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9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容积重建成像三维CT血管造影方法诊断颅内动脉瘤 被引量:22
1
作者 方兵 蒋定尧 +2 位作者 晁明 张德钧 李铁林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1期1867-1870,共4页
目的 研究CT血管造影 (CTA)及容积重建技术 (VR)对颅内动脉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SiemensPlus4SomatomVolumeZoom型容积CT扫描机获得原始图像 ,采用容积重建成像技术 (VR)进行三维重建 ,并辅助运用多轴面重建 (MPR) ,共对 4 5... 目的 研究CT血管造影 (CTA)及容积重建技术 (VR)对颅内动脉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SiemensPlus4SomatomVolumeZoom型容积CT扫描机获得原始图像 ,采用容积重建成像技术 (VR)进行三维重建 ,并辅助运用多轴面重建 (MPR) ,共对 4 5例动脉瘤患者进行了CTA检查 ,其中有 2 5例同时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检查 ,2 1例行动脉瘤夹闭术治疗 ,3例行GDC栓塞术 ,其余保守治疗。结果 共诊断 4 5例动脉瘤患者 ,发现动脉瘤 5 9个 ,其中小动脉瘤 (≤ 5mm) 32个。容积重建成像CTA清晰显示颅内动脉瘤、载瘤动脉、动脉瘤的形状和大小及其与邻近结构的解剖关系 ,在部分病例上要优于DSA。结论 容积重建成像CTA是一种可靠、无创的快速诊断颅内动脉瘤的方法 ,为手术提供了详实的影像学资料 ,可帮助制定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容积重建成像 三维CT血管造影 诊断 颅内动脉瘤
原文传递
严重创伤患者放射学检查的构成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7
2
作者 张茂 刘善收 +3 位作者 赵嵩 叶立刚 干建新 徐少文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74-578,共5页
目的了解严重创伤患者救治中放射学检查的构成及影响因素,为优化放射学检查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为前瞻性观察研究,收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急诊ICU于2010年4-7月收治的60例严重创伤患者的资料,描述放射... 目的了解严重创伤患者救治中放射学检查的构成及影响因素,为优化放射学检查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为前瞻性观察研究,收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急诊ICU于2010年4-7月收治的60例严重创伤患者的资料,描述放射学检查的类型、数量、部位构成及同一部位重复检查情况;比较不同治疗阶段放射学检查部位构成和数量的差异;分析放射学检查的数量与患者年龄、受伤部位数目、损伤严重度评分(ISS)、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ICU和总住院时间等因素的相关性。结果(1)60例患者的放射学检查主要为x线片和CT,人均摄片量的中位数为6(四分位数3~11),人均CT检查量中位数为10(四分位数8.0~13.8)。(2)x线片的应用在急诊室、ICU、普通病房3个阶段相对均衡()(X^2=4.043,P=0.132),CT则主要在急诊室和ICU阶段完成(X^2=20.274,P〈0.1)。(3)不同治疗阶段X线片和cT检查的部位构成不同(X^2=114.609,75.932,均P〈0.01)。(4)CT检查数量与受伤部位数、ISS值、ICU和总住院天数存在相关性(r分别为0.273,0.369,0.523,0.417,P〈0.05)。结论严重创伤患者放射学检查的数量比较大,主要是x线片和CT检查,并以CT的应用更多;CT检查数量与创伤的严重程度及ICU住院天数正相关,有必要进一步研究以优化放射学检查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创伤 放射学检查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抑郁症患者前额叶、海马磁共振质子波谱成像的研究 被引量:41
3
作者 林铮 李惠春 +4 位作者 龚向阳 卢蕴容 俞少华 禹华良 陈巧珍 《中华精神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93-197,共5页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前额叶、海马的磁共振质子波谱(1H-MRS)变化特点。方法应用1H-MRS成像技术检测26例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组)和20名健康对照者(对照组)的前额叶、海马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胆碱(Cho)、肌酸(Cr)3种代谢物,计算NAA/Cr和C...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前额叶、海马的磁共振质子波谱(1H-MRS)变化特点。方法应用1H-MRS成像技术检测26例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组)和20名健康对照者(对照组)的前额叶、海马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胆碱(Cho)、肌酸(Cr)3种代谢物,计算NAA/Cr和Cho/Cr比值。以抑郁症组年龄的中位数(38.5岁)为界将抑郁症组和对照组分为低年龄组[(28±7)岁,14例;(22±6)岁,9名]与高年龄组[(54±9)岁,12例;(53±7)岁,11名]。按病程分为首次发病组(19例,以下简称首发组)和复发组(7例)。采用方差分析进行统计比较。结果高年龄组患者左侧前额叶Cho/Cr(1.60±0.45)×10-6高于对照组(1.28±0.20)×1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年龄组患者右侧前额叶Cho/Cr(1.74±0.51)×10-6高于对照组(1.22±0.40)×1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年龄组患者左侧海马NAA/Cr(1.16±0.31)×10-6低于对照组(2.21±0.83)×1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年龄组患者左侧海马Cho/Cr(1.54±0.44)×10-6高于对照组(1.08±0.35)×1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首发组患者左侧前额叶Cho/Cr(1.57±0.42)×10-6高于对照组(1.26±0.21)×10-6,复发组患者右侧前额叶Cho/Cr(1.77±0.50)×10-6高于对照组(1.29±0.32)×1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首发组患者左侧海马NAA/Cr(1.19±0.26)×10-6及复发组患者左侧海马NAA/Cr(1.10±0.29)×10-6均低于对照组(1.87±0.81)×10-6,复发组患者右侧海马Cho/Cr(2.13±0.51)×10-6高于对照组(1.51±0.52)×1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抑郁症患者可能存在前额叶、左侧海马细胞膜代谢异常,高年龄抑郁症患者的左侧海马神经元活力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额叶前皮质 海马 磁共振波谱学
原文传递
肝结核的CT与MRI表现 被引量:48
4
作者 余日胜 孙继红 李蓉芬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67-369,共3页
目的 探讨肝结核的CT、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2例肝结核的CT和MRI表现。结果  (1) 12例CT表现 :肝浆膜型 1例 ,为肝包膜下多发结节性病灶。肝实质型 10例 ,其中多发粟粒小结节状低密度灶伴点状钙化 2例 ... 目的 探讨肝结核的CT、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2例肝结核的CT和MRI表现。结果  (1) 12例CT表现 :肝浆膜型 1例 ,为肝包膜下多发结节性病灶。肝实质型 10例 ,其中多发粟粒小结节状低密度灶伴点状钙化 2例 ,单发略低密度大结节伴斑点状钙化及聚集多个结节样病灶形成“成簇征”或融合成蜂窝状改变各 3例 ,多发囊样病变及多发粟粒状钙化伴单发大结节低密度灶各 1例。肝内胆管型 1例 ,肝内胆管明显扩张及肝门部多发斑点状钙化灶。 (2 ) 4例MRI表现 :T1WI、T2 WI低信号灶 1例 ,T1WI低信号、T2 WI高信号灶 3例 ,增强后为轻度边缘强化或呈多环状强化。结论 各种类型肝结核均有其特定的影像学表现 ,典型的CT、MRI表现可提示该病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结核 磁共振成像 CT 诊断
原文传递
肺部纯磨玻璃结节浸润性肺腺癌与浸润前病变的高分辨靶扫描CT鉴别诊断 被引量:40
5
作者 潘江峰 邝平定 +3 位作者 应明亮 李鲁 施红旗 舒锦尔 《浙江医学》 CAS 2016年第11期826-828,832,共4页
目的探讨肺部纯磨玻璃结节(p GGN)高分辨率CT影像特征,鉴别诊断浸润性肺腺癌与浸润前病变。方法分析85例高分辨靶扫描影像表现为p GGN且最大径>5mm的99个结节,根据手术病理分为浸润前病变组(AAH+AIS;79个)和浸润性病变组(MIA+IAC;20... 目的探讨肺部纯磨玻璃结节(p GGN)高分辨率CT影像特征,鉴别诊断浸润性肺腺癌与浸润前病变。方法分析85例高分辨靶扫描影像表现为p GGN且最大径>5mm的99个结节,根据手术病理分为浸润前病变组(AAH+AIS;79个)和浸润性病变组(MIA+IAC;20个)。图像评价内容包括病变部位、大小、密度、边界、病变边缘、形状、病变内部和周边征象(空泡征、支气管充气征、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结果两组患者病变部位、密度、边界、空泡征及空气支气管征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浸润性病变组分叶/毛刺出现率(80.0%)高于浸润前病变组(38.0%)(P<0.01),胸膜凹陷征及血管集束征出现率(35.0%、50.0%)也高于浸润前病变组(2.5%、25.3%)(均P<0.05)。ROC曲线显示以病变直径10mm为分割值,其曲线下面积为0.78,区分浸润性病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0.0%和75.9%。结论 p GGN病灶>10mm,有分叶/毛刺、胸膜凹陷征及血管集束征,提示肿瘤有浸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磨玻璃结节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鉴别诊断
下载PDF
外周性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的CT表现 被引量:35
6
作者 杨光钊 龚向阳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535-537,共3页
目的 探讨外周性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 (pPNETs)的CT特征 ,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水平。方法 回顾分析 6例经病理证实的pPNETsCT表现。结果  5例发生在骨骼的pPNETs,CT表现为溶骨性骨质破坏和明显的软组织肿块。骨质破坏区无骨膜增生、骨质... 目的 探讨外周性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 (pPNETs)的CT特征 ,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水平。方法 回顾分析 6例经病理证实的pPNETsCT表现。结果  5例发生在骨骼的pPNETs,CT表现为溶骨性骨质破坏和明显的软组织肿块。骨质破坏区无骨膜增生、骨质硬化和瘤骨形成 ;软组织肿块的密度可均匀或不均匀。 1例放疗后软组织肿块有明显缩小。 1例发生在右胸腔的pPNETs(Askin瘤 ) ,CT表现为巨大软组织肿块 ,侵犯纵隔 ,密度不均匀 ,有中度不均匀强化 ,周围骨骼无破坏。手术切除后 4个月 ,在右胸壁再发密度均匀的小肿块 ,有中度均匀强化。结论 pPNETs的CT表现缺乏特征性 ,但能较好地显示肿瘤的内部结构、明确肿瘤的范围 ,有助于本病的鉴别诊断、判断手术可切除性、检出远处转移和评价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肿瘤 外周神经外胚瘤 CT 诊断
原文传递
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27
7
作者 徐宏伟 晁明 +2 位作者 刘奕清 徐风峰 赵嵩 《放射学实践》 2003年第9期627-629,共3页
目的 :提高对胃肠道间质瘤 (GISTs)的认识和影像学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 3 1例GISTs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 :病灶分布于胃 2 2例 ,小肠 7例 ,胃肠道外 2例 ;肿瘤平均直径 6.5cm。病理分型 :良性 6例 ,交界性 7例 ,恶性 18例。... 目的 :提高对胃肠道间质瘤 (GISTs)的认识和影像学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 3 1例GISTs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 :病灶分布于胃 2 2例 ,小肠 7例 ,胃肠道外 2例 ;肿瘤平均直径 6.5cm。病理分型 :良性 6例 ,交界性 7例 ,恶性 18例。临床表现多为腹部不适 ( 18/2 8)、消化道出血 ( 13 /2 8)、腹痛 ( 11/2 8)和消瘦 ( 5 /2 8)。主要影像学表现为粘膜下富血供肿块 ,境界清晰光整 ,外生性为主 ,内部出血、坏死、囊变明显 ,局部淋巴结无转移。结论 :GISTs是一类潜在恶性的肿瘤 ,应手术完整切除。其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 ,但不能定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瘤 影像学诊断 消化道出血 腹痛
下载PDF
肺泡蛋白沉积症的高分辨率CT表现 被引量:30
8
作者 杨光钊 叶晓雪 李森华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67-468,共2页
关键词 肺泡蛋白沉积症 高分辨率CT 诊断 病因 发病机制 治疗
原文传递
结节性硬化症的骨骼影像学特征 被引量:27
9
作者 程建敏 郑祥武 +4 位作者 黄云较 徐雷鸣 许崇永 严志汉 虞志康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74-577,共4页
目的探讨结节性硬化症(TSC)的骨骼影像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符合临床确诊标准的 TSC 影像资料。着重观察其骨骼影像表现。13例均行头颅 CT 扫描,7例行腹部 CT检查。结果 CT 可见下列3种表现:(1)骨骼多发硬化性小结节13例:病变... 目的探讨结节性硬化症(TSC)的骨骼影像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符合临床确诊标准的 TSC 影像资料。着重观察其骨骼影像表现。13例均行头颅 CT 扫描,7例行腹部 CT检查。结果 CT 可见下列3种表现:(1)骨骼多发硬化性小结节13例:病变多发且分布较为均称,呈多发斑点状或小结节状硬化,边界清晰,硬化性小结节灶见于颅骨、骨盆、椎体及长骨骨端的松质区。部分病例呈现枕骨大孔周缘珠环征,颅顶部层面硬化小结节酷似"鳞甲征"。(2)牙质样骨增生或类骨纤维结构不良样改变:类骨纤维结构不良样改变7例,象牙质样椎弓征5例。(3)骨皮质增生改变:2例髂骨皮质对称骨膜新骨增生,形似"皮质双边征",短管状骨一侧或双侧皮质增厚3例。5例复查病灶未见明显变化。特征性骨骼影像表现为同时出现椎体内多发硬化小结节伴象牙质样椎弓硬化;颅骨内多发硬化小结节伴局部类骨纤样改变等。结论 TSC 骨骼影像学表现颇具特征性,该表现可列为结节硬化症的临床诊断主要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节性硬化症 骨疾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原文传递
超声双重造影与多层螺旋CT对胃癌术前大体分型诊断价值的比较 被引量:27
10
作者 鄢曹鑫 黄品同 +5 位作者 申屠伟慧 潘敏强 游向东 谭延斌 王六红 金晓立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0-24,共5页
目的比较超声双重造影(doublecontrast.enhanceduhrasonography,DCEUS)与多层螺旋CT(multi.detector—rowcomputedtomography,MDCT)对胃癌术前大体分型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经电子胃镜检查和活检病理证实的239例胃癌患者术前行DC... 目的比较超声双重造影(doublecontrast.enhanceduhrasonography,DCEUS)与多层螺旋CT(multi.detector—rowcomputedtomography,MDCT)对胃癌术前大体分型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经电子胃镜检查和活检病理证实的239例胃癌患者术前行DCEUS和MDCT检查,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DCEUS诊断胃癌大体分型总的准确率高于多层螺旋CT,分别为85%、80%(P〈0.05);DCEUS与MDCT对进展期胃癌术前BorrmannI型和Ⅳ型分型准确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型,=1.175、P=0.323;1V型x2=2.171、P=0.141);DCEUS与MDCT诊断早期胃癌、BorrmannⅡ型和Ⅲ型准确率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早期胃癌x2=16.307、P=0.000;1I型r=39.950、P=0.000;Ⅲ型r=35.770、P=0.000)。结论DCEUS是一种术前诊断胃癌大体分型有效的辅助检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超声检查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原文传递
乳腺癌的功能磁共振成像征象与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表达差异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7
11
作者 程雪 余日胜 +4 位作者 徐民 吴徐璐 陈春妙 刘伟文 纪建松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1期2440-2444,共5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的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和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与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浙江大学丽水医院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4例乳腺癌患者,年龄36~73岁,均在术前行DCE-... 目的探讨乳腺癌的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和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与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浙江大学丽水医院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4例乳腺癌患者,年龄36~73岁,均在术前行DCE-MRI及DWI扫描检查,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IHC)检测Her-2表达情况,根据Her-2表达情况分为Her-2阳性组和Her-2阴性组,其中Her-2阳性组44例,年龄(48±10)岁;Her-2阴性组40例,年龄(49±8)岁,比较两组各特征参数的差异,并分析其与Her-2表达的相关性。结果84个病灶中导管原位癌12个,小叶癌6个,浸润性导管癌66个,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Her-2阳性组和阴性组的病灶形态(P=0.012)和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形态(P=0.03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同时Her-2阳性组的早期强化率(P=0.012)和表观扩散系数(ADC)值(P=0.038)均明显高于阴性组。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除段样病灶形态和平台型TIC曲线形态与Her-2表达无相关性,其他特征参数均存在相关性(均P<0.05),其中早期强化率和ADC值均与Her-2表达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58和0.809,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乳腺癌病灶形态、TIC曲线形态、早期强化率和ADC值均与Her-2表达具有相关性,其中早期强化率和ADC值与Her-2表达强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受体 生长因子 磁共振成像 相关性
原文传递
新生儿先天性梅毒的骨骼X线表现 被引量:26
12
作者 杨诚 周银宝 +1 位作者 杨兴惠 杨光钊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77-379,共3页
目的 评价骨骼X线片在新生儿先天性梅毒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搜集 2 8例新生儿先天性梅毒的骨骼X线片 ,分析其表现。结果  2 8例中 2 6例有骨骼异常改变。先期钙化带增宽2 3例 ,先期钙化带呈锯齿状边缘 19例 ,先期钙化带下透亮带 2 6... 目的 评价骨骼X线片在新生儿先天性梅毒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搜集 2 8例新生儿先天性梅毒的骨骼X线片 ,分析其表现。结果  2 8例中 2 6例有骨骼异常改变。先期钙化带增宽2 3例 ,先期钙化带呈锯齿状边缘 19例 ,先期钙化带下透亮带 2 6例 ,骨膜反应 6例 ,骨髓炎 5例。骨骼改变呈多发、对称、广泛性 ,多侵犯长骨 ,也累及不规则骨。结论 新生儿先天性梅毒骨损害出现率高 ,其X线表现具有特征性 ,可作为诊断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梅毒 骨骼 X线表现 胎传梅毒 新生儿
原文传递
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和人类上皮因子受体2表达的乳腺癌亚型的MRI表现特征分析对照研究 被引量:26
13
作者 郝亮 余日胜 +3 位作者 崔凤 任兴昌 徐海滨 徐坤元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819-823,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类上皮因子受体2(Her2)表达的乳腺癌亚型的MRI特征表现,从影像学角度来预测癌基因的异常表达。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2月至2011年1月杭州市中医院有完整MR资料,并经病理证实的26... 目的探讨基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类上皮因子受体2(Her2)表达的乳腺癌亚型的MRI特征表现,从影像学角度来预测癌基因的异常表达。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2月至2011年1月杭州市中医院有完整MR资料,并经病理证实的267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和影像学资料。根据BI-RADS的标准,评价MRI表现,包括病灶类型、数目、形态、肿块边缘、肿块信号强度、肿块强化方式及时间-信号增强曲线类型。根据免疫组化中的ER、PR与Her2表达情况将乳腺癌分为4组:(1)ER/PR+、Her2+组;(2)ER/PR+、Her2-组;(3)ER/PR-、Her2+组;(4)ER/PR-、Her2-组,对比4组之间的差异。分类变量采用,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矿分割。结果4组乳腺癌亚型病灶类型分布不同,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267,P〈0.001),其中ER/PR+、Her2+组与ER/PR-、Her2+组中段样或线样强化方式所占比例较高[25.6%(11/43),36.1%(13/36)],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12,P=0.641),将两组合并与ER/PR+、Her2-组及ER/PR-、Her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793,P〈0.001;χ2=14.565,P〈0.001)。ER/PR-、Her2-组占总病例数14.6%(39/267),以肿块型为主(92.3%,36/39),多为单发(91.7%,33/36)。与其他组分别比较,ER/PR-、Her2-组肿块边缘多光滑[58.3%(21/36),P〈0.001];在T2WI压脂像,肿块内部超高信号占33.3%(12/36),肿块周边高信号占30.6%(11/36),均高于其他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增强以早期环形强化为主[80.6%(29/36),P〈0.001]。而肿块数目、肿块形态及肿块动态增强模式,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1.413,P=0.713;χ2=8.423,P=0.204;χ2=4.657,P=0.5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乳腺肿瘤 受体 雌激素
原文传递
超声引导经皮肝胆道引流术治疗恶性胆道梗阻102例分析 被引量:25
14
作者 许俊 张秀芳 +3 位作者 晁明 刘学明 伍建军 蒋定尧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7期511-513,共3页
目的 评价超声引导下经皮肝胆道引流术 (PTCD )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 10 2例不能手术根治的恶性胆道梗阻患者行超声引导PTCD术。其中肝门部胆管阻塞 (A组 ) 68例 ,胆总管阻塞 (B组 ) 3 4例。内外引流 5 7例 ,外引流 45... 目的 评价超声引导下经皮肝胆道引流术 (PTCD )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 10 2例不能手术根治的恶性胆道梗阻患者行超声引导PTCD术。其中肝门部胆管阻塞 (A组 ) 68例 ,胆总管阻塞 (B组 ) 3 4例。内外引流 5 7例 ,外引流 45例。行左路术式 88例 ,右路术式 3例 ,左路 +右路术式11例。A组中 11例合并右肝管阻塞者行左路 +右路术式的左右肝管双管外引流。 10 2例中 82例患者完整随访。结果  10 2例患者置管成功率 10 0 % ,无 1例出现胆漏、出血等穿刺并发症。A、B两组术后疗效优良率分别达到 95 .6%、10 0 %。经十二指肠乳头的内外引流术较不经十二指肠乳头的内外引流术 ,术后胆道感染和胰腺炎的发生率明显增高。外引流和内外引流两种引流方式之间的疗效及生存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TCD换管次数与生存期呈正相关。结论 超声引导PTCD是姑息性治疗手术不能根治的恶性胆道梗阻的有效方法 ,超声引导左路术式的胆汁引流成功率高且安全 ,术后监控引流管引流通畅是提高生存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经皮肝胆道引流术 治疗 恶性胆道梗阻 预后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子宫腺肌症MRI临床表现及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24
15
作者 段寿生 邝平定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6年第5期943-946,共4页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症的MRI表现。方法对我院34例经临床病理证实为子宫腺肌症患者的MRI表现和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34例患者中仅有1例局限性子宫腺肌症患者被误诊为子宫肌瘤,本组患者的MRI诊断结果准确率为97.1%,与临床病理结果比...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症的MRI表现。方法对我院34例经临床病理证实为子宫腺肌症患者的MRI表现和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34例患者中仅有1例局限性子宫腺肌症患者被误诊为子宫肌瘤,本组患者的MRI诊断结果准确率为97.1%,与临床病理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扫描诊断发现34例患者的宫体均有不同程度的扩大,弥漫性子宫腺肌症患者的T2加权成像显示子宫结合带弥漫性增厚,部分患者病灶内可见小囊状高信号。局限性子宫腺肌症患者的T2加权成像显示宫体出现与结合带相似的低信号肿块,边界不清晰,信号欠均匀,部分患者病灶内可见点状高信号。结论不同病理分型的子宫腺肌症患者的MRI表现具有其自身的独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腺肌症 子宫肌瘤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有孔型椎基底动脉的MR血管成像诊断 被引量:23
16
作者 蒋飚 何伟良 +2 位作者 许晓英 龚小娅 张德钧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25-528,共4页
目的 描述有孔型椎基底动脉的MR血管成像 (MRA)表现 ,以提高对该血管异常的认识。方法 回顾分析 178例头颈部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 (CEMRA)中 10例诊断为有孔型椎基底动脉病例 ,其中 7例行颅脑CEMRA ,3例行颈部CEMRA ,钆喷替酸葡甲胺 (G... 目的 描述有孔型椎基底动脉的MR血管成像 (MRA)表现 ,以提高对该血管异常的认识。方法 回顾分析 178例头颈部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 (CEMRA)中 10例诊断为有孔型椎基底动脉病例 ,其中 7例行颅脑CEMRA ,3例行颈部CEMRA ,钆喷替酸葡甲胺 (Gd DTPA) 0 2mmol/kg高压注射 ,小剂量团注测试延迟时间 ,增强前后行连续动态扫描。原始和减影图像经SGI 0 2工作站后处理 ,经容积重建 (实时三维 ,RT3D)、最大信号强度投影 (MIP)、薄层最大信号强度投影多平面或曲面重建血管图像 (TSMIP) ,比较各组图像对血管异常的显示情况。 5例患者同时行三维时间飞跃法 (3DTOF)MRA ,3例经DSA证实。结果 有孔型基底动脉 7例 (检出率 3 9% ,7/ 178)全部位于基底动脉下 1/ 2段 ,4例位于基底动脉干 ,3例位于椎基底动脉吻合部 ;3例有孔型椎动脉 (检出率 1 7% ,3/ 178)中 2例位于左侧V4段 ,1例位于右V3段。 4例有孔型异常 2支血管间形成小圆孔状充盈缺损 ,6例呈部分重复形。 4例有孔型血管异常合并其他血管异常 ,2例有孔型基底动脉合并脑动静脉畸形 ;2例有孔型椎动脉合并对侧永存三叉动脉 ,其中 1例还合并同侧远端椎动脉瘤 ,另 1例有孔型椎动脉同时伴有颈、基底动脉粥样硬化。RT3D能显示血管立体空间和毗邻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孔型椎基底动脉 MR血管成像 诊断 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畸形
原文传递
超声双重造影与多层螺旋CT对进展期胃癌Borrmann分型诊断价值的比较 被引量:23
17
作者 申屠伟慧 黄品同 +5 位作者 鄢曹鑫 黄朝旭 潘敏强 周丽明 谭延斌 王六红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4-49,共6页
目的比较超声双重造影(DCEUS)与多层螺旋CT(MDCT)对进展期胃癌术前Borrmann分型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9例进展期胃癌患者,术前行DCEUS与MDCT检查,其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进展期胃癌DCEUS术前Borrmann分型总的准确率为8... 目的比较超声双重造影(DCEUS)与多层螺旋CT(MDCT)对进展期胃癌术前Borrmann分型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9例进展期胃癌患者,术前行DCEUS与MDCT检查,其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进展期胃癌DCEUS术前Borrmann分型总的准确率为87.6%,其中I、Ⅱ、Ⅲ、Ⅳ型准确率分别为90.3%、86.5%、87.1%、88.2%;MDCT术前Borrmann分型总的准确率为80.9%,其中I、Ⅱ、Ⅲ、Ⅳ型准确率分别为87.1%、78.4%、78.6%、85.3%;DCEUS术前Borrmann分型总的准确率高于MD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DCEUS与MDCT术前BorrmannI型和Ⅳ型分型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I型X2=1.194,P=0.349;IV型x2=4.370,P=0.094),DcEus术前BorrmannII型和Ⅲ型分型准确率高于MD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Ⅱ型x2=22.938,P=O.000;III型X。=19.199,P=O.000);此外,DCEUS术前Borrmann分型观察者内和观察者间具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值分别为O.891、0.860,P均为0.000),MDCT术前Borrmann分型观察者内和观察者间一致性检验Kappa值分别为0.884、O.852(P均为0.000)。结论DCEUS对进展期胃癌术前Borrmann分型有较高的准确性,重复性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微气泡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胃肿瘤 BORRMANN分型
原文传递
骨内腱鞘囊肿的X线、CT诊断 被引量:23
18
作者 龚向阳 章伟敏 严世贵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1124-1126,共3页
目的 讨论骨内腱鞘囊肿的发病机制、临床特征、影像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 15例骨内腱鞘囊肿的临床及影像资料 ,男 5例 ,女 10例 ,平均 3 9.7岁。 5例只经X线平片检查 ;10例经CT检查 ,其中 3例还经X线平片... 目的 讨论骨内腱鞘囊肿的发病机制、临床特征、影像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 15例骨内腱鞘囊肿的临床及影像资料 ,男 5例 ,女 10例 ,平均 3 9.7岁。 5例只经X线平片检查 ;10例经CT检查 ,其中 3例还经X线平片检查。病灶共 17个 ,其中髋臼 6个 ,月骨4个、胫骨近端 3个 ,肱骨大结节、股骨头、腕舟状骨、足拇指近节趾骨各 1个。结果  (1) 8例 9个病灶X线表现为骨内邻近关节面的类圆形或不规则形囊样透亮区 ,边缘清楚 ,有完整、薄层硬化边 ,相邻关节间隙无改变。 (2 ) 10例 11个病灶CT显示病灶轮廓呈圆形或类圆形单囊状 (8个病灶 )、花瓣形多房囊状 (2个病灶 )和单囊样膨胀破坏 (1个病灶 ) 3种类型 ;(3 )CT显示 1例病灶通过小裂隙与关节腔相通 ;(4)病灶CT值 18~ 84HU ;(5 ) 3个病灶内见细小气体密度影。结论 结合发病年龄、病变部位、临床症状和影像学表现 ,对本病可以作出正确的术前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疾病 关节疾病 放射摄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诊断
原文传递
灌注加权成像-弥散加权成像不匹配与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后早期再灌注的相关性 被引量:23
19
作者 楼敏 严余清 +3 位作者 陈智才 孙建忠 胡海涛 吴继敏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471-477,共7页
目的探讨溶栓治疗前的灌注加权成像(PWI)-弥散加权成像(DWI)不匹配模式对溶栓后组织的再灌注以及溶栓后早期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连续收集的具有溶栓前和溶栓后24h多模式MRI的缺血性卒中溶栓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将PW... 目的探讨溶栓治疗前的灌注加权成像(PWI)-弥散加权成像(DWI)不匹配模式对溶栓后组织的再灌注以及溶栓后早期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连续收集的具有溶栓前和溶栓后24h多模式MRI的缺血性卒中溶栓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将PWI—DWI目标不匹配定义为同时满足:@PWI/DWI≥1.2;②PWI和DWI体积差≥10ml;③DWI体积〈70ml;④PWI体积〈140ml。DWI和PWI都〈10ml为小梗死灶;其余为非目标不匹配。将再灌注定义为溶栓后24h内PWI体积较溶栓前下降I〉30%,早期神经功能改善定义为发病后1周NIHSS评分为0—4分或1周时NIHSS评分较基线改善≥6分。结果共有45例患者纳入分析,19例(41%)患者存在目标不匹配,其中有8例溶栓时间超过4.5h。溶栓后24h,目标不匹配组的再灌注率较非目标不匹配组显著增加(16/19和5/12,X^2=6.092,P〈0.05),神经功能改善的比例也显著提高(13/19和2/12,)(2=7.888,P〈0.05),但两组的血管再通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目标不匹配组获得再灌注的OR=6.4,95%CI1.156~35.437,P=0.034,获得早期神经功能改善的OR=21.7,95%CI2.234—210.110,P=0.008。16例获再灌注的目标不匹配患者中13例早期神经功能改善,而未再灌注的目标不匹配患者中无一例获神经功能改善。目标不匹配患者中,4.5h内溶栓和4.5h后溶栓者血管再通、再灌注以及神经功能改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溶栓前存在PWI-DWI不匹配模式的患者较无不匹配者溶栓后再灌注率高,而且早期神经功能改善比例高,可能有利于筛选时间窗外溶栓受益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弥散 脑梗死 卒中 血栓溶解疗法 再灌注
原文传递
磁敏感加权成像联合血小板分布宽度在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被引量:23
20
作者 邱焕 刘文平 余日胜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8-92,共5页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联合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在急性脑梗死(ACI)静脉溶栓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2月至2018年6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放射科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110例ACI患者,治疗前均行常规磁共振成像(MRI)、...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联合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在急性脑梗死(ACI)静脉溶栓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2月至2018年6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放射科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110例ACI患者,治疗前均行常规磁共振成像(MRI)、SWI扫描和PDW检测,依据SWI检测结果有无出血分为出血组(77例)和无出血组(33例);再根据出血量的不同分为轻、中、重3组,分别为24、32、21例.经静脉溶栓治疗后采用SWI扫描,比较有无出血两组治疗后24h脑微出血(CMBs)以及治疗后14d改良Rankin评分(MRS)、PDW和出血转化(HT)情况,比较不同程度出血量组的出血性梗死1(HI1)、出血性梗死2(HI2)、脑实质出血1(PH1)、脑实质出血2(PH2)的差异.结果治疗前SWI检出病灶数129个,显著多于T1加权像14个、T2加权像22个和扩散加权成像病灶数86个.治疗24h出血组CMBs数(10个比0个)以及治疗后14dHT发生率〔36.36%(28/77)比12.12%(4/33)〕、MRS(分:1.78±0.39比1.51±0.42)、PDW〔(12.34±5.29)%比(6.79±3.27)%〕均较无出血组明显升高(均P<0.05).治疗14d重度组HT发生率〔71.43%(15/21)比20.83%(5/24)、25.00%(8/32)〕、PDW〔(14.52±4.11)%比(10.78±3.67)%、(11.34±3.89)%〕均较轻度组和中度组明显增高(均P<0.05),预后良好率(MRS评分≤2分)较轻度组和中度组明显降低〔42.86%(9/21)比70.83%(17/24)、71.88%(23/32),均P<0.05〕.重度组HT发生率较无出血组亦明显增高〔71.43%(15/21)比11.76%(4/34),P<0.05〕.结论SWI联合PDW能很好地指导ACI静脉溶栓治疗,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敏感加权成像 血小板分布宽度 脑梗死 急性 静脉溶栓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