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治疗高龄原发骨质疏松(primaryosteoporosis,PO)患者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2年5月行PFNA内固定的43例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设立为...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治疗高龄原发骨质疏松(primaryosteoporosis,PO)患者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2年5月行PFNA内固定的43例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设立为Ⅰ组,另选择同期行Gamma钉内固定40例设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术中平均手术时间、平均出血量、术后骨折平均愈合时间、术后随访不同时间Harris评分、优良率。结果Ⅰ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骨折平均愈合时间快,Ⅰ组的Harris评分术后6个月和术后12个月均明显高于术后3个月,且分别明显高于Ⅱ组,Ⅰ组术后的优良率明显高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FNA是治疗高龄合并PO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有效方法,值得推广和应用。展开更多
目的研究桡骨远端解剖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效果。方法 60例闭合桡骨远端骨折,平均年龄59岁。均由双能X线检查诊断为骨质疏松患者。按照AO骨折分型,C1型10例,C2型33例,C3型17例。手术均采用掌侧入路,行切开复位桡骨远端解...目的研究桡骨远端解剖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效果。方法 60例闭合桡骨远端骨折,平均年龄59岁。均由双能X线检查诊断为骨质疏松患者。按照AO骨折分型,C1型10例,C2型33例,C3型17例。手术均采用掌侧入路,行切开复位桡骨远端解剖锁定钢板固定术,术后进行影像学评价及DASH(disability of the armshoulder and hand)评分、PRWE(patient-reled wirst evaluation)评分、Greenand O'Brien评分。结果术后随访8~20个月,平均10个月。其中17例失访,共43例进行统计。平均术后第5天患者进行主动腕关节活动锻炼。6个月后腕关节活动度平均为掌屈62°,背伸40°,尺偏28°,桡偏20°,旋前70°,旋后67°。最近一次随访X线片与术前比较,桡骨茎突平均增加5 mm,平均掌倾角自术前—18°(—43°~12°)增加至12°(—3°~20°)。平均尺偏角从11°(—6°~20°)增加至20°(10°~25°)。距关节面最远骨折块与关节线位移从10 mm(1~16 mm)减少至0.3 mmnm(0~3 mm)。术侧握力为健侧的83%(62%~100%)。DASH评分平均11.1(0~17.2),PRWE评分平均9.6(0~12.5),Green and O'Brien评分优27例,良8例,一般5例,差3例。结论对于AO分型为C型桡骨远端骨折,桡骨远端解剖锁定钢板可以稳定的维持骨折复位,允许术后进行早期功能锻炼,可获得较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展开更多
目的对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相关先天性胫骨假关节(congenital pseudarthrosis of tibia,CPT)研究被引频次最高的100篇文献进行量化分析,以预测其未来的研究方向。方法在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搜索自1900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所...目的对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相关先天性胫骨假关节(congenital pseudarthrosis of tibia,CPT)研究被引频次最高的100篇文献进行量化分析,以预测其未来的研究方向。方法在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搜索自1900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所有CPT相关的原创研究文献。使用引用参考搜索工具对每一篇被检索文献进行分析,选取被引频次排名前100的文献,并收集被引频次排名前100文献的引文数、出版年份、出版期刊、作者单位、出版国家和关键词,再将以上内容生成知识图谱,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结果选定的100篇文献被引频次为11~196次,发表时间为1928—2016年。主要研究类型为临床研究(n=93),基础研究仅有7项。发文量排名前4的国家依次是美国(37篇)、韩国(9篇)、德国(6篇)、意大利(6篇)。出现10次以上的关键词被聚类2个簇:“神经纤维瘤”和“假关节临床特点”。而“1型神经纤维瘤病”(neurofibromatosis type 1,NF1)是2010年以后文献中出现频次最高的热点关键词。结论现阶段对于CPT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临床对症治疗方面,针对CPT发病机制的基础研究仍相对匮乏。未来应加强CPT基础研究的投入,以期为CPT提供更全面的治疗策略。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治疗高龄原发骨质疏松(primaryosteoporosis,PO)患者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2年5月行PFNA内固定的43例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设立为Ⅰ组,另选择同期行Gamma钉内固定40例设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术中平均手术时间、平均出血量、术后骨折平均愈合时间、术后随访不同时间Harris评分、优良率。结果Ⅰ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骨折平均愈合时间快,Ⅰ组的Harris评分术后6个月和术后12个月均明显高于术后3个月,且分别明显高于Ⅱ组,Ⅰ组术后的优良率明显高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FNA是治疗高龄合并PO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有效方法,值得推广和应用。
文摘目的研究桡骨远端解剖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效果。方法 60例闭合桡骨远端骨折,平均年龄59岁。均由双能X线检查诊断为骨质疏松患者。按照AO骨折分型,C1型10例,C2型33例,C3型17例。手术均采用掌侧入路,行切开复位桡骨远端解剖锁定钢板固定术,术后进行影像学评价及DASH(disability of the armshoulder and hand)评分、PRWE(patient-reled wirst evaluation)评分、Greenand O'Brien评分。结果术后随访8~20个月,平均10个月。其中17例失访,共43例进行统计。平均术后第5天患者进行主动腕关节活动锻炼。6个月后腕关节活动度平均为掌屈62°,背伸40°,尺偏28°,桡偏20°,旋前70°,旋后67°。最近一次随访X线片与术前比较,桡骨茎突平均增加5 mm,平均掌倾角自术前—18°(—43°~12°)增加至12°(—3°~20°)。平均尺偏角从11°(—6°~20°)增加至20°(10°~25°)。距关节面最远骨折块与关节线位移从10 mm(1~16 mm)减少至0.3 mmnm(0~3 mm)。术侧握力为健侧的83%(62%~100%)。DASH评分平均11.1(0~17.2),PRWE评分平均9.6(0~12.5),Green and O'Brien评分优27例,良8例,一般5例,差3例。结论对于AO分型为C型桡骨远端骨折,桡骨远端解剖锁定钢板可以稳定的维持骨折复位,允许术后进行早期功能锻炼,可获得较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
文摘目的对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相关先天性胫骨假关节(congenital pseudarthrosis of tibia,CPT)研究被引频次最高的100篇文献进行量化分析,以预测其未来的研究方向。方法在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搜索自1900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所有CPT相关的原创研究文献。使用引用参考搜索工具对每一篇被检索文献进行分析,选取被引频次排名前100的文献,并收集被引频次排名前100文献的引文数、出版年份、出版期刊、作者单位、出版国家和关键词,再将以上内容生成知识图谱,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结果选定的100篇文献被引频次为11~196次,发表时间为1928—2016年。主要研究类型为临床研究(n=93),基础研究仅有7项。发文量排名前4的国家依次是美国(37篇)、韩国(9篇)、德国(6篇)、意大利(6篇)。出现10次以上的关键词被聚类2个簇:“神经纤维瘤”和“假关节临床特点”。而“1型神经纤维瘤病”(neurofibromatosis type 1,NF1)是2010年以后文献中出现频次最高的热点关键词。结论现阶段对于CPT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临床对症治疗方面,针对CPT发病机制的基础研究仍相对匮乏。未来应加强CPT基础研究的投入,以期为CPT提供更全面的治疗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