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30篇文章
< 1 2 10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与盆底肌收缩力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36
1
作者 张珂 王澜静 +1 位作者 焦玲洁 贺晶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757-759,共3页
目的:探讨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与盆底肌收缩力的关系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选择产后42~60天有产后尿失禁(UI)或盆腔器官脱垂(POP)的妇女为研究组(102例),其中UI患者66例(UI组),POP患者36例(POP组);另选择同期产后复查的正常产妇10... 目的:探讨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与盆底肌收缩力的关系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选择产后42~60天有产后尿失禁(UI)或盆腔器官脱垂(POP)的妇女为研究组(102例),其中UI患者66例(UI组),POP患者36例(POP组);另选择同期产后复查的正常产妇100例为对照组。对研究组和对照组的一般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并采用肌电图描记法对UI组、POP组和对照组的盆底肌力进行评估。结果:1研究组的年龄、分娩前体重指数(BMI)、新生儿体重、阴道分娩率及有腹压增高史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2研究组肌电图持续收缩值和快速收缩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3研究组中UI组的快速收缩值明显低于POP组和对照组(P<0.01),研究组中POP组的持续收缩值明显低于UI组和对照组(P<0.01)。结论:产后PFD的发生可能与年龄、分娩前BMI、新生儿体重、阴道分娩等因素有关;产后PFD与盆底肌收缩力下降有关,其中POP可能与Ⅰ类肌力下降有关,而UI可能与Ⅱ类肌力下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盆腔器官脱垂 尿失禁 盆底肌 收缩力
下载PDF
品管圈活动对提高护理病历书写完整性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25
2
作者 鄢雨英 林莉莉 郑佳音 《护理与康复》 2010年第7期624-626,共3页
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提高护理病历书写完整性的效果。成立品管圈活动组织,选定提高护理病历书写完整性为活动主题,对活动前护理病历书写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制订相应的整改措施并组织实施,对护理病历书写质量进行不定期检查,并采取有... 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提高护理病历书写完整性的效果。成立品管圈活动组织,选定提高护理病历书写完整性为活动主题,对活动前护理病历书写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制订相应的整改措施并组织实施,对护理病历书写质量进行不定期检查,并采取有效的巩固措施。经过品管圈活动,提高了护理病历书写的完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病历 书写质量 品管圈活动 效果
下载PDF
浅谈PBL教学模式下教师的重要性 被引量:121
3
作者 俞颖 李晓 +1 位作者 黄丽丽 黄荷凤 《西北医学教育》 2012年第1期116-118,126,共4页
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Problem-based Learning,以下简称PBL)被誉为国外教学改革浪潮中"最引人注目的革新",国内近年来也纷纷采用该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教学效果并没有国外研究者所述的那么理想。问题... 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Problem-based Learning,以下简称PBL)被誉为国外教学改革浪潮中"最引人注目的革新",国内近年来也纷纷采用该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教学效果并没有国外研究者所述的那么理想。问题、学生、教师是基于问题的学习的三大基本要素。要达到良好的PBL教学效果,教师是关键。教师参与PBL问题的编写、设计;教师进行PBL学习组织形式的设计;PBL过程中教师提出能够挑战学生思考过程的问题来促进学生学习重要概念、原理,并帮助他们找到问题解决的方案;教师进行PBL学习评价的设计与执行。教师的合作与教学热情直接影响PBL的教学效果。PBL是一种对教师的学科能力、指导技能要求都很高的教学模式,PBL的实施是对教师的挑战,要真正践行PBL的理念和宗旨,培训教师、改变教师对于PBL的认识及相关能力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 教学模式 教师
下载PDF
不孕症发生现状及趋势分析 被引量:117
4
作者 黄荷凤 王波 朱依敏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688-690,共3页
不孕症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医学和社会问题。近年来,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不孕症患病率均持续上升,与性传播疾病增加、肥胖、婚育年龄延迟等因素有关。文章分析不孕症的流行现状及趋势,并强调在现阶段发展中国家预防不孕症与更新不孕症的... 不孕症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医学和社会问题。近年来,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不孕症患病率均持续上升,与性传播疾病增加、肥胖、婚育年龄延迟等因素有关。文章分析不孕症的流行现状及趋势,并强调在现阶段发展中国家预防不孕症与更新不孕症的诊治规范同样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孕症 患病率 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孕妇肝功能指标、胆汁酸的变化及与围产儿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02
5
作者 董旻岳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8,共2页
关键词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孕妇 肝功能指标 胆汁酸 围产儿预后
下载PDF
宫颈癌的筛查 被引量:95
6
作者 吕卫国 谢幸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9,共2页
关键词 宫颈癌 癌筛查 西方发达国家 细胞学检查 健康妇女 下降趋势 主要疾病 妇女健康 经济状况 社会意义
原文传递
163例Doula分娩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91
7
作者 袁筑华 梁峰冰 胡岩英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5-36,共2页
目的 :通过对 16 3例 Doula分娩孕妇的临床观察 ,寻找降低剖宫产率 ,提高阴道顺产率的有效措施。方法 :正常足月孕妇 ,无头盆不称 ,均排除妊娠合并症或妊娠并发症 ,随机分为 Doula分娩组及正常足月分娩组各 16 3例。结果 :16 3例 Doula... 目的 :通过对 16 3例 Doula分娩孕妇的临床观察 ,寻找降低剖宫产率 ,提高阴道顺产率的有效措施。方法 :正常足月孕妇 ,无头盆不称 ,均排除妊娠合并症或妊娠并发症 ,随机分为 Doula分娩组及正常足月分娩组各 16 3例。结果 :16 3例 Doula分娩孕妇的剖宫产率、产钳助产率、产后 2小时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 .0 1) ;Doula组孕妇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及总产程均短于对照组 (P<0 .0 1)。结论 :Doula分娩可以降低剖宫产率。减少产科干预率、缩短产程 ,减少产科病率和围产儿病率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OULA分娩 顺产率 足月妊娠 临床意义 分娩
下载PDF
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87
8
作者 刘亚静 邬玺钻 +1 位作者 李红云 丁志明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2016年第3期37-39,共3页
目的分析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宁波镇海第二医院妇产科2014年9月~2015年3月收治的分娩产妇共78例为观察对象,按随机、双盲原则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给予缩宫素进行产后出血的预防治疗,观... 目的分析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宁波镇海第二医院妇产科2014年9月~2015年3月收治的分娩产妇共78例为观察对象,按随机、双盲原则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给予缩宫素进行产后出血的预防治疗,观察组给予缩宫素和米索前列醇联合治疗,对比2组产妇用药前后脉搏、舒张压、收缩压、不同时点出血量、用药后(hemoglobin,Hb)、红细胞比容(hematocrit,Hct)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用药后脉搏、舒张压、收缩压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在产后2 h出血量、产后24 h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产妇产后Hb、Hct均有下降,但是观察组下降更明显,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可有效预防产后出血,显著降低产妇的出血量,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缩宫素 米索前列醇 产后出血 出血量
下载PDF
品管圈对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87
9
作者 沈玲丽 冯素文 +1 位作者 朱秀芳 范建兰 《护理与康复》 2011年第10期907-909,共3页
探讨品管圈对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效果。成立品管圈小组,确定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为活动主题,对病区医护人员手卫生现状进行调查,找出手卫生依从性低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持续质量改进。经过品管圈6个月的良性干预,医护... 探讨品管圈对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效果。成立品管圈小组,确定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为活动主题,对病区医护人员手卫生现状进行调查,找出手卫生依从性低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持续质量改进。经过品管圈6个月的良性干预,医护人员平均洗手率和合格洗手率均得到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护人员 手卫生 依从性 品管圈 效果
下载PDF
国内外剖宫产率的演变现况及对策 被引量:84
10
作者 石一复 《现代实用医学》 2005年第11期661-662,共2页
关键词 剖宫产率 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 围生儿死亡率 国内外 手术操作技术 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 持续性肺动脉高压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慢性盆腔疼痛 新生儿复苏
下载PDF
急症子宫切除术在产后出血中的应用及评估 被引量:70
11
作者 贺晶 徐冬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1-114,共4页
急症子宫切除术应于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异常、子宫破裂、凝血功能异常等因素引起的产后出血保守治疗无效时进行。严格的围手术期管理,包括手术时机选择、麻醉的方式、手术人员的安排、术后的护理及评估、围手术期多科室协作等,是保证手... 急症子宫切除术应于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异常、子宫破裂、凝血功能异常等因素引起的产后出血保守治疗无效时进行。严格的围手术期管理,包括手术时机选择、麻醉的方式、手术人员的安排、术后的护理及评估、围手术期多科室协作等,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症子宫切除术 产后出血
原文传递
舒适护理对剖宫产患者疼痛及应激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70
12
作者 金海燕 何兰娟 叶彩眉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6期111-113,共3页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对剖宫产患者疼痛及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1年6月~2013年4月义乌市中医医院妇产科50例行择期剖宫产术患者作为研究对像,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观察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对剖宫产患者疼痛及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1年6月~2013年4月义乌市中医医院妇产科50例行择期剖宫产术患者作为研究对像,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观察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入手术室时和手术结束前10 min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SAS评分)和皮质醇(Cort)水平变化,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记录患者术后24 h的疼痛情况,并使用调查表的形式调查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并对以上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①干预前两组SAS焦虑自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对照组和观察组的SAS评分分别为(48.62±8.36)、(35.31±5.96)分,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②干预前Cort水平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对照组和观察组的Cort水平分别为(3.49±0.91)、(2.38±0.52)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干预后观察组的VAS评分、患者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 0.05或P<0.01).结论 舒适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剖宫产患者疼痛症状,减轻患者的手术应激反应,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适护理 剖宫产 术后疼痛 应激水平
下载PDF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的早期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65
13
作者 张燕科 吴瑞瑾 林俊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750-752,共3页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收集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6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临床观察对其进行分析、总结。结果:61例患者中59例治疗前行B超检查,明确诊断32例(54.2%)。19例首选甲氨蝶呤(MTX)治疗...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收集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6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临床观察对其进行分析、总结。结果:61例患者中59例治疗前行B超检查,明确诊断32例(54.2%)。19例首选甲氨蝶呤(MTX)治疗,成功率73.7%;25例行清宫术(人工流产术),成功率20.0%;15例首选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UAE),成功率80.0%;2例首选子宫切开取胚术加子宫瘢痕缝补术,成功率100%。3例最终行子宫切除术,子宫切除率4.9%。结论:超声检查是诊断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首选且最主要的方法。对于有条件的医院首选双侧子宫动脉栓塞加宫腔镜手术或清宫术;病情稳定者可行MTX加清宫术。而盲目的清宫术易引起术中、术后大出血,应列为禁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瘢痕处妊娠 甲氨蝶呤 子宫动脉栓塞 宫腔镜
下载PDF
七氟醚吸入麻醉诱导与异丙酚静脉麻醉诱导的临床比较 被引量:57
14
作者 李子刚 陈虹 《浙江预防医学》 2005年第11期75-76,共2页
关键词 静脉麻醉诱导 吸入麻醉诱导 异丙酚 七氟醚 临床比较 静脉麻醉药 吸入麻醉药 全麻诱导 全麻手术
下载PDF
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57
15
作者 黄旭宇 叶彩眉 《中国现代医生》 2015年第17期144-147,共4页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护理中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80例妇产科疾病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干预组实施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心理状...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护理中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80例妇产科疾病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干预组实施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心理状态。结果干预组总有效率为95.0%,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0%)(P<0.05);干预组护理满意度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满意率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前焦虑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组护理后焦虑评分为(13.2±1.3)分,低于对照组(20.1±1.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护理过程并发症发生率7.5%,显著低于对照组(1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4,P<0.05)。结论妇产科疾病患者治疗过程中实施人性化护理效果理想,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焦虑等心理状态,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化护理 妇产科 焦虑 护理效果
下载PDF
不同盆底康复疗法在改善产后盆底肌力的作用 被引量:55
16
作者 张珂 王澜静 +1 位作者 焦玲洁 贺晶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623-626,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康复疗法在改善产后盆底肌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符合入选标准的产后42-60天的妇女,有产后尿失禁或盆底器官脱垂等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患者127例,其中能在医院接受电刺激和生物反馈治疗的87例患者为治疗组,其中的35例... 目的:探讨不同康复疗法在改善产后盆底肌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符合入选标准的产后42-60天的妇女,有产后尿失禁或盆底器官脱垂等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患者127例,其中能在医院接受电刺激和生物反馈治疗的87例患者为治疗组,其中的35例完成了2个疗程;而无法在医院接受治疗,在家进行Kegel锻炼法的40例患者为锻炼组,6-8周后来医院复查。并分别比较两者治疗或锻炼前后、1个疗程和2个疗程后的盆底肌收缩力的恢复情况及疗效。结果:1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2两组1个疗程治疗前后比较,快速收缩力和持续收缩力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持续收缩力增长值比较治疗组明显高于锻炼组(P〈0.05);而快速收缩力增长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性(P〉0.05)。4治疗组2个疗程的快速收缩力优于1个疗程(P〈0.05),持续收缩力与1个疗程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产后Kegel锻炼法、电刺激加生物反馈对提高盆底肌收缩力均有效,但电刺激加生物反馈优于单纯的盆底肌肉锻炼,疗程长效果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 盆底肌肉 Kegel锻炼法 生物反馈
下载PDF
卵巢低反应的诊断标准和预测 被引量:50
17
作者 朱小明 蔡婕 黄荷凤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88-390,共3页
关键词 卵巢低反应 雌二醇 预测 标准 诊断 卵巢刺激 促性腺激素 临床妊娠率 病理状态 反应不良
原文传递
脐带脱垂3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8
18
作者 钱志大 杨小福 翁玥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443-445,共3页
目的:探讨显性脐带脱垂的与围生儿死亡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显性脐带脱垂的临床资料。结果:剖宫产组新生儿1分钟Apgar评分≤7分者占53.85%(7/13),显著低于阴道分娩80.00%(20/25)(P<0.05);剖宫产组新生儿存活率92.31%,高于阴... 目的:探讨显性脐带脱垂的与围生儿死亡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显性脐带脱垂的临床资料。结果:剖宫产组新生儿1分钟Apgar评分≤7分者占53.85%(7/13),显著低于阴道分娩80.00%(20/25)(P<0.05);剖宫产组新生儿存活率92.31%,高于阴道分娩60.00%,差异有显著性(P<0.05)。胎儿娩出时间间隔(DDI)>30分钟的新生儿1分钟Apgar评分≤7分者占86.36%,显著高于DDI≤30分钟患者50.00%(P<0.05);且前者新生儿死亡率45.45%,显著高于后者6.25%(P<0.01)。结论:显性脐带脱垂与围生儿死亡率有密切的关系,围生儿生存和窒息情况与分娩方式、诊断至分娩时间有密切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带脱垂 诊断 处理 预防
下载PDF
妊娠晚期阴道菌群与妊娠结局的关系 被引量:47
19
作者 任延巍 贺晶 +2 位作者 潘玲 宋佳 寿叶女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933-935,共3页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阴道菌群异常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对我院1280例妊娠35周后孕妇产前常规进行阴道假丝酵母菌、滴虫、细菌性阴道病(BV)、衣原体、淋菌检查,部分病例同时行白带需氧菌培养。共筛检出异常患者204例,根据自觉症状...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阴道菌群异常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对我院1280例妊娠35周后孕妇产前常规进行阴道假丝酵母菌、滴虫、细菌性阴道病(BV)、衣原体、淋菌检查,部分病例同时行白带需氧菌培养。共筛检出异常患者204例,根据自觉症状有无分为有症状组91例和无症状组113例,同时随机选取200例病原体阴性者做为正常对照组,比较3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情况。结果:①有症状组与无症状组在胎膜早破、产褥感染、新生儿感染及新生儿黄疸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早产、剖宫产率及胎儿窘迫、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有症状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胎膜早破、产褥感染及新生儿感染发生率显著升高(P<0.05),而在早产、剖宫产率、胎儿窘迫、低出生体重儿及新生儿黄疸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无症状组与正常对照组在上述不良母儿结局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晚期阴道微生态环境异常与不良妊娠结局密切相关,对有自觉症状者尤其更应该进行全面检查和积极治疗,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微生态 阴道菌群 妊娠结局
下载PDF
浙江省婴儿母乳喂养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6
20
作者 王筝 高俊珂 +4 位作者 章瑶 王凤华 金佳敏 朱冰花 徐鑫芬 《护理与康复》 2013年第7期628-630,共3页
目的了解浙江省0~6个月婴儿的母乳喂养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自行设计问卷,采用整群抽样法对浙江省9县市528名0~6个月婴儿的母亲进行调查。结果纯母乳喂养率30.3%,几乎纯母乳喂养率24.3%,混合喂养率26.3%,人工喂养19.1%;分娩方式、婴... 目的了解浙江省0~6个月婴儿的母乳喂养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自行设计问卷,采用整群抽样法对浙江省9县市528名0~6个月婴儿的母亲进行调查。结果纯母乳喂养率30.3%,几乎纯母乳喂养率24.3%,混合喂养率26.3%,人工喂养19.1%;分娩方式、婴儿月龄、婴儿性别、早吸吮、母亲自觉奶量对母乳喂养有显著影响。结论浙江省现阶段纯母乳喂养率较低,受较多因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母乳喂养 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