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1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桂枝茯苓丸联合化疗对36例晚期卵巢癌维持治疗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5
1
作者 胡仙芳 邵国明 《求医问药(下半月)》 2013年第8期305-306,共2页
目的:探讨加减桂枝茯苓丸联合化疗对36例晚期卵巢癌维持治疗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自身对照法,本组36例患者化疗多采用TP、TC方案,入院开始即予桂枝茯苓丸加味治疗,疗程为6个月。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参数全血... 目的:探讨加减桂枝茯苓丸联合化疗对36例晚期卵巢癌维持治疗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自身对照法,本组36例患者化疗多采用TP、TC方案,入院开始即予桂枝茯苓丸加味治疗,疗程为6个月。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参数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中切、全血黏度低切、红细胞聚集指数均有不同程度降低(P<0.01),VEGF明显降低,TNF明显升高。结论:加减桂枝茯苓丸联合化疗对晚期卵巢癌肿瘤患者有显著疗效,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枝茯苓丸 卵巢癌 化疗 中西医治疗
下载PDF
卒中后认知障碍管理专家共识 被引量:510
2
作者 董强 郭起浩 +1 位作者 罗本燕 徐运 《中国卒中杂志》 2017年第6期519-531,共13页
2016年《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报道:我国现有卒中患者7000万人,不同地区卒中年龄标准化患病率约260-719/10万人,每年新发卒中200万人,即每12 s新发1例卒中;而每年因卒中致死达165万人,即每21 s就有一人死于卒中,每年因卒中致死者占所... 2016年《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报道:我国现有卒中患者7000万人,不同地区卒中年龄标准化患病率约260-719/10万人,每年新发卒中200万人,即每12 s新发1例卒中;而每年因卒中致死达165万人,即每21 s就有一人死于卒中,每年因卒中致死者占所有死亡原因的22.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后认知障碍 疾病管理
下载PDF
用EXCEL实现灰色数列模型GM(1,1)的预测 被引量:74
3
作者 李秀央 李振洪 蔡雪霞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00年第4期296-297,共2页
在编制好的 GM( 1,1)电子表格中输入已知时刻的实际数 ,就可以得到所需的目标时刻的预测值 ,并且可以得到对此模型预测的精确度检验结果。为灰色数列模型 GM( 1,1)的预测提供一种操作简便、精确度高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充分发挥了 EXCEL... 在编制好的 GM( 1,1)电子表格中输入已知时刻的实际数 ,就可以得到所需的目标时刻的预测值 ,并且可以得到对此模型预测的精确度检验结果。为灰色数列模型 GM( 1,1)的预测提供一种操作简便、精确度高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充分发挥了 EXCEL电子表格的动态功能 ,具有简单易行的特点 ,有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数列模型GM(1 1) EXCEL 预测 CM(1 1)程序
下载PDF
中药复方芪明颗粒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双盲双模拟随机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 被引量:74
4
作者 段俊国 廖品正 +4 位作者 吴烈 李毓敏 余杨桂 邱波 李传课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6年第2期1-5,共5页
目的:初步评价中药复方芪明颗粒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非增殖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双盲双模拟、随机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研究方法,在5家医院收集212例DR患者,试验组(芪明颗粒)107例,对照组(导升明胶囊)105例,疗程3个月,治... 目的:初步评价中药复方芪明颗粒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非增殖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双盲双模拟、随机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研究方法,在5家医院收集212例DR患者,试验组(芪明颗粒)107例,对照组(导升明胶囊)105例,疗程3个月,治疗结束后以眼底检查、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视力等指标综合评价疗效,同时检测、血、尿便常规及心电图、肝肾功能等安全性指标。结果:试验组显效率40.2%,总有效率81.3%;对照组显效率29.5%,总有效率71.4%,两组疾病疗效相当(P>0.05)。中医证候试验组显效率28.0%,总有效率75.7%;对照组显效率12.4%,总有效率59.0%。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935%,对照组为7.619%。结论:中药复方芪明颗粒治疗DR非增殖期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芪明颗粒 导升明胶囊 临床研究
下载PDF
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感染 被引量:71
5
作者 欧阳凌霞 陈江华 张萍 《国外医学(移植与血液净化分册)》 2005年第3期4-7,共4页
本文综述了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感染的危险因素、诊断及防治进展。
关键词 导管相关感染 血液透析 危险因素 防治进展
下载PDF
中国26省(直辖市、自治区)2011-2014年5岁以下儿童腹泻病例轮状病毒流行特征分析 被引量:70
6
作者 耿启彬 赖圣杰 +5 位作者 余建兴 张子科 杨婉琪 李中杰 吴建国 杨维中 《疾病监测》 CAS 2016年第6期463-470,共8页
目的了解我国5岁以下儿童腹泻患者中轮状病毒的流行特征。方法在国内26省(直辖市、自治区)162家医院的门/急诊中开展腹泻监测,收集腹泻病例临床和流行病学资料,同时采集病例粪便标本,送92家网络实验室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目的了解我国5岁以下儿童腹泻患者中轮状病毒的流行特征。方法在国内26省(直辖市、自治区)162家医院的门/急诊中开展腹泻监测,收集腹泻病例临床和流行病学资料,同时采集病例粪便标本,送92家网络实验室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巢式PCR等方法检测轮状病毒,并分析2011 2014年不同时间、不同地区5岁以下儿童腹泻患者中轮状病毒检出率以及不同基因型的变异变迁情况。结果在19 849例儿童腹泻病例中,22.9%的病例检出轮状病毒,其中,1~2岁和6月龄至1岁儿童检出率最高,分别为29.0%和26.1%。轮状病毒在水样便中检出率最高,为26.2%。轮状病毒在冬季检出率最高,为39.4%,夏季检出率最低,为9.9%。轮状病毒在我国南部和中部地区的检出率最高,分别为28.0%和27.0%。A组轮状病毒为常见的血清型,占95.1%,其中G9 P[8]、G1 P[8]和G3 P[8]最为常见,分别占39.5%、16.8%和9.9%。2011年以来,G9 P[8]逐渐取代G1 P[8]和G3 P[8]成为目前我国最主要的流行株。结论轮状病毒是我国5岁以下儿童腹泻的常见病原体,并且呈现明显的时间和空间流行特征,G9 P[8]为主要流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 腹泻病 哨点监测 基因分型
原文传递
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溶栓、手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被引量:46
7
作者 韩冰 张磊 +1 位作者 张宏光 汪忠镐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期6-8,共3页
目的 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DVT)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 9年来治疗的 2 11例下肢DVT的临床资料。直接患肢深静脉溶栓 179例 ,其中下腔静脉滤器植入 2 9例(临时性滤器 5例 ,永久性滤器 2 4例 ) ;下腔静脉滤器植入并手... 目的 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DVT)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 9年来治疗的 2 11例下肢DVT的临床资料。直接患肢深静脉溶栓 179例 ,其中下腔静脉滤器植入 2 9例(临时性滤器 5例 ,永久性滤器 2 4例 ) ;下腔静脉滤器植入并手术 (取栓、球囊扩张、支架植入、髂静脉成型 ) 3 2例 ,其中植入临时性滤器 6例 ,永久性滤器 2 6例。结果  14 6例 (68.7% )随访 3~ 10 8个月 ,平均 54个月。 61只下腔静脉滤器均展开良好 ,有 1例临时滤器移位至下腔静脉近心端 ,其他无移位。临时滤器体内置放 2~ 4周取出。 1例永久性滤器植入 14个月后滤器中血栓形成。溶栓组显效 87例 ,有效 86例 ,无效 6例。手术组显效 2 8例 ,有效 3例 ,无效 1例。手术组显效率显著高于溶栓组 (P <0 .0 5) ,但总有效率差别无显著性 (P >0 .0 5)。结论 下腔静脉滤器植入能有效预防肺动脉栓塞 ,但应严格掌握适应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性静脉炎 治疗 下腔静脉滤器植入 溶栓
下载PDF
高胆固醇对内皮祖细胞数量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0
8
作者 朱军慧 王兴祥 +3 位作者 陈君柱 陶谦民 朱建华 孙坚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61-264,共4页
目的 观察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 (EPC)数量和功能的变化。方法选择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和非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各 2 0例 ,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从外周血获取单个核细胞 ,将其接种在人纤维连接蛋白包被培养板 ,培养 7d后贴壁细胞进... 目的 观察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 (EPC)数量和功能的变化。方法选择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和非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各 2 0例 ,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从外周血获取单个核细胞 ,将其接种在人纤维连接蛋白包被培养板 ,培养 7d后贴壁细胞进行细胞化学分析。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鉴定FITC UEA Ⅰ和DiI acLDL双染色阳性细胞为正在分化的EPC。采用MTT比色法、改良的Boyden小室和黏附能力测定实验观察EPC的增殖、迁移和黏附能力。结果 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外周血EPC数量明显减少 [(41 8± 8 7比 6 4 5± 16 6 )EPCs/× 2 0 0视野 ,P <0 0 5 ],且EPC数量与血总胆固醇水平 (r =- 0 6 5 9,P <0 0 0 1)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 (r =- 0 6 11,P <0 0 0 1)呈反向线性关系。高胆固醇血症患者EPC的增殖、迁移和黏附能力也明显受损。结论 高胆固醇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数量减少、功能减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祖细胞 细胞数量 细胞功能 高胆固醇血症 外周血
原文传递
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呼吸治疗流程专家建议 被引量:31
9
作者 郑瑞强 胡明 +11 位作者 李绪言 胡波 姜利 钟鸣 桑岭 郑霞 潘纯 赵蓓蕾 张伟 邱海波 杜斌 童朝晖 《中华重症医学电子杂志》 2020年第1期15-18,共4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表现,多数患者在1周后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快速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重症、危重症病例诊疗方...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表现,多数患者在1周后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快速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重症、危重症病例诊疗方案(试行)》[1]中关于重症和危重症的主要临床诊断标准即为存在不同严重程度ARDS需要呼吸支持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新型冠状病毒 诊疗方案 呼吸困难 ARDS 冠状病毒感染 危重症 肺炎
原文传递
腹膜后脂肪肉瘤的影像学和病理学分析 被引量:32
10
作者 肖文波 王照明 许顺良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35-237,共3页
目的 探讨不同组织学亚型腹膜后脂肪肉瘤的影像学和病理组织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 1例腹膜后原发性脂肪肉瘤的CT和MRI表现,按不同病理组织学亚型进行对照观察。结果2 1例腹膜后原发性脂肪肉瘤中,高分化1 1例,黏液性4例,圆形细胞性... 目的 探讨不同组织学亚型腹膜后脂肪肉瘤的影像学和病理组织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 1例腹膜后原发性脂肪肉瘤的CT和MRI表现,按不同病理组织学亚型进行对照观察。结果2 1例腹膜后原发性脂肪肉瘤中,高分化1 1例,黏液性4例,圆形细胞性3例,多形性2例,去分化脂肪肉瘤1例。分化型脂肪肉瘤主要由脂肪瘤样和硬化性成分组成,脂肪瘤样成分的CT密度、MRI信号与脂肪成分相似,而硬化性成分与肌肉的密度和信号相似。黏液性脂肪肉瘤CT平扫密度和MRI信号同水相似,CT增强扫描表现为网状延迟强化。圆形细胞性和多形性脂肪肉瘤表现为无明显脂肪、但有灶性坏死的软组织肿块。去分化脂肪肉瘤表现为分化良好的脂肪瘤样成分与明显强化的软组织肿块成分,二者分界清楚。结论 不同病理组织学亚型的脂肪肉瘤,其CT和MRI表现有所不同,这取决于肿瘤所含的主要组织学成分。了解肿瘤不同的组织学亚型与影像学表现之间的关系,有助于腹膜后脂肪肉瘤的准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后脂肪肉瘤 病理学分析 去分化脂肪肉瘤 组织学亚型 病理组织学特征 黏液性脂肪肉瘤 多形性脂肪肉瘤 MRI表现 MRI信号 软组织肿块 脂肪瘤样 回顾性分析 组织学成分 影像学表现 对照观察 成分组成 CT平扫 扫描表现 CT增强
原文传递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临床及病理分析 被引量:32
11
作者 张烜 林进 +1 位作者 唐福林 李永哲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2期98-101,共4页
目的 研究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PBC)的临床病理特点、伴发疾病及治疗反应 ,以提高对PBC的认识。方法 分析 37例PBC的临床资料及其中 13例肝穿刺病理资料 :抗线粒体抗体(AMA)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 ,M2 亚型采用ELISA法检测。结果 ①... 目的 研究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PBC)的临床病理特点、伴发疾病及治疗反应 ,以提高对PBC的认识。方法 分析 37例PBC的临床资料及其中 13例肝穿刺病理资料 :抗线粒体抗体(AMA)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 ,M2 亚型采用ELISA法检测。结果 ① 37例患者 ,发病年龄 (5 0±10 )岁。②症状 :乏力 2 0例 (5 4 1% ) ,瘙痒 10例 (2 7 0 % ) ,腹痛 8例 (2 1 6 % ) ,肝性脑病 1例(2 7% ) ;体征 :肝大 2 6例 (70 3% ) ,脾大 2 0例 (5 4 1% ) ,黄疸 16例 (43 2 % ) ,腹水 4例 (10 8% ) ,门脉高压症 7例 (18 9% )。③实验室检查 :血清碱性磷酸酶水平升高 37例 (10 0 0 % ) ,(45 0± 32 2 )U/L ;总胆红素升高 31例 (83 8% ) ,(12 6± 14) μmol/L ;丙氨酸转氨酶升高 32例 (86 5 % ) ,(71± 17)U/L ;IgM升高 32例 (86 5 % ) ;ANA阳性 10例 (2 7 0 % ) ;抗SSA和 /或抗SSB抗体阳性 5例(13 5 % )。④合并干燥综合征 (SS) :符合哥本哈根标准 17例 (45 9% ) ,符合董怡标准 10例(2 7 0 % )。⑤肝穿刺病理 :取材满意 9例中 ,胆管炎 9例 ,肝细胞点状及碎片状坏死 1例 ,纤维化 8例。⑥治疗反应 :单纯皮质激素和 /或免疫抑制剂治疗者 2 6例 ,有效 10例 ,无效 16例 ,有效组IgG升高及合并SS例数均显著高于无效组 (P分别 <0 0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性肝硬化 抗体 抗线粒体 干燥综合征 PBC
原文传递
杭州地区2014-2015年急性胃肠炎患者感染诺如病毒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29
12
作者 崔大伟 李中杰 +6 位作者 林洁 靳淼 杨先知 谢国良 郑书发 余斐 陈瑜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54-258,共5页
目的 了解2014-2015年杭州地区急性胃肠炎患者中诺如病毒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收集1 109份急性胃肠炎患者的临床流行病学资料和粪便样本,采用一步法双重荧光RT-PCR对样本中诺如病毒(GⅠ、GⅡ型)进行初筛,然后随机选择诺如病毒阳性的... 目的 了解2014-2015年杭州地区急性胃肠炎患者中诺如病毒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收集1 109份急性胃肠炎患者的临床流行病学资料和粪便样本,采用一步法双重荧光RT-PCR对样本中诺如病毒(GⅠ、GⅡ型)进行初筛,然后随机选择诺如病毒阳性的样本核酸进行多重RT-PCR扩增,对产物进行测序分析。结果 1 109份的粪便样本中,诺如病毒检出率为26.87%(298/1 109),以GⅡ亚型为主,占25.52%(283/1 109),GⅠ亚型占1.35%(15/1 109);不同性别人群诺如病毒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人群中诺如病毒检出率分别为16.94%(〈5岁)、19.45%(5~18岁)和32.26%(≥18岁);全年均可检出诺如病毒感染,高发季节为12月至次年3月,阳性率为29.67%~37.08%。序列分析显示,GⅡ基因亚型中以GⅡ-4/Sydney株为主(46.43%,13/28),其次为GⅡ-4/2006b株;GⅠ基因亚型中以GⅠ-1亚型为主(55.56%,5/9)。结论 诺如病毒是导致2014-2015年杭州地区急性胃肠炎的主要病原之一,GⅡ基因亚型特别是GⅡ-4/Sydney变异株和GⅡ-4/2006b变异株是该地区流行的优势毒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如病毒 急性胃肠炎 聚合酶链反应 基因型
原文传递
孤立性肺结节影像学诊断原则与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13
作者 张敏鸣 《放射学实践》 2007年第3期225-229,共5页
关键词 孤立性肺结节 诊断原则 影像学 PULMONARY 胸部X片 良性病变 放射线检查 当代医学
下载PDF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诊疗规范(2021) 被引量:25
14
作者 张奉春 王立 +6 位作者 帅宗文 吴振彪 张文 张卓莉 林进 赵岩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709-715,共7页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是一种以肝脏小胆管为主要靶器官的慢性进展性自身免疫性胆汁淤积性疾病。在我国PBC并非罕见,但PBC规范化的诊断和治疗水平仍待提升,为进一步规范我国PBC的临床诊断与治疗,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组织国内有关...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是一种以肝脏小胆管为主要靶器官的慢性进展性自身免疫性胆汁淤积性疾病。在我国PBC并非罕见,但PBC规范化的诊断和治疗水平仍待提升,为进一步规范我国PBC的临床诊断与治疗,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组织国内有关专家在借鉴国内外诊治经验及指南的基础上,撰写了本规范,旨在提高临床医生认识PBC的临床特点、治疗选择及预后判断的水平,以期对其及时诊断、正确治疗和科学的随访管理,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 诊断 治疗 预后
原文传递
多层螺旋CT回顾性心电门控冠状动脉重建的最佳R-R时相及其临床应用 被引量:13
15
作者 邝平定 张敏鸣 +4 位作者 朱建华 肖圣祥 赵莉莉 彭志毅 许顺良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78-183,共6页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回顾性心电门控冠状动脉重建的最佳R R时相 ,评价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重建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 2 0例拟诊冠心病患者多层螺旋CT扫描后 ,利用回顾性心电门控重建出 37 5 %、5 0 0 %、6 2 5 %、75 0 %R R时相...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回顾性心电门控冠状动脉重建的最佳R R时相 ,评价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重建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 2 0例拟诊冠心病患者多层螺旋CT扫描后 ,利用回顾性心电门控重建出 37 5 %、5 0 0 %、6 2 5 %、75 0 %R R时相的横断面图像。然后进行冠状动脉容积重建及仿真血管内窥镜重建 ,分析不同R R时相各支冠状动脉的显示情况。以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对照 ,评价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重建图像诊断冠状动脉≥ 5 0 %管径狭窄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和右冠状动脉重建的最佳时相为 5 0 0 %和 6 2 5 %R R时相 ;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重建图像诊断冠状动脉≥ 5 0 %管径狭窄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诊断正确率分别为 91 7%、83 3%、2 8 2 %、99 3%和 83 9%。结论 选择回顾性心电门控最佳R R时相重建冠状动脉可以最大限度减轻心脏运动伪影 ,提高图像质量 ;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重建图像具有很高的敏感度和阴性预测值 ,可以作为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前的筛选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冠状动脉重建 最佳R-R时相 临床应用 冠状动脉造影
原文传递
器官捐献:我国新时代下多学科共创的新生学科 被引量:22
16
作者 陈忠华 +8 位作者 蒋继贫 武小桐 江文诗 王岳 方强 李立 王海峰 孙煦勇 姚晓明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14-621,共8页
我国启动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试点工作至今已有10年,实施捐献例数从2010年的34例增加到2018年的6300多例,约占全球器官捐献量的15%以上。我国已建立了一个遵循国际伦理准则,且符合本国自身社会发展阶段和文化传统的器官捐献与移植体系。... 我国启动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试点工作至今已有10年,实施捐献例数从2010年的34例增加到2018年的6300多例,约占全球器官捐献量的15%以上。我国已建立了一个遵循国际伦理准则,且符合本国自身社会发展阶段和文化传统的器官捐献与移植体系。本文从法律监管、工作流程、管理模式、培训教育模式、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的器官捐献、创新技术应用等方面阐述器官捐献在我国成为新时代下多学科共创的新生学科的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捐献 器官移植 器官获取组织(OPO) 多学科融合 协调员 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 创新技术
下载PDF
医源性胆道损伤的处理 被引量:22
17
作者 罗华友 杨家印 +4 位作者 刘自明 程若川 魏晓岗 冯曜宇 吴泓 《腹部外科》 2003年第4期235-236,共2页
目的 了解医源性胆道损伤的原因 ,提出相应的预防和处理措施。方法 对 1985年~2 0 0 0年收治的 4 2例医源性胆道损伤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并将胆道损伤的原因归纳为病理因素、解剖因素、技术性因素三类。结果 病理因素所致的胆道... 目的 了解医源性胆道损伤的原因 ,提出相应的预防和处理措施。方法 对 1985年~2 0 0 0年收治的 4 2例医源性胆道损伤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并将胆道损伤的原因归纳为病理因素、解剖因素、技术性因素三类。结果 病理因素所致的胆道损伤 13例 ,解剖因素所致的胆道损伤 18例 ,技术性因素所致的胆道损伤 11例。结论 强调术者高度的警惕性是避免胆道损伤的关键。不能视胆囊切除为“小手术”、“简单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源性胆道损伤 原因 预防 处理措施 胆囊切除手术 并发症 治疗
下载PDF
托拉塞米、呋噻米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水肿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研究 被引量:22
18
作者 李一石 华潞 +12 位作者 陈君柱 黄德嘉 黄洁 何建国 姚康宝 张健 蒋文 汪芳 苏绮 刘晗 成小如 康健 张阴凤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90-293,共4页
目的 :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比较托拉塞米 10~ 2 0mg与呋噻米 2 0~ 40mg每日 1次口服 ,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水肿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95例慢性心功能衰竭 (NYHA心功能分级Ⅱ~Ⅲ级 )伴轻至重度水肿患者 ,每日 1次口服托拉塞米 10~ 2... 目的 :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比较托拉塞米 10~ 2 0mg与呋噻米 2 0~ 40mg每日 1次口服 ,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水肿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95例慢性心功能衰竭 (NYHA心功能分级Ⅱ~Ⅲ级 )伴轻至重度水肿患者 ,每日 1次口服托拉塞米 10~ 2 0mg(托拉塞米组n =45 )或呋噻米 2 0~ 40mg(呋噻米组n =5 0 ) ,治疗 4周。体重、水肿程度、NYHA心功能分级和 2 4h尿量、钾、钠、氯含量 ,血、尿常规 ,血生化 ,心电图等为评价指标。结果 :4周后 ,托拉塞米组和呋噻米组平均体重分别下降 ( 2 2 2± 2 81)kg、( 1 96± 2 14 )kg ,心功能改善的有效率分别占 5 5 81%、70 83 % ,水肿消失者分别占 69 2 %、41 4% ,两组间比较P均 >0 0 5。两组治疗后 2 4h尿量均大于入量10 0~ 2 0 0ml左右 ,治疗后 2 4h尿钾、钠、氯、肌酐、尿素氮的排泄较治疗前增加 ,尿钾最明显 ,4周后托拉塞米组尿钾的排泄约为治疗前的 1 7倍 ,呋噻米组为 1 5倍 ,血钾、钠、氯无下降 ,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托拉塞米组和呋噻米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 2 0 %和 2 8%。结论 :国产托拉塞米 10~ 2 0mg每日 1次口服 ,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水肿的疗效和安全性与呋噻米 2 0~ 40mg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呋噻米 治疗后 水肿 托拉塞米 慢性心力衰竭 口服 治疗前 结论 多中心 评价指标
下载PDF
雷替曲塞单药治疗不能耐受或不适合5-FU/CF治疗的局部晚期或复发转移性结直肠癌的全国多中心Ⅳ期临床研究 被引量:16
19
作者 秦叔逵 杨柳青 +11 位作者 李进 刘云鹏 程颖 徐农 叶正宝 徐建明 白玉贤 梁军 黄建瑾 郑磊贞 于丁 王哲海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203-208,共6页
目的开展国产雷替曲塞(赛维健)上市后的临床研究,进一步观察和评价雷替曲塞单药治疗不能耐受或者不适合氟尿嘧啶(5-FU)/亚叶酸钙(CF)治疗的局部晚期或复发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前瞻性、开放性、单臂、全国多... 目的开展国产雷替曲塞(赛维健)上市后的临床研究,进一步观察和评价雷替曲塞单药治疗不能耐受或者不适合氟尿嘧啶(5-FU)/亚叶酸钙(CF)治疗的局部晚期或复发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前瞻性、开放性、单臂、全国多中心的Ⅳ期临床研究设计。局部晚期或复发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接受雷替曲塞3 mg/m^2,静脉滴注15 min,21天为1个周期。治疗持续直至疾病进展或不可接受的毒性。主要研究目的是安全性评价,采用NCI CTC 3.0版标准。次要目的为有效性评价,客观疗效按照RECIST 1.1版标准进行评价,评价指标包括疾病控制率(DCR)、无疾病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结果共入组215例患者,其中205例患者进入安全分析集(SS),204例患者进入全分析集(FAS)。在研究过程中,92例患者发生394例次的不良事件(AEs),其中1~2级占94.4%,3~4级仅占5.3%;严重不良事件(SAE)发生率为5.8%。最常见的AEs是转氨酶升高、白细胞减少、恶心和疼痛。治疗过程中,监测肝酶水平发现谷丙转氨酶(ALT)或谷草转氨酶(AST)在第1周期雷替曲塞治疗后开始升高,在第2或第3周期时达到峰值,第4周期恢复至基线水平。与此同时,碱性磷酸酶和胆红素水平未见明显升高。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发生率为13.7%。最常见的消化道AEs包括恶心(8.3%)、腹泻(4.4%)和呕吐(3.9%)。心电图异常罕见。全组无治疗相关性死亡事件发生。二线、三线治疗的DCR分别为49.5%和37.3%,中位OS分别为13.6个月和8.9个月。结论国产雷替曲塞(赛维健)单药治疗含氟尿嘧啶类药物化疗方案治疗失败或者不适合5-FU/CF治疗的局部晚期或复发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安全性好,不良反应少,患者耐受性良好,同时其疗效确切,且与5-FU不存在完全交叉耐药,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雷替曲塞 不良事件 氟尿嘧啶 化学治疗
下载PDF
参麦注射液对大鼠脑出血后迟发性神经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9
20
作者 何泽云 李晓峰 屈波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526-530,共5页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对大鼠脑出血后迟发性神经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Rosenberg法复制大鼠脑出血模型,观察脑出血后大鼠海马CA1区神经细胞病理形态结构、神经细胞线粒体DNA缺失、C-myc基因、PDGFA基因表达及参麦注射液的防治作...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对大鼠脑出血后迟发性神经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Rosenberg法复制大鼠脑出血模型,观察脑出血后大鼠海马CA1区神经细胞病理形态结构、神经细胞线粒体DNA缺失、C-myc基因、PDGFA基因表达及参麦注射液的防治作用。结果:参麦注射液减少大鼠脑出血后海马CA1区锥体细胞凋亡数目,抑制血肿周围脑组织线粒体DNA片段缺失,参麦注射液对出血早期C-mycmRNA的表达无明显影响,但可使PDGFAmRNA表达明显下调并时限延长。结论:参麦注射液可能通过调节PDGF表达对脑出血后迟发性神经细胞损伤修复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麦注射液 神经细胞损伤 保护作用 迟发性 大鼠 线粒体DNA缺失 海马CA1区 C-myc基因 DNA片段缺失 脑组织线粒体 PDGF-A mRNA表达 脑出血模型 基因表达及 形态结构 细胞病理 防治作用 细胞凋亡 血肿周围 损伤修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