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度烧伤患者肠内营养应用管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
作者 都勇 夏一兰 《中华急危重症护理杂志》 2022年第2期163-167,共5页
重度烧伤患者全身能量消耗增加,代谢率高,机体恢复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适时合理的营养支持有利于烧伤创面的愈合。该文综述了重度烧伤患者肠内营养应用的管理要点,包括肠内营养应用时机、途径选择、热量计算、成分选择、输注速度、温... 重度烧伤患者全身能量消耗增加,代谢率高,机体恢复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适时合理的营养支持有利于烧伤创面的愈合。该文综述了重度烧伤患者肠内营养应用的管理要点,包括肠内营养应用时机、途径选择、热量计算、成分选择、输注速度、温度的调节和应用翻身床患者肠内营养的注意事项等,旨在为规范重度烧伤患者肠内营养管理、改善患者结局转归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烧伤 肠道营养 营养支持 综述
下载PDF
特重度烧伤患者发生脓毒症与死亡的流行病学特点和危险因素 被引量:3
2
作者 潘选良 朱志康 +4 位作者 沈涛 金方 王新刚 殷骏 韩春茂 《中华烧伤与创面修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58-564,共7页
目的探讨特重度烧伤患者发生脓毒症与死亡的流行病学特点和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方法。2017年1月—2021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烧伤与创面修复科收治135例符合入选标准的特重度烧伤患者,其中男100例、女35例... 目的探讨特重度烧伤患者发生脓毒症与死亡的流行病学特点和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方法。2017年1月—2021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烧伤与创面修复科收治135例符合入选标准的特重度烧伤患者,其中男100例、女35例,年龄18~84岁。统计所有患者脓毒症发病率与确诊时间、血液标本微生物培养阳性(以下简称血培养阳性)率、病死率以及血培养阳性患者脓毒症发病率、感染病原菌情况(行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根据是否发生脓毒症,将所有患者分为脓毒症组(58例)和非脓毒症组(77例),比较2组患者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合并吸入性损伤情况、烧伤部位、烧伤类型、烧伤总面积、复合伤情况。根据转归情况,将所有患者分为死亡组(37例)和存活组(98例),比较2组患者前述根据脓毒症分组的资料以及休克期度过平稳情况、合并脓毒症情况。对前述2组间数据比较行独立样本t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等单因素分析,选取P<0.1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特重度烧伤患者发生脓毒症和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所有患者中脓毒症发病率为42.96%(58/135),脓毒症确诊时间为伤后14(7,24)d,血培养阳性率达62.22%(84/135),病死率为27.41%(37/135)。血培养阳性患者脓毒症发病率为69.05%(58/84)。血培养阳性的脓毒症患者检出率居前5的病原菌从高到低排列依次为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阴沟肠杆菌,其感染鲍曼不动杆菌比例明显高于血培养阳性的非脓毒症患者(χ^(2)=7.49,P<0.05)。与非脓毒症组比较,脓毒症组患者合并吸入性损伤比例、会阴烧伤比例、烧伤总面积均明显增大(χ^(2)值分别为11.08、17.47,Z=5.68,P<0.05),其余指标均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总面积 血培养阳性 吸入性损伤 休克期 身体质量指数 烧伤部位 鲍曼不动杆菌 复合伤
原文传递
中国创面修复学科发展的新阶段:规范及融合与转化 被引量:1
3
作者 谢挺 倪鹏文 +6 位作者 韩春茂 温冰 肖健 王泠 姜玉峰 蒋琪霞 罗蔓 《中华烧伤与创面修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001-1005,共5页
顺应疾病谱的重大变化,中国创面修复学科从萌芽到快速生长,呈现较好的发展势头。在现阶段,提高学科发展内涵决定了学科未来发展的速度与质量。创面疾病的特点决定了创面修复学科必须具备规范、融合与转化的特质。该文对创面修复学科临... 顺应疾病谱的重大变化,中国创面修复学科从萌芽到快速生长,呈现较好的发展势头。在现阶段,提高学科发展内涵决定了学科未来发展的速度与质量。创面疾病的特点决定了创面修复学科必须具备规范、融合与转化的特质。该文对创面修复学科临床实践中规范、融合及转化的内涵进行了初步的阐述,并对第十三届全国创伤修复(愈合)与组织再生学术会上有关规范、融合与转化的讨论进行了总结,希望这些成果能够在中国创面修复学科建设中得到体现和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口愈合 规范 融合 转化
原文传递
不同代谢分期下重症烧伤患者静息能量消耗值的计算公式选择与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邹文 韩春茂 +1 位作者 金荣华 沈涛 《中华烧伤与创面修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34-642,共9页
目的探究不同代谢分期下重症烧伤患者静息能量消耗(REE)值的变化及其最佳计算公式的选择。方法该研究为回顾性观察性研究。2020年4月—2023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4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重症烧伤患者,其中男32例、女8例,年... 目的探究不同代谢分期下重症烧伤患者静息能量消耗(REE)值的变化及其最佳计算公式的选择。方法该研究为回顾性观察性研究。2020年4月—2023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4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重症烧伤患者,其中男32例、女8例,年龄(54±17)岁。入院后,对患者实施镇静镇痛、清创、植皮等临床常规治疗。于伤后3、5、7、9、11、14 d及此后每7天,对符合测量条件的患者采用间接测热法测量REE值(即REE测量值),直到患者康复或死亡。在测量患者REE的当日,分别采用Milner公式、Hangang公式、第三军医大学公式、Carlson公式、彭曦团队线性公式计算REE值(即REE公式计算值)。统计测量患者REE的伤后时间,并对患者在急性抑制期、代谢高涨期、代谢平衡期、代谢重塑期的临床特征进行比较。统计患者在4个不同代谢分期下REE测量值以及其与REE公式计算值的差值的变化。相对于REE测量值,计算REE公式计算值的10%准确率及20%准确率以评估其准确性,计算REE公式计算值的绝对百分比误差(APE)以评估其偏离情况,筛选4个不同代谢分期中最接近REE测量值的代谢公式(即最佳计算公式),进一步地探索影响不同代谢分期下最佳计算公式准确性的关键因子。结果测量重症烧伤患者REE的时间为伤后(40±19)d。在4个不同代谢分期中,患者在代谢重塑期的年龄最大、身高最高、体重最重、体重指数最大、体表总面积最大。患者代谢重塑期的年龄显著大于急性抑制期和代谢高涨期(t值分别为-3.02、-4.20,P值均<0.05),体重显著重于代谢高涨期和代谢平衡期(t值分别为-1.97、-2.61,P值均<0.05),体重指数显著高于代谢高涨期(t=-2.90,P<0.05),体表总面积显著大于代谢高涨期和代谢平衡期(t值分别为-2.02、-2.27,P值均<0.05)。患者REE测量值在4个不同代谢分期中无显著变化(P>0.05);除彭曦团队线性公式(P>0.05)外,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量热法 间接 营养支持 能量代谢 静息能量消耗 重症烧伤患者 代谢分期
原文传递
生物材料表界面地貌结构及理化特性对巨噬细胞的影响及其在创面愈合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5
作者 张惟 邵佳鸣 +3 位作者 杨敏 柳欢 韩春茂 王新刚 《中华烧伤与创面修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91-896,共6页
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组织稳态和疾病进展中起关键作用。研发可调控先天免疫系统和适应免疫系统的生物材料,在组织工程领域极具应用前景。该文从材料学角度探讨如何设计生物材料的表界面地貌结构或理化特性,从而调控巨噬细胞的命运,如活... 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组织稳态和疾病进展中起关键作用。研发可调控先天免疫系统和适应免疫系统的生物材料,在组织工程领域极具应用前景。该文从材料学角度探讨如何设计生物材料的表界面地貌结构或理化特性,从而调控巨噬细胞的命运,如活化、极化、黏附、迁移、增殖和分泌;同时探讨如何将这些具有免疫调控功能的生物材料应用于创面愈合领域。此外,该文还提出生物材料在免疫调控应用中的局限性,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 生物相容性材料 免疫 极化 表界面地貌 创面修复
原文传递
伤口卫生系列国际专家共识的解读
6
作者 韩春茂 乔亮 +4 位作者 王新刚 何继银 李霖 黄志见 夏正国 《浙江医学》 CAS 2023年第4期337-341,共5页
生物膜概念提出和内涵解读是创面管理领域最重要的进展之一。生物膜和抗生物膜研究为推动难愈创面治疗提供了新方向。2020年推出的第一份伤口卫生国际专家共识提出了基于生物膜的创面治疗的清洗、清创、重塑和敷料更换四步法框架方案。2... 生物膜概念提出和内涵解读是创面管理领域最重要的进展之一。生物膜和抗生物膜研究为推动难愈创面治疗提供了新方向。2020年推出的第一份伤口卫生国际专家共识提出了基于生物膜的创面治疗的清洗、清创、重塑和敷料更换四步法框架方案。2022年第二份伤口卫生国际专家共识更新了伤口卫生概念,补充并定义了难愈创面概念,构建了伤口卫生和创面管理的评估-管理-监测三阶段框架,并将其认定为临床抗生物膜创面治疗的保守方案。本文就共识文件的背景信息、相关研究和国内现状展开思考和解读,以供同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面 难愈创面 生物膜 伤口卫生 基于生物膜的创面治疗
下载PDF
三维生物打印抗菌型水凝胶对大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的作用 被引量:2
7
作者 金荣华 张珍珍 +6 位作者 徐鹏钦 夏斯展 翁婷婷 朱志康 王新刚 有传刚 韩春茂 《中华烧伤与创面修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5-174,共10页
目的探讨三维生物打印负载纳米银的甲基丙烯酸酐化明胶(GelMA)水凝胶对大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的作用。方法采用实验研究方法。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不同质量浓度的纳米银溶液中的纳米银颗粒的形态、粒径、分布和含不同终质量分数GelMA... 目的探讨三维生物打印负载纳米银的甲基丙烯酸酐化明胶(GelMA)水凝胶对大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的作用。方法采用实验研究方法。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不同质量浓度的纳米银溶液中的纳米银颗粒的形态、粒径、分布和含不同终质量分数GelMA的含银GelMA水凝胶的孔隙结构,并计算孔径大小。处理1、3、7、14 d,采用质谱仪检测含终质量分数15%GelMA和终质量浓度10 mg/L纳米银的水凝胶的纳米银释放浓度。培养24 h,检测含终质量浓度0(无纳米银)、25、50、100 mg/L纳米银的GelMA水凝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的抑菌圈直径。取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泌尿外科2020年7月收治的1名健康5岁男童包皮环切术后废弃包皮和该院整形外科2020年7月收治的1名健康23岁女性抽脂手术后废弃脂肪,采用酶解法分别提取成纤维细胞(Fb)和脂肪干细胞(ASC)。将Fb分为仅有培养基的空白对照组和另加入含相应终质量浓度纳米银溶液的2 mg/L纳米银组、5 mg/L纳米银组、10 mg/L纳米银组、25 mg/L纳米银组、50 mg/L纳米银组,培养48 h,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检测Fb增殖活性。将Fb分为进行相应处理的0 mg/L含银GelMA水凝胶组、10 mg/L含银GelMA水凝胶组、50 mg/L含银GelMA水凝胶组、100 mg/L含银GelMA水凝胶组,于培养1、3、7 d,同前检测Fb增殖活性。将ASC与GelMA水凝胶混合种植,分为三维生物打印组和非打印组,于培养1、3、7 d,同前检测ASC增殖活性并行活/死细胞荧光染色观察ASC生长情况。以上实验中样本数均为3。于18只雄性4~6周龄SD大鼠背部各制作4个全层皮肤缺损创面,分别设为单纯水凝胶组、水凝胶/纳米银组、水凝胶支架/纳米银组、水凝胶支架/纳米银/ASC组并移植相应支架。分别于伤后4、7、14、21 d,行大体观察并计算创面愈合率(样本数为6);于伤后7、14 d,对创面行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学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打印 组织工程 水凝胶类 纳米银 创面修复
原文传递
创面外部微环境因素对创面愈合影响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蔡程浩 韩春茂 王新刚 《中华烧伤与创面修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89-494,共6页
创面微环境与创面愈合的速度和质量直接相关,其由多种物理、化学及生物因素构成,且正常情况下这些因素处于动态平衡。为了解各类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对不同创面愈合的影响,并在今后可以有针对性地创造出能促进创面愈合的微环境,该文对... 创面微环境与创面愈合的速度和质量直接相关,其由多种物理、化学及生物因素构成,且正常情况下这些因素处于动态平衡。为了解各类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对不同创面愈合的影响,并在今后可以有针对性地创造出能促进创面愈合的微环境,该文对影响创面愈合的温度、湿度、pH值、氧、微生物、生物力学等外部微环境因素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和损伤 温度 湿度 微生物群 微环境 创面修复
原文传递
浅谈烧伤与创面修复 被引量:6
9
作者 韩春茂 王新刚 汪萍 《浙江医学》 CAS 2021年第9期917-919,共3页
烧伤外科是因创伤设立的一门学科。随着慢性创面患病率逐年上升和国家对慢性创面诊疗的重视,一门新的学科———创面修复科应运而生。本文回顾烧伤学科的建立和发展,强调创面修复的重要性,并浅谈创面修复学科建设的要点,展望学科的未来... 烧伤外科是因创伤设立的一门学科。随着慢性创面患病率逐年上升和国家对慢性创面诊疗的重视,一门新的学科———创面修复科应运而生。本文回顾烧伤学科的建立和发展,强调创面修复的重要性,并浅谈创面修复学科建设的要点,展望学科的未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创面修复 学科 慢性
下载PDF
前馈控制理念在群体烧爆复合伤患者翻身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5
10
作者 陈华清 封秀琴 +5 位作者 徐彩娟 张玉萍 曾妃 钟祖爱 夏一兰 韩春茂 《中华烧伤与创面修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73-377,共5页
目的探讨前馈控制理念在群体烧爆复合伤患者进行翻身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方法。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于2020年6月13—14日收治15例符合入选标准的因液化天然气槽罐车爆炸所致重度烧爆复合伤患者,其中男1... 目的探讨前馈控制理念在群体烧爆复合伤患者进行翻身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方法。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于2020年6月13—14日收治15例符合入选标准的因液化天然气槽罐车爆炸所致重度烧爆复合伤患者,其中男13例、女2例,年龄33~92(66±17)岁。对所有患者从入院48 h后开始进行翻身床治疗,并导入前馈控制理念,包括组建翻身床前馈控制专项管理团队,明确医护人员在患者翻身床治疗中的职责,采取多学科医师配合策略,以“翻身床工作坊”形式对临时组建的护士团队中的80名护士进行培训并考核,制订翻身床治疗核查表、评估单并持续质控。统计患者入院30 d内翻身床翻身频率、翻身操作总次数及一次性体位变换成功率。观察治疗过程中因翻身床操作不当造成患者呼吸心搏骤停、治疗中断、非计划性拔管、坠床、皮片移位等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记录患者入院2 d内和入院30 d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最低值、氧合指数>300 mmHg(1 mmHg=0.133 kPa)患者数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发生情况。结果患者入院30 d内每日行翻身床翻身2~6次,共进行翻身操作1320次,一次性体位变换成功率为99.9%(1319/1320)。翻身床治疗过程中,无一例患者发生不良事件。患者入院2 d内PaO2、PaCO_(2)最低值分别为(100±19)、(42±4)mmHg,轻、中、重度ARDS患病人数分别为10、2、3例,无一例患者氧合指数>300 mmHg。患者入院30 d时PaO2、PaCO_(2)最低值分别为(135±28)、(37±8)mmHg,中、重度ARDS患病人数分别为3、1例,有11例患者氧合指数>300 mmHg。结论在群体烧爆复合伤患者翻身床治疗中导入前馈控制理念,通过提前控制翻身床应用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的风险,确保翻身床翻身安全顺利完成,可促进烧伤创面修复和呼吸功能改善,提高患者救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事故 烧爆复合伤 翻身床 前馈控制
原文传递
含氯消毒剂在烧伤与创面修复科物表定植碳青霉烯耐药肠杆菌目的时空效应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金丁萍 胡燕燕 +4 位作者 韩春茂 夏一兰 杨晓煊 王朦朦 陆群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103-1105,共3页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肠杆菌目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iales,CRE)是急需研发新抗生素的重要病原菌[1],CRE的传播具有速度快、范围广等特点,给临床治疗和感染防控带来了严峻挑战。为了尽可能切断CRE菌株从环境到患者...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肠杆菌目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iales,CRE)是急需研发新抗生素的重要病原菌[1],CRE的传播具有速度快、范围广等特点,给临床治疗和感染防控带来了严峻挑战。为了尽可能切断CRE菌株从环境到患者的传播路径,对患者周围环境中CRE菌株的监测和及时消毒显得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 含氯消毒剂 感染防控 周围环境 创面修复 时空效应 肠杆菌 传播路径
原文传递
生物材料递送生长因子调控创面修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2
作者 翁婷婷 蔡程浩 +1 位作者 韩春茂 王新刚 《中华烧伤与创面修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691-696,共6页
创面修复是一个由多种细胞、细胞外基质、细胞因子等共同参与、高度协调又相互调控的复杂过程。多种生长因子在创面修复过程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而实现生长因子有效递送和功能持续发挥是至关重要的。近年来,生物材料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 创面修复是一个由多种细胞、细胞外基质、细胞因子等共同参与、高度协调又相互调控的复杂过程。多种生长因子在创面修复过程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而实现生长因子有效递送和功能持续发挥是至关重要的。近年来,生物材料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显示出巨大潜力,生物材料对生长因子的有效递送也日益受到关注。基于此,该文介绍了相关生长因子在创面修复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并重点讨论了生物材料递送生长因子加速创面愈合的最新进展,以期为临床上创面治疗提供新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口愈合 生物相容性材料 组织工程 皮肤 生长因子
原文传递
严重爆炸致烧伤患者感染病原微生物的特征及宏基因组学第二代测序技术在病原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罗汝斌 黄曼 +2 位作者 胡行 张嵘 韩春茂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946-952,共7页
目的分析严重爆炸致烧伤患者在不同时间段感染病原微生物的特征,同时探讨宏基因组学第二代测序(mNGS)技术在病原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方法。2020年6月13日—9月13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符合入... 目的分析严重爆炸致烧伤患者在不同时间段感染病原微生物的特征,同时探讨宏基因组学第二代测序(mNGS)技术在病原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方法。2020年6月13日—9月13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符合入选标准的23例严重爆炸致烧伤患者,其中男21例、女2例,年龄(64±5)岁,烧伤总面积(86±14)%体表总面积。统计入院时,患者的简明烧伤严重指数(ABSI)评分、修订Baux评分、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PACHEⅡ)评分和序贯器官衰竭(SOFA)评分。记录患者入院后≤7 d、8~20 d、21~30 d并发症及病原微生物感染来源分布情况,统计病原微生物检出情况并比较微生物培养法与mNGS检测效能的差异。统计患者入院后感染的病原微生物来源分布总体情况并比较微生物培养法与mNGS检测效能差异。对数据行McNemar和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结果入院时,患者ABSI评分、修订Baux评分、APACHEⅡ评分和SOFA评分分别为(12.6±2.4)、(91±22)、(26±4)和(10.3±2.3)分。入院后≤7 d,患者的并发症主要为吸入性损伤、脓毒症休克和低蛋白血症;患者感染病原微生物的来源主要为创面、血流和肺部。入院后8~20 d,患者脓毒症休克的发生率最高,吸入性损伤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入院后≤7 d(P<0.01);病原微生物感染来源仍然以创面、肺部和血流为主,其中创面和血流感染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入院后≤7 d(P<0.01)。入院后21~30 d,患者仅有多器官功能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存在且发生率低,吸入性损伤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入院后≤7 d(P<0.01),脓毒症休克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入院后≤7 d(P<0.01)和入院后8~20 d(P<0.01);仅存在较低的血流感染,创面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入院后≤7 d(P<0.01)和入院后8~20 d(P<0.05),肺部和血流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入院后≤7 d(P<0.01)。入院后≤7 d,革兰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感染 宏基因组 爆炸伤 微生物学特征 二代测序
原文传递
大面积烧伤患者输血情况的多中心回顾及影响因素分析
14
作者 段德庆 陈永 +6 位作者 邓鸿敖 胡时强 毛远桂 刘德伍 韩春茂 徐庆连 张红艳 《中华烧伤与创面修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047-1056,共10页
目的回顾多中心大面积烧伤患者的输血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22年6月3家医院烧伤中心收治的455例符合入选标准的大面积烧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例、浙江大学... 目的回顾多中心大面积烧伤患者的输血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22年6月3家医院烧伤中心收治的455例符合入选标准的大面积烧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例、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179例、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74例。统计患者住院期间输注红细胞、血浆及血小板的情况;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合并基础疾病情况、致伤原因、伤后入院时间、入院类型、烧伤总面积、Ⅲ度烧伤面积、合并吸入性损伤情况、合并其他创伤情况、合并肺水肿情况;入院24 h内血乳酸、血肌酐、总胆红素、白蛋白值;合并血流、创面、肺部、尿路感染情况,合并脓毒症情况;切削痂植皮手术(以下简称手术)次数、总手术失血量;出现血红蛋白<70 g/L情况、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情况、行机械通气情况、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情况、住院天数及预后。再收集患者在伤后14 d内行602次手术的单次手术切削痂和取皮面积、单次手术时长、单次手术失血量、手术部位、止血带和创面移植物使用情况。对数据行Mann-WhitneyU检验、Kruskal-WallisH检验、Spearman相关分析。结合单因素分析结果及临床意义,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筛选患者红细胞输注量和血浆输注量以及单次手术失血量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在整个住院期间,有437例(96.0%)患者进行了输血治疗,分别有435例(95.6%)、410例(90.1%)、73例(16.0%)患者输注了血浆、红细胞、血小板。患者以男性为主,年龄18~92岁。不同合并基础疾病情况、合并吸入性损伤情况、合并其他创伤情况、合并肺水肿情况、合并血流感染情况、合并创面感染情况、合并肺部感染情况、合并尿路感染情况、合并脓毒症情况、出现血红蛋白<70 g/L情况、入住ICU情况、行机械通气情况、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输血 失血 手术 影响因素分析
原文传递
物理性气道廓清技术在吸入性损伤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15
作者 张宇翔 兰美娟 +1 位作者 梁诗雨 韩春茂 《中华烧伤与创面修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75-480,共6页
尽管烧伤伴吸入性损伤患者的救治已经取得了很大成功,但从流行病学方面来看,吸入性损伤仍是目前群体性烧伤最常见的死亡因素,此类患者往往体表烧伤总面积较大,救治困难,其中气道管理是核心环节之一。物理性气道廓清技术(ACT)通过物理的... 尽管烧伤伴吸入性损伤患者的救治已经取得了很大成功,但从流行病学方面来看,吸入性损伤仍是目前群体性烧伤最常见的死亡因素,此类患者往往体表烧伤总面积较大,救治困难,其中气道管理是核心环节之一。物理性气道廓清技术(ACT)通过物理的方式作用于患者呼吸系统,使气道内的分泌物及异物排出,实现气道廓清,改善气体交换;此外,该技术还对诸多并发症具有防治或缓解作用,从而改善吸入性损伤患者的临床结局。该文就物理性ACT在吸入性损伤治疗领域的应用进行综述,为临床医护人员选择与患者病情相对应的物理性ACT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气道管理 吸入性损伤 物理性气道廓清技术
原文传递
群体烧伤伴吸入性损伤患者呼吸系统并发症的预防 被引量:1
16
作者 都勇 陈华清 +1 位作者 卢福长 夏一兰 《中华急危重症护理杂志》 CSCD 2023年第9期809-812,共4页
对15例烧伤合并不同程度吸入性损伤患者采取分阶段预见性护理,休克期通过早期建立人工气道和基于血流动力学监测的液体复苏达到预防气道梗阻和肺水肿的目标;稳定期通过分级气道管理实现保持呼吸道通畅目标;康复期通过早期肺康复实现恢... 对15例烧伤合并不同程度吸入性损伤患者采取分阶段预见性护理,休克期通过早期建立人工气道和基于血流动力学监测的液体复苏达到预防气道梗阻和肺水肿的目标;稳定期通过分级气道管理实现保持呼吸道通畅目标;康复期通过早期肺康复实现恢复肺部功能、预防肺不张的目标;通过全程实施全方位医院感染与控制管理,达到预防肺部感染的目标。15例患者均康复出院,住院期间未发生呼吸道梗阻、肺水肿、肺不张和严重肺部感染等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体 烧伤 吸入性 并发症 危重病护理
下载PDF
Miller金字塔理论结合巴林特小组活动在烧伤外科住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邵华伟 有传刚 +1 位作者 李琼 吴鹏程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2023年第8期1230-1233,共4页
目的探讨Miller金字塔理论结合巴林特小组活动在烧伤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研究。方法将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烧伤外科规培的74名住院医师纳入研究,按照不同的教学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7名学员予以传统教学... 目的探讨Miller金字塔理论结合巴林特小组活动在烧伤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研究。方法将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烧伤外科规培的74名住院医师纳入研究,按照不同的教学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7名学员予以传统教学,观察组37名学员予以Miller金字塔理论结合巴林特小组活动进行培训。评估两组学员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及医患沟通技能。采用SPSS 22.0进行卡方检验和t检验。结果观察组学员对教学效果的评价优于对照组(t=3.01、3.47、3.49、3.32、2.54;P=0.004、0.001、0.001、0.001、0.013)。与培训前比较,培训后两组学员的医患沟通技能评价量表(Set Elicit Give Understand End,SEGUE)评分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t=3.23、2.99、2.07、3.62、3.00、7.89;P=0.002、0.004、0.042、0.001、0.004、<0.001)。结论Miller金字塔理论结合巴林特小组活动应用在烧伤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可提高学员对教学效果的评价,改善其医患沟通技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ller金字塔理论 巴林特小组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医患沟通技能
原文传递
特重度氢氟酸烧伤患者的急救护理 被引量:4
18
作者 卢福长 夏一兰 +1 位作者 陈华清 邵华伟 《中华急危重症护理杂志》 2022年第1期83-85,共3页
总结1例特重度氢氟酸烧伤患者的护理体会。针对氢氟酸高腐蚀性、高渗透性的特征,急诊明确接触史后协助医生尽早去除创面水疱,实施双途径补钙,以阻断氢氟酸的进一步损害;烧伤早期采取目标导向液体管理,减缓对心脏的毒性作用,密切监测游... 总结1例特重度氢氟酸烧伤患者的护理体会。针对氢氟酸高腐蚀性、高渗透性的特征,急诊明确接触史后协助医生尽早去除创面水疱,实施双途径补钙,以阻断氢氟酸的进一步损害;烧伤早期采取目标导向液体管理,减缓对心脏的毒性作用,密切监测游离钙、氟离子水平;结合床旁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以促进体内氟离子的排出;同时针对氢氟酸烧伤进行性组织坏死的特性,尽早行创面清创修复手术,并落实围术期创面管理;期间患者出现ICU谵妄予落实集束化管理策略。患者入院第18天病情稳定,转普通病房继续使用翻身床行换药治疗,第32天创面愈合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重度烧伤 氢氟酸 化学烧伤 急症护理
下载PDF
成人特重度烧伤患者脓毒症预后预测指标分析
19
作者 潘选良 朱志康 +4 位作者 沈涛 金方 李小奇 王新刚 韩春茂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235-1240,共6页
目的探讨成人特重度烧伤脓毒症患者的预后预测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成人特重度烧伤并发脓毒症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预后将患者分为死亡组和生存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基线资料,脓... 目的探讨成人特重度烧伤脓毒症患者的预后预测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成人特重度烧伤并发脓毒症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预后将患者分为死亡组和生存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基线资料,脓毒症确诊时的临床症状、生命体征、血小板计数(platelet,PLT)、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WBC)、中性粒细胞比例、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血钠、血糖、血红蛋白及白蛋白水平。对数据行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汇总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评估各指标对特重度烧伤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影响。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各指标对脓毒症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共入选特重度烧伤脓毒症患者60例,其中男性41例,女性19例,年龄18~84岁。脓毒症确诊时间为伤后14(7,24)d。死亡组29例,生存组31例,病死率为48.3%。与生存组比较,死亡组患者脓毒症确诊时PLT和血红蛋白水平显著降低(均P<0.05),PCT和血钠水平显著增高(均P<0.05),其余指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脓毒症确诊时的血红蛋白(HR=0.936,95%CI:0.935~0.991,P<0.05)和血钠水平(HR=1.031,95%CI:1.010~1.052,P<0.05)是影响特重度烧伤脓毒症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脓毒症确诊时血红蛋白、血钠、PCT对特重度烧伤脓毒症患者预后预测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ROC curve,AUC)分别为0.747、0.811、0.690(均P<0.05);血红蛋白预测预后的临界值为77 g/L,敏感度为69.0%,特异度为74.2%;血钠的临界值为138 mmol/L,敏感度为89.7%,特异度为61.3%;PCT的临界值为3.51μg/L,敏感度为65.5%,特异度为74.2%。结论血红蛋白、血钠和PCT可能是成人特重度烧伤脓毒症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脓毒症 预后 血红蛋白 血钠 降钙素原
原文传递
229例手部氢氟酸烧伤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治疗结局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曼佳 毛书雷 +3 位作者 张建芬 王新刚 倪良方 张元海 《中华烧伤与创面修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56-164,共9页
目的探讨手部氢氟酸烧伤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治疗结局。方法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方法。收集浙江衢化医院2008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229例手部氢氟酸烧伤患者的病历资料,统计患者的性别、年龄、所在企业类型、氢氟酸... 目的探讨手部氢氟酸烧伤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治疗结局。方法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方法。收集浙江衢化医院2008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229例手部氢氟酸烧伤患者的病历资料,统计患者的性别、年龄、所在企业类型、氢氟酸质量分数、烧伤部位、烧伤总面积、院前时间、住院天数、创面愈合天数、入院时是否有低钙血症和低镁血症、是否行手术治疗、有无瘢痕后遗症。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全部患者和氢氟酸质量分数已知的患者手术治疗和瘢痕后遗症的危险因素,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筛选影响全部患者和氢氟酸质量分数已知的患者创面愈合天数的危险因素。结果229例患者中男206例、女23例,年龄主要集中在30~50岁(139例),大部分患者的所在企业类型为非氟化工企业,仅91例患者的致伤氢氟酸质量分数已知(以中质量分数为主),常见的烧伤部位为手指中末节,烧伤总面积均≤1%体表总面积,院前时间为19(9,29)h,住院天数为2(1,7)d,创面愈合天数为12(8,18)d,入院时有低钙血症、低镁血症的比例分别为0.9%(2/229)、1.3%(3/229),36例患者行手术治疗,83例患者有瘢痕后遗症。针对229例患者,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所在企业类型、院前时间均是患者手术治疗(比值比分别为7.86、51.35,95%置信区间分别为1.83~33.76、11.89~221.78,P<0.01)和瘢痕后遗症(比值比分别为3.62、27.40,95%置信区间分别为1.76~7.43、13.25~56.68,P<0.01)的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院前时间是影响患者手术治疗和瘢痕后遗症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分别为43.00、24.55,95%置信区间分别为9.89~187.03、11.78~51.16,P<0.01);单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所在企业类型、院前时间均是患者创面愈合天数的影响因素(β值分别为6.16、12.83,95%置信区间分别为3.38~8.93、10.72~14.93,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化学 氢氟酸 伤口愈合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