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27篇文章
< 1 2 2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提高中国稻田氮肥利用率的研究策略 被引量:1051
1
作者 彭少兵 黄见良 +7 位作者 钟旭华 杨建昌 王光火 邹应斌 张福锁 朱庆森 Roland Buresh Christian Witt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1095-1103,共9页
介绍了中国水稻生产氮肥使用及利用率概况。中国氮肥消费量占世界氮肥总量的 30 %,水稻生产所消耗的氮肥占世界水稻氮肥总消耗量的 37%。与主要产稻国相比 ,中国水稻生产氮肥施用量较高而利用率较低 ;介绍了国际上公认的氮肥利用率的概... 介绍了中国水稻生产氮肥使用及利用率概况。中国氮肥消费量占世界氮肥总量的 30 %,水稻生产所消耗的氮肥占世界水稻氮肥总消耗量的 37%。与主要产稻国相比 ,中国水稻生产氮肥施用量较高而利用率较低 ;介绍了国际上公认的氮肥利用率的概念和相应的定量方法 ;总结了国内外水稻氮肥的施用方法 ,肥料种类 ,计算机推荐施肥以及实时施氮管理模式等对降低氮素损失 ,提高氮肥利用率的研究概况和研究进展 ;从水稻品种耐肥性、土壤供肥能力、施肥技术及水分管理等多方面分析了中国水稻氮肥利用率低的可能原因 ;提出了通过改善水稻品种对氮肥的敏感反应 ,以作物氮素状况为指导适时和适量施用氮肥 ,以及合理调节土壤背景氮来降低氮素损失 ,提高水稻的氮肥利用率的研究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氮肥 施肥管理 肥料利用率
下载PDF
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296
2
作者 龙新宪 杨肖娥 倪吾钟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6期757-762,共6页
目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主要采用物理化学技术和植物修复技术 .根据其作用过程和机理 ,物理化学技术主要包括化学固化、土壤淋洗和动电修复 ;植物修复技术包括植物稳定、植物挥发和植物提取 .本文就各种修复技术的原理、优缺点。
关键词 重金属污染 土壤修复技术 植物修复 土壤污染
下载PDF
东南景天(Sedum alfredii H)——一种新的锌超积累植物 被引量:271
3
作者 杨肖娥 龙新宪 +1 位作者 倪吾钟 傅承新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3期1003-1006,共4页
通过野外调查和温室试验,发现并鉴定出东南景天(Sedum alfredii H)是一种新的锌超积累植物.调查结果发现,东南景天对土壤中高含量的锌有很强的忍耐、吸收和积累能力,地上部Zn含量为4134~5000 mg/kg,平均为4515 mg/kg.营养液培养实验... 通过野外调查和温室试验,发现并鉴定出东南景天(Sedum alfredii H)是一种新的锌超积累植物.调查结果发现,东南景天对土壤中高含量的锌有很强的忍耐、吸收和积累能力,地上部Zn含量为4134~5000 mg/kg,平均为4515 mg/kg.营养液培养实验证明,东南景天对生长介质中的Zn有很强的忍耐能力,当生长介质中Zn浓度高达240mg/L时,植株仍生长正常,其生物量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地上部Zn含量及其积累量均随生长介质中Zn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当生长介质中Zn浓度为80mg/L时,地上部Zn含量和积累量达到最高值,分别为 19.674g/kg,19.83mg/株.结果表明,东南景天是我国发现的一种新的Zn超积累植物,为今后探明植物超积累Zn的机理和Zn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提供了一种新的种质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南景天 锌超积累植物 积累量 积累能力 积累机理 植物修复 土壤 重金属污染
原文传递
考虑环境因素的省级技术效率排名(1999—2005) 被引量:288
4
作者 胡鞍钢 郑京海 +2 位作者 高宇宁 张宁 许海萍 《经济学(季刊)》 2008年第2期933-960,共28页
近年来,一些生产率模型已经开始考虑环境因素的影响。本文在中国省级数据的基础上,采用以方向性距离函数为表述的全要素生产率模型,对省级生产率绩效度量中的“技术效率”指标在考虑了环境因素的情况下进行重新排名。我们的研究经验... 近年来,一些生产率模型已经开始考虑环境因素的影响。本文在中国省级数据的基础上,采用以方向性距离函数为表述的全要素生产率模型,对省级生产率绩效度量中的“技术效率”指标在考虑了环境因素的情况下进行重新排名。我们的研究经验表明,本文所使用的模型,既考虑环境因素的影响,又继承了传统生产率分析技术的系统性和结构性框架,相对于目前流行的直观的绿色GDP推算方法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效率 方向性距离函数 环境保护
原文传递
土壤生物质炭环境行为与环境效应 被引量:294
5
作者 刘玉学 刘微 +2 位作者 吴伟祥 钟哲科 陈英旭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77-982,共6页
生物质炭具有高度稳定性和较强的吸附性能,可从气候、地质等多方面对环境产生影响,在全球气候变化、碳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以及环境系统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成为国内外大气科学、地质学和环境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作为土壤腐殖... 生物质炭具有高度稳定性和较强的吸附性能,可从气候、地质等多方面对环境产生影响,在全球气候变化、碳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以及环境系统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成为国内外大气科学、地质学和环境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作为土壤腐殖质中高度芳香化结构组分的可能来源,生物质炭对增加土壤碳库贮量、提高土壤肥力以及维持土壤生态系统平衡意义重大.本文重点概述了生物质炭特性、生物质炭生物与非生物氧化机理、生物质炭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以及土壤生物质炭环境效应等方面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并对今后生物质炭在土壤生态系统中的环境行为和环境效应研究进行了简要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炭 土壤 环境行为 环境效应 热解
原文传递
中国农田重金属问题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270
6
作者 曾希柏 徐建明 +5 位作者 黄巧云 唐世荣 李永涛 李芳柏 周东美 武志杰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86-194,共9页
在对我国若干典型区域调研及资料分析的基础上,作出了当前我国耕地重金属"主产区基本安全,重点区域风险较大"的基本判断,提出了针对农田土壤采用"重金属含量超标"替代"重金属污染"的观点,指出我国农业主... 在对我国若干典型区域调研及资料分析的基础上,作出了当前我国耕地重金属"主产区基本安全,重点区域风险较大"的基本判断,提出了针对农田土壤采用"重金属含量超标"替代"重金属污染"的观点,指出我国农业主产区农田重金属存在明显的累积趋势。同时,在对我国土壤重金属钝化和活化、植物吸收和阻控、微生物转化和利用等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借鉴基础上,提出了强化重金属超标农田安全利用、重金属含量阈值制订、重金属污染源头和过程阻控、超标农田修复以及产地环境安全保障体系等系列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 重金属 超标 风险
下载PDF
富营养化水体的水生植物净化试验研究 被引量:196
7
作者 童昌华 杨肖娥 濮培民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8期1447-1450,共4页
利用水生植物净化和底泥遮蔽的方法对养鱼池的富营养化水体进行控制研究 .结果表明 ,金鱼藻等 6种水生植物对水中总氮、总磷和硝态氮有较好的去除效果 ,而以狐尾藻和微齿眼子菜两种效果最好 ,1个月后对总氮的去除率分别为 83 84 %和 77 ... 利用水生植物净化和底泥遮蔽的方法对养鱼池的富营养化水体进行控制研究 .结果表明 ,金鱼藻等 6种水生植物对水中总氮、总磷和硝态氮有较好的去除效果 ,而以狐尾藻和微齿眼子菜两种效果最好 ,1个月后对总氮的去除率分别为 83 84 %和 77 5 4 % ,对硝态氮的去除率分别为 95 85 %和 90 6 5 % ,磷的去除率都达到了 91 7% .但对氨氮的去除效果稍差 ,1个月时去除效果只有 14 %~ 70 % .底泥进行塑料遮蔽处理后在前期 (15~ 2 0d)能控制底泥中营养盐的释放 ,但不能保持长久 ;并在后期表现出“补偿效应” .试验结果还表明 ,水生植物能有效提高水体透明度和水体观感 ,但对改善COD和DO的效果不明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营养化 植物修复 底泥 水生植物
下载PDF
生物质炭对红壤性质和黑麦草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10
8
作者 黄超 刘丽君 章明奎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39-445,共7页
为了解生物质炭施用对红壤性质的改良效果,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不同生物质炭投入量对2种不同肥力水平红壤质量指标的影响,探讨生物质炭施用对黑麦草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红壤施用生物质炭不仅大大提高了土壤碳库,还可降低土壤酸度,增加土... 为了解生物质炭施用对红壤性质的改良效果,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不同生物质炭投入量对2种不同肥力水平红壤质量指标的影响,探讨生物质炭施用对黑麦草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红壤施用生物质炭不仅大大提高了土壤碳库,还可降低土壤酸度,增加土壤pH值和盐基饱和度,提高土壤水稳定性团聚体数量,增加土壤速效磷、速效钾和有效氮,增强土壤保肥能力,改善植物生长环境,促进黑麦草的生长;生物质炭施用量为10和50 g·kg-1时,经1年的培养试验后2个研究土壤的有机碳、速效P、速效K和盐基饱和度分别比对照增加31%~744%、14%~215%、6%~110%和17%~82%,pH值增加0.11~0.40个单位;生物质炭的改善作用在肥力水平较低的土壤上明显高于肥力水平较高的土壤,改善效果随生物质炭用量的增加而增加,而在肥力水平较高的土壤中,高量施用生物质炭(200 g·kg-1)可导致土壤微生物生物量下降,对黑麦草的生长产生轻微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炭 红壤 养分 结构 生物量
下载PDF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微生物生态效应及其修复研究进展 被引量:134
9
作者 滕应 黄昌勇 《土壤与环境》 CSCD 2002年第1期85-89,共5页
污染土壤微生物生物修复技术是一项非常有应用前景的环保新技术。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重金属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种群及生化过程的影响以及微生物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机理和修复研究进展,较全面的分析了重金属对土壤微生物的生态效应。
关键词 重金属污染土壤 微生物生态效应 研究进展 生物修复 土壤污染
下载PDF
重金属铜、锌、镉、铅复合污染对土壤环境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147
10
作者 王秀丽 徐建民 +1 位作者 姚槐应 谢正苗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2-27,共6页
以铜锌冶炼厂附近的水稻土为例 ,研究了重金属复合污染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结果表明 ,有效铜、锌、镉、铅与微生物生物量碳、微生物生物量氮、微生物商、微生物生物量氮 全氮均呈显著负相关 .重金属污染均能降低细菌、真菌和放线... 以铜锌冶炼厂附近的水稻土为例 ,研究了重金属复合污染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结果表明 ,有效铜、锌、镉、铅与微生物生物量碳、微生物生物量氮、微生物商、微生物生物量氮 全氮均呈显著负相关 .重金属污染均能降低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 .用BIOLOG生态盘研究了重金属污染对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发现重金属污染明显影响了微生物群落结构 ,反映在典型变量 1(CV1)与重金属元素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 ,因此认为典型变量 1是反映重金属污染程度的有效指标 .经逐步回归分析发现 ,有效铜是影响典型变量 1最主要的因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污染 微生物群落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 微生物商 群落结构 土壤污染
下载PDF
长江河口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群落结构及多样性 被引量:179
11
作者 郭沛涌 沈焕庭 +2 位作者 刘阿成 王金辉 杨元利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892-900,共9页
于 1 999年枯水期 (2~ 3月份 )、丰水期 (8月份 )、2 0 0 0年枯水期 (2~ 3月份 )对长江河口浮游动物采样调查 ,研究了长江河口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并初步探讨了三峡工程对长江河口浮游动物的影响及长江河口水环境的... 于 1 999年枯水期 (2~ 3月份 )、丰水期 (8月份 )、2 0 0 0年枯水期 (2~ 3月份 )对长江河口浮游动物采样调查 ,研究了长江河口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并初步探讨了三峡工程对长江河口浮游动物的影响及长江河口水环境的生物监测。调查共发现浮游动物 87种 ,甲壳动物占绝对优势 ,共 5 9种。在所有浮游动物中桡足类 3 1种 ,其次为水母类 ,有 9种 ,此外 ,枝角类、毛颚类各 8种。3次采样浮游动物的优势种主要有河口半咸水种和近岸低盐种类如华哲水蚤 (Sinocalanus sinensis)、火腿许水蚤 (Schmackeria poplesia)、虫肢歪水蚤 (Tortanus vermiculus)、真刺唇角水蚤 (Labidocera euchaeta)等 ,还有长江径流带到河口的淡水种如近邻剑水蚤 (Cyclops vicinus vicinus)、英勇剑水蚤 (Cyclops strenuus)、透明 (Daphnia hyalina)等。一些浮游动物可作为水系指示种 ,其分布、数量反映了不同水系分布变化 ,长江河口浮游动物有 5类水系指示种。通过对长江河口浮游动物群落聚类分析发现 ,1 999、2 0 0 0年枯水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相似 ,可分为河口类群、近岸类群和近外海类群。1 999年丰水期只形成近岸和近外海类群。浮游动物种类数由口门内向口门外方向有逐渐增加的趋势。浮游动物种类数由北向南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河口 浮游动物 种类组成 群落结构 多样性
下载PDF
杭州市城郊土壤重金属含量和形态的研究 被引量:152
12
作者 王美青 章明奎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03-608,共6页
研究了杭州市城郊文教居民区、风景旅游区、市郊农业区、市内商业区和市郊工业区等 5种土地利用背景下的 32个土样中 8个重金属元素 (Cd、Co、Cr、Cu、Ni、Pb、Zn、Mn)的含量和形态 .结果表明 ,杭州市城郊土壤已受重金属的明显污染 ,其... 研究了杭州市城郊文教居民区、风景旅游区、市郊农业区、市内商业区和市郊工业区等 5种土地利用背景下的 32个土样中 8个重金属元素 (Cd、Co、Cr、Cu、Ni、Pb、Zn、Mn)的含量和形态 .结果表明 ,杭州市城郊土壤已受重金属的明显污染 ,其中以Pb的污染最为严重 .污染程度为 :市郊工业区 >市内商业区 >风景旅游区 >文教居民区 >市郊农业区 .用连续提取方法对重金属分级表明 ,Cd、Co、Cr和Ni主要以残余态为主 ,平均占总量的 60 %以上 ,而Cu、Pb、Zn和Mn主要以酸可提取态、氧化物结合态和有机结合态存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郊土壤 重金属 污染 分级
下载PDF
浙北地区畜禽粪便和农田土壤中四环素类抗生素残留 被引量:171
13
作者 张慧敏 章明奎 顾国平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9-73,共5页
为了解畜禽粪便中抗生素残留和长期施用含抗生素畜禽粪肥的农田土壤中抗生素残留情况,采样分析了浙北地区畜禽粪便样和施用畜禽粪肥的农田土壤中3种四环素类抗生素(土霉素、四环素和金霉素)残留状况,并与未施畜禽粪肥农田进行比较。结... 为了解畜禽粪便中抗生素残留和长期施用含抗生素畜禽粪肥的农田土壤中抗生素残留情况,采样分析了浙北地区畜禽粪便样和施用畜禽粪肥的农田土壤中3种四环素类抗生素(土霉素、四环素和金霉素)残留状况,并与未施畜禽粪肥农田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畜禽粪中四环素、土霉素和金霉素残留量分别在检测限以下至16.75、29.60和11.63mg·kg-1之间,总平均值分别为1.57、3.10和1.80mg·kg-1。猪粪、鸡粪、牛粪中抗生素残留量依次降低。抗生素高残留的畜禽粪主要采自规模化养殖场,家庭散养畜禽的粪便中抗生素含量较低。施用畜禽粪肥的农田表层土壤中土霉素、四环素和金霉素的检出率分别为93%、88%和93%,残留量分别在检测限以下至5.172、0.553和0.588mg·kg-1之间。施用畜禽粪肥农田表层土壤土霉素、四环素和金霉素的平均残留量分别为未施畜禽粪肥农田的38倍、13倍和12倍,说明畜禽粪肥是农田土壤抗生素的重要来源。亚表层与表层土壤中土霉素、四环素和金霉素残留量比值分别在0.01~2.13、0.02~1.91和0.02~1.36之间,平均分别为0.64、0.65和0.56。相关分析表明,农田表层土壤中土霉素、四环素和金霉素残留量与土壤黏粒含量呈正相关;土壤质地越轻(黏粒越少),抗生素越易下移并积累在亚表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 残留 畜禽粪 土壤
下载PDF
环境中氟化物的迁移和转化及其生态效应 被引量:159
14
作者 谢正苗 吴卫红 徐建民 《环境科学进展》 CSCD 1999年第2期40-53,共14页
本文对环境中氟化物的迁移和转化及其对人体、动物、植物的污染生态效应作一简要的综述,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环境中氟化物的来源及其地球化学特征;2.土-水-气-食物链中氟化物的迁移和积累与地方性氟流行病;3.土-水-气... 本文对环境中氟化物的迁移和转化及其对人体、动物、植物的污染生态效应作一简要的综述,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环境中氟化物的来源及其地球化学特征;2.土-水-气-食物链中氟化物的迁移和积累与地方性氟流行病;3.土-水-气中氟的迁移和积累与植物氟毒效应;4.土-水-气中氟的迁移和积累与蚕桑氟化物污染;5.环境中氟污染的防治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效应 地氟病 大气污染 转化 迁移
原文传递
自毒作用与连作障碍 被引量:159
15
作者 张晓玲 潘振刚 +1 位作者 周晓锋 倪吾钟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81-784,共4页
自毒作用是连作障碍的发生机制之一,该作用主要是由有机酸、醛类芳香酸、香豆素、醌类、生物碱和类萜等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及其分解产物所引起的。其作用机理包括增加细胞膜膜通透性、降低酶活性、抑制植物的养分吸收等。相应的矫治措施... 自毒作用是连作障碍的发生机制之一,该作用主要是由有机酸、醛类芳香酸、香豆素、醌类、生物碱和类萜等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及其分解产物所引起的。其作用机理包括增加细胞膜膜通透性、降低酶活性、抑制植物的养分吸收等。相应的矫治措施主要有合理施肥、施用微生物制剂、嫁接、轮作和间套作等。本文综述了自毒作用在连作障碍中的作用机制以及相应的矫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毒作用 连作障碍 化感物质
原文传递
超积累植物吸收重金属的生理及分子机制 被引量:130
16
作者 杨肖娥 龙新宪 倪吾钟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15,共8页
超积累植物从根际吸收重金属 ,并将其转移和积累到地上部 ,这一过程包括跨根细胞质膜运输、从根表皮细胞向中柱的横向运输、从根系的中柱薄壁细胞装载到木质部导管、木质部长途运输、从木质部卸载到叶细胞 (跨叶细胞膜运输 )、跨叶细胞... 超积累植物从根际吸收重金属 ,并将其转移和积累到地上部 ,这一过程包括跨根细胞质膜运输、从根表皮细胞向中柱的横向运输、从根系的中柱薄壁细胞装载到木质部导管、木质部长途运输、从木质部卸载到叶细胞 (跨叶细胞膜运输 )、跨叶细胞的液泡膜运输等主要环节和调控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积累植物 重金属 吸收 生理机制 分子机制 土壤污染 植物修复
下载PDF
中国首次发现的锰超积累植物——商陆 被引量:96
17
作者 薛生国 陈英旭 +2 位作者 林琦 徐圣友 王远鹏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935-937,共3页
自 2 0 0 0年以来 ,对位于湖南省湘潭锰矿污染区的植物和土壤进行了一系列的野外调查 ,以着力寻找锰的超积累植物。结果表明 ,商陆科植物商陆对锰具有明显的富积特性 ,叶片内锰含量最高达 1 92 99mg/ kg。这一发现填补了我国锰超积累植... 自 2 0 0 0年以来 ,对位于湖南省湘潭锰矿污染区的植物和土壤进行了一系列的野外调查 ,以着力寻找锰的超积累植物。结果表明 ,商陆科植物商陆对锰具有明显的富积特性 ,叶片内锰含量最高达 1 92 99mg/ kg。这一发现填补了我国锰超积累植物的空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锰超积累植物 商陆 锰含量 叶片 超积累机理 植物修复 锰污染土壤
下载PDF
厌氧氨氧化菌混培物生长及代谢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07
18
作者 郑平 胡宝兰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93-198,共6页
研究了厌氧氨氧化菌混培物的动力学特性。测得细胞产率系数 1 5 73mgVS(mmolNH+4 ) -1;细胞衰减常数 0 0 5 2mgVS(g·VS·d) -1。厌氧氨氧化菌混培物的最大氨氧化速率 1 32 0~ 2 76 1mmol(gVS·d) -1,最大亚硝酸盐转化 ... 研究了厌氧氨氧化菌混培物的动力学特性。测得细胞产率系数 1 5 73mgVS(mmolNH+4 ) -1;细胞衰减常数 0 0 5 2mgVS(g·VS·d) -1。厌氧氨氧化菌混培物的最大氨氧化速率 1 32 0~ 2 76 1mmol(gVS·d) -1,最大亚硝酸盐转化 (反硝化 )速率 14 497mmol(gVS·d) -1。厌氧氨氧化菌混培物利用氨的Km 值 1 80 1~ 4 2 15mmol·L-1,利用亚硝酸盐的Km 值 0 46 8mmol·L-1。氨自身的抑制常数 38 0 18~ 98 46 5mmol·L-1,实际最大氨氧化速率的氨浓度 16 6 5 6mmol·L-1。亚硝酸盐对厌氧氨氧化的抑制常数 5 40 1~ 11 995mmol·L-1。厌氧氨氧化的最适pH7 6 0 5。厌氧氨氧化的最适温度 30℃。Vmaxa、Kma、Kia 和Kin的活化能依次为 37 316、30 2 39、33 6 95和30 473kJ·mo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氨氧化菌 动力 硝化 反硝化 混培物 生长 代谢动力学
下载PDF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35
19
作者 楼仁功 赵启泉 《中国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87-88,共2页
随着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和毕业生就业方式的改变,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帮助大学生增强主体意识,开拓美好前程,是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和方法.
关键词 大学生 职业生涯 指导 中国 高等教育
原文传递
污染底泥修复技术进展 被引量:100
20
作者 陈华林 陈英旭 《农业环境保护》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79-182,共4页
综述污染底泥的修复技术,探讨其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目前主要有疏浚、掩蔽等物理修复技术和生物修复技术。物理修复效果明显,但工程量大,投入大;生物修复具有投入低,处理量大,但速度慢,且难以达标。从经费投入和处理效果来看,底泥修... 综述污染底泥的修复技术,探讨其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目前主要有疏浚、掩蔽等物理修复技术和生物修复技术。物理修复效果明显,但工程量大,投入大;生物修复具有投入低,处理量大,但速度慢,且难以达标。从经费投入和处理效果来看,底泥修复应发展疏浚和生物处理相结合,实现底泥的资源化再利用。在做好污染底泥处理的同时,关键要控制污染源的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复技术进展 底泥 物理修复 疏浚 掩蔽 污染治理 河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