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维酮碘在眼科感染防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1
作者 张辉 姚克 《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 2005年第4期217-220,共4页
聚维酮碘是一种对细菌、真菌、原虫和病毒均有一定杀灭作用的广谱高效杀菌剂,临床应用广泛。近年发现,其在预防新生儿眼炎、术后眼内炎以及治疗某些类型的角膜炎等眼科感染中的应用亦具有良好效果。但其对角膜的毒性作用、合适浓度及重... 聚维酮碘是一种对细菌、真菌、原虫和病毒均有一定杀灭作用的广谱高效杀菌剂,临床应用广泛。近年发现,其在预防新生儿眼炎、术后眼内炎以及治疗某些类型的角膜炎等眼科感染中的应用亦具有良好效果。但其对角膜的毒性作用、合适浓度及重复用药次数等均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维酮碘 新生儿眼炎 眼内炎 角膜炎 眼科感染 感染防治 高效杀菌剂 术后眼内炎 杀灭作用 临床应用
下载PDF
低强度微波辐射抑制体外培养兔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的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王凯军 姚克 +3 位作者 鲁德强 姜槐 谭健 徐雯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46-349,共4页
目的 比较不同低强度微波辐射对体外培养兔眼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活性及细胞周期的影响 ,初步探讨晶状体上皮细胞对微波辐射损伤的耐受剂量。方法 在兔晶状体上皮细胞体外培养的基础上 ,应用频率 2 4 5 0MHz,功率密度分别为 0 .10、0 .... 目的 比较不同低强度微波辐射对体外培养兔眼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活性及细胞周期的影响 ,初步探讨晶状体上皮细胞对微波辐射损伤的耐受剂量。方法 在兔晶状体上皮细胞体外培养的基础上 ,应用频率 2 4 5 0MHz,功率密度分别为 0 .10、0 .2 5、0 .5 0、1.0 0、2 .0 0mW cm2 的微波连续辐射细胞 8h ,HE染色 ,观察辐射前后细胞形态学改变 ,四唑盐 (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增殖活性 ,并用PI荧光染色检测微波辐射对细胞周期时相的影响。结果  0 .5 0、1.0 0、2 .0 0mW cm2 微波组辐射晶状体上皮细胞 8h后 ,均可降低细胞增殖活性 ,使细胞排列紊乱、固缩或脱壁 ,同时抑制细胞DNA合成 ,G0 G1 期细胞百分比分别为 71.95 %± 2 .12 %、75 .6 8%± 3.35 %、82 .4 0 %± 8.6 8% ,高于对照组( 6 1.6 8%± 5 .76 % )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或P <0 .0 1) ,而S期细胞所占比例分别为 19.32 %±3.0 7%、16 .0 8%± 4 .91%、12 .98%± 8.0 8% ,较对照组 ( 2 8.0 5 %± 5 .12 % )明显减少 ,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或P <0 .0 1)。功率密度为 0 .10、0 .2 5mW cm2 的微波组对细胞增殖活性和细胞周期未见影响 ,与对照组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功率密度高于 0 .5 0mW cm2 的微波连续辐射 8h ,可对体外培养的兔晶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强度微波辐射 抑制 体外培养 兔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 研究
原文传递
晶状体脱位的手术治疗和分析 被引量:14
3
作者 傅优凤 陈佩卿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0-41,共2页
目的 探讨晶状体脱位的手术方法。方法 对 115例 (119眼 )晶状体脱位 ,根据脱位的程度、位置 ,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 ,观察术后的并发症及疗效并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眼压控制 ,术后并发症以囊内摘出较多见。... 目的 探讨晶状体脱位的手术方法。方法 对 115例 (119眼 )晶状体脱位 ,根据脱位的程度、位置 ,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 ,观察术后的并发症及疗效并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眼压控制 ,术后并发症以囊内摘出较多见。结论 根据不同的晶状体脱位采用合理的手术方法是获得最佳疗效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状体脱位 手术
下载PDF
儿童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临床观察 被引量:9
4
作者 来坚 姚克 +1 位作者 孙朝晖 章征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7-129,共3页
目的 观察儿童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远期视力、双眼视、屈光状态和手术并发症情况。方法  12岁以下儿童白内障共 35例 5 4眼进入本次研究。其中单眼外伤性白内障 6例 ,单眼先天性白内障 10例 ,双眼先天性白内障 19例。定期检查患... 目的 观察儿童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远期视力、双眼视、屈光状态和手术并发症情况。方法  12岁以下儿童白内障共 35例 5 4眼进入本次研究。其中单眼外伤性白内障 6例 ,单眼先天性白内障 10例 ,双眼先天性白内障 19例。定期检查患儿的最佳矫正视力 (Bestcorrectedvisualacuity ,BCVA)、双眼视功能、远期屈光状态和手术并发症。平均随访时间为 37 8± 18 6个月。结果  2 7只眼 (5 0 0 % )BCVA≥ 0 5。 13例患儿 (37 1% )Titmus立体视≤ 10 0弧秒。术眼的远期平均屈光度为 - 0 76± 3 2 5D。 4 9只眼 (90 7% )在不同时期发现后发障 ,6只眼 (11 1% )有部分虹膜后粘和瞳孔移位 ,9只眼 (16 7% )出现 <15°的外斜视。 5例双眼先天性白内障存在双眼水平震颤。结论 儿童白内障及时诊断 ,早期手术 ,采用白内障摘除联合IOL植入可以获得较好的视功能。后发障是主要的术后并发症。长期随访很重要。术后后发障等并发症和弱视治疗是获得良好视功能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后发障 远期 儿童 屈光状态 双眼 人工晶状体植入 目的观 结论 水平
原文传递
小白菊内酯对氧化应激诱导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的防护作用 被引量:3
5
作者 汤霞靖 姚克 +1 位作者 叶盼盼 姚航平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854-857,共4页
目的探讨植物成分小白菊内酯对过氧化氢(H2O2)诱导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凋亡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人LECs(SRA01-04)用50μmol/L的H2O2诱导凋亡,同时加入不同浓度(0、10、20、50μmol/L)的小白菊内酯观察细胞形态变化;用流... 目的探讨植物成分小白菊内酯对过氧化氢(H2O2)诱导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凋亡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人LECs(SRA01-04)用50μmol/L的H2O2诱导凋亡,同时加入不同浓度(0、10、20、50μmol/L)的小白菊内酯观察细胞形态变化;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用实时定量反转录PCR以及Westernblot检测caspase-3和caspase-9的表达。结果H2O2能明显诱导人LECs凋亡,促进caspase-3和caspase-9在转录水平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小白菊内酯能明显抑制H2O2诱导的人LECs凋亡,抑制caspase-3和caspase-9的表达,而作用呈浓度依从性。结论小白菊内酯对氧化应激诱导的人LECs凋亡具有保护作用,提示可能对白内障的发生具有潜在的防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白菊内酯 人晶状体上皮细胞 过氧化氢 凋亡 白内障
下载PDF
微波辐射对兔晶状体水化程度及上皮细胞蛋白激酶C-α和转录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王凯军 姚克 +2 位作者 谭健 鲁德强 姜槐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456-459,I0001,共5页
目的观察低强度微波对体外培养兔晶状体水化程度及晶状体上皮细胞的影响,检测微波辐射后上皮细胞内蛋白激酶C-α(PKC-α)和转录因子c-fos、c-jun表达的改变。方法体外培养的兔晶状体暴露在频率为2450MHz、功率密度分别为0.5、2.0和5.0mW... 目的观察低强度微波对体外培养兔晶状体水化程度及晶状体上皮细胞的影响,检测微波辐射后上皮细胞内蛋白激酶C-α(PKC-α)和转录因子c-fos、c-jun表达的改变。方法体外培养的兔晶状体暴露在频率为2450MHz、功率密度分别为0.5、2.0和5.0mW/cm^2的电磁场环境下,8h后测定晶状体的水化程度,相差显微镜和Hoechst33258染色观察晶状体上皮细胞形态学的改变,2.0mW/cm^2微波分别辐射2、4、6和8h后Western印迹法分析上皮细胞PKC-α和转录因子c-fos、c-jun的表达。结果2.0和5.0mW/cm^2微波连续辐射8h后,晶状体的水化程度增加,分别为85.74%±2.37%、87.14%±3.64%,与对照组(79.07%±2.1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可见晶状体前囊膜的上皮细胞排列紊乱,染色质凝聚,0.5mW/cm^2组未见明显改变。2.0mW/cm^2微波分别辐射4、6和8h后,胞浆内PKC-α的表达降低,而胞膜PKC-α的表达量在辐射后升高,c-fos和c-jun的表达均较辐射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高于2.0mW/cm^2的微波辐射可通过诱导PKC-α跨膜转位而激活PKC-α,将刺激信号传入细胞内,进一步引起转录因子c-fos和c-jun的高表达,最终产生相应的生物学效应,使体外培养的兔晶状体及上皮细胞产生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晶体 上皮细胞 蛋白激酶C 转录因子
原文传递
眼内C_3F_8气体填充状态下视网膜裂孔的激光治疗 被引量:4
7
作者 苏兆安 林季建 +2 位作者 姜节凯 翁燕 谢欣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592-593,共2页
目的观察眼内C3F8气体填充状态下视网膜裂孔激光治疗的疗效。方法30例(30眼)视网膜玻璃体手术C3F8填充眼,术后观察封闭不良的原裂孔及新裂孔进行裂隙灯显微镜下激光光凝,术后1周内进行光凝者9例,2~3周后进行光凝者21例。激光参数:氪黄... 目的观察眼内C3F8气体填充状态下视网膜裂孔激光治疗的疗效。方法30例(30眼)视网膜玻璃体手术C3F8填充眼,术后观察封闭不良的原裂孔及新裂孔进行裂隙灯显微镜下激光光凝,术后1周内进行光凝者9例,2~3周后进行光凝者21例。激光参数:氪黄/氪绿,光斑100~200μm,时间0.2~0.3s,功率200~400mW,光凝裂孔3~4排,达到灰白色光凝斑。光凝1次者20例,2次者6例,3次者4例,光凝后随访4~20周,观察光斑色素、裂孔封闭及视网膜复位情况。结果本组30例中有25例裂孔封闭且气体消退后视网膜复位,占83.33%。3例因裂孔处有牵拉裂孔不能闭合、2例因眼内增生性病变引起非裂孔处视网膜脱离,该5例再次玻切手术并注硅油,4例视网膜复位。并发症主要为光凝过度引起的网膜出血2例,均自行吸收。结论眼内C3F8气体填充状态下视网膜裂孔的早期激光治疗能取得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裂孔 激光凝固术 玻璃体切除术 C3F8气体
下载PDF
不同强度微波辐射对体外培养兔晶状体蛋白溶解性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王凯军 姚克 鲁德强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08-210,共3页
目的检测微波辐射对体外培养兔晶状体蛋白溶解性的影响,探讨晶状体的微波辐射损伤机制。方法以体外培养的兔晶状体为对象,应用频率2450 MHz,辐射强度分别为0.25、0.50、1.00、2.00和5.00 mW/cm^2的微波连续辐射8 h,观察晶状体透明... 目的检测微波辐射对体外培养兔晶状体蛋白溶解性的影响,探讨晶状体的微波辐射损伤机制。方法以体外培养的兔晶状体为对象,应用频率2450 MHz,辐射强度分别为0.25、0.50、1.00、2.00和5.00 mW/cm^2的微波连续辐射8 h,观察晶状体透明度;分别提取晶状体水溶性蛋白(WSP)、脲溶性蛋白(USP)、碱溶性蛋白(ASP)和超声溶性蛋白(SP),检测蛋白浓度变化;对晶状体WSP进行电泳分离和考马斯亮蓝染色,分析微波辐射对WSP不同相对分子质量蛋白条带的影响。结果随着微波辐射强度的增加,晶状体的透明度逐渐下降,经过5.00 mW/cm^2微波辐射后的晶状体出现了较明显的片状皮质混浊。微波辐射强度为1.00、2.00和5.00 mW/cm^2时,晶状体WSP占总蛋白的比例明显降低,而USP含量升高,ASP含量不随微波辐射强度的增加而改变,当微波强度达到5.00mW/cm^2时,SP含量较对照组降低。随微波辐射强度增加,晶状体WSP中小相对分子质量蛋白含量减少,大相对分子质量蛋白条带增加。结论当微波辐射强度高于1.00 mW/cm^2时,可导致体外培养晶状体中可溶性蛋白比例降低,ASP比例升高,这种平衡的改变可破坏晶状体的透明性和折光性,导致晶状体混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晶状体 晶体蛋白
原文传递
后囊混浊的细胞及分子生物学机制 被引量:2
9
作者 孙朝晖 姚克 《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 2000年第3期150-154,共5页
后囊混浊是由术后残留的晶状体上皮细胞反弹性增殖、移行、化生所致 ,这已被许多科学家所证实 ,但诱发其发生的分子机制仍不是非常明确 ,生长因子、细胞外间质及凋亡等诸多因素参与了其发病过程 ,对各个因素的一系列研究 ,有助于阐明后... 后囊混浊是由术后残留的晶状体上皮细胞反弹性增殖、移行、化生所致 ,这已被许多科学家所证实 ,但诱发其发生的分子机制仍不是非常明确 ,生长因子、细胞外间质及凋亡等诸多因素参与了其发病过程 ,对各个因素的一系列研究 ,有助于阐明后囊混浊的始动因素 ,以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后囊混浊 细胞生物学 分子生物学
下载PDF
奉化市2001—2009年高三学生近视情况调查 被引量:3
10
作者 吴爱民 许玲俐 +2 位作者 周雪维 王飞波 王凯军 《浙江预防医学》 2011年第6期66-67,共2页
青少年近视眼发病率的快速增长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中学高年级学生的近视发展速度尤为突出。如何应对近视眼的快速发展,有效预防和控制并治疗近视眼,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极为重要和紧迫的课题。为了解奉化市高三学生的近视患病情况... 青少年近视眼发病率的快速增长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中学高年级学生的近视发展速度尤为突出。如何应对近视眼的快速发展,有效预防和控制并治疗近视眼,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极为重要和紧迫的课题。为了解奉化市高三学生的近视患病情况,分析奉化市学生近视流行现状及趋势,探索影响近视的发生发展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情况 奉化市 2009年 学生 调查 近视眼 社会问题 患病情况
原文传递
小窝及其在眼科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志勇 姚克 《国际眼科纵览》 2006年第4期269-273,共5页
小窝是细胞质膜上的特异化区域,在修复角膜上皮损伤、抵抗氧化应激对晶状体的影响、调控视网膜光信号转导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小窝还介导病理情况下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增生和血管渗漏,参与朊病毒感染视网膜和视神经细胞。
关键词 小窝 基因 晶状体 角膜 视网膜
原文传递
不同折射率和镀膜工艺光学镜片对近视眼视觉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兆春 倪海龙 +2 位作者 吴静辉 王丽娟 宋峰伟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832-835,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折射率和镀膜工艺光学镜片对近视眼视觉质量的影响。方法中低度近视和高度近视患者各17例(34眼),通过同一型号镜架配戴5种不同镜片后测试暗光、明光及眩光环境下对比敏感度,计算对比敏感度对数函数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lo... 目的研究不同折射率和镀膜工艺光学镜片对近视眼视觉质量的影响。方法中低度近视和高度近视患者各17例(34眼),通过同一型号镜架配戴5种不同镜片后测试暗光、明光及眩光环境下对比敏感度,计算对比敏感度对数函数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log contrast sensitivity function,AULCSF),并进行组内及组间统计分析。结果中低度近视组A、B、C、D、E 5种镜片在明光环境下AULCSF分别为1.31±0.12、1.34±0.11、1.30±0.13、1.36±0.12、1.39±0.14,在暗光环境下分别为1.06±0.11、1.11±0.17、1.06±0.20、1.13±0.18、1.15±0.19,在眩光环境下分别为0.84±0.21、0.95±0.21、0.91±0.27、0.92±0.26、1.00±0.24;组间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5种镜片在明光环境下AULCSF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在暗光环境和眩光环境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组内统计分析结果显示,A-B、C-D、C-E镜片间在明光环境下AULCSF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B-D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度近视组不同镀膜工艺和折射率对视觉质量均无影响(均为P>0.05)。中低度近视组和高度近视组AULCSF在明光环境下为1.34±0.12和1.30±0.13,暗光环境下为1.08±0.19和1.01±0.21,眩光环境下为0.93±0.24和0.86±0.22,组间视觉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在明光环境下工作生活的中低度近视眼者应选择镀膜工艺更优的镜片,暗光环境和眩光环境下高度近视患者选择不同镀膜工艺和折射率镜片视觉质量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比敏感度 光学镜片 视觉质量 近视眼
下载PDF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单克隆抗体Bevacizumab预防非肥胖糖尿病小鼠视网膜微血管增生
13
作者 马进 陈瑛 +1 位作者 章征 汤霞静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80-183,共4页
目的观察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单克隆抗体Bevacizumab眼内注射对非肥胖糖尿病小鼠视网膜微血管增生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30只非肥胖糖尿病小鼠,左眼为实验眼,右眼为对照眼。实验眼眼内注入1μl Bevacizumab(25mg/lml)溶液,对照眼眼... 目的观察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单克隆抗体Bevacizumab眼内注射对非肥胖糖尿病小鼠视网膜微血管增生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30只非肥胖糖尿病小鼠,左眼为实验眼,右眼为对照眼。实验眼眼内注入1μl Bevacizumab(25mg/lml)溶液,对照眼眼内注入等量生理盐水。分别在注射后1周,1、2个月时随机各选取10只鼠,取出双侧眼球,行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超微结构观察以及视网膜CD34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免疫组织化学测定,计算机图像分析对比两组间阳性染色密度的差异。结果VEGF和CD34阳性表达均为棕黄色着色,CD34的染色定位在血管内皮细胞上。在注射后1周、1个月时,两组间VEGF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6,t=13.5;P〈0.01);注射后2个月时,两组间VEGF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P〉0.05)。注射后1周时,两组间CD34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P〉0.05);注射后1、2个月时,两组间CD34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P〈0.01;t=2.7,P〈0.05)。注射后各时间段,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的微观结构都未发生明显改变。结论Bevacizumab眼内注射可预防非肥胖糖尿病小鼠视网膜微血管的异常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药物疗法 抗体 单克隆/治疗应用 小鼠 近交NOD BEVACIZUMAB
原文传递
25-G微创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眼屈光稳定性
14
作者 陈瑛 马进 朱铁培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CAS 2011年第3期214-217,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25-gauge(G)微创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与20-G手术术后眼屈光稳定性。方法前瞻性随机病例对照研究。选取121例(121眼)需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眼底病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A、B两组。A组6l眼采用常规20-G玻璃体切割手... 目的对比分析25-gauge(G)微创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与20-G手术术后眼屈光稳定性。方法前瞻性随机病例对照研究。选取121例(121眼)需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眼底病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A、B两组。A组6l眼采用常规20-G玻璃体切割手术,B组60眼采用25-G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对比观察术前与术后1周、4周和12周视力、屈光度、角膜地形图改变。数据采用卡方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Mann.Whitney非参数检验进行分析。结果术后1周和4周.B组视力优于A组(X^2=8.81、6.65,P均〈0.05)。A组术后屈光度向远视漂移,在术后12周回归至接近术前水平。B组术后屈光度向近视漂移。A组术后1周、4周、12周较术前改变的平均球镜度为(±1.93±0.07)D、(+1.06±0.04)D、(+0.15±0.03)D,较术前改变的平均散光度为(1.62±0.07)D、(1.0S±0.05)D、(0.41±0.03)D。B组术后1周、4周、12周较术前改变的平均球镜度为(-0.06±O.02)D、(-0.04±0.03)D、(-0.03±0.02)D,较术前改变的平均散光度为(0.05±0.01)D、(0.03±0.01)D、(0.03±0.02)D。术后l周、4周、12周球镜度改变在两组中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拇200.6、159.3、26.0,P均〈0.01)。术后各时间段散光度改变在两组中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t=173.4、156.3、82.3,P均〈0.01)。A组角膜散光屈光率(SimKl-K2)、表面不对称指数(SAI)、表面规则指数(sin)在各个时问点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21、3.44、3.28,P〈0.05),而B组患者各角膜地形参数在术前、术后各时间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B两组之间在术后短期内角膜SimKl.K2、SAI、SRI的改变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51.5、45.5、47.0。P〈0.05)。结论与20.G常规玻璃体切割手术相比,25一G微创玻璃体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切除术 屈光 外科手术 微创
原文传递
眼内激光在玻璃体手术中的应用
15
作者 方肖云 谢欣 姜节凯 《浙江医学》 CAS 2000年第9期567-568,共2页
关键词 玻璃体手术 眼内激光 光凝术
下载PDF
糖尿病小鼠眼opticin蛋白表达的研究
16
作者 陈瑛 马进 朱铁培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3-146,共4页
目的 观察发生糖尿病与未发病非肥胖性糖尿病(NOD)小鼠玻璃体内opticin蛋白表达差异.方法 建立糖尿病NOD小鼠模型作为实验组.选用同龄NOD小鼠作为对照.颈椎脱臼法处死两组所有小鼠.摘除眼球,钝性分离玻璃体、视网膜、巩膜.采用蛋白质... 目的 观察发生糖尿病与未发病非肥胖性糖尿病(NOD)小鼠玻璃体内opticin蛋白表达差异.方法 建立糖尿病NOD小鼠模型作为实验组.选用同龄NOD小鼠作为对照.颈椎脱臼法处死两组所有小鼠.摘除眼球,钝性分离玻璃体、视网膜、巩膜.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Wesrern blot)和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对比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玻璃体、视网膜、巩膜中opticin蛋白及其相关基因(OPTC)mRNA的表达.结果 Western blot检测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玻璃体、视网膜及巩膜中均可见opticin蛋白表达条带,主要位于相对分子质量60×10~3处.实验组玻璃体、视网膜中opticin蛋白较对照组显著降低(t=4.42,4.58 P=0.002,0.002),巩膜中opticin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7,P=0.794).RT-PCR检测显示,OPTC mRNA表达分布规律为玻璃体、视网膜、巩膜依次递减.实验组玻璃体、视网膜中OPTC mRNA表达较对照组显著降低(t=3.30,2.48 P=0.01,0.04) 巩膜中OPTC 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7,P=0.80).结论 糖尿病NOD小鼠玻璃体、视网膜中opticin蛋白表达较未发病NOD小鼠受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病理生理学 基因表达/遗传学 糖尿病 实验性
原文传递
白内障术后人工晶状体混浊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兆春 姚克 徐雯 《国际眼科纵览》 2013年第2期112-116,共5页
白内障术后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混浊是近来研究的热点之一。亲水性IOL混浊平均发生率不同文献统计差异较大,国内平均发病年龄小于国外。PMMA、硅凝胶和疏水性丙烯酸酯IOL混浊的发生率均较亲水性为低。女性发生率高于... 白内障术后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混浊是近来研究的热点之一。亲水性IOL混浊平均发生率不同文献统计差异较大,国内平均发病年龄小于国外。PMMA、硅凝胶和疏水性丙烯酸酯IOL混浊的发生率均较亲水性为低。女性发生率高于男性。糖尿病和青光眼是与IOL混浊关系最大的两种疾病。对比敏感度检查对早期诊断IOL混浊具有重要价值。IOL混浊易被误诊为其他疾病,尤其是后发障,应引起高度重视。IOL置换术是目前治疗IOL混浊的主要手段。手术时机需根据患者视力、年龄等情况具体掌握。置换术后效果明显,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均较低。二次植入IOL优先选择非亲水性I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外科学 人工晶状体混浊 人工晶状体置换术
原文传递
拓展眼底自身荧光临床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提升其应用研究水平
18
作者 马进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09-313,共5页
眼底自身荧光(FAF)主要来源于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内堆积的代谢产物脂褐质,是活体条件下评价RPE活性与形态学改变的重要检测工具。作为一种无损伤、可重复、简便快捷的检测手段,FAF结合其他眼底形态与功能检测方法,可从RPE... 眼底自身荧光(FAF)主要来源于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内堆积的代谢产物脂褐质,是活体条件下评价RPE活性与形态学改变的重要检测工具。作为一种无损伤、可重复、简便快捷的检测手段,FAF结合其他眼底形态与功能检测方法,可从RPE结构和功能变化的角度为部分常见眼底疾病提供辅助诊断依据。在逐步认识各种眼底疾病FAF表现特征的同时,对FAF结果量化分析,充分利用FAF以及其他检测手段的优势互补,从发生机制上加深眼底疾病FAF表现特征的认识,积极拓展其合理和独有的临床应用领域,将有助于对眼底疾病内在病理机制获得更新的认识,指导获得更为合理有效的诊疗经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 荧光素血管造影术 视网膜疾病/诊断 诊断显像 述评
原文传递
外伤性前房出血69例治疗分析
19
作者 陈建英 胡陈蔚 杜新华 《浙江临床医学》 2005年第6期606-606,共1页
关键词 外伤性前房出血 治疗 角膜血染: 并发症 继发性青光眼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