF
刘老师仿格作文精讲物象类小说写作
10
作者 刘德福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2014年第28期56-59,共4页
【范文引路】 梯子 周粲 年轻的爸爸和他的儿子一起在后花园放风筝。小小的园地,小小的风筝。 小小的风筝飞呀飞的,就飞到了墙头上。墙头上的野花,把风筝紧紧地缠着。
关键词 小说写作 物象 精讲 作文 老师 放风筝 后花园 范文
原文传递
渐进“再发现”:在数学活动中悟思想提素养——以“一次函数”复习课为例
11
作者 包栋栋 化劼 张良江 《数学教学通讯》 2024年第11期22-24,共3页
文章通过三个活动引领学生经历多角度地对一次函数及其图象的“再发现”式的探究,试图体现“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思想,达成复习一次函数的目的.
关键词 渐进式教学 数学“再发现” 数学活动 数形结合
下载PDF
亦喜亦忧话模型——平面几何中模型思想的教学思考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良江 王浩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2020年第17期45-48,共4页
初中几何教学中,如何使模型思想更好地为解题服务,更好地为发展思维服务,需要教师客观辩证地去看待和处理。恰当地运用模型思想指导解题,可以拓宽解题思路,丰富解题内涵,但不必时时处处言"模型",将"模型"提高到&qu... 初中几何教学中,如何使模型思想更好地为解题服务,更好地为发展思维服务,需要教师客观辩证地去看待和处理。恰当地运用模型思想指导解题,可以拓宽解题思路,丰富解题内涵,但不必时时处处言"模型",将"模型"提高到"至高无上"的地位,因而导致学生忽视知识的本源,废弃了最自然的解题思路的形成,从而禁锢了他们的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何教学 模型思想 解法自然
原文传递
善进退 巧迂回——例说初中数学间接解题策略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良江 《初中数学教与学》 2018年第6期12-15,共4页
在初中数学中,有相当一部分的习题从正面求解比较困难或无法入手,我们不妨采用一进一退的辨证思想,迂回式地间接求解,往往可以事半功倍.下面通过具体的实例加以说明.
关键词 初中数学 解题策略 间接 辨证思想 事半功倍 求解
原文传递
巧进退 妙迂回——例说初中数学解题的间接转化策略 被引量:1
14
作者 裘秀琴 张良江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中旬)》 2018年第6期34-37,共4页
古代典籍《道德经》中指出:"将欲去之,必固举之;将欲夺之,必固予之。将欲灭之,必先学之。"意思是说:想要夺取它,必须暂时给予它。这句话至今已经演变成了"将欲取之,必先予之"。"欲取先予",并不仅仅在于取和予,而是包含着取与予... 古代典籍《道德经》中指出:"将欲去之,必固举之;将欲夺之,必固予之。将欲灭之,必先学之。"意思是说:想要夺取它,必须暂时给予它。这句话至今已经演变成了"将欲取之,必先予之"。"欲取先予",并不仅仅在于取和予,而是包含着取与予、分与合、擒与纵、进与退、正与反等许多辩证关系。在初中数学中,有相当一部分习题从正面求解比较困难或无法人手,我们不妨采用这一进退的辩证法予以指导,迂回式地间接求解,往往可以使思考或解答过程事半功倍。下面通过具体的实例加以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数学 转化策略 数学解题 间接 《道德经》 古代典籍 事半功倍 解答过程
原文传递
用词语立起邓稼先的崇高形象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静波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2-53,共2页
《邓稼先》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的一篇课文,作者杨振宁用饱含深情的语言介绍了这位与他有着半个世纪友情的卓越科学家。文章形式看起来有点散,它没有系统地介绍邓稼先的事迹,而是用小标题的形式分成了六个部分,粗看这几部... 《邓稼先》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的一篇课文,作者杨振宁用饱含深情的语言介绍了这位与他有着半个世纪友情的卓越科学家。文章形式看起来有点散,它没有系统地介绍邓稼先的事迹,而是用小标题的形式分成了六个部分,粗看这几部分好像没有什么紧密联系,因此很多老师在上课时常常只着眼于各个层次的独立解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稼先》 形象 词语 七年级下册 文章形式 人教版 科学家 杨振宁
下载PDF
基于“过程教育”的“实数”若干问题问答 被引量:1
16
作者 胡淑红 《上海中学数学》 2014年第9期13-17,共5页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倡导旨在培养学生智慧的“过程教育”,但调研发现大多数教师的课堂教学不符合过程教育要求.怎样操作基于过程教育的浙教版课标教材七年级上册3.2“实数”的教学?笔者以问答的形式呈现这节课的几个...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倡导旨在培养学生智慧的“过程教育”,但调研发现大多数教师的课堂教学不符合过程教育要求.怎样操作基于过程教育的浙教版课标教材七年级上册3.2“实数”的教学?笔者以问答的形式呈现这节课的几个节点问题及参考答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程教育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问答 实数 课堂教学 课标教材 教育要求 参考答案
下载PDF
水气氤氲,江南水乡风景的魂——浅谈《社戏》的写景教学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静波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8-19,共2页
教材分析 鲁迅小说《社戏》以充满诗情画意的文笔表现了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和留恋。课文用第一人称叙写幼年的“我”随母归省小住平桥村的故事,描写了一群淳朴善良、好客能干的农家少年的形象,表现出作者对那段生活的怀念及与农家... 教材分析 鲁迅小说《社戏》以充满诗情画意的文笔表现了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和留恋。课文用第一人称叙写幼年的“我”随母归省小住平桥村的故事,描写了一群淳朴善良、好客能干的农家少年的形象,表现出作者对那段生活的怀念及与农家小朋友的诚挚情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戏》 江南水乡 教学 写景 风景 美好生活 教材分析 诗情画意
下载PDF
关于“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第3课时)的课例及说明 被引量:1
18
作者 胡淑红 《上海中学数学》 2015年第10期32-34,共3页
一、背景介绍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倡导过程教育,以全面发挥数学的育人功能.浙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5节“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第3课时)是认识判定三角形全等方法的继续,其涉及的数学结果主... 一、背景介绍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倡导过程教育,以全面发挥数学的育人功能.浙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5节“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第3课时)是认识判定三角形全等方法的继续,其涉及的数学结果主要是“ASA”.它在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时会经常用到,其研究的思想方法具有普遍适用性.生成“ASA”的过程蕴含着分类探索的思想和用画图与实验来发现与证实结论的方法,用“ASA”和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蕴含着演绎思想及证明几何命题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形全等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课时 课例 普遍适用性 全等三角形 背景介绍 过程教育
下载PDF
基于和谐教学理念的课例——“轴对称图形”
19
作者 虞雪飞 邬云德 《中学数学(初中版)》 2010年第3期14-17,共4页
1引言 “轴对称图形”是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下)第2章第1节的内容.它是在小学的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础上,为进一步学习轴对称变换(反射变换)的需要提出来的,是对轴对称图形的再认识.中学对轴对称图形的研究比起小学来上... 1引言 “轴对称图形”是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下)第2章第1节的内容.它是在小学的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础上,为进一步学习轴对称变换(反射变换)的需要提出来的,是对轴对称图形的再认识.中学对轴对称图形的研究比起小学来上了一个较大的台阶:研究对象从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过渡到数学中的轴对称图形——抽象程度提高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对称图形” 课例 学理 和谐 《数学》 轴对称变换 七年级 浙教版
下载PDF
相机而变 顺势而为——由一则教学案例引发的思考
20
作者 张良江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中旬)》 2017年第5期10-12,共3页
近日,笔者参加了校外的一次教学研讨活动,一位青年教师执教了一节“分类讨论”专题复习课。其中,一个教学片断有“一波三折,意犹未尽”之妙。现笔者简要地再现,并加以评析,就教于行家。
关键词 教学案例 相机 教学研讨活动 专题复习课 分类讨论 青年教师 教学片断 执教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