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文化人类学的话语转向 被引量:12
1
作者 吴宗杰 姜克银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3-93,共11页
以语言为视角的后现代思想曾对当代社会科学,包括文化人类学产生过重要影响,促成了文化人类学的话语学转向,并带来对西方普世文化价值观的批判。面对话语学转向,我国文化人类学研究应该跳出西方表征话语,找到能与自身传统对接的文化叙... 以语言为视角的后现代思想曾对当代社会科学,包括文化人类学产生过重要影响,促成了文化人类学的话语学转向,并带来对西方普世文化价值观的批判。面对话语学转向,我国文化人类学研究应该跳出西方表征话语,找到能与自身传统对接的文化叙述方式。孔子寻礼应该被理解为一种人类学实践,而《春秋》、《史记》等古典文本提供了"发微探幽"、"言不尽意"的文化叙述方式。这些叙事风格不是将文化描述成知识和概念,而是把最深刻的含义留给读者阐释,最大限度地回避语言带来的表征意义,体现"道不可道"的语言哲学思想。这种叙述方式让我们在浙江省富阳市东坞山村文化研究中,挖掘出了被现代性话语掩盖了的东西,并且让叙述对村落文化发展产生了"微言大义"的影响,即在不露声色的平淡叙述中改变村民对身边传统文化的误读,重新思考村落发展方向。与传统对接的人类学研究避免了中国文化在表述过程中走样,使其人类学的含义以原生态面貌展现在世界舞台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语学 中国文化人类学 叙事 深度描写 文化转向
下载PDF
“西方”和“结构”之外:“中国”作为话语整体的传播研究新视角--评施旭国际新作《中国话语研究》(英文版)
2
作者 徐迎春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143-146,共4页
一个相关而严肃的问题是,今天,中国在转变和发展过程中的文化话语和传播角色问题总体上被忽略了。谁是中国的说话者(谁不是)?他们在说什么?所说意味着什么?为什么说?他们的话语又是如何历史性地被比较?说者在国际和跨国性意义中... 一个相关而严肃的问题是,今天,中国在转变和发展过程中的文化话语和传播角色问题总体上被忽略了。谁是中国的说话者(谁不是)?他们在说什么?所说意味着什么?为什么说?他们的话语又是如何历史性地被比较?说者在国际和跨国性意义中被放置于何处?类似这些重大的问题,这些反映中国时代精神、中国身份、中国关注和期望、中国状况和潜力的问题,还没有更综合或更系统、全面的考察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话语研究 传播研究 国际 英文版 结构 西方 文化话语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