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英汉“心”的多义网络对比 被引量:34
1
作者 张建理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6年第3期161-168,共8页
英语的“heart”和汉语的“心”为对等人体词,均为多义词。细致调查这两个词并进行分类研究,可以展示人们借助不同的认知方式所派生的复杂多义网络。两词在认知上均以转喻为主,隐喻为辅。英汉语所显示的这种类似性典型地反映了人类认知... 英语的“heart”和汉语的“心”为对等人体词,均为多义词。细致调查这两个词并进行分类研究,可以展示人们借助不同的认知方式所派生的复杂多义网络。两词在认知上均以转喻为主,隐喻为辅。英汉语所显示的这种类似性典型地反映了人类认知的选择倾向性;而从它们之间存在的差异中则可以找到其受文化和语言个性影响的理据。这种差异可以解释为什么“心”比“heart”能产性更高,使用更频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喻 隐喻 一词多义 人体词 英语 汉语
下载PDF
单宾语句的认知构式语法研究 被引量:24
2
作者 张建理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4期182-189,共8页
构式是语言象征单位,是在使用中固化了的形义匹配体。用认知构式语法来观察汉语单宾语句,可以发现它有两大类构式:(1)基本构式,为相对封闭的微观动词实体构式;(2)复杂构式,为相对开放的宏观功能构式。所有构式都可能泛化而形成一构多义... 构式是语言象征单位,是在使用中固化了的形义匹配体。用认知构式语法来观察汉语单宾语句,可以发现它有两大类构式:(1)基本构式,为相对封闭的微观动词实体构式;(2)复杂构式,为相对开放的宏观功能构式。所有构式都可能泛化而形成一构多义。基本构式可以独立构句,也可与复杂构式整合起来共同构句,整合过程中双方有复杂的互动作用。因为单宾语句中有很多复杂构式可以介入,所以句子呈现出多样的题元配置,是汉语构式网络中独特的复杂局域。从历时上来看,构式的形成和发展与使用有关。用认知构式语法可以对语言运作系统做出独特的全面观察和统一解释,也可以看到汉语运作系统的独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构式语法 基于使用理论 语法结构 动词研究 汉语单宾语句
下载PDF
英汉语言禁忌的建构与解构 被引量:14
3
作者 施晓伟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6年第4期166-173,共8页
禁忌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文化现象和心理现象,其中语言禁忌涉及语言灵物崇拜和语言的禁用与代用(委婉语),因此尤为引人注目。研究显示,人们的禁忌文化心理支配了英汉禁忌语的出现和使用,交际的语用需要使代用形式委婉语得以传播延续。... 禁忌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文化现象和心理现象,其中语言禁忌涉及语言灵物崇拜和语言的禁用与代用(委婉语),因此尤为引人注目。研究显示,人们的禁忌文化心理支配了英汉禁忌语的出现和使用,交际的语用需要使代用形式委婉语得以传播延续。现在,飞速发展的信息网络文化产品成为“第四媒体”,社会的价值观及经济的变化发展又促使禁忌语现象发生奇妙多彩的变化,使委婉语成为禁忌语的主要表现载体,成为社会交往中具有一定意义的润滑剂。由此可见,对英汉语言禁忌的研究不仅有益于跨文化交际研究,也有益于宏观语言研究和人类语言认知机制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禁忌 语言禁忌 委婉语 心理 文化
下载PDF
汉语“也”的认知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张建理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7年第5期144-151,共8页
汉语高频词"也"所指代的概念为"大同小异",在不同的句式中此概念的语义分别为"异畴类同"及"同畴个异"。这一"类同"的定位及程度由讲者自己判定。用概念整合理论对含"也"... 汉语高频词"也"所指代的概念为"大同小异",在不同的句式中此概念的语义分别为"异畴类同"及"同畴个异"。这一"类同"的定位及程度由讲者自己判定。用概念整合理论对含"也"的自然语料进行分析,可以细致地拟构听者的动态认知过程。"也"字既携带程序信息,也携带概念信息,听者通过前者的指引可以找到相关的后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语言学 概念整合理论 多义性 汉语关联副词
下载PDF
英语视觉动词:概念的转换和彰显 被引量:12
5
作者 张建理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5年第6期161-169,共9页
根据认知语言学的框架理论,视觉因果事件可以细分为多个阶段,这些次事件在英语中可以用LOOK、WATCH和SEE来分别彰显。根据不同次事件认知的需求,参与者和与动词有关的认知因子产生各种互动关系。因此,这三个动词有不同的视窗开启方式,... 根据认知语言学的框架理论,视觉因果事件可以细分为多个阶段,这些次事件在英语中可以用LOOK、WATCH和SEE来分别彰显。根据不同次事件认知的需求,参与者和与动词有关的认知因子产生各种互动关系。因此,这三个动词有不同的视窗开启方式,并在突显性、详细度、视角方面有不同的表现。这些宏观和微观的认知描述可以很好地解释视觉动词的不同句法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语言学 因果事件框架 突显原则 词汇化 视觉动词
下载PDF
儿童语言习得的发展认知神经科学依据 被引量:8
6
作者 徐春英 陈庆平 《幼儿教育》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2期16-17,共2页
关键词 发展认知神经科学 语言学习 敏感期 妈妈语 婴幼儿 科学依据 儿童语言习得 幼儿语言教育 第二语言
原文传递
隐喻的应用语言学研究 被引量:40
7
作者 庞继贤 丁展平 《外语与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9-12,共4页
隐喻究竟是语言现象还是思维现象?或两者兼而有之?不同的研究方法对此有不同的界定.隐喻的应用语言学研究虽然以认知为基础,但其重心已从概念转向真实语言交际中的隐喻应用.从应用语言学的角度研究隐喻的本质需要建立新的研究框架和采... 隐喻究竟是语言现象还是思维现象?或两者兼而有之?不同的研究方法对此有不同的界定.隐喻的应用语言学研究虽然以认知为基础,但其重心已从概念转向真实语言交际中的隐喻应用.从应用语言学的角度研究隐喻的本质需要建立新的研究框架和采用多元的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喻 语言交际 应用语言学方法
下载PDF
中国的考试现代化之路:桂诗春学术贡献概述
8
作者 何莲珍 《语言测试与评价》 2022年第1期35-43,117,共10页
本文围绕考试的制度化、专业化、标准化和电脑化四个方面概述桂诗春先生的学术思想,结合我国语言测试发展的现状,廓清其对中国的考试现代化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并就如何进一步传承桂先生的学术思想提出一些粗浅的建议。
关键词 考试现代化 学术贡献 桂诗春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