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磁场对生物体的影响及可能干预途径 被引量:27
1
作者 许正平 姜槐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13-317,共5页
关键词 电磁场 干预途径 生物学效应 细胞毒性 基因毒性 蛋白质 遗传毒性
原文传递
工频磁场诱导肺成纤维细胞膜受体聚簇及噪声磁场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16
2
作者 孙文均 付一提 +1 位作者 鲁德强 姜槐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7,F003,共4页
目的 研究 5 0Hz工频磁场对细胞膜表皮生长因子 (EGF)和肿瘤坏死因子 (TNF)受体聚簇的可能诱导作用 ,进一步说明工频磁场生物效应细胞信号起始部位及噪声磁场可能存在的干预作用。方法 将中国仓鼠肺成纤维细胞分别用EGF、TNF、0 4m... 目的 研究 5 0Hz工频磁场对细胞膜表皮生长因子 (EGF)和肿瘤坏死因子 (TNF)受体聚簇的可能诱导作用 ,进一步说明工频磁场生物效应细胞信号起始部位及噪声磁场可能存在的干预作用。方法 将中国仓鼠肺成纤维细胞分别用EGF、TNF、0 4mT的工频磁场、噪声磁场或工频磁场与噪声磁场叠加的复合磁场处理一定时间后 ,以免疫组化方法标记细胞膜EGF及TNF受体 ,并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分析细胞膜EGF及TNF受体的聚簇程度。结果 细胞经EGF及TNF处理 5min后即可诱导相应受体的聚簇 ,0 4mT工频磁场辐照 5min后也可诱导细胞膜EGF及TNF受体的聚簇 ,并均在 15min时达到最大程度。然而相同强度的噪声磁场不能诱导细胞膜受体的聚簇。当等强度的噪声磁场与工频磁场叠加后 ,可以抑制工频磁场诱导的细胞膜EGF及TNF受体聚簇。结论 5 0Hz工频磁场与相应配体一样 ,能诱导细胞膜EGF及TNF受体的聚簇 ,膜受体是电磁场可能的信号耦合位点之一。等强度的噪声磁场可干预工频磁场对细胞膜受体聚簇的诱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频磁场 诱导 肺成纤维细胞膜 受体聚簇 噪声 磁场 干预作用
原文传递
电磁辐射与人体健康 被引量:21
3
作者 姜槐 许正平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41-242,共2页
关键词 电磁辐射 人体健康 生物学效应 电磁场暴露
原文传递
对确定中国电磁场暴露限值依据的探讨 被引量:18
4
作者 许正平 姜槐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8-61,共4页
关键词 中国 电磁场暴露限值 环境 电磁场辐射标准
原文传递
移动电话射频电磁场与健康关系的体外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陈光弟 许正平 姜槐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85-287,共3页
关键词 射频电磁场 移动电话 试验研究 健康关系 体外 极低频电磁场 1992年 通信系统 码分多址 健康危害 射频场 诉讼
原文传递
低强度微波辐射抑制体外培养兔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的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王凯军 姚克 +3 位作者 鲁德强 姜槐 谭健 徐雯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46-349,共4页
目的 比较不同低强度微波辐射对体外培养兔眼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活性及细胞周期的影响 ,初步探讨晶状体上皮细胞对微波辐射损伤的耐受剂量。方法 在兔晶状体上皮细胞体外培养的基础上 ,应用频率 2 4 5 0MHz,功率密度分别为 0 .10、0 .... 目的 比较不同低强度微波辐射对体外培养兔眼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活性及细胞周期的影响 ,初步探讨晶状体上皮细胞对微波辐射损伤的耐受剂量。方法 在兔晶状体上皮细胞体外培养的基础上 ,应用频率 2 4 5 0MHz,功率密度分别为 0 .10、0 .2 5、0 .5 0、1.0 0、2 .0 0mW cm2 的微波连续辐射细胞 8h ,HE染色 ,观察辐射前后细胞形态学改变 ,四唑盐 (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增殖活性 ,并用PI荧光染色检测微波辐射对细胞周期时相的影响。结果  0 .5 0、1.0 0、2 .0 0mW cm2 微波组辐射晶状体上皮细胞 8h后 ,均可降低细胞增殖活性 ,使细胞排列紊乱、固缩或脱壁 ,同时抑制细胞DNA合成 ,G0 G1 期细胞百分比分别为 71.95 %± 2 .12 %、75 .6 8%± 3.35 %、82 .4 0 %± 8.6 8% ,高于对照组( 6 1.6 8%± 5 .76 % )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或P <0 .0 1) ,而S期细胞所占比例分别为 19.32 %±3.0 7%、16 .0 8%± 4 .91%、12 .98%± 8.0 8% ,较对照组 ( 2 8.0 5 %± 5 .12 % )明显减少 ,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或P <0 .0 1)。功率密度为 0 .10、0 .2 5mW cm2 的微波组对细胞增殖活性和细胞周期未见影响 ,与对照组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功率密度高于 0 .5 0mW cm2 的微波连续辐射 8h ,可对体外培养的兔晶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强度微波辐射 抑制 体外培养 兔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 研究
原文传递
噪声磁场阻断工频磁场对佛波酯的协同抑制效应 被引量:4
7
作者 高向伟 许正平 +4 位作者 霍亚楠 姜槐 付一提 鲁德强 曾群力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1-13,共3页
目的 研究噪声磁场对低强度工频磁场诱导或增强致癌物 12 氧 14 酰佛波 13酯(TPA)对细胞缝隙连接通讯功能 (GJIC)抑制作用的干预。方法 NIH3T3小鼠成纤维细胞分别受5 0Hz 0 2mT、0 2mT +TPA极低频磁场或 (和 )同等强度的噪声... 目的 研究噪声磁场对低强度工频磁场诱导或增强致癌物 12 氧 14 酰佛波 13酯(TPA)对细胞缝隙连接通讯功能 (GJIC)抑制作用的干预。方法 NIH3T3小鼠成纤维细胞分别受5 0Hz 0 2mT、0 2mT +TPA极低频磁场或 (和 )同等强度的噪声磁场作用 2 4h后 ,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用荧光漂白后恢复技术测定细胞的GJIC功能。结果  0 2mT工频磁场与TPA可协同抑制GJIC功能 ,其荧光恢复率为 (2 3± 11) % ,与对照组的 (46± 19) %及TPA组的 (34± 17) %比较 ,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当叠加 0 2mT噪声磁场后 ,荧光恢复率为 (35± 19) % ,可显著拮抗 0 2mT磁场对TPA的协同抑制作用。结论  0 2mT噪声磁场可以阻断同等强度磁场协同TPA抑制细胞GJIC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噪声 工频磁场 佛波酯 荧光淬灭后恢复 缝隙接合部
原文传递
电磁场健康风险评估和标准制定势在必行 被引量:2
8
作者 许正平 姜槐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4,共2页
关键词 电磁场 健康风险 评估 标准 制定
原文传递
微波辐射对兔晶状体水化程度及上皮细胞蛋白激酶C-α和转录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王凯军 姚克 +2 位作者 谭健 鲁德强 姜槐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456-459,I0001,共5页
目的观察低强度微波对体外培养兔晶状体水化程度及晶状体上皮细胞的影响,检测微波辐射后上皮细胞内蛋白激酶C-α(PKC-α)和转录因子c-fos、c-jun表达的改变。方法体外培养的兔晶状体暴露在频率为2450MHz、功率密度分别为0.5、2.0和5.0mW... 目的观察低强度微波对体外培养兔晶状体水化程度及晶状体上皮细胞的影响,检测微波辐射后上皮细胞内蛋白激酶C-α(PKC-α)和转录因子c-fos、c-jun表达的改变。方法体外培养的兔晶状体暴露在频率为2450MHz、功率密度分别为0.5、2.0和5.0mW/cm^2的电磁场环境下,8h后测定晶状体的水化程度,相差显微镜和Hoechst33258染色观察晶状体上皮细胞形态学的改变,2.0mW/cm^2微波分别辐射2、4、6和8h后Western印迹法分析上皮细胞PKC-α和转录因子c-fos、c-jun的表达。结果2.0和5.0mW/cm^2微波连续辐射8h后,晶状体的水化程度增加,分别为85.74%±2.37%、87.14%±3.64%,与对照组(79.07%±2.1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可见晶状体前囊膜的上皮细胞排列紊乱,染色质凝聚,0.5mW/cm^2组未见明显改变。2.0mW/cm^2微波分别辐射4、6和8h后,胞浆内PKC-α的表达降低,而胞膜PKC-α的表达量在辐射后升高,c-fos和c-jun的表达均较辐射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高于2.0mW/cm^2的微波辐射可通过诱导PKC-α跨膜转位而激活PKC-α,将刺激信号传入细胞内,进一步引起转录因子c-fos和c-jun的高表达,最终产生相应的生物学效应,使体外培养的兔晶状体及上皮细胞产生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晶体 上皮细胞 蛋白激酶C 转录因子
原文传递
毫米波对人角质形成细胞缝隙连接通讯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苘 曾群力 +1 位作者 鲁德强 姜槐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10,共3页
目的 研究低功率毫米波对人皮肤角质形成细胞 (HaCaT)缝隙连接通讯 (GJIC)的影响。方法 采用荧光淬灭后恢复技术 ,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频率为 30 16GHz、功率密度分别为1 0和 3 5mW/cm2 毫米波辐照对细胞缝隙连接通讯功能的影... 目的 研究低功率毫米波对人皮肤角质形成细胞 (HaCaT)缝隙连接通讯 (GJIC)的影响。方法 采用荧光淬灭后恢复技术 ,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频率为 30 16GHz、功率密度分别为1 0和 3 5mW/cm2 毫米波辐照对细胞缝隙连接通讯功能的影响。结果  12 氧 14 酰佛波酯 (TPA)5 μg/L可抑制细胞GJIC功能 ,激光淬灭后平均荧光恢复率由正常对照的 (5 5± 17) %降至 (34±13) %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功率密度为 1 0和 3 5mW /cm2 毫米波单独辐照不改变细胞GJIC功能 ,其平均荧光恢复率分别为 (5 2± 16 ) %和 (5 0± 17) % ;当毫米波与TPA联合作用时 ,TPA诱导的细胞GJIC功能抑制被削弱 ,其中 1 0mW /cm2 毫米波使TPA诱导的细胞GJIC功能抑制部分恢复 ,其平均荧光恢复率为 (47± 16 ) %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而 3 5mW /cm2 毫米波使细胞GJIC功能完全恢复至正常对照水平 ,其平均荧光恢复率为 (5 0± 16 ) %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结论 毫米波辐照可消除或减小TPA诱导的细胞GJIC功能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米波 角质形成细胞 缝隙连接通讯 荧光淬灭后恢复 辐射
原文传递
噪声磁场的干扰作用源于时空相干理论 被引量:1
11
作者 高向伟 许正平 姜槐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0-52,共3页
关键词 噪声磁场 干扰作用 时空相干理论 生物学效应
原文传递
结合产品—医疗器械的一种新形式 被引量:1
12
作者 包家立 候海峰 杨媛媛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1-2,78,共3页
结合产品是一种由药物与医疗器械:生物制品与医疗器械:药物与生物制品:药物、医疗器械和生物制品结合在一起的一种医疗产品新形式,它对制药业和医疗器械业产生新机遇,同时对管理形成新挑战,已经成为医疗器械和药品研发的新热点。叙... 结合产品是一种由药物与医疗器械:生物制品与医疗器械:药物与生物制品:药物、医疗器械和生物制品结合在一起的一种医疗产品新形式,它对制药业和医疗器械业产生新机遇,同时对管理形成新挑战,已经成为医疗器械和药品研发的新热点。叙述了结合产品的特性以及它对医疗器械和制药产业发展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器械 药品 生物制品 结合产品
下载PDF
模式生物酵母对电磁场的生物学反应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光弟 许正平 姜槐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35-237,共3页
关键词 生物学反应 模式生物 酵母 流行病学调查 电磁辐射 电磁场强度 生物学效应 电力工业 家用电器 生活环境 污染因素 神经系统 血液系统 免疫系统 作用机制 健康
原文传递
移动电话射频电磁场诱导膜受体聚簇及噪声磁场的干预
14
作者 谢亮 姜槐 +2 位作者 孙文均 傅一提 鲁德强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461-464,共4页
目的研究GSM 1800 MHz射频电磁场(以下简称“射频场”)对细胞膜表皮生长因子(EGF)受体聚簇的可能诱导作用及噪声磁场的干预。方法将中国仓鼠肺成纤维细胞(CHL)分别用1800 MHz射频场(包括217和50 Hz调制和非调制)、噪声磁场和射频场与噪... 目的研究GSM 1800 MHz射频电磁场(以下简称“射频场”)对细胞膜表皮生长因子(EGF)受体聚簇的可能诱导作用及噪声磁场的干预。方法将中国仓鼠肺成纤维细胞(CHL)分别用1800 MHz射频场(包括217和50 Hz调制和非调制)、噪声磁场和射频场与噪声磁场叠加的复合场处理15 min,用EGF处理作为阳性对照,射频场的比吸收率(SAR)值取0.1、0.5、1.0、2.0和4.0W/kg。上述处理后的细胞经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标记后,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其细胞膜EGF受体的聚簇现象。结果SAR值为0.5、1.0、2.0和4.0 W/kg的调制射频场辐照CHL细胞15 min可诱导细胞膜EGF受体的聚簇,但当SAR值为0.1 W/kg时,细胞膜不出现EGF受体聚簇。而非调制射频场以及2μT噪声磁场不能诱导细胞膜EGF受体的聚簇,当2μT噪声磁场与射频场叠加后,可抑制射频场诱导的细胞膜EGF受体聚簇。结论GSM1800MHz射频场能诱导细胞膜EGF受体的聚簇,波的调制在其中起主要作用;一定强度的噪声磁场可阻断GSM 1800 MHz射频场诱导的细胞膜EGF受体聚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场 受体 表皮生长因子 噪声 细胞膜
原文传递
蛋白激酶C家族在非电离辐射生物效应中的作用
15
作者 朱理文 孙文均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946-949,共4页
电磁辐射根据量子能量的大小可分为电离辐射(ionizing radiation)和非电离辐射non-ionizing radiation)两大类。非电离辐射是指量子能量小于12eV的不足以引起生物体产生电离作用的电磁辐射。紫外线和量子能量低于紫外线的所有电磁辐... 电磁辐射根据量子能量的大小可分为电离辐射(ionizing radiation)和非电离辐射non-ionizing radiation)两大类。非电离辐射是指量子能量小于12eV的不足以引起生物体产生电离作用的电磁辐射。紫外线和量子能量低于紫外线的所有电磁辐射都属于非电离辐射,它们广泛地存在于人类的生活和职业环境之中。随着电力、通讯与工农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家用电器设施的普及,由此产生的非电离辐射无论在功率强度及频谱范围方面都不断增强和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电离辐射 辐射生物效应 蛋白激酶C 家族 电磁辐射 电离作用 家用电器 紫外线
原文传递
酸性鞘磷脂酶在工频磁场诱导受体聚簇效应中的作用
16
作者 李兴文 鲁德强 +1 位作者 姜槐 孙文均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516-519,共4页
目的研究50 Hz工频磁场诱导细胞膜表面表皮生长因子(EGF)受体聚簇与酸性鞘磷脂酶(acid sphingomyelinase,A-SMase)以及神经酰胺(ceramide)之间的关系,探索工频磁场诱导细胞膜受体聚簇的可能机制。方法将人羊膜上皮细胞(FL)暴... 目的研究50 Hz工频磁场诱导细胞膜表面表皮生长因子(EGF)受体聚簇与酸性鞘磷脂酶(acid sphingomyelinase,A-SMase)以及神经酰胺(ceramide)之间的关系,探索工频磁场诱导细胞膜受体聚簇的可能机制。方法将人羊膜上皮细胞(FL)暴露于50Hz、0.4mT工频磁场15min,设立假辐照组和EGF阳性对照组,同时各组分别设立常规培养组、丙咪嗪(imipranfine)、二甲亚砜(DMSO)以及神经酰胺预处理组。处理后的细胞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以抗体标记EGF受体。制片后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对其聚簇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EGF阳性对照组和50Hz磁场处理组均能观察到明显的EGF受体聚簇现象;当以丙咪嗪预处理4h后,EGF阳性对照组和磁场处理组中受体聚簇现象明显减弱。而在丙咪嗪预处理后再加入神经酰胺预处理30min时,EGF阳性对照组和磁场处理组中受体聚簇现象又呈现明显的恢复。结论工频磁场诱导FL细胞膜表面EGF受体聚簇与A—SMase的活力密切相关,神经酰胺作为A—SMase的水解产物可能参与了工频磁场诱导的受体聚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场 磷脂酶类 鞘磷脂 受体聚集 神经酰胺类
原文传递
极低频电磁场孕期暴露对妊娠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谭秋 孙文均 许正平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444-446,共3页
极低频电磁场(extremely low frequency electromagnetic fields,ELF EMF)通常是指频率低于300Hz的电磁场。在日常的生产与生活环境中,ELF EMF主要来源于电力传输系统和各种电器设施,如高压输电线、家用电器等。随着电力的广泛应... 极低频电磁场(extremely low frequency electromagnetic fields,ELF EMF)通常是指频率低于300Hz的电磁场。在日常的生产与生活环境中,ELF EMF主要来源于电力传输系统和各种电器设施,如高压输电线、家用电器等。随着电力的广泛应用,环境中ELF EMF的强度日益增高,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威胁到人类的健康。近30年来,陆续有研究报道孕期暴露于ELF EMF可导致流产、宫内生长发育迟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低频电磁场 孕期暴露 妊娠影响 宫内生长发育迟缓 家用电器 ELF EMF 传输系统
原文传递
移动电话射频电磁场暴露促动物肿瘤发展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魏晓霞 许正平 陈光弟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2期155-158,共4页
近年来,随着移动电话等无线通信设备的广泛使用,公众日益关注用于移动电话的射频电磁场(主要频率在800MHz-2 500MHz)对人体健康的可能危害。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署(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on Cancer,IARC... 近年来,随着移动电话等无线通信设备的广泛使用,公众日益关注用于移动电话的射频电磁场(主要频率在800MHz-2 500MHz)对人体健康的可能危害。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署(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on Cancer,IARC)系统综述分析发现,移动电话使用与神经胶质瘤发生风险增加相关;2011年IARC将射频电磁场归类为人类可疑致癌原。然而,移动电话射频电磁场暴露的实验室研究报道不一致,导致移动电话射频电磁场暴露的生物学效应至今还不明确,作用机制也不清楚。我们回顾有关移动电话射频电磁场暴露促肿瘤(如脑瘤、淋巴瘤等)发展作用的动物实验研究,分析以往研究存在的问题,为未来的研究方向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电磁场 电磁场暴露 移动电话 肿瘤发展 动物 世界卫生组织 神经胶质瘤 生物学效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