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脏记忆现象与电张调整性T波 被引量:36
1
作者 吴祥 郑毅雄 《心电学杂志》 1999年第3期181-185,共5页
传统概念的T波异常分为原发性T波改变及继发性T波改变两类.原发性T波改变(primary T wave inversions)是由于心室动作电位的形态或时程不均匀变化所致,而激动顺序无改变.通常为病理性,多见于器质性心脏病,诸如冠心病、心肌病、心肌炎、... 传统概念的T波异常分为原发性T波改变及继发性T波改变两类.原发性T波改变(primary T wave inversions)是由于心室动作电位的形态或时程不均匀变化所致,而激动顺序无改变.通常为病理性,多见于器质性心脏病,诸如冠心病、心肌病、心肌炎、心脏肿瘤、二尖瓣脱垂、神经心源性,诸如脑血管出血、颈神经根切除、Q-T问期延长综合征、Friedrech共济失调;偶见于心电图正常变异如Juvenile T波、早期变异性除极(early repolariza-tion variant)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记忆现象 电张调整性T波 心电图
下载PDF
中心静脉导管感染因素及预防对策 被引量:23
2
作者 夏雷 郭小文 +2 位作者 叶素凤 王美美 洪钘钘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3996-3998,共3页
目的探讨导致中心静脉导管感染因素,根据感染因素制定预防对策,为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预防提供指导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4月85例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患者,均采用超声引导下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怀疑导管感染或治疗结束后送导管... 目的探讨导致中心静脉导管感染因素,根据感染因素制定预防对策,为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预防提供指导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4月85例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患者,均采用超声引导下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怀疑导管感染或治疗结束后送导管尖端细菌培养,分析患者的相关资料,探讨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感染的相关因素,采用SPSS 1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85例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患者中12例细菌学检测阳性,感染率为14.12%;一次穿刺置管成功69例,发生感染6例,感染率为8.70%;多次穿刺置管成功16例,发生感染6例,感染率为37.50%,一次穿刺置管成功患者感染率明显低于多次穿刺置管成功的患者;不同置管部位、置管时间、置管类别的患者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发生与患者穿刺次数、置管部位、置管时间、置管类别紧密相关,在行超声引导下中心静脉导管穿刺置管技术时,应注意熟练操作,并选择合适的探头、导管类别、穿刺部位,同时注意无菌操作,以避免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导管 感染因素 预防对策
原文传递
玉屏风散对老年慢性鼻窦炎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1
3
作者 汪普 赵俐菁 +1 位作者 张志利 付勇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134-2136,共3页
目的探讨玉屏风散对老年慢性鼻窦炎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128例老年(年龄≥60岁)慢性鼻窦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给予头孢丙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玉屏风散,观察两组治疗效果、临床症... 目的探讨玉屏风散对老年慢性鼻窦炎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128例老年(年龄≥60岁)慢性鼻窦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给予头孢丙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玉屏风散,观察两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分别于治疗前后测定两组免疫细胞(CD3+、CD4+、CD4+/CD8+)、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介素(IL)-6,8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87%)明显高于对照组(81.25%)(P<0.05)。观察组鼻塞、流鼻涕、头痛、打喷嚏改善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治疗后CD3+、CD4+、CD4+/CD8+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而CD8+水平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CRP、IL-6、IL-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玉屏风散能有效改善慢性鼻窦炎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其可能作用机制为玉屏风散能有效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改善机体炎症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屏风散 慢性鼻窦炎 炎症因子水平 免疫功能
下载PDF
健康体检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现状分析 被引量:21
4
作者 陆建红 吴奕征 +2 位作者 陈国军 董长林 陆璇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893-1894,1897,共3页
目的了解健康体检人群幽门螺杆菌(Hp)感染现状,探讨检测Hp的必要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9月1 158名健康体检人群应用Hp快速检测试验(Hp-RT)检测的血清Hp IgG抗体和现症感染蛋白抗体(CIM)结果... 目的了解健康体检人群幽门螺杆菌(Hp)感染现状,探讨检测Hp的必要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9月1 158名健康体检人群应用Hp快速检测试验(Hp-RT)检测的血清Hp IgG抗体和现症感染蛋白抗体(CIM)结果,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血清Hp IgG抗体与CIM阳性率无性别差异,≤30岁人群明显低于31~60岁年龄段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过Hp正规根除治疗的有87人,有症状未经治疗的502人,二者Hp IgG和CIM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Hp IgG抗体在自然人群中有较高的阳性率,健康体检时有必要Hp IgG抗体和CIM联合筛查,未经根除治疗的阳性结果视为Hp现症感染,应结合临床给予适当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体检 幽门螺杆菌 感染 分析
原文传递
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变化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0
5
作者 邢利峰 姬晓伟 +1 位作者 谢波 许岚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4880-4882,共3页
目的探讨凝血功能变化以及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评分(APACHEⅡ),在评价脓毒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中的作用。方法对2010年12月-2012年6月诊治的50例脓毒症患者进行APACHEⅡ评分,并测定凝血功能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 目的探讨凝血功能变化以及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评分(APACHEⅡ),在评价脓毒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中的作用。方法对2010年12月-2012年6月诊治的50例脓毒症患者进行APACHEⅡ评分,并测定凝血功能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小板计数(PLT),并与非脓毒症患者进行比较,分析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指标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结果脓毒症组中PT、APTT、PLT、APACHEⅡ评分为(16.6±5.53)s、(105.83±28.07)s、(212.67±66.46)×109/L、(15.91±4.97)分,均明显高于非脓毒症组的(10.73±3.58)s、(61.58±19.24)s、(156.74±48.98)×109/L、(3.18±0.99)分;死亡组中PT、APTT、PLT、APACHEⅡ评分为(23.47±7.82)s、(141.69±44.28)s、(281.84±88.08)×109/L、(26.91±8.41)分,均明显高于存活组的(12.73±4.24)s、(91.58±28.62)s、(173.76±54.30)×109/L、(9.73±3.0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症患者的PT、APTT、PLT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凝血功能指标与APACHEⅡ评分能较好地评估脓毒症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功能 APACHEⅡ评分 脓毒症
原文传递
不同TOAST分型老年脑梗死患者胱抑素C、超敏C反应蛋白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变化 被引量:19
6
作者 朱衡亚 胡兴越 马红岗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682-2684,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TOAST分型的老年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胱抑素C(Cys-C)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接受治疗的82例老年脑梗死患者。依据TOAST分型标准分型,其中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LAA)25例;小动... 目的探讨不同TOAST分型的老年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胱抑素C(Cys-C)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接受治疗的82例老年脑梗死患者。依据TOAST分型标准分型,其中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LAA)25例;小动脉性闭塞性脑卒中(SAO)28例;心源性栓塞(CE)7例;不明原因性脑卒中(SUE)18例;其他原因所致脑卒中(SOE)4例。此外,选取同期健康体检的健康受试者42例(排除心脑血管疾病)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脑梗死组和正常对照组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等〕和血清内Cys-C、Hcy以及hs-CRP指标的水平及不同TOAST分型脑梗死患者的Cys-C、Hcy以及hs-CRP指标的水平。结果脑梗死和正常对照组性别、年龄、BMI、空腹血糖、高血压及高脂血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血清内Cys-C、Hcy以及hs-CRP指标的水平明显比正常对照组高(P<0.01)。不同TOAST分型患者Cys-C、Hcy以及hs-CRP水平各不相同,且为LAA组水平最高,CE及SOE组水平较低。结论联合测定血清Cys-C、Hcy以及hsCRP指标水平,对探讨脑梗死患者的发病机制以及评估其病因分类均有着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 超敏C反应蛋白 胱抑素C TOAST分型
下载PDF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免疫治疗再挑战 被引量:17
7
作者 赵颖馨 沈虹 袁瑛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21年第3期202-208,共7页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checkpoint inhibitor,ICI)是近年来肿瘤学领域最重要的突破之一,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创造了全新的选择模式,在延长生存期方面屡创佳绩。但临床实践中仍有许多患者由于...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checkpoint inhibitor,ICI)是近年来肿瘤学领域最重要的突破之一,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创造了全新的选择模式,在延长生存期方面屡创佳绩。但临床实践中仍有许多患者由于各种原因中断ICI的治疗,包括疾病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PD)、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mmune-related adverse events,irAE)、临床试验中完成设计既定的疗程和临床决定等。ICI停止后的治疗策略对患者意义重大,再次尝试ICI治疗也是一种潜在的选择,可称之为"再挑战"。本文主要从既定疗程结束、irAE和疾病进展这3个方面阐述ICI再挑战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免疫相关不良反应 疾病进展 再挑战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地高辛片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注射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7
8
作者 曹东兴 姚雪艳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099-1101,共3页
目的观察地高辛片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注射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8例。对照组予以环磷腺苷葡胺每次180 mg,qd,静脉滴注;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地高辛... 目的观察地高辛片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注射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8例。对照组予以环磷腺苷葡胺每次180 mg,qd,静脉滴注;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地高辛片每次0. 25 mg,qd,口服。2组患者均治疗14 d。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输出量(CO)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变化,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1. 67%(44例/48例)和72. 92%(35例/4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LVEF分别为(53. 60±7. 47)%和(47. 04±6. 84)%,CO分别为(3. 64±0. 56)和(3. 08±0. 55)L·min-1·m-2,CK-MB分别为(27. 89±2. 64)和(37. 75±4. 37) U·L-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试验组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有恶心呕吐、腹痛和心悸,对照组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有心悸和轻度转氨酶升高。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 33%和6. 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地高辛片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注射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确切,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高辛片 环磷腺苷葡胺注射剂 慢性心力衰竭 安全性评价
原文传递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高越 何建如 +1 位作者 陈小青 缪群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8,共3页
目的 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 (AOPP)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荧光单抗CD3+、CD4 +、CD8+、CD2 5+、CD2 8+、CD95+对 62名AOPP患者和 30名健康人外周血淋巴细胞进行标记 ,在流... 目的 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 (AOPP)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荧光单抗CD3+、CD4 +、CD8+、CD2 5+、CD2 8+、CD95+对 62名AOPP患者和 30名健康人外周血淋巴细胞进行标记 ,在流式细胞仪下计数。结果 AOPP并发MODS患者体内CD3+、CD3+/CD2 5+、CD+8/CD+2 8明显减少 (P <0 0 1或P <0 0 5 ) ;CD4 +无明显变化 (P >0 0 5 ) ;CD95+、CD8+/CD2 8-明显增加 (P <0 0 1)。结论 AOPP并发MODS患者T淋巴细胞因大量凋亡而总数减少 ,亚群发生变化 ,造成免疫功能低下和紊乱 ,提示免疫失衡可能参与了AOPP后MODS的发病过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 AOPP 并发症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 T淋巴细胞亚群 临床意义 流式细胞仪
下载PDF
开放性骨折患者创口感染临床特点及预防控制 被引量:16
10
作者 汪珏 郑林峰 +1 位作者 朱郎萍 沃金芳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5592-5594,共3页
目的探讨开放性骨折患者创口感染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及预防控制对策,为早期预防和控制创口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骨科2006年6月-2013年12月750例开放性骨折患者发生创口感染135例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回顾性调查与分析,探讨创口... 目的探讨开放性骨折患者创口感染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及预防控制对策,为早期预防和控制创口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骨科2006年6月-2013年12月750例开放性骨折患者发生创口感染135例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回顾性调查与分析,探讨创口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总结预防控制对策。结果 750例开放性骨折患者发生创口感染135例,感染率为18.00%;135例创口感染患者送检标本共检出病原菌103株,革兰阴性杆菌61株占59.22%,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21株、大肠埃希菌18株、肺炎克雷伯菌12株;革兰阳性球菌37株占35.92%,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23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9株;真菌5株占4.86%,主要为白色假丝酵母菌;开放性骨折创口感染的危险因素与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骨折损伤程度、受伤至入院手术开始间隔时间、骨折部位、手术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放性骨折患者创口感染与骨折损伤程度、受伤至入院手术开始间隔时间、骨折部位、手术时间等因素有关,根据患者的临床特点,并针对危险因素给予相应的预防控制对策,对降低开放性骨折患者创口感染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性骨折 患者 创口感染 临床特点 预防控制
原文传递
结核T细胞酶联免疫斑点试验诊断结核性脑膜炎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5
11
作者 陆建红 吴奕征 +2 位作者 杨勇 陈国军 陆璇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816-818,共3页
目的探讨结核T细胞酶联免疫斑点试验(T-SPOT.TB)诊断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结核性脑膜炎患者20例(患者组)及非结核性颅内感染28例(对照组),用T-SPOT.TB法同时检测外周血和CSF内单个核细胞经结核特异蛋白刺激产生γ-干扰... 目的探讨结核T细胞酶联免疫斑点试验(T-SPOT.TB)诊断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结核性脑膜炎患者20例(患者组)及非结核性颅内感染28例(对照组),用T-SPOT.TB法同时检测外周血和CSF内单个核细胞经结核特异蛋白刺激产生γ-干扰素(IFN-γ)的效应T淋巴细胞数。结果患者组CSF和外周血标本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SPOT.TB检测CSF和外周血的灵敏度分别为95.00%和80.00%,特异度分别为96.43%和100.00%,假阳性率分别为3.57%和0.00%,假阴性率分别为5.00%和20.00%。T-SPOT.TB检测CSF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与外周血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SF和外周血T.SPOT-TB检测均可以早期辅助诊断结核性脑膜炎,是目前较理想的结核病实验室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淋巴细胞 酶联免疫斑点试验 诊断 结核性脑膜炎
原文传递
椎间盘退行性变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2
作者 俞佳斌 王宸 +2 位作者 马雪倩 郭玉冬 王善正 《脊柱外科杂志》 2017年第6期374-379,共6页
椎间盘是脊柱中连接两个相邻椎体的纤维软骨盘,其中央部为富含弹性胶状物质的髓核,周围部是由多层纤维软骨环按同心圆排列而成的纤维环。椎间盘具有承受压力、缓冲震荡冲击、保护脊髓等作用。椎间盘退行性变(IDD)会引起一系列的临床症状... 椎间盘是脊柱中连接两个相邻椎体的纤维软骨盘,其中央部为富含弹性胶状物质的髓核,周围部是由多层纤维软骨环按同心圆排列而成的纤维环。椎间盘具有承受压力、缓冲震荡冲击、保护脊髓等作用。椎间盘退行性变(IDD)会引起一系列的临床症状,是引起下腰痛最主要的原因之一。一直以来,研究者们对引起IDD的过程不断进行观察与造模,目前也已有大量的IDD过程与机制的研究[1-2]。总体而言,IDD是在椎间盘组织内髓核细胞数目减少、细胞外基质成分改变、局部调节及炎性小分子影响等因素综合作用下所致,除此之外,也有部分研究认为,这一病变与生物力学、氧化应激及血管增生等因素有关。本文就近年来针对IDD机制的研究作如下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退行性变 细胞学 生物力学 综述文献
下载PDF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药物治疗进展 被引量:13
13
作者 马叶萍 孙新芳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31-632,共2页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DPN 神经传导速度 药物治疗
下载PDF
茶多福胶囊预防小鼠急性乙醇中毒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丁悦敏 王岳飞 +4 位作者 朱冰泉 王建侠 陈坚样 李辉 张迪敏 《浙江预防医学》 2002年第12期6-7,共2页
目的 为阐明茶多福胶囊对急性乙醇中毒的预防作用。方法 对NIH小鼠预防性给予茶多福 ,观测其乙醇中毒后的爬杆能力和死亡率 ,并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其血浆中乙醇残留浓度。结果 预服茶多福可降低小鼠的急性乙醇中毒死亡率 ,显著改善乙... 目的 为阐明茶多福胶囊对急性乙醇中毒的预防作用。方法 对NIH小鼠预防性给予茶多福 ,观测其乙醇中毒后的爬杆能力和死亡率 ,并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其血浆中乙醇残留浓度。结果 预服茶多福可降低小鼠的急性乙醇中毒死亡率 ,显著改善乙醇中毒小鼠的爬杆能力 ,在乙醇灌胃后 60min和 12 0min ,预服茶多福组的小鼠血浆乙醇浓度比生理盐水组分别下降了 5 2 %和 3 2 %。结论 预服茶多福能有效对抗乙醇所致的小鼠急性中毒 ,可能系通过降低血浆乙醇浓度发挥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乙醇中毒 实验研究 茶多福胶囊 预防 气相色谱法 中药制剂 解酒药
下载PDF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CD分子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11
15
作者 高越 何建如 +1 位作者 许国根 缪群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7期486-487,共2页
关键词 有机磷农药 中毒患者 血淋巴细胞 CD分子 单克隆抗体 白细胞分化
原文传递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高越 何建如 +2 位作者 陈小青 缪群 许国根 《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67-69,共3页
对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患者体内 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研究 .用荧光单抗CD4 +、CD8+/CD2 8-,CD8+/CD2 8+对 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标记和计数 .检测结果显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体内 CD4 +无明显变化 ;CD8+/CD2 8-增加 ;CD8+... 对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患者体内 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研究 .用荧光单抗CD4 +、CD8+/CD2 8-,CD8+/CD2 8+对 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标记和计数 .检测结果显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体内 CD4 +无明显变化 ;CD8+/CD2 8-增加 ;CD8+/CD2 8+减少 .我们认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期患者 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造成免疫功能紊乱 .因此在治疗疾病过程中 ,除对症处理外 ,另须配合使用提高免疫功能药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群 T淋巴细胞 支气管炎 患者 慢性支气管炎 急性发作期 外周血淋巴细胞 免疫系统
下载PDF
居民口腔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调查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韩程雁 樊立洁 《浙江预防医学》 2011年第10期5-7,18,共4页
目的探讨口腔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形式,选取浙江、江苏、山东、黑龙江、北京多个省市为调查点,共有1823名受调查者。结果 16~<35岁、35~<55岁、55岁以上人群中无明显口腔症状比例分别为34.67%、22.37%和18.3... 目的探讨口腔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形式,选取浙江、江苏、山东、黑龙江、北京多个省市为调查点,共有1823名受调查者。结果 16~<35岁、35~<55岁、55岁以上人群中无明显口腔症状比例分别为34.67%、22.37%和18.35%,35~44岁、65~74岁平均存牙颗数分别为28.47、22.16。影响因素中刷牙频率、漱口频率、喜好甜食、喜好冰冷食物、吸烟状况以及经济条件、受教育程度对口腔健康状况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现今社会口腔问题普遍存在,适当增加刷牙频率、漱口频率、减少甜食和冰冷食物的进食量、减少吸烟行为、提高受教育水平、促进经济发展可以对提高口腔健康水平起到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健康 现状 口腔症状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肝硬化患者感染性休克临床特征及预后 被引量:6
18
作者 许吉生 王建中 +2 位作者 段建华 张强华 徐国华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100-1102,共3页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合并感染性休克的临床特征及预后,为早期预防和控制肝硬化患者感染性休克及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12月527例肝硬化患者并发感染性休克86例的临床资料,探讨肝硬化患者合并感染性休克...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合并感染性休克的临床特征及预后,为早期预防和控制肝硬化患者感染性休克及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12月527例肝硬化患者并发感染性休克86例的临床资料,探讨肝硬化患者合并感染性休克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总结应对策略。结果 527例肝硬化患者发生感染性休克86例,发生率为16.32%;其中未发生感染性休克的441例患者死亡10例,病死率为2.27%,发生感染性休克的86例患者死亡9例,病死率为10.47%;86例肝硬化患者发生感染部位主要为肺部感染38例占44.19%、腹腔及肠道感染27例占31.39%;送检标本分离出病原菌75株,革兰阴性杆菌41株占54.67%、革兰阳性球菌14株占18.67%、真菌20株占26.66%,肝硬化患者发生感染性休克的危险因素为年龄、血清白蛋白、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住院时间。结论根据肝硬化患者合并感染性休克的临床特征,并针对危险因素给予应对策略,对降低肝硬化患者感染性休克有重要的意义,可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患者 感染性休克 临床特点 应对策略
原文传递
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断及分型中的价值 被引量:6
19
作者 陆建红 吴奕征 +3 位作者 陈国军 杜开齐 董长林 杨勇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 CAS 2016年第6期473-475,共3页
目前,我国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呈持续上升之势,已成为我国肿瘤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5年生存率仅为15%左右[1,2]。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在肿瘤的筛查、诊断、预后等方面意义重大。
关键词 肺癌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细胞角蛋白19片段 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 癌胚抗原 糖类抗原125
原文传递
早期饥荒暴露与中老年期高血压表型和分级的关联性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晨曦 马文远 +4 位作者 刘芝羽 沈曜佳 叶欣欣 奕倩 宋培歌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23年第3期1-6,共6页
目的探究生命早期饥荒暴露与中老年期高血压表型和分级的关联性。方法以2015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中出生于1951—1965年的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饥荒发生时间和研究对象的出生年份分为无饥荒、胎儿期、儿童期和少年期暴露组,采用... 目的探究生命早期饥荒暴露与中老年期高血压表型和分级的关联性。方法以2015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中出生于1951—1965年的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饥荒发生时间和研究对象的出生年份分为无饥荒、胎儿期、儿童期和少年期暴露组,采用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探究生命早期不同饥荒暴露时期对高血压分级(包括正常高值、1级、2级和3级)和表型(包括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单纯舒张期高血压和收缩舒张期高血压)的影响。结果与非暴露组相比,胎儿期饥荒暴露(OR=1.59,95%CI:1.10~2.30)、儿童期饥荒暴露(OR=1.67,95%CI:1.04~2.70)和少年期饥荒暴露(OR=3.42,95%CI:2.51~4.66)是ISH的危险因素;仅少年期饥荒暴露(OR=1.54,95%CI:1.07~2.21)是SDH的危险因素。此外,胎儿期饥荒暴露(OR=1.41,95%CI:1.05~1.89)和少年期饥荒暴露(OR=2.22,95%CI:1.71~2.88)是罹患1级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儿童期饥荒暴露(OR=2.45,95%CI:1.21~4.94)和少年期饥荒暴露(OR=2.45,95%CI:1.44~4.19)是罹患高血压2级的危险因素。结论生命早期饥荒暴露与高血压表型和分级相关,因此,生命早期均衡营养对预防中老年期高血压发生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饥荒 高血压 表型 分级 胎儿期 儿童期 少年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